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口技》学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口技》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口技》学案内容预览:
《口技》学案
教师寄语:体验学习的快乐,你才会有学习的动力。

学习目标:
1、准确流畅地朗读课文,培养文言语感,积累文言词语。

2、学习本文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

3、揣摩语言,掌握一些表示时间的文言词汇。

4、领悟口技艺术的魅力和表演者高超的技艺,感受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

【资料连接】
1、口技,属杂技的一种,是我国很早就在民间流行的一种由演员运用口腔发声来摹拟各种声响的技艺。

由于表演者多隐身在布幔或屏风的后边,俗称“隔壁戏”。

这篇课文记叙的就是一场在围幕中表演的绝妙口技。

2、作者林嗣环,明末清初福建晋江人。

清顺治六年(公元1649年)中进士。

著作有《铁崖文集》、《湖舫存稿》、《海渔篇》等。

《口技》是他的《〈秋声诗〉自序》的一部分。

《虞初新志》是清代张潮编选的一部笔记小说,以铺写故事记叙人物为中心。

全书20卷,所收多为明末清初时人的文言短篇。

虞初是人名,他是西汉时人,汉武帝时曾任侍郎。

学习过程:
比,谁复述得最好。

课堂小结:
9、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提出来与同学交流。

当堂训练
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①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

②既而儿醒,大啼。

③夫亦醒。

④妇抚儿乳,儿含乳啼。

⑤妇拍而呜之。

⑥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

⑦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⑧满坐宾客无不,,,,以为妙绝。

10、《口技》一文节选自。

它是代人编辑的一部小说。

而《口技》的作者则是代人。

11、在文中“ ”上选填正确的一组词:()
A、伸颈;侧目;微笑;默叹
B、侧目;微笑;默叹;伸颈
C、微笑;默叹;伸颈;侧目
D、默叹;伸颈;侧目;微笑
12、分别比较每组句中加点的字意思是否相同,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妇抚儿乳③以为妙绝
②儿含乳啼④群响毕绝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
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13、对文中摹仿声音这一过程说法正确的是:()
①由近到远②由远到近③由外到内④由内到外
⑤由大到小⑥由小到大⑦由疏到密⑧由密到疏
A、②③⑥⑦
B、①③⑤⑦
C、②④⑥⑧
D、①②⑤⑦
14、这段文字的层次应是:()
A、①②③④|⑤⑥⑦
B、①②③④⑤⑥|⑦
C、①②③④⑤|⑥⑦
D、①②|③④⑤⑥⑦
15、这段文字的中心可作以下几种不同概括,比较准确的是:()
A、写四口之家深夜被犬声惊醒不眠的情况。

B、写四口之家夜深人静被犬声惊醒的过程。

C、写口技摹仿四口之家深夜被犬声惊醒的过程和宾客对表演者高超技艺的默叹。

D、写宾客深夜观摩口技表演并为之赞叹。

16、这段文字描写时什么地方用了正面描写?什么地方用了侧面烘托?两者结合写有什么好处?
参考答案
4、三个场面:①夜阑人静,一家人惊醒后的喧闹情景。

②一家人闹而复静的情景。

③深夜失火、救火的情景5、侧面描写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在几个场面表演中观众的不同神情举止的变化;
二是在首尾两段中对道具和场地气氛的描写。

侧面描写从不同角度衬托出表演者的高超技艺,使文章表现手法富于变
化,增强了感染力,显得真实可信。

6、不是简单重复。

二者既有呼应作用,更主要的区别在于:开头以交代道具为主,为下文作铺垫;结尾再次强调道具的简单,称赞了表演者的高超技艺,让人对这场表演回味不已。

7、表示突然发生的有“忽”、“忽然”;表示几件事同时发生的有“一时”;表示相继发生的有“既而”;表现在特定的某个时间内发生的有“是时”,表示过了很短时间就发生的有“俄而”、“少顷”、“未几”。

这些词语运用灵活多变,准确地反映了表演者在不同情况下制造出的声响种类和听觉效果,表现出其技艺之高深。

10、《虞初新志》清张潮笔记清林嗣环
11、A
12、C
13、A
14、B
15、C
16、表演者摹仿四口之家深夜被犬声惊醒后所发出的声响是正面描写;听众的神态是侧面烘托。

两者结合写,把表演和效果有机结合起来,更突出口技之“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