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下册教学设计《中东》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教学设计(中东)教案
■课标要求
“五海三洲之地〞对应课标是:在地图上找出某地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其首都,读图说出该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
“世界石油宝库〞对应的是: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指出某地区对当地或世界经济开展影响较大的一种或几种自然资源,说出其分布、生产、出口等情况。
“匮乏的水资源〞对应课标是:运用图表说出某地区气候的特点以及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多元的文化〞对应的课标是:运用资料描述某地区富有地理特色的文化习俗。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读图说明中东地区的位置、范围并分析本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明确中东有丰富的石油资源及其石油在世界上的重要地位。
3.通过读中东河流图及气候图,分析本区水资源状况,并商量由此可能产生的地区争端和冲突。
4.通过阅读材料及图片,了解中东地区的文化差异和ZJ矛盾。
(过程与方法)
1.依据搜集到的图片、新闻等一些资料,对中东地区有初步认识。
2.通过图片、地图了解三洲五海之地。
3.将搜集到的有关中东的地理信息,通过比拟、概括等思维过程,形成一些地理概念。
(感情态度价值观)
联系当前中东局势,呼吁世界和平,并树立可延续开展及人地协调观念。
■教学重难点
1.中东地区是世界的热点地区。
2.中东地区成为热点地区的原因。
3.中东地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教学策略
依据本节教材的特点,以情境导入法法、读图析图法、启发引导法等教学方法为主,用问题情景引领学生探究,同时让学生学会归纳总结,感想地域地理的学习方法,鼓舞学生具有敢于质疑和互助解惑的学习品质。
■教学打算
(教师打算)查询网络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打算)
1.依据导学案的要求,预习课文。
2.关注媒体的时事报道,利用身边的信息载体如书报、网络等查找中东热点问题成因及相关信息,并进行资料互换。
■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激发兴趣
利用多媒体展示近一周来中东局势的几段新闻短片。
师:同学们,世界上每天都会有一些事情引起人们的关注,但没有其它一个地区会像这里一样时时吸引人们的眼球,几乎天天在新闻中出现。
大家刚刚看到的事件是发生在哪里?
生:伊拉克。
生:伊朗。
生:巴勒斯坦地区。
生:约旦河西岸。
……
师:对,这些地方都属于一个地区──中东。
〔课件展示几张中东的图片及标题〕
师:是什么原因使得中东地区长期以来备受人们的关注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探究这个秘密。
(设计意图)播放中东局势的新闻短片,让学生认识到中东确实是人们关注的热点,同时也感受到地理就在我们身边。
而且利用社会热点问题及学生对生活的体验,可以培养学生关怀世界大事、关注世界和平的感情态度及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中东的兴趣。
二、层层深刻,推动新课
教师:请各个小组依据课前搜集的资料,整理编写演讲稿,由小组派代表发表一分钟演讲:中东印象。
(设计意图)课前安排学生通过报纸、电视、网络搜集中东资料,课堂上小组交流,每组派代表以“中东印象〞为主题,发表演讲。
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和言语表达能力,也为进一步认识中东为什么成为世界热点奠定了根底。
1.“三洲五海之地〞
教师:刚刚不少同学谈到“两伊X〞、“伊拉克X〞,但X并没有解决中东的问题,而是加重了中东人民的灾难,并影响到世界的和平与开展。
同学们,究竟还有什么原因使中东成为世界长期的热点地区呢?可不可以用和平方法解决中东的热点问题呢?今天,我们就从地理的角度开始探“热〞解读中东。
首先,请问有哪位同学了解“中东〞名称的由来呢?
学生答复,教师课件展示资料链接内容。
教师:中东包含了哪些国家呢?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课件展示:资料链接“中东范围〞。
教师:这里有你早已熟悉的国家名称吗?你能否在地图上找到中东主要国
家的位置?
学生读图,在老师发的空白地图上填涂中东主要的国家,老师巡回指导。
学生自我评价,教师依据评价表的反应,及时调控。
情境设置:课件展示资料链接,鼠标所指之处,五海的名称逐一闪烁。
学生答复,教师配合学生的答复,进行“三洲五海之地〞的课件演示。
学生在图上填写“五海三洲〞的名称。
教师拓展问题空间:同学们,中东不仅位于“三洲五海之地〞,而且还有更特别之处──请看大屏幕展示,师生共同总结出中东与西亚范围的差异。
教师出示课件:注意观察,比拟西亚政区图和中东政区图,找出中东与西亚范围的差异。
(设计意图)在此根底上,教师因势利导提出“中东在哪儿?〞引导学生学会描述中东的地理位置。
学生小组合作,探究相关问题:1.找出中东地跨两大洲的国家,填入课本45页表格。
2.在图中填注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黑海、里海〔填注过程中注意海域的连通情况,推断哪一个“海〞与其他四个不同〕 3.在图中填注苏伊士运河、土耳其海峡,并完成课本46页上方第3题的框图。
4.“五海〞在中东有何作用?组内自我评价。
情景设置:课件展示资料链接,通过课件演示,找出使黑海、地中海、红海相连通的重要水道──土耳其海峡和苏伊士运河。
拓展商量:师生互动商量──如何评价中东地理位置的重要性?结论:三洲五海之地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历来是兵家和商家必争之地,使中东备受关注,成为热点地区。
学生自我评价〔参与度和答复下列问题的正确率〕。
(设计意图)课件展示“中东和西亚〞,让学生找出范围差异;“中东在哪里〞:学生描述中东地理位置,涂画中东主要国家并填写“五海三洲〞;商量“五海在中东有何作用〞,认识并评价中东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层层深刻提问,培养地理思维能力,通过动手操作,在实践中领悟知识,训练识图绘图能力。
教师转承:独木难成林,是否还有别的原因使中东成为热点地区呢?下面我们继续探“热〞解读中东。
2.世界石油宝库教师展示课件:活动:以四人小组的形式,出示各自搜集的材料,
自主商量。
教师巡视:引导学生利用数据、事实为自己的观点效劳。
归纳:在商量的根底上总结出── 1.中东石油的储存、生产、出口在世界上的地位。
2.中东石油的分布及主要产油国。
3.石油外运的航线及所到达的地区。
课堂练习:填写石油外运航线表,并比拟A、B、C三线的特点。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阅读课本上及自己搜集到的关于中东石油的图文资料,认识中东石油宝库的地位、石油的分布,填写石油外运航线表,可以培养学生整理资料和分析归纳的能力。
教师:丰富的石油既给中东带来财富,也使某些耗油大国“垂涎三尺〞,因此,中东战事更加一再,成为世界长期的热点地区。
教师进一步拓展设疑:中东地区丰富的石油资源给石油生产国带来滚滚财富,但石油总有开采完的一天,当石油枯竭后,这些国家的出路在哪里呢?假设你是中东某国的首脑,请谈谈你的规划。
学生自由答复,教师评价。
(设计意图)课前安排搜集中东的资料,为学生答复这个问题提供了知识储藏,同时也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比照推理和言语表达的能力。
3.匮乏的水资源师生互动:观看中东的地貌、水文、气候、植被等情况的影视图片。
〔画外音:看,骆驼商队行进在一望无际的沙漠上;新月形的沙丘起伏连绵;地面上河流、树木很少,有一些地下泉水;气候干热、居民全用肥大的衣服把身体包起来……〕教师:由这些图片推测一下,中东最突出的自然特征是什么?学生自由答复。
教师:大家的推测是否正确呢?我们来验证一下。
教师出示课件:教师:请由读“世界气候类型图〞、“麦地那气和气降水量图〞和“中东河流图〞入手,分组商量中东最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
学生商量得出结论:水源短缺,多国共用,也进一步理解了为什么为水而战。
教师出示课件并拓展设疑:中东水资源如此短缺,有没有比X更好的方法来解决水资源匮乏的问题呢?学生展示搜集到的以色列节水农业、沙特淡化海水工程等。
教师出示课件小结:(设计意图)通过对中东水资源短缺的学习,学生增强了对协调人地关系的认识。
4.多元的文化教师以视频短片、图片等展示阿拉伯风情。
学生展示搜集到的中东地
区的文化习俗资料,认识这里的民族、ZJ、文化差异。
学生活动:小组商量阿以冲突。
教师小结,并进一步提问:你认为世界各国、各民族发生矛盾时,应以什么样的方法来解决才是最明智的?角色扮演:分别以色列军事家、巴勒斯坦学生等身份谈谈如何解决阿以冲突。
(设计意图)促使学生认识中东局势,呼吁世界和平。
三、质疑解惑,总结收获教师: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困惑?学生自由致辞。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己谈本节课的收获,教师可以直接了解学生都学到了什么,便于及时修改或者补充教学内容。
“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此鼓舞学生敢于质疑,同时也倡导他们相互解惑,然后教师再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