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甲医院护理质量督查标准提问内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急救管理质量检查标准提问内容:
病危患者报告制度
1、急危重症、大手术、特殊患者及需要跨科室协同抢救的患者,应及时报告护理部和医务处,以便组织有关科室同时进行抢救工作。

2、参加抢救工作的护理人员必须分工明确,紧密配合,各司其职,坚守岗位,在护士长领导下,执行主持抢救的医师的医嘱,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随时将医嘱执行情况和病情变化报告抢救医师。

3、医生向患者家属发出病危通知后,护士长应于24小时内(周末除外)上报危重症小组。

4、危重症小组接到通知后每周随机访视患者,并给予疾病护理的专业指导。

若出现疑难护理问题,科室可提出护理会诊要求。

5、危重症小组应动态掌握全院危重患者抢救情况,对抢救工作给予协调指导。

抢救工作制度
1、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急救知识培训,提高其抢救意识和抢救水平,抢救患者时做到人员到位、行动敏捷、有条不紊、分秒必争。

2、抢救时做到明确分工,密切配合,听从指挥,坚守岗位。

3、每日核对抢救物品,班班交接,做到帐物相符。

各种急救药品、器材及物品应做到“五定”:定数量品种、定点放置、定专人管理、定期消毒、灭菌、定期检查维修。

抢救物品不准任意挪用或外借,必须处于应急状态。

无菌物品须注明灭菌日期,保证在有效期内使用。

4、参加抢救人员必须熟练掌握各种抢救技术和抢救常规,确保抢救的顺利进行。

5、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准确、及时填写患者护理记录单,记录内容完整、准确。

6、严格交接班制度和查对制度,在抢救患者过程中,正确执行医嘱。

口头医嘱要求准确清楚,护士执行前必须复述一遍,确认无误后再执行;保留安瓿以备事后查对。

及时记录护理记录单,来不及记录的于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补记,并加以说明。

7、抢救结束后及时清理各种物品并进行初步处理、登记。

8、认真做好抢救患者的各项基础护理及生活护理。

烦躁、昏迷及神志不清者,加床档并采取保护性约束,确保患者安全。

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二、护理安全质量检查标准提问内容:
护理差错、事故报告制度
1、各科室建立差错、事故登记本,登记差错、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后果等并及时上报。

2、发生差错、事故后,要采取积极补救措施,以减少或消除由于差错、事故造成的不良后果,护士长应及时进行调查,组织科室有关人员讨论,进行原因的分析和定性,总结经验教训,并进行详细的记录。

3、对发生差错、事故的单位和个人,有意隐瞒不报者,按情节轻重给予处理。

4、护理部应定期组织护士长分析差错、事故发生的原因,并提出防范措施。

护理不良事件上报流程
三、输血质量检查标准提问内容:
输血三查八对:三查即查血液的有效期,血液的质量,输血装置是否完好。

八对即对床号、姓名、住院号、血袋号、血型(含RH因子)、交叉配血试验结果、血液种类和剂量。

县人民医院输血反应应急预案
1.患者发生输血反应后,应立即减慢输血速度停止输血,必要时更换输血器给予输注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并保留未输完的血袋和输血器,以备检验。

2.当事人立即通知医生,必要时通知护士长,遵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

3.根据患者的病情必要时给予氧气吸入。

4.若为一般过敏反应,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安慰患者缓解患者紧张不安的情绪。

5.若为严重输血反应,准备好抢救药品及物品,配合医生进行救治。

6.怀疑发生溶血等严重反应时,记录患者的姓名、血型、住院号、科室、所输血液制品的名称、血液编码、输入量、反应症状,将保留的血袋及所抽取患者的血标本一起送输血科做血型血清学检查。

7.及时检测受血者的血常规、尿常规、血生化全项血清胆红素含量、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及凝血等方面的检查。

8.填写《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逐级上报输血反应发生的经过、原因、结果,并进行登记。

9.患者家属有异议时,立即按有关程序对输血器具进行封存。

10.加强巡视及病情观察,做好抢救记录。

输血不良反应登记报告制度
1.患者发生输血反应后,应立即停止输血,换输生理盐水,必要时更换输血器,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抢救,同时由责任护士上报值班医生的护士长。

2.详细记录患者生命休征及抢救记录。

3.如怀疑发生溶血等严重反应时,记录患者的姓名、住院号、科室、血型、所属血液制品的名称、血液编码、输入量、反应症状,将保留的血袋及所抽取患者的血样一起送输血科。

4.临床医护人员和输血科共同核对用血申请、血袋标签、交叉配血实验记录,核对受血者和供血者ABO血型等
5.输血反应发生后,一般输血反应由经治医生填写《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一式两份,一份由病房留存,一份于2日内送至输血科备案;严重输血不良反应立即报告上级医师、科主任、输血科和医务处。

非正常工作时间要立即报告上级医师、科主任、输血科和总值班。

同时,由护士长按要求上报护理部。

6.若因护理不当造成的差错、事故则按相关制度进行上报和处理。

7.患者在接受输血治疗后的一段时间内出现输血传染病,如病毒性肝炎、艾滋病、梅毒等,应及时上报医务处,由医务处向疾病控制中心和供血机构作书面报告。

四、优质护理服务质量考核标准提问内容:
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
四、三级护理
五、一级、危重病人护理质量考核标准提问内容:
危重病人十二知道:床号、姓名、年龄、诊断、病情、治疗、护理、饮食、心理、皮
肤、特殊检查、大小便。

危重患者护理应急预案
1、备齐抢救物品、药品及器械,使其处于完好备用状态。

(1)如呼吸机、监护仪、除颤仪、吸痰装置、吸氧装置、洗胃机、各种气管插管或切开套管、各种穿刺导管等。

(2)根据各科专科特点备齐各种紧急抢救药品。

(3)抢救物品、药品及器械做到“五定”及时补充,严格交接班。

2、护理人员做到分层次使用,弹性排班以确保护理人员对危重患者的护理时达到能
技对应的目的。

3、立即通知值班医生及相关人员,启动相应的急救系统。

(1)呼吸系统的支持如吸氧、吸痰、呼吸骤停立即给予加压面罩给氧、气管插管、
呼吸机的应用等。

(2)循环系统的支持如给予心肺复苏、电除颤、各种有创压力的监测等。

(3)建立静脉通道,准确控制输液输血的速度。

(4)迅速的进行急诊标本的留取等。

4、护理人员熟练掌握各种特殊的应急预案,如:突然发生猝死的应急预案等。

5、做好与家属的充分交流与安抚工作。

6、做好危重患者的护理记录。

危重患者护理常规
1、备好急救药品和器材,持续24小时生命体征的监测,动态及时,准确观察和评估
病人的病情变化,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积极配合医师进行各项抢救处置。

2、熟练掌握各类监护仪器及抢救仪器的使用性能及报警原因,及时排除故障,抢救
器械物品及药品确保完善处于完好的备用状态。

3、严格遵医嘱进行各项治疗,抢救时护理人员应分工明确、团结协作、保持镇静,配
合医生进行抢救,口头医嘱在执行前必须复述一遍,确保无误后方可执行,并保留空安瓶以备抢救后查对及时督促医师补开医嘱。

4、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认真细致做好各项专科及基础护理,严防护
理并发症的发生,确保患者安全。

5、妥善固定患者的各种引流管,标识明确并保持引流通畅,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量
及性状。

6、烦躁、谵妄、昏迷等意识不清或障碍的患者应使用保护性约束,松紧适宜,并做
好局部皮肤的观察。

7、及时巡视,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掌握患者主要治疗、护理,评估潜在并发症发
生的风险,做好预防性护理。

8、特殊、疑难患者护士长应及时组织护理疑难病例讨论或护理查房,必要时申请护
理会诊。

9、及时准确记录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单,准确统计出入量。

10、掌握患者治疗、用药、护理、心理状况给患者以安慰和心理疏导,及时发现并减
轻其焦虑恐惧情绪,做好心理护理。

11、做好危重患者的消毒隔离及感染管理。

保持环境安静、舒适,空气清新、流通,
调节室温在22~24℃,湿度在 50%~60%之间。

12、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

六、病房消毒隔离质量检查标准提问内容:
1、手卫生五个重要时刻:①接触患者前②进行清洁(无菌)操作前③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后④接触患者后⑤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
2、手卫生的概念:为医务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3、洗手的概念:
医务人员用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的过程。

4、手卫生消毒概念:医务人员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小手部暂居菌的过程。

5、外科手消毒概念:
外科手术前医务人员用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再用手消毒剂清除或者杀灭手部暂居菌和减少常居菌的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