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排脓散及汤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匮要略》排脓散及汤
排脓汤 (方组、临时参考用量)桔梗9g 生姜3g 甘草6g 大枣3—5枚上4味,以水300ml,煮取100ml,分二次,温服。

(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排脓。

(主治) 主证:肺痈、喉痈、喉痹,脓肿初溃,咳吐脓血腥臭,或咯血,恶寒身热,烦渴喜饮,舌质微红,苔白薄或黄薄,脉数或滑数。

副证:蒂丁两侧肿痛,饮食不利,口噤难言,痰涎壅塞,甚则喘息不得卧,面赤。

(临证加减)
1.肺痈,本方合用千金苇茎汤,以增强清热解毒,消肿排脓之效.2。

内痈或其他化脓症,溃脓之初,酌加双花、连翘、黄芩、鱼腥草、败酱草、芦根等,以增强清热解毒排脓之力.
3.络伤血溢,咯血,配丹皮、山栀、藕节、白茅根,另服云南白药,以凉血止血。

4。

痰热内盛,烦渴,痰黄稠,酌加陈胆星、鱼腥草、天竺黄,以清热化痰。

5.津伤明显,口干,舌质红,酌加沙参、五味子、麦冬、石斛,以养阴生津
6.气虚不能化脓,气短,自汗,脓出不爽,配加生黄芪,以益气托毒排脓。

7.痈脓溃泄不畅,脓液量少难出者,配加穿山甲、没药、皂刺,以溃痈排脓。

8.若热象明显者,方中之生姜不适宜,应去之。

酌加黄芩、连翘等,以清热解毒.
9。

排脓汤与排脓散辨析:排脓散如其名,专司排脓,其效迅速。

用于排脓为目的可顿服,排脓后用内托散、黄芪建中汤等,或用紫云膏。

排脓散亦可煎服,散剂用鸡子黄调服,效果
佳。

排脓汤在排脓散之前应用。

排脓散以患部呈米球状隆起变硬者为其目标,排脓汤用于隆起尚不显著之初期者。

[临床应用汉方处方
解说.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
10.论排脓汤和排脓散:徐注为疮痈概治之方。

沈云:此两方,端治躯壳之内肠胃之痈而设。

魏云;排脓散,为疮痈将成未成治理之法也。

排脓汤,甘草、桔梗,即桔梗汤,盖上部胸喉之间,有欲成疮痈之机,即当急服也。

数说未知孰是。

程本金鉴,并不载此方,似有所见矣。

险匮要略玉函述义.北丸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 11.排脓汤的证治分析:治诸种化脓症。

其部位不定,有发生于手足者,有出现于躯干者,或发生于首者。

局部红肿,痛甚者;红肿中心之皮肤起鸡皮疙瘩,压之出脓,反疼痛难忍者,此已转为痈。

红肿进一步加重,中心溃破出脓,若压之,则大量出
脓,疼痛减轻.凡其疼痛出现急迫症状者,均为本方之证。


者,服本方自然消散;极重者,突然破溃,脓出而愈.[临床应用
汉方处方解说.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
排脓散及汤排脓散和排脓汤出自〈金匮要略*疮痈肠痈浸淫病〉,有方无证,原条文为“排脓散方:枳实十六枚
芍药六分桔梗二分
上三味,杵为散,取鸡子黄一枚,以药散与鸡黄相等,揉和令相得,和服之,日一服。

排脓汤方:甘草二两
桔梗三两生姜一两大枣十枚上四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温服五合,日再服。


胡希恕描述:有脓需要排脓的,排脓散及汤最常用、药最平和了。

矢数道明描述:排脓散用于体表化脓性肿物、疼痛、紧张、坚硬、全身症状不著,如:疖、疔、痈、面疔、扁桃体脓疡、齿槽脓漏、麦粒肿等,甚至脑肿瘤、脓血便、脓痰等,加鸡子黄味美;排脓汤用于化脓症初期、慢性症、虚证而发热、以开放性化脓症为主,全身症状少,以脓性分泌物为目标,全身各处痈、疖、脓疡、溃疡、瘘管等。

津村药业(据说是日本最大汉方制药企业)将二者合二为一制成颗粒剂,称为排脓散及汤,用于体格中等者的化脓性皮肤疾患及齿槽脓漏、齿龈炎等;并且剂量以桔梗为重,具体为:桔梗4、枳实3、芍药3、甘草3、大枣3、生姜1。

有人认为:排脓散主用于闭合性化脓症如疖、痈等,排脓汤主用于有脓性分泌物的开放性化脓症,临证时可以合用,不用刻意区别化脓症属于闭合性与开放性了;应用指证注意是全身症状不著或者少而轻;与西药抗生素比较:作用不那么暴烈、也没有相应的毒副作用、而且没有相应的耐药性;做汤剂时可参照津村药业颗粒剂剂量等比例三倍放大,即:桔梗12、枳实9、白芍9、甘草9、姜枣引。

临证把握应用指证到位,本方往往能体现出中医“简、便、廉、验”亮点。

临床上,对于外感初期,咽喉红肿热痛,咳嗽痰多等均可应用。

有个朋友还喜欢联用潜阳之法,即使是存在阳虚、虚火,也可用此方,但要加附子、牡蛎之类
杨姓女患、33岁,2013年6月19日下午求诊于兰州七里河区土门墩笔者出诊的诊所。

诉近二月来,两眼睑反复出麦粒肿、鼻腔生疖,用药不详。

刻诊:左眼睑一个米粒大的小麦粒肿、鼻流黄脓涕、咯黄浓痰(应属鼻腔脓涕倒流咯出),余无所苦,没有全身症状。

体格中等,面色如常。

舌象无特殊,脉象略带沉虚。

处予排脓散合排脓汤:桔梗9、枳实9、白芍12、甘草6、姜枣引,五剂。

昨日(6月26日)又来诊所,言“药挺好的”、出了些汗、不再流脓涕咯脓痰了、没有再长麦粒肿、之前左眼睑的麦粒肿似有似无了,并说药只有一点点,开始时怀疑能否有效……。

而且提出回头要带女儿求诊于己。

附加二个案例:去年冬季,深圳某中年女士,外感用中西药数日后,全身症状基本消失,仍有咳喘、咯脓粘痰持续不好,处以排脓散三味药,平和而愈。

今年开春,兰州某20岁左右小伙子,外感后输液等治疗,全身症状已无,但咳嗽咯浓痰、鼻塞流脓涕持续缠绵,用排脓散与排脓汤合方,不日而愈。

胡希恕描述:有脓需要排脓的,排脓散及汤最常用、药最平和了。

矢数道明描述:排脓散用于体表化脓性肿物、疼痛、紧张、坚硬、全身症状不著,如:疖、疔、痈、面疔、扁桃体脓疡、齿槽脓漏、麦粒肿等,甚至脑肿瘤、脓血便、脓痰等,加鸡子黄味美;排脓汤用于化脓症初期、慢性症、虚证而发热、以开放性化脓症为主,全身症状少,以脓性分泌物为目标,全身各处痈、疖、脓疡、溃疡、瘘管等。

津村
药业(据说是日本最大汉方制药企业)将二者合二为一制成颗粒剂,称为排脓散及汤,用于体格中等者的化脓性皮肤疾患及齿槽脓漏、齿龈炎等;并且剂量以桔梗为重,具体为:桔梗4、枳实3、芍药3、甘草3、大枣3、生姜1。

综合上述,可以理解为:排脓散主用于闭合性化脓症如疖、痈等,排脓汤主用于有脓性分泌物的开放性化脓症,临证时可以合用,不用刻意区别化脓症属于闭合性与开放性了;应用指证注意是全身症状不著或者少而轻;与西药抗生素比较:作用不那么暴烈、也没有相应的毒副作用、而且没有相应的耐药性;做汤剂时可参照津村药业颗粒剂剂量等比例三倍放大,即:桔梗12、枳实9、白芍9、甘草9、姜枣引。

临证把握应用指证到位,本方往往能体现出中医“简、便、廉、验”亮点。

经方治疗牙周脓肿病例。

此前治疗牙周脓肿一例供同道参考:
男,50,上牙联上颚发炎5D,刻诊无发热,脉象沉迟,上牙联上颚处有蚕豆大脓肿,张口、吃饭困难,拟排脓散和排脓汤方:枳实12,白芍15,桔梗10,甘草6,生姜6,大枣10枚。

三剂。

第二天来电说:晚上八点服药,大约晚上12点左右,脓肿消去80%,第二天吃饭已经没有感觉。

感叹经方的神奇,若非亲历,岂能相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