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下册《清平乐》的笔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语文下册《清平乐》的笔记
一、《清平乐》的作者简介
《清平乐》的作者是黄庭坚。

黄庭坚(1045-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

黄庭坚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之称。

黄庭坚还与张来、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

黄庭坚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

黄庭坚的主要作品有《清平乐》《鹧鸪天)《菩萨蛮》等。

二、《清平乐》的背景介绍
崇宁二年(1103年),黄庭坚被贬,至崇宁三年二月才过洞庭,五六月间方抵达广西宜州贬所。

《清平乐》这首送春词,黄庭坚作于贬宜州的翌年,即崇宁四年(1105年),同年九月黄庭坚便流然长逝于宜州贬所。

三、《清平乐》的中心思想
《清平乐》是一首感叹时光流逝的词,表现出词人黄庭坚对春天逝去的惋惜对美好春光的珍惜与热爱,对美好事物的执着和追求。

四、《清平乐》的翻译
1、春归何处?
这句宋词翻译为:春天回到何处?
2、寂寞无行路。

这句宋词翻译为:留下一派清静找不到它回去的道路。

3、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这句宋词翻译为:若是有人知道春天归去之处,请叫它仍旧回来的我同住。

4、春无踪迹谁知?
这句宋词翻译为:可是春天去得无影无踪谁会知道呢?
5、除非问取黄鹂。

这句宋词翻译为:除非你问一问黄鹂。

6、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这句宋词翻译为:它(黄鹂)的叫声十分婉转,但无人能够理解,只有任凭轻风飘过蔷薇。

五、《清平乐》的注释
1、寂寞:指清静、寂静。

2、无行路:指没有留下春去的行踪。

3、行路:指春天来去的踪迹。

4、换取:指换来。

5、谁知:指有谁知道春的踪迹。

6、问取:指呼唤、询问。

7、啭:指鸟婉转地鸣叫。

8、百啭:形容黄鹂婉转的鸣叫声。

9、因:指凭借。

10、因风:指借着风势。

六、《清平乐》的赏析
《清平乐》这是一首表现惜春、恋春情怀的佳作。

用曲笔渲染,跌宕起伏,饶有变化。

上阙先是一转,希望有人知道春天的去处,唤她回来,与她同住。

这种奇想,表现出词人对美好事物的执着和追求。

下阙再转,词人从幻想中回到现实世界里来,察觉到无人懂得春天的去向,春天不可能被唤回来,但词人仍存一线希望,希望黄鹏能知道春天的踪迹。

这样,词人又跌入幻觉的艺术境界里去了。

最后,鸟儿连“话”都不“说”,翻身飞走,这番妙趣横生的诗句中,作者的惜春之情跃然纸上,呼之欲出。

七、《清平乐》这首词的特色
《清平乐》这首词的特色,表现为:1、平淡朴实,委婉含蓄;2、构思新奇巧妙;3、多转折而层层深入。

八、《清平乐》采用的手法
1、采用人格化的手法:“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这句词采用人格化的手法,赋春天以生命,表达词人强烈的留春情感,多么希望再回到往日春风得意之时,因此千呼万唤地招唤春天“归来”与词人“同住”。

2、采用层深手法:词人通过春归无行路(寂寞伤春)——若有人知(假设希望)——春无踪迹(更加失望)——问取黄鹏(最后希望)——无人能解(彻底绝望),让觅春、思春、伤春之情层层深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