区域地理之欧洲西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域地理之欧洲西部
一、伸向大西洋的大半岛
1、欧洲西部地区。

狭义的西欧指欧洲西部濒临大西洋的地区和附近岛屿,包括英国、爱尔兰、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和摩纳哥。

广义是自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到意大利,面积约500万平方千米,占欧洲的一半左右,包括北欧、南欧、西欧、中欧。

2、这里所指欧洲西部是广义上的欧洲西部地区,它位于东半球的西北部,亚欧大陆的西部。

西临大西洋、北临北冰洋、南临地中海和黑海。

纬度位置介于北纬40度~60度之间,主要位于北温带。

3、欧洲西部大陆轮廓破碎,海岸线曲折,多半岛、岛屿,海洋深入陆地,形成许多内海、边缘海和海湾,有如伸向大西洋的大半岛。

4、主要半岛有北部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南部的伊比利亚半岛、亚平宁半岛、巴尔干半岛。

主要岛屿有大西洋中的大不列颠岛、爱尔兰岛和冰岛,地中海中的西西里岛、撒丁岛和科西嘉岛。

主要内海有波罗的海和黑海,主要边缘海和海湾有北海和比斯开湾。

地中海位于亚、欧、非三洲之间,是世界最大的陆间海。

二、工业发展水平和分布
1、欧洲西部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也是世界上工业发达的地区之一。

欧洲西部的工业以制造业为主(制造业是指把原料进行加工,制成各种各样产品的行业)。

这里的工业工艺精、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率高,在世界工业生产中处于技术和价值的高端位置;工业中心多,是世界上著名的工业密集地带。

该地区有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等工业大国,它们的生产规模大、产业部门较为齐全、综合实力雄厚。

其余国家则根据本国的具体条件,因地制宜发展有特色的产业部门。

2、本区工业中心多,分布密集。

自英国到波兰境内,自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到意大利,形成了世界著名的“十”字形工业密集地带。

主要工业区有法国巴黎盆地工业区、德国鲁尔工业区、英格兰中部工业区、伦敦地区工业区等。

3、德国的鲁尔工业区原本以生产煤和钢铁为主,通过多年的改造与产业结构的调整,已经发展成多种工业区,其中以啤酒酿造、重型机械、化学和电子工业最重要。

另外,德国新兴工业逐步向南部的慕尼黑和斯图加特发展,慕尼黑是南部的主要工业中心,以宇航、飞机制造、微电子等工业为主。

4、瑞典利用本国的优质铁矿石和廉价的水电来冶炼优质钢材,它的造船业、汽车和机器制造业等在国际上享有盛誉。

瑞士本国缺少工业原料,主要生产消耗原材料少、技术水平要求高的钟表和精密仪器,很久以来就是闻名世界的“钟表王国”。

三、现代化的畜牧业生产
1、畜牧业发达,人们称牧草为“绿色金子”。

英国畜牧业占农业总产值的70%。

法国和德国农业总产值中,畜牧业比重也略高于种植业。

荷兰、丹麦等国是世界著名的乳畜大国,其中丹麦的乳畜产品在出口总额中占30%以上,火腿、熏肉、香肠、乳酪是主要出口产品。

2、以丹麦为例,畜牧业在丹麦农业中占主导地位,产值约占农业总产值的3\4。

发展谷物种植业也是为畜牧业提供饲料。

丹麦号称“猪肉王国”,专业化养猪十分发达,历来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猪肉输出国之一,科学养猪在丹麦有悠久的传统。

丹麦的猪肉绝大部分供出口,出口的主要对象是欧盟国家,占64%左右。

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丹麦每年平均出口猪肉约70万吨以上,占世界猪肉的总出口量的18%左右。

养牛业在丹麦所占比重也相当大,丹麦的专业养牛农户占总数的56%,奶牛业和肉牛业分别约占畜牧业总产值的26%和18%。

四、繁荣的旅游业和优势
1、欧洲西部是世界上旅游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这里自然景观丰富多彩:南部地中海沿岸夏季阳光明媚,海滨沙滩景色迷人;北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峡湾曲折幽深,引人入胜;中部阿尔卑斯山脉雪峰高耸,是登山和滑雪的理想场所。

各国历史文化特色鲜明,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欧洲西部世界遗产地约占全球的40%,历史文化名城众多,历代名人辈出,知名度高。

本区现代文化事业发达,博物馆、艺术馆、音乐厅等在世界上享有盛誉:如巴黎的凯旋门和埃菲尔铁塔、希腊雅典的巴台农神庙、意大利罗马斗兽场和水城威尼斯、奥地利的音乐之都维也纳等,每年都吸引世界各国游客纷至沓来。

2、欧洲西部大部分为欧洲联盟国家,居民收入高、休闲时间较多,游憩是人们的生活方式之一。

大多数国家使用统一的货币--欧元,跨国旅游过境方便、交通发达、接待服务水平高、设施完善,已形成吸引全世界众多游客的旅游目的地。

据世界旅游组织统计,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入境游客数量和旅游收入均居世界前列。

五、气候特点及形成原因
1、欧洲西部大部分地区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气候特征为:终年温和多雨、气温年较差小、降水各月分配比较均匀。

2、欧洲西部大部分地区位于35度N~60度N之间,受中纬西风带控制。

这里大陆轮廓破碎、海洋深入陆地、各地距海较近,使本地区受海洋影响大;中部以平原为主,再加上阿尔卑斯山呈东西走向,有利于来自大西洋上的西风深入内陆;北大西洋暖流从沿岸流经,起到增温增湿的作用,以上这些因素导致温带海洋性气候在欧洲西部分布面积较大。

六、发展畜牧业有利条件
1、欧洲西部平原面积广阔,冬暖夏凉、雨日多、日照少的气候,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

优越的地形和气候条件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基础。

欧盟多数国家的畜牧业占农业产值的比重都在50%以上。

欧洲人有食用肉、奶、蛋等畜产品的偏好,市场需求量大。

欧洲西部交通发达,为畜产品的外销创造了良好条件。

2、以英国为例,畜牧业的产值约占农业总产值的2\3,其特点是:经营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集约经营、专业化和社会化程度高,牧场面积接近全国总面积的一半,为畜牧业服务的饲料种植面积又占了全国耕地面积的一半。

英国的畜牧业以饲养牛、猪和家禽为主,在畜牧业结构中,牛、鲜奶和奶制品的产值占牲畜和畜产品全部产值的一半以上。

目前,英国的畜牧业正向着高度集约化和工商一体化、工厂化的方向发展。

七、“欧盟”的地位和作用
1、“欧盟”是欧洲联盟(EU)的简称,是在欧洲共同体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国际组织。

它于1993年11月1日正式成立,总部设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

2、欧盟初始成员国有6个,分别为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以及卢森堡。

后又陆续有一些国家加入,目前成员国扩大到28个,其中位于欧洲西部的有20个。

欧盟28国总面积约440万平方千米,人口近5亿,欧盟主要语言为英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和意大利语。

3、欧盟的宗旨是通过建立无内部边界的空间,加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建立最终实行统一货币的经济货币联盟,促进成员国经济社会的均衡发展(目前已有17个国家使用统一的货币--欧元)
4、欧盟的诞生使欧洲的商品、劳务、人员、资本自由流通,使欧洲的经济增长速度快速提高。

欧盟的经济实力已经超过美国,并且随着欧盟的扩大,它的经济实力还会进一步加强,尤其重要的是,欧盟不仅因为新加入国家正处于经济起飞阶段而拥有更大的市场规模与市场容量,而且欧盟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资本输出和商品与服务出口的国家集团,再加上欧盟对外技术交流与发展合作政策,对世界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特别是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至关重要。

中国与欧盟之间的经贸合作稳步增长,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也在持续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