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久跑-途中跑教案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平四八年级耐久跑——途中跑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通过耐久跑的学习,让学生学会一种运动技能,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团结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及终身体育的意识。
确保“健康第一”思想落到实处,使学生健康成长。
二、教材分析
1、特点:
耐久跑是一种运动强度较大,持续时间较长的有氧运动项目。
它对场地器材没有过高的要求,但是对技术的要求很高,它贯穿于学校体育教学的全过程,也是最容易开展、终生都可参与的群众性健身项目之一。
同时也是教师在教学中要对其单调和枯燥予以高度重视的项目。
2、功能:
耐久跑是人获得和保持健康的基本途径,是发展健康性体能最简便的方法、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它能有效地提高心肺功能、发展耐久能力、塑造健美体形和增强意志品质。
重点:摆臂与呼吸节奏的运用,身体重心的控制
难点:极点的处理
三、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为八年级250班,48人。
初中阶段的同学,活泼好动,有较强的理解和模仿能力,容易接受新兴事物。
但意志品质和耐性较差,加之耐久跑的单调和枯燥的教材特征,兴趣不大,可能会让同学们对耐久跑有些误解和抵触情绪。
本节课我根据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生理及心理特点来安排教学内容,我设计学生相互协作、游戏作为教学内容,把单一、枯燥的内容尽量趣味化,选用趣味性强的组织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把耐久跑训练转换成趣味性强的一节体育课:让学生从“要我跑”转换成“我要跑”体育教学活动中构建知识与技能的习得。
四、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通过“教”与“学”的活动,让学生了解耐久跑中途中跑的技术及练习方法。
技能目标:通过教育教学进一步巩固学生在途中跑的摆臂技术、呼吸节奏以及身体重心的控制,发展学生的有氧耐力素质。
情感目标:在情景中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其感受交往、合作、竞争,塑造自信、自强。
进一步体验耐久跑,激起同学们课后进行体育锻炼的欲望。
五、教学策略
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教师通过语言引导法、激励法、游戏法、体验、探究等方法指导学生完成精心设计的教学内容:学生通过小组分析讨论、自主、合作、探究等方法认真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实现本教材的重难点的突破。
六、安全隐患与排除
场地的平整度的查看,充分利用场地空间,强调学生在跑步过程中避免学生相互碰撞,教会学生在快速运动后不能立刻停下来做静立性的活动,跑完一组高强度的练习后慢走20米,缓解心率缓慢下降,放松活动中解决乳酸堆积导致肌肉疲劳。
七、教学流程:
课堂常规→常规热身→徒手操→体验学习→途中跑(1、2)→游戏→放松(总结)
八、场地器材
1、田经场400米一块,
2、秒表一块,
3、标志桶7个,
4、扩音器
九、教学过程
耐久跑之途中跑
地点:景洪市第一中学学生:八年级250班教师:康文华时间:2017年9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