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历史与社会第一单元练习卷及参考答案
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第一单元人在社会中生活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4)
![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第一单元人在社会中生活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4)](https://img.taocdn.com/s3/m/53f051bd33687e21ae45a9bf.png)
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第一单元人在社会中生活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解析青藏铁路通车以后,不少武汉人坐火车到拉萨开办小商品市场。
这反映了不同区域之间的( )A.文化联系B.技术联系C.人才联系D.经济联系【答案】D【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开办小商品市场属于经济角度,武汉人到拉萨开办小商品市场体现了不同区域之间的经济联系。
故D正确。
材料没有涉及文化、技术和人才,故排除ACD项。
故选D。
32.聚落的类型包括A.乡村和工厂B.牧场和城市C.乡村和城市D.牧区和林场【答案】C【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城市和乡村,城市是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的居民聚居地;乡村居民的居住地相对分散,居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活动,C符合题意;工厂、牧场、牧区、林场均不是聚落的类型,AB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
33.下列关于城市聚落的说法,正确的是①人口少,聚落规模小②绿地面积多,环境质量好③高楼林立,交通网络纵横交错④居民主要从事工业、商业和服务业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聚落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城市中高楼林立,交通网络纵横交错、居民主要从事工业、商业和服务业,③④符合题意;乡村人口少,聚落规模小、绿地面积多,环境质量好,①②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
34.能反映城市景观的图片是A.B.C.D.【答案】D【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城市中高楼林立,视野开阔,D符合题意;ABC 中没有包含城市景观,故本题选D。
35.下列关于城市聚落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北京是我国首都,突显经济功能B.中关村是北京的高科技园区C.一座城市只体现一个功能D.在城市聚落基础上发展乡村聚落【答案】B【分析】根据聚落的特点,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北京是我国首都,应突显政治功能,故A错误;中关村是北京的高科技园区,故B正确;一座城市会体现多个功能,故C错误;在乡村聚落的基础上发展城市聚落,故D错误。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c41b44d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83.png)
第一单元测试题(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下列各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1.“第一次踏上这块土地,记者惊讶地发现,除了祖国境内最早人类故乡,它竟然还集中了另外两大世界级品牌资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石林地质奇观和时空横跨1亿多年的恐龙公墓……”你知道这则新闻中的“这块土地”是哪里吗()A.陕西西安B.浙江河姆渡C.山东大汶口D.云南元谋2.下列对北京人一天生活的描述,正确的是()A.早晨,几十个人围在一起喝小米粥B.下午,一个人在原始森林中用打制的石器打死了一头野兽C.大家很高兴,马上钻木取火烧烤捕到的野兽D.晚上,大家住在洞穴中,洞口燃着一堆大火以驱赶野兽和照明3.“人们一说起中国发现的远古人类化石,没有不首先提到北京人的。
”下列关于北京人的叙述,错误的是()A.他们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B.他们依然保留着某些猿的特征C.他们已懂得用火烧烤食物D.他们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4.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许多石块、石片,考古界认为有些是北京人创造的工具,其最有力的依据是()A.数量多,有近10万件B.出土集中,可能有意堆放C.形状多样,有些还有锋刃D.便于使用,留有打制痕迹5.下列内容与北京人相符的是()①头部带有猿的某些特征②使用打制石器,过群居生活③用火取暖,烧烤食物④种植水稻,蒸煮米饭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6.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哪一项不是农耕文化的特点()A.会建造房屋,定居生活B.会种植庄稼,经营原始农业C.会建造船只,海上活动兴盛D.会饲养家畜,以备不时之需7.以下原始居民中,建造了利于通风防潮的干栏式房屋建筑的是()A.元谋人B.半坡人C.河姆渡人D.北京人8.右图是胡明同学做的复习卡片,在其“”处应填写的标题是()A.元谋人B.北京人C.河姆渡人D.半坡人9.距今约6 000多年前,半坡原始居民最有可能吃到的粮食作物是()A.玉米B.小米C.米饭D.小麦10.半坡原始居民过着以农耕为主的定居生活,半坡遗址的下列发现中最能证明这一点的是()A.粟粒遗存B.家畜遗骨C.磨制石器D.半地穴式圆形房屋遗存11.下列属于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时代的居民的是()A.山顶洞人B.河姆渡原始居民C.半坡原始居民D.元谋人12.以下文物图片集中反映了我国远古时期()A.元谋人的生活状况B.北京人的生活状况C.山顶洞人的生活状况D.半坡人的生活状况13.“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
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第一单元人在社会中生活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24)
![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第一单元人在社会中生活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24)](https://img.taocdn.com/s3/m/4e2281e86edb6f1afe001f0f.png)
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第一单元人在社会中生活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解析青田的龙津路上店铺林立,人来人往,小明和小红结伴去玩,走在街上小红问小明,按功能,龙津路应该属于()A.生活小区B.风景旅游区C.商业区D.工业区【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对地图类型的区别。
【详解】城市功能区可分为商业区,行政区,教育区,工业区,居住区,高新技术区,绿化区等。
青田的龙津路上店铺林立,人来人往,按功能划分属于商业区。
故答案为:C。
二、非选择题92.读聚落素描图,回答问题。
(1)甲图表示________聚落,居民主要从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畜牧业等;乙图表示________聚落,这种聚落类型房屋建筑特点是建筑物________而密集。
(2)甲图和乙图在景观上的区别有哪些?【答案】(1)乡村;种植业;林业;渔业;城市;高(2)甲图房屋低矮,分散;乙图高楼林业,密集。
【解析】【分析】整体分析:该题以读聚落素描图为切入点,考查的是乡村和城市聚落的建筑物特点,乡村和城市聚落的不同点,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
【详解】(1)读图可知,甲图表示乡村聚落,居民主要从事种植业、林业、渔业、畜牧业等;乙图表示城市聚落,这种聚落类型房屋建筑特点是建筑物高而密集。
(2)甲图和乙图在景观上的区别:甲图房屋低矮,分散;乙图高楼林业,密集。
93.分类:①乡村聚落有农村、牧村、渔村、林场等不同类型,居住在这些地方的人们分别从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生产活动.②城市聚落的居民,主要从事________业、________业等工作.【答案】耕作;放牧;捕鱼;伐木;工;服务【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城市和乡村,城市聚落的人们主要从事非农业产业活动,如从事工业、服务业等生产活动,乡村聚落有农村、牧村、渔村、林场等不同类型,居住在这些地方的人们分别从事耕作、放牧、捕鱼、伐木等生产活动。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第一单元检测试卷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第一单元检测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b2c6ee3f59eef8c75fbfb3cc.png)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人教版)第一单元人在社会中生活检测题姓名一、选择题读图,回答1~2题。
1.清源山——观音山的“山线”走向大致为()A.东北—西南B.西北—东南C.东—西D.南—北2.量得图上连接“山线”与“水线”的刺桐路长2厘米,则实地长度为()A.200米B.400米C.4 000米D.20 000米3.右图“ 3 633山峰海拔/米”属于地图基本要素中的()A.比例尺B.方向C.图例和注记D.图名4.下列比例尺中,最小的是()A.1∶1 000B.1∶90 000C.1∶500 000D.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 000千米5.地图上比例尺的表示方法有()①线段式②数字式③文字式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6.社区特色各异,下列描述符合乡村社区特点的是()A.高楼林立,商客云集,商品交易频繁B.排屋错落,农民劳作,庄稼遍野葱绿C.新房幢幢,工人上班,居民安居乐业D.学府多多,人才济济,科技成果辉煌读图,回答7~9题。
7.体现寒冷特征的民居是()A.甲B.乙C.丙D.丁8.与当地自然环境关系密切,反映黄土高原民居建筑风格的是()A.甲B.乙C.丙D.丁9.丙图所反映的当地自然环境特征是()A.干旱B.寒冷C.湿热D.炎热干燥10.对于“比例尺①1∶500”和“比例尺②”的描述,正确的是()A.比例尺②适合绘制学校平面图B.比例尺①表示的内容更详细C.比例尺①属于小比例尺D.比例尺②可绘制的范围小1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村庄、城镇、大都市都是规模不等的社区B.不同类型的社区往往交织在一起,功能特色各异C.城市和乡村是差异比较明显的两种聚落D.一座城市就是一个社区,不可能在城市内部进一步划分社区12.按功能区划分,北京中关村应该属于()A.生活小区B.风景旅游区C.高科技园区D.工业区13.城市与乡村的差异表现在()A.乡村人口数量多,人口稠密B.城市居民的居住地相对分散C.乡村功能较为复杂D.居民的生活、生产方式有较大差异读图,回答14~15题。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期中一至三单元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期中一至三单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d20fade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f7.png)
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第一单元测试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学号_________一、选择题(16分)1、下列关于社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有:()A、具有共同的区域身份B、某些共同的看法C、比较密切的交往D、都生活在同一小区2、社区认同感是指居住在同一个地区的人们,对该地区产生的一种休戚与共的心理,由此产生的对该地区的喜爱和依恋之情,下列四位参加“营建美好社区”的代表的发言,最能反映社区认同感的是()A、本区的住户都是高科技产业的从业人员B、本区的居民都是一个部门的C、本区的环境是全市各社区中最好的D、本区的居民都以身为本社区的一分子而感到光荣3、下列关于图例概念的表述,正确的是:()A、表示事物名称的文字和数字B、依据指向标定方向C、地图上所使用全部地图符号及说明D、表示图上距离缩小的程度4、下列关于比例尺的叙述,正确的有:()①根据比例尺,在图上可以算出两点的实际距离②比例尺通常可用线段式、文字式和数字式表示③比例尺表示实地距离比图上距离缩小的程度④同样的地图,比例尺越小,表示的内容越详细A、②③B、②④C、③④D、①②5、有一幅地图,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千米,其数字比例尺是:()A、1:5B、1:500C、1:500 000D、1:5 0006、在比例尺为1:5000 000的地图上,图上一厘米代表是距离为:()A、50千米B、0.2千米C、200千米D、5千米7、在表示某一地区的四幅图中,当图幅大小不变时,表示内容最详细的一幅是:A、1:5 000 000B、1:500 000C、1:50 000D、1:50 000 0008、下列属于自然社区的有:()①农村②生活小区③城镇④农场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9、如果地图上即没有指向标,也没有经纬线。
确定方向通常是用()A、一般定向法B、指向标定向法C、经纬网定向法D、不能确定10、如果你和父母要从杭州到北京去旅游,你将准备下列哪几幅地图:()(答案不唯一)①中国交通图②北京旅游图③中国地形图④、世界政区图A、②③B、①②C、①③D、②④11、早晨,我们迎着太阳来学校,有微风吹来,令你的红领巾飘向你的左手边。
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第一单元人在社会中生活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89)
![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第一单元人在社会中生活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89)](https://img.taocdn.com/s3/m/aaee6d7be53a580217fcfeeb.png)
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第一单元人在社会中生活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解析地图上符号“”表示( )A.沙漠B.一般城市C.河流D.山峰【答案】D【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图中符号表示的是山峰,故D正确。
沙漠是用点表示,故排除A项。
城市一般用两个圆圈表示,故排除B项。
河流用曲线表示,故排除C项。
故选D。
12.社区小店的货架上摆满了产自全国各地的食品,在每种商品下面都贴有标签,注明了产地。
细心的小康发现其中一个标签贴错了,这个贴错的标签是( )A.西湖藕粉——杭州B.鲁花花生油——山东C.椰子汁——新疆D.茅台酒——贵州【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中国各地的食品,试题难度较易。
【详解】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湖龙井产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龙井村周围群山,表述正确,故A错误;鲁花花生油产地在山东,表述正确,故B错误;新疆不产椰子,椰子主要在海南等热带沿海地区,表述错误,故C正确;茅台酒产自贵州,表述正确,故D错误;综上可知,选C。
13.中央电视台《北纬30度·中国行》栏目组来到了“珍珠之乡”——山下湖镇,记者看到许多外地商人来到珍珠市场洽谈生意,这体现了不同区域之间的( )A.人员交流B.经济交流C.文化交流D.信息交流【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区域交流的理解。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区域交流的有关知识。
从题中可知,“记者看到许多外地商人来到珍珠市场洽谈生意”,体现了社会交往中,各地区之间经济交流的特点,故选B。
14.下列有关乡村和城市聚落景观的描述,正确的是()A.城市自然景观改变小,建筑密而高B.乡村道路纵横交错,网线密集C.城市人口密度大,商店、医院多D.乡村人们的工作节奏快,文化生活丰富【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乡村与城市聚落景观差异。
【详解】城市聚落、乡村聚落的生产方式不同,城市聚落主要以工业及服务业为主,故其城市人口密度大,商店、学校多,建筑物高大,工作节奏快、文化生活丰富、道路纵横交错,网线密集。
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第一单元人在社会中生活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98)
![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第一单元人在社会中生活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98)](https://img.taocdn.com/s3/m/28cfc4237f1922791788e8ca.png)
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第一单元人在社会中生活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解析关于聚落的说法,正确的是()A.单指城市B.单指乡村C.是指主要从事非农业生产的居民聚落 D.包括城市和乡村【答案】D【解析】【详解】聚落是人类各种形式的聚居地的总称。
它不单是房屋建筑的集合体,还包括与居住直接有关的其他生活设施和生产设施。
包括城市聚落和农村聚落,故D正确,聚落并不仅仅是从事非农业生产的居民聚落,ABC错误,故排除ABC项,故选D。
1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村庄、城镇、大都市都是规模不等的社区B.不同类型的社区往往交织在一起,功能特色各异C.城市和乡村是差异比较明显的两种聚落D.一座城市就是一个社区,不可能在城市内部进一步划分社区【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聚落的特点,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村庄、城镇、大都市都是规模不等的社区,故A正确;不同类型的社区往往交织在一起,功能特色各异,故B正确;城市和乡村是差异比较明显的两种聚落,故C正确;一座城市就是一个社区,城市内部进一步划分社区,故D错误;结合题意。
故选D。
【点睛】考查聚落的特点。
13.珠江三角洲和港澳地区充分合作,形成了独特的“前店后厂”模式,在该合作中,港澳地区主要扮演的角色是( )A.提供土地、劳力和产品,扮“店”的角色B.进行产品加工、制造,扮演“厂”的角色C.对产品进行市场推广和外销,扮演“店”的角色D.从事样品制造和开发,扮演“厂的”角色【答案】C【详解】港澳与珠江三角洲地区形成了独特的“前店后厂”模式,在该合作中,港澳地区扮演的是“店”的角色,负责对产品进行市场推广和外销,负责设计,珠江三角洲扮演“厂”的角色,负责对产品进行加工、制造,故选C。
14.城市聚落与乡村聚落的差异表现在( )A.人口的职业构成有较大的差异B.乡村的道路较城市狭窄,错综复杂C.功能差别,乡村功能较为复杂D.人口密度不同,乡村人口较稠密【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的差异是人口职业构成有较大的差异,故A正确。
七年级(上)历史与社会第一单元练习卷及参考答案
![七年级(上)历史与社会第一单元练习卷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f2abf6bb307e87101f6963c.png)
① ②°°七年级(上)历史与社会第一单元练习卷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图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A .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 B .图例就是地图名称 C .是地图上的文字和数字 D .图上的指向标就是图例2.地图上符号“▲”表示………………………………………………………………( )3.被誉为“中国的硅谷”之称的高科技社区是指………………………………………( ) A .杭州软件工业园区 B .北京中关村 C .上海南京路 D .深圳市4.久负盛名的“中华商业第一街”位于…………………………………………………( A )A .上海南京路B .北京中关村C .北京王府井大街D .杭州延安路5、某社区组织居民进行选举社区干部的活动,这反映了社区的什么功能…………( ) A .政治 B .经济 C .文化 D .管理6.以行政管理范围来确定区域的社区叫………………………………………………( C )A .功能社区B .自然社区C .行政社区D .工业社区7.按功能划分,被誉为“中国瓷都”的江西景德镇属于…………………………( ) A .工业社区 B .居住社区 C .商业社区 D .高科技园区8.围绕人们不同社会活动形成的区域叫……………………………………………( ) A .功能社区 B .自然社区 C .行政社区 D .商业社区9.上海的钢铁工业区和江苏的华西村,按类型划分分别属于……………………( ) A .功能社区和行政社区 B .自然社区和功能社区 C .自然社区和行政社区 D .功能社区和自然社区10.居委会管理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工作,这是社区的………………………… ( ) A .政治功能 B .经济功能 C .文化功能 D .管理功能11.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所描绘的是………………………………………( ) A .农村社区 B .科技社区 C .商业社区 D .文化教育社区12.如果请你为你所在的学校画一幅平面图,一般情况下你应该选择何种比例尺?( ) A .大比例尺 B .中比例尺 C .小比例尺 D .三种都一样13.小费同学一家来到湖州旅游,为了更详细了解湖州旅游的有关信息,她最好选择( ) A .湖州政区图 B .湖州地形图 C .湖州交通图 D .湖州旅游图14.小明发现了四幅同等大小的地图,地图的比例尺各有不同,其中表示的实地范围最大的是………………………………………………………………………………… ( ) A .1/10 000 B .1:1 000 000 C .图上一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00千米 D .0 100千米15.在体育课上,体育王老师正在进行队列训练,现在同学们正朝向正南方,王老师喊:“向后转”,这时同学们朝向……………………………………………………………( ) A .正东 B .正南 C .正西 D .正北16.在等高线地图上,等高线比较稀疏的地方一般为…………………………………( ) A .陡坡 B .鞍部 C .缓坡 D .山脊17.下列四幅地图,大小同展开4版报纸那么大,其中比例尺最小的一幅…………… ( ) A.湖州市图 B.浙江省图 C.中国地图 D.世界地图 18.右面①②③图中A 在B 的方向依次 是( )A.①西南、②正西、③东北B.①东南、②西南、③西北C.①西南、②西南、③东北D.①东南、②正西、③西北 读某中学平面图,回答19——20题19.在该学校平面图中,量得办公楼至教学楼的直线距离约为4厘米,两地的实际距离约为200米,则该平面图的比例尺为……………………………………………( ) A .1:200 B .1 ∕500C .1 ∕1000D .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米20.该平面图中学校大门的朝向为……………………………………………………( ) A.东北方向 B .东南方向 C .西北方向 D .西南方向 二、填空题(请在下划线上填写恰当的答案)21.社区的分类多种多样,主要有________、自然社区和_________。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 第一单元 水平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 第一单元 水平测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42505f93b3567ec112d8a10.png)
第一单元水平测试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1.从地图的基本“语言”角度来看,右图缺少的是()A.方向B.比例尺C.图例和注记D.经纬网2.平面图式表示一个很小区域范围内的地理状况的地图。
平面图与地图既有差别又有共性,它们的共性都是()A.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示不同的地理事物B.有图例和注记、比例尺、方向三要素C.根据经纬线来判断方向的D.用直观图来表示地理事物3.在比例尺为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图上距离是3厘米,那么甲乙两地的实地距离应为()A.4500米B.45米C.450千米D.45千米4.下列图例中表示关隘的是()5.同学们正在军训,此时面朝正西方。
当教官喊:“向右转。
”这时同学们面朝()A.正东方B.正南方C.正西方D.正北方6.下列四幅图幅相同的地图中,比例尺最大的一幅是()A.舟山市行政区划图B.浙江省地形图C.中国政区图D.世界地形图7.兴普社区最近经常进行一些知识讲座,这体现了小区的()A.政治功能B.管理功能C.文化功能D.经济功能8.唐代长安城明确分为宫城、皇城、市及坊,这里的“市”是指()A.政治功能B.管理功能C.文化功能D.经济功能9.目前,全世界已有多少人居住在城市里()A.超过三分之一B.超过世界人口的一半C.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三D.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10.爱斯基摩人住在北极地区,他们以肉为食,毛皮做衣物,这是()A.因为爱斯基摩人特别耐寒B.为了体现他们的生活特色C.是他们适应自然环境的结果D.因为他们喜欢与众不同11.下列属于人们常说的聚落的是()A.海边的小木屋B.王鹏家的别墅C.地震时难民的帐篷D.浙江省会杭州12.“中国灯饰之都——古镇镇”从功能角度划分属于()A.工业社区B.居住社区C.商业社区D.高科技园区13.下列关于聚落的说法正确的是()A.聚落就是村落B.聚落就是人们的集中居住地C.聚落的情况等影响着自然环境D.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差不多同时出现14.为了解决北方水资源相对短缺的问题,国家兴建了南水北调工程,优化了我国水资源时空配置,对我国北方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七年级上《历史与社会》第一单元测试题(1)
![七年级上《历史与社会》第一单元测试题(1)](https://img.taocdn.com/s3/m/dbe177f3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7d.png)
word 格式-可编辑-感谢下载支持【初一·《历史与社会》·第一单元·自试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5分,共55分;答案均填入表格内,否则不给分)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B D C B D A D D D C C A A B 16 17 18 19 20 21 22 BCBADDC二、读图题(每题15分,共45分) 23、读某地等高线图,回答问题(9分)24关注生活的区域。
(9分,每题3分) ①、 此图如何确定方向?②、 请你结合此图分析深圳有哪些优势? ③、 社区按功能可划分成多种类型,请你举出深圳三个不同的功能社区。
25.读右图,完成相关题目。
(15分,每空3分)(1)图中河流的流向是北 ,公路在进入张家村前的方向为东西,林地在李家村的 南方 方向。
(2)此图比例尺属于 大 比例尺。
(3)小李家到张家村小张家的实际距离为 0.36 千米。
26、我军侦察兵交给指挥员一张敌军军事部署简图,请你帮助解答下列问题。
(12分,每题4分)(1))此图应根据什么方法确定方向?答:指向标定向法(2)我军阵地在敌军阵地的 什么方向? 答:我军阵地在敌军阵地的东南方向(3)如果我军大炮的最远射程为20千米,敌军指挥部是否在大炮射程之内?答:不能,因为从图上量得我军阵地到敌军指挥部的图上距离是3.5厘米,实际距离是35千米,我军大炮射程20千米,所以不能=(1:1000000)(1) (2) (3) DBB李家村 小李家张家村 小张家 林地1:12000。
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第一单元人在社会中生活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3)
![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第一单元人在社会中生活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3)](https://img.taocdn.com/s3/m/13973ef4f12d2af90342e661.png)
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第一单元人在社会中生活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解析地图上符号“”表示( )A.沙漠B.一般城市C.河流D.山峰【答案】D【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图中符号表示的是山峰,故D正确。
沙漠是用点表示,故排除A项。
城市一般用两个圆圈表示,故排除B项。
河流用曲线表示,故排除C项。
故选D。
22.在地图上我们会看见“珠穆朗玛峰8844.43米”这样的数字和文字,它属于地图的A.图例B.注记C.说明D.文字和数字【答案】B【详解】依据所学可知,地图上起说明作用的文字、数字等总称为地图注记,它是地图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珠穆朗玛峰8844.43米”属于地图的注记,B项符合题意,ACD排除。
故本题选B。
23.下图中所使用的定向方法是A.经纬网定向法B.指向标定向法C.—般定向法D.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答案】A【详解】从图中所给信息可以得出,该图给出了经纬度信息,说明其主要以经纬网来确定方向,A项符合题意;图中没有涉及指向标的信息,指向标定向法、—般定向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三种定向方法在题中没有使用,BCD排除。
故本题选A。
24.右边四幅图中按A在B 的方向排序,正确的是()A.东南、正西、西南、东北B.西北、正东、西南、西北C.西北、西南、西北、西南D.西南、东北、西北、西北【答案】A【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要根据在南极地区,北极地区,指向标,经纬网等方法来判读两点的方向.解:读图可知,第一幅图上有字母S标志,为南极俯视图,可判断A 在B的南方,顺时针转动,根据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可判断A在B 的东方,因此,第一幅图A在B的东南方向.第二幅图上有字母N,说明是在北极地区判两点的位置关系,根据逆时针转动可判断A在B 的正西方.第三幅图是用指向标判断两点的位置关系,可根据箭头指示的方向为正北方向来判读,A在B的西南方向.第四幅图是在经纬网上判两点的位置关系,纬度向上递增,为北半球,A在B的北方,逆时针转动,A在B的东方,因此,A在B的东北方向.根据题意.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根据经纬网、指向标的判断方向的方法,理解解答即可.属于难题.25.下列不同区域之间的联系中,属信息交流的是A.浙江兰溪的杨梅销售到上海B.丹丹作为交换生到美国去学习C.教师通过网络下载教学资源D.浙江省派干部支援西部大开发【答案】C【详解】教师通过网络下载教学资源属于信息交流,C选项正确;浙江兰溪的杨梅销售到上海属于物产流动,A选项错误;丹丹作为交换生到美国学习属于文化交流,B选项错误;浙江省派干部置换西部大开发属于人才流动,D选项错误。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第一单元人在社会中生活检测卷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第一单元人在社会中生活检测卷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2b8ec5ef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e007101.png)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一单元检测卷班级:姓名: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多选、不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40分)1.下列关于社区的说法错误的是()A.村庄、城镇、大都市都是规模不等的社区B.不同类型的社区往往交织在一起,一个人可以同时生活在不同的社区中C.城市和农村是差异比较明显的两种社区类型D 城市就是社区,在城市内不行能再划分出其他社区2.假如你所在的社区里,一些公共的墙上出现了乱张贴的广告、传单,这时你应()A 忍气吞声,照样居住B 等待别人去清洁C 与社区领导共同谋求解决的方法D 自己也到墙上去写字、画画3.下列属于社区的文化功能的是()A 村里进行换届选举 B村委会组织人员夜晚进行巡逻C 社区的小超市开张营业D 南苑社区重阳节举办“重阳敬老送温馨,邻里相聚唱和谐”的文艺演出4.居委会王大妈央求小康帮忙画一幅南门社区平面图,为了使大家更简单看懂,他应当在图上注明()A图例、注记、比例尺 B方向、比例尺、颜色C方向、等高线、图例和注记 D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5.小康画了表示范围一样的A.B两幅社区平面图,其中A图的比例尺是1:10000,图上临江公园的长度为2厘米,而图B上该公园的长度是4厘米,那么地图B的比例尺是多大?()A.1:2500B. 1:5000C. 1:20000D.1:400006.假如请你为你所在的学校画一幅平面图,一般状况下你应当选择何种比例尺?( )A.大比例尺B.中比例尺C.小比例尺D.三种都一样7.在既无指向标,又无经纬网的地图上,通常确定方向是()A.上北下南,左东右西B.上南下北,左西右东C.上北下南,左西右东D.上南下北,左东右西8.早上你面对太阳升起的方向,你的左手边是什么方向?()A北方 B 西方 C 南方 D东方9.下列四幅地图,图幅大小相同,其中比例尺最小的一幅是 ( )A.诸暨市行政图B.浙江省行政图C.中国地图D.世界地图10.在相同的图幅条件下,下列比例尺表示地理事物最具体的是()A图上一厘米代表实地10千米 B 1:100000 C 1:500000 D11..地图上符号“▲”表示()A.沙漠B.一般城市C.河流D.山峰12.社区小店的货架上摆满了产自全国各地的食品,在每种商品下面都贴有标签,注明白产地,细心的小康发觉其中一个标签贴错了,这个贴错的标签就是:()A.西湖藕粉——杭州B.鲁花花生油——山东C.椰子汁——新疆D.茅台酒——贵州13.中心电视台《北纬30度·中国行》栏目组来到了“珍宝之乡”——山下湖镇,记者看到很多外地商人来到珍宝市场洽谈生意,这体现了不同区域之间的:()A.人员沟通B. 经济沟通C.文化沟通D.信息沟通14.下列属于乡村和城市聚落的描述,正确的是()A.城市自然景观变更小,建筑密而高B.乡村道路犬牙交织,网线密集C.城市人口密度大,商店、学校、医院多D.乡村人们的工作节奏快,文化生活丰富15.城市不但是人们从事现代经济活动的场所,也是展示现代生活方式的橱窗。
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第一单元人在社会中生活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97)
![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第一单元人在社会中生活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97)](https://img.taocdn.com/s3/m/99724ac0580216fc710afdeb.png)
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第一单元人在社会中生活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解析131.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A.内蒙古自治区B.宁夏回族自治区C.西藏自治区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答案】D【解析】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位于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故选D。
2.下列内容体现了社区管理功能的是( )A.福田社区开展成人职业技术培训B.蔚蓝海岸社区保安夜间巡逻C.梅林社区新开了一家大型超市D.桃源居社区举行乒乓球赛【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蔚蓝海岸社区保安夜间训巡逻,故B正确。
福田社区开展成人职业技术培训属于社区的教育功能,故排除A项。
梅林社区新开了一家大型超市属于社区的服务功能,故排除C项。
桃源居社区举行乒乓球赛属于娱乐功能,故排除D项。
故选B。
3.下列民居与当地自然环境组合不正确的是()A.冰屋——北极地区终年寒冷B.窑洞——中国黄土高原黄土深厚、气候干燥C.高脚屋——东南亚地区高温多雨D.平顶屋——中国南方潮湿多雨【答案】D【详解】不同的民居结构与当地自然环境密切相关。
北极地区终年寒冷,人们利用当地的条件建造了冰屋;中国黄土高原黄土深厚、气候干燥,利用黄土的特性,建造了窑洞;东南亚地区高温多雨,气候湿热,建造了高脚屋;中国南方潮湿多雨,为了及时排水,房屋建成尖顶状。
故D选项正确,排除ABC选项。
4.欧美国家最早实行义务教育制度,是()A.为了提高国民文化素质B.为了顺应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对高素质劳动力的需求。
C.为了丰富资产阶级文化体系D.工人运动的结果【答案】B【详解】结合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随着各国工业化进程,越来越需要大批具有较高素质的劳动者。
19世纪后半期,欧美国家纷纷调整教育政策,开始大力发展教育,选项B符合题意;选项A、C、D都不是最初的原因,不符合题意。
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
5.下列不同区域之间的联系中,属信息交流的是A.浙江兰溪的杨梅销售到上海B.丹丹作为交换生到美国去学习C.教师通过网络下载教学资源D.浙江省派干部支援西部大开发【答案】C【详解】教师通过网络下载教学资源属于信息交流,C选项正确;浙江兰溪的杨梅销售到上海属于物产流动,A选项错误;丹丹作为交换生到美国学习属于文化交流,B选项错误;浙江省派干部置换西部大开发属于人才流动,D选项错误。
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第一单元人在社会中生活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88)
![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第一单元人在社会中生活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88)](https://img.taocdn.com/s3/m/cd5de969daef5ef7bb0d3cad.png)
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第一单元人在社会中生活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解析121.下列关于社区的说法错误的是()A.村庄、城镇、大都市都是规模不等的社区B.不同类型的社区往往交织在一起,一个人可以同时生活在不同的社区中C.城市和农村是差异比较明显的两种社区类型D.城市就是社区,在城市内不可能再划分出其他社区【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察乡村与城市的相关知识。
题目要求选择错误的一项。
根据聚落的特点,进行分析解答。
村庄、城镇、大都市都是规模不等的社区,正确,不符合题目要求,A错误。
不同类型的社区往往交织在一起,功能特色各异,正确,不符合题目要求,B错误。
城市和农村是差异比较明显的两种聚落,正确,不符合题目要求,C错误。
一座城市就是一个社区,城市内部进一步划分社区,错误,符合题目要求,D正确。
故本题正确答案选D2.如果你所在的社区里出现了乱张贴的广告、传单,这时你应( ) A.忍气吞声,照样居住B.等待别人去清理C.与社区领导共同谋求解决的办法D.自己也到墙上去写字、画画【答案】C【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做负责任的公民的知识点,试题难度较易。
【详解】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有责任维护良好的社会环境,遇到破坏社区环境的行为,要勇敢制止,而不是要忍气吞声,故A项错误;等待别人去清洁是不负责任的想法和行为,缺乏社会责任感不可取,故B 项错误;作为社区成员,我们有责任也有权利共同维护良好的居住环境,我们可以与社区领导共同谋求解决的办法,故C项正确;做人要有原则,不能盲目从众,跟随不良风气,自己也到墙上去写字、画画是破坏公共环境的行为,故D项错误;综上可知,选C。
3.下列属于社区的文化功能的是( )A.村里进行换届选举B.村委会组织人员夜晚进行巡逻C.社区的小超市开张营业D.南苑社区重阳节举办“重阳敬老送温馨,邻里相聚唱和谐”的文艺演出【答案】D【分析】根据城市社区的四大功能:服务更能;居民自治功能;维护安全稳定功能;文明促进功能;如建设社区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培育自尊自信、积极向上的文明市民,建立互助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发展面向居民的公益文化事业,建设便民读书、阅报、娱乐、健身场所等,进行分析解答。
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第一单元人在社会中生活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38)
![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第一单元人在社会中生活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38)](https://img.taocdn.com/s3/m/5d2e2611172ded630a1cb6e1.png)
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第一单元人在社会中生活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解析61.“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这句诗描述的乡村聚落类型是……()A.农村B.牧区C.渔村D.林场【答案】A【详解】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城市和乡村。
乡村:范围大、密度小;建筑物高度低;道路窄、少;植被是农田、果园;自然景观改变小;城市:范围小,密度大;建筑物高度高;道路宽、多;植被是草坪、道旁树;自然景观改变大。
乡村聚落主要从事耕作、放牧、捕鱼等生产活动,城市聚落主要从事工业、服务业等工作;故答案选A。
【点睛】该题主要考查的是聚落的形式,要求学生理解掌握。
2.下列关于聚落的说法,正确的是()A.矿产资源丰富是有利于聚落形成与发展的最主要因素B.世界上的聚落千差万别,有成千上万人的大城市,也有几户人居住的小村落C.四合院是我国南方地区民居建筑的代表D.沙特阿拉伯乡村民居,具有墙厚、窗大的特点,以适应炎热的气候条件【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的知识可知,聚落形成的条件有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交通便利(交通沿线的交汇处、沿海、沿河沿岸),自然资源丰富等,故A错;世界上的聚落千差万别,有成千上万人的大城市,也有几户人居住的小村落,故B正确;四合院是我国北京地区民居建筑的代表,故C错;沙特阿拉伯乡村民居,具有墙厚、窗小、防晒、防沙的特点,以适应炎热的气候条件,故D错;所以该题的答案选B。
3.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景观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气候不同B.地形不同C.劳动生产方式的不同D.人口的多少【答案】C【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的差异。
【详解】乡村是人口规模不大,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居民聚居地;城市是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的居民聚居地;因此造成各地聚落景观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劳动生产方式的差异。
故选C聚落环境是人类有意识开发利用和改造自然而创造出来的生存环境,早期人类的聚居地一般都选择在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比较优越、自然资源比较丰富的地点,随着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提高,人类活动的领域不断扩大,由热带、温带逐渐扩展至寒带,创造出各种形式的聚落环境。
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第一单元人在社会中生活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28)
![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第一单元人在社会中生活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28)](https://img.taocdn.com/s3/m/f3758905f705cc175427099b.png)
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第一单元人在社会中生活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解析读下图,根据经纬线变化规律可知( )A.甲图中所注纬度应为北纬;乙图中所注经度应为东经B.甲图中所注纬度应为南纬;乙图中所注经度应为东经C.甲图中所注纬度应为北纬;乙图中所注经度应为西经D.甲图中所注纬度应为南纬;乙图中所注经度应为西经【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经纬度的分布规律。
【详解】经度向东增大为东经,向西增大为西经,纬度向南增大为南纬,向北增大为北纬,甲图纬度向北增大,所以为北纬,图乙经度向东增大所以为东经。
故选A【点睛】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
在经纬网上,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
32.图中①、②、③、④表示几种常见的图例,它们分别是()A.沼泽、铁路、沙漠、运河B.沙漠、铁路、沼泽、运河C.湖泊、铁路、水库、国界D.时令湖、公路、沼泽、沙漠【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阅读地图要先看地图上的图例,看看各种地理事物在地图上是用哪些符号表示的.不同的地图上,图例有时不同,看地图时必须先熟悉一下图例,然后在地图上查找需要的地理信息.解:读图可知,图中①、②、③、④表示几种常见的图例,它们分别是沙漠、铁路、沼泽、运河.根据题意.故选:B.【点评】图例和注记中应注意的是:图例是符号,注记是文字或数字,记忆时要认真区别它们之间的细微差别.小睿同学参加的地理探究社团要进行野外考察活动,出发前拿到一张等高线示意图。
读右图,回答下面小题33.图中C表示的山体部位为A.山谷B.鞍部C.山脊D.峭壁34.社员们对该图信息解读正确的是A.A处比G处坡度更陡B.D、F两地高度相差约600米C.G处容易形成河流D.从E处登山比较省力【答案】33.B34.C【解析】33.读等高线示意图可知,C位于两山之间较为平缓的地带,应为鞍部,故B选项正确,排除ACD选项。
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第一单元人在社会中生活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100)
![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第一单元人在社会中生活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100)](https://img.taocdn.com/s3/m/1a0dd0e3227916888586d7ca.png)
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第一单元人在社会中生活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解析家住黑龙江省的琳琳准备在国庆节期间到北京天安门广场观看升旗仪式,出发前她想了解途经哪些省区,下列能让她直接获取正确信息的地图是( )A.中国行政区划图B.中国气候图C.中国地形图D.中国人口分布图【答案】A【解析】【详解】地图的选择要根据实际需要来定,如家住黑龙江省的琳琳想从黑龙江去北京看升旗仪式,想看看沿途经过的省区,最好是查阅中国行政区划图,气候图、地形图和人口分布图都没有帮助,故选A。
32.小睿同学参加的地理探究社团要进行野外考察活动,出发前拿到一张等高线示意图。
读下图,社员们对该图信息解读正确的是A.A处比G处坡度更陡B.D、F两地高度相差约600米C.G处容易形成河流D.从E处登山比较省力【答案】C【详解】根据材料可知G处等高线向高处凸起,应当为山谷,所以可以形成河流,故选择C;A处比G处等高线稀疏,所以应当是G处比A处陡峭,故排除A;D处的高度应当是在500至600之间,F是200,所以高差应当是300至400,故排除B;E为悬崖,陡峭,不利于登山,故排除D。
33.下图四地中可能看到瀑布景观的河段是()A.①B.②C.③D.④【答案】D【解析】【分析】等高线地形图上,几条等高线重合的部位称为陡崖,如果有河流经过陡崖部位,在陡崖处会形成瀑布。
【详解】陡崖部位最有可能形成瀑布,陡崖是等高线图中几条等高线重合的部位,读图分析可知,④处等高线重合,是陡崖,能看到瀑布景观。
故选D。
【点睛】熟记等高线地形图中五个部位的判断方法。
34.若你要绘制一幅所在小区的地图,要使地图内容最详细,以下比例尺中最适合选用的是( )A.1:50 000 B.1:3 500C.三万分之一D.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40千米【答案】B【解析】【详解】绘制一幅所在小区的地图,属于小范围,要使地图内容最详细,应选用大比例尺。
A选项1:50 000为图上1cm代表实际距离的50m,B选项1:3 500为图上1cm代表实际距离3.5m,C选项三万分之一位图上1cm代表实际距离30m,D选项为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40千米,所以B选项的比例尺最大,故B正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
A
B
A
B
① ②
③
50°
40°
120° 140°
A
B
七年级(上)历史与社会第一单元练习卷
班级_______姓名_______学号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图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A .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 B .图例就是地图名称 C .是地图上的文字和数字 D .图上的指向标就是图例
2.地图上符号“▲”表示………………………………………………………………( ) A .沙漠 B .一般城市 C .河流 D .山峰
3.被誉为“中国的硅谷”之称的高科技社区是指………………………………………( ) A .杭州软件工业园区 B .北京中关村 C .上海南京路 D .深圳市
4.久负盛名的“中华商业第一街”位于…………………………………………………( A )
A .上海南京路
B .北京中关村
C .北京王府井大街
D .杭州延安路
5、某社区组织居民进行选举社区干部的活动,这反映了社区的什么功能…………( ) A .政治 B .经济 C .文化 D .管理
6.以行政管理范围来确定区域的社区叫………………………………………………( C )
A .功能社区
B .自然社区
C .行政社区
D .工业社区
7.按功能划分,被誉为“中国瓷都”的江西景德镇属于…………………………( ) A .工业社区 B .居住社区 C .商业社区 D .高科技园区
8.围绕人们不同社会活动形成的区域叫……………………………………………( ) A .功能社区 B .自然社区 C .行政社区 D .商业社区
9.上海的钢铁工业区和江苏的华西村,按类型划分分别属于……………………( ) A .功能社区和行政社区 B .自然社区和功能社区 C .自然社区和行政社区 D .功能社区和自然社区
10.居委会管理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工作,这是社区的………………………… ( ) A .政治功能 B .经济功能 C .文化功能 D .管理功能
11.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所描绘的是………………………………………( ) A .农村社区 B .科技社区 C .商业社区 D .文化教育社区
12.如果请你为你所在的学校画一幅平面图,一般情况下你应该选择何种比例尺?( ) A .大比例尺 B .中比例尺 C .小比例尺 D .三种都一样
13.小费同学一家来到湖州旅游,为了更详细了解湖州旅游的有关信息,她最好选择( ) A .湖州政区图 B .湖州地形图 C .湖州交通图 D .湖州旅游图
14.小明发现了四幅同等大小的地图,地图的比例尺各有不同,其中表示的实地范围最大的是………………………………………………………………………………… ( ) A .1/10 000 B .1:1 000 000 C .图上一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00千米 D .0 100
千米
15.在体育课上,体育王老师正在进行队列训练,现在同学们正朝向正南方,王老师喊:“向后转”,这时同学们朝向……………………………………………………………( ) A .正东 B .正南 C .正西 D .正北
16.在等高线地图上,等高线比较稀疏的地方一般为…………………………………( ) A .陡坡 B .鞍部 C .缓坡 D .山脊
17.下列四幅地图,大小同展开4版报纸那么大,其中比例尺最小的一幅…………… ( ) A.湖州市图 B.浙江省图 C.中国地图 D.世界地图 18.右面①②③图中A 在B 的方向依次 是( )
A.①西南、②正西、③东北
B.①东南、②西南、③西北
C.①西南、②西南、③东北
D.①东南、②正西、③西北 读某中学平面图,回答19——20题
19.在该学校平面图中,量得办公楼至教学楼的直线距离约为4厘米,两地的实际距离约为200米,则该平面图的比例尺为……………………………………………( )
A .1:200
B .1 ∕500
C .1 ∕1000
D .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米
20.该平面图中学校大门的朝向为……………………………………………………( ) A.东北方向 B .东南方向 C .西北方向 D .西南方向 二、填空题(请在下划线上填写恰当的答案)
21.社区的分类多种多样,主要有________、自然社区和_________。
22.功能社区是围绕人的_________形成的区域,而行政区域是以_________来确定的区域。
23.如果比例尺是一个分数,分母越大,比例尺越______(大或小)。
24.在同一幅地形图上,缓坡的等高线间距较____疏____(密或疏)。
25.地图上的比例尺的三种表示方法为__线段式_______、__数字式______和文字式。
26.大多数社区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它们总是和一定的___生活_____相关系。
27.在地球仪上,指示东西方向的是_______线。
三、读图题(读下列图形,完成相关题目)
28.上面有三幅地图,你能从中了解到下列信息吗?
(1)读A 图可知,上海市位于嘉兴的 方向,宁波在嘉兴的 方向。
(2)读B 图可知,平湖市的 镇临海。
(3)图C 显示了平湖市与嘉兴地区的 县相邻。
(4)ABC 三幅地图中,比例尺从大到小排列依次是 。
29.每个星期日只要天气晴好,王奶奶都会与一群老伙伴们一起进行登山锻炼。
下图就是
她们每次登山的等高线图,请问:
(1)这座山有三个登山点(,王奶奶
她们从哪个点出发更省力些?请说明理由? 。
(2)这座山间有一条小溪,它应发育在什么地形中?请用虚线在图上标注出来。
(3)奶奶们有时还看到一批年轻人在攀岩,你能从图中看出他们在哪儿攀岩吗?并说明理由 。
30.读右图,完成相关题目。
(1)图中的河流的流向是_由南向北____ __; (2)公路进入张家村这一段的走向为___西南_____走向;
(3)林地在张家村的___东南____方向; (4)耕地在林地的____西北____方向;
(5)按比例尺大小分类,此图属于__DA_比例尺地图; (6)李家村到张家村先走小路(图中虚线所示)再上公路,量得两地的图上距离为4厘米,则实际距离为________千米。
31.右图中的人●先向东行进,遇到第一个四岔路口拐 弯向北行进,遇到第二个四岔路口拐弯向西行进,遇到 第三个四岔路口继续向前行进,遇到第四个四岔路口拐 弯向南行进,最后,到第五个四岔路口拐弯向西出口。
他的出口应为_________号门?该出口在出发地的什么 方向?请你在图中绘出其行进路线图。
上海 苏州
湖州
杭州
宁波
绍兴 嘉兴 平湖市
上海市
海盐县
全塘镇
平湖 上海市
新仓镇 平湖
A
B
C
海域
湖泊
城市
A
200 400 300 300
100
100
200 单位:米
B
C
七年级(上)历史与社会第一单元练习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 A D B A A 6—10 C A A D D
11—15 C A D C D 16—20 C D C D B
二、填空题
21.功能社区、行政社区 22.不同社会活动、行政管理范围23.小 24.疏 25.数字式、线段式 26.地理区域 27.纬
三、读图题
28.(1)东北东南
(2)全塘(3)海盐(4)BCA
29.(1)A点,因为从A点到山顶之间等高线分布稀疏,山地坡度较缓。
(2)山谷如图
30.读右图,完成相关题目。
(1)自南向北流(2)东北-西南走向(3)东南(4)
西南(5)大(6)0.48
31.11号、正西、行进路线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