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练习题2022-2023学年四川省达州市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2-2023学年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16分)
A.水螅——腔肠动物——身体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B.蛔虫——线形动物——身体呈细线形,有口无肛门
C.沙蚕——软体动物——身体由许多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
D.螳螂——节肢动物——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1.(2分)在生物圈中,动物种类繁多,形态千差万别。
下列关于几种动物的类群和主要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鲫鱼靠尾部、躯干部和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B.鸟类有发达的胸肌,收缩有力,利于飞行
C.兔的门齿和臼齿发达,与植食性生活相适应
D.蜥蜴体表覆盖角质鳞片,利于维持体温恒定
2.(2分)“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重要生物学观点,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收腿动作中的骨骼肌由①肌腹和②肌腱组成
B.下刀动作仅靠运动系统就能完成
C.摆臂时③中的关节头从关节囊中滑出造成脱臼
D.此时左臂肱二头肌处于舒张状态
3.(2分)2022年北京冬奥会,新疆籍运动员阿合娜尔•阿达克在短道速滑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速滑中直道滑行的基本技术包
括:蹬冰收腿、下刀和摆臂。
据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行为获得的途径看,飞蛾扑火和鹦鹉学舌分别属于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B.蜂群中工蜂外出采蜜,蜂王留守蜂巢。
蜜蜂的这种行为属于社会行为
C.小鼠走迷宫尝试错误次数越多,说明其学习能力越强
D.运动有利于动物觅食、避敌、夺取栖息地和繁殖,更能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4.(2分)下列有关行为和运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5.(2分)2020年9月,中国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其中,碳中和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或生态系统中二氧化碳的收支相抵,即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与吸收量相当。
”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为了提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保护生物圈。
有同学从以下两个方面给出了建议:
Ⅰ、增加二氧化碳吸收:从世界各地大量引入适应性强、吸收二氧化碳量大的绿色植物
Ⅱ、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捕杀不能为植物传粉、传播种子且二氧化碳释放量大的动物
A.Ⅰ能增强图一中的过程④,属于合理建议
B.建议Ⅱ会影响生态系统的平衡,属不合理建议
C.图中过程①是由环境中所有细菌和真菌通过呼吸作用完成的
D.图中没有动物,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就无法进行
A.A B.B C.C
D.D
6.(2分)如表是常见微生物类群的有关比较,正确的是( )
选项种类
项目细菌真菌病毒
A 结构都无成形的细胞核都有真正的细胞核都没有细胞结构
B 生殖都利于芽孢生殖都进行孢子生殖都不能独立繁殖
C 营养方式都是异养部分异养,部分自养都是异养
D 与人类关系可以生产青霉素可以酿酒可使人患流感
A.②、①B.④、②C.③、②D.③、①
7.(2分)如图是根据五种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的图示,其中Ⅰ的分类依据是胎生、哺乳,则Ⅱ、Ⅲ的分类依据依次是( ) ①用肺呼吸
②有脊柱
③卵生
④胎生
A.袁隆平院士培育高产杂交水稻是利用了生物多样性的基因多样性的价值
B.为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我国建立了濒危物种的种质库
C.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应禁止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
D.栖息地的破坏和丧失是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
8.(2分)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4分)
9.(5分)《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在中国昆明举办。
大会的主题为“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大会会标(图1)中的“水滴”包含大熊猫、孔雀、鱼、蝴蝶和身着民族服饰的小女孩等元素并以甲骨文作背景,反映了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
(1)康康同学将会标“水滴”中的动物进行了分类,如图2所示。
①表示的分类依据是 。
(2)会标“水滴”中没有出现脊椎动物中的两栖动物和 两大类群,其中后一类群因为 和发育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是真正适应陆地环境的脊椎动物。
(3)孔雀体表覆羽,身体呈流线型,用 呼吸,气囊辅助呼吸。
(4)大熊猫、金丝猴等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国家均建立了相应的 对它们进行就地保护。
让我们齐心协力,共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未来!
10.(5分)2022年6月8日,总书记来川视察,来到眉山永丰村察看了“变废为宝”的生活污水处理池。
“一池”如何让污水变清流?永丰村的污水处理系统采用的是“厌氧+人工湿地+氧化塘”处理模式:”污水汇合进入污水收集池后,由提升泵自动将污水抽入厌氧池,利用厌氧菌对有机物进行分解,再排入人工湿地池,经过湿地池内水生植物吸收、微生物降解、填料过滤吸附等共同作用去除水中污染物,最终净化后的水排入荷塘,浇灌出生态之花。
”微生物通常包括病毒、细菌、真菌等类群,下面有四幅微生物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一是某种冠状病毒的结构示意图,新冠肺炎就是由此类病毒引起的。
此类病毒仅由①和②组成。
(2)图二为某种细菌的结构示意图,它与图三所示的细胞结构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图二细胞中没有 。
有些细菌的细胞壁外具有D结构,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还跟细菌的致病性有关。
(3)图三为酵母菌的结构示意图,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酵母菌是一个椭圆形的细胞,酵母菌和厌氧菌的细胞结构与植物叶肉细胞的结构相比,均没有叶绿体,必须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
厌氧菌对有机物的分解,微生物的降解,从它们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来看,主要是作为 参与物质循环。
(4)图四为青霉的结构示意图,最早的抗生素——青霉素,就是青霉产生的,如果有人感染了新冠肺炎,用青霉素 (填“能”或“不能”)杀灭或抑制新冠病毒。
11.(4分)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实,广大中小学生有了充足的睡眠时间。
睡
眠不足对学习能力会有怎样的影响?某科研团队以小鼠为实验对象,建立模拟人
类睡眠不足状态的模型,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选取发育状况一致的健康小鼠16只,随机均分为A、B两组。
②采用适当的实验方法,限制B组小鼠的每日睡眠时长,使其睡眠时长为每日3.5
小时,持续21天。
A组小鼠不限制睡眠时长,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
③在实验的第7天、第14天、第21天,分别对两组中的每只小鼠走出同一迷宫的
时间进行四次测量,计算平均值。
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1)在限制睡眠时长的实验中,A组和B组是一组对照实验,其变量是 。
(2)分析图可知,随着每组小鼠走迷宫次数的增多,小鼠走出迷宫的平均时间逐渐减少,说明小鼠走迷宫的行为是一种 行为。
(3)对比两组小鼠走出迷宫的平均时间,你认为该科研团队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4)本实验对你有怎样的启示?(写出一条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