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有先秦思想家认为,“君上之于民世,有难则用其死,安平则尽其力”。
据此可知这位思想家强调
A.君主无为而治
B.强化血缘等级
C.推行礼乐仁政
D.实行严刑峻法
2、下面两则材料是位先秦思想家在评论两位政治人物时表达的意思。
这位思想家可归类
齐桓公致力联系诸侵,设法合作维系传统封建秋
序,是个执守正道而不行诈谋的国君。
晋文公虽协助周王定乱,却僭越礼制,想仿行天子
的礼仪,是个内行诈谋却装作遵循正道的国君。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
3.中国古代的一位思想家认为: “故明主之治国也,明赏,则民劝功;严刑,则民亲法”,
“故治民无常,唯法为治。
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
据此判断这位思想家是
A.孔子
B.老子
C.墨子
D.韩非子
4、“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少化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久在樊笼里,复得返
自然”。
上述中国古代著名诗句反映了崇尚自然的
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法家思想
D.墨家思想
5、公元97年,东汉的班超曾派人出使欧洲强国“大秦”。
东汉和“大秦”都创造了辉煌的
文化。
属于它们的文化成就分别是
A.活字印刷术、万有引力定律
B.《九章算术》、罗马法
C.蔡伦改进的造纸术、日心说
D.《春秋繁露》《理想国》
6、马克思化评价中国古代的一项科学发明时说,它“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
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这一发明是
A.造纸术
B.指南针
C.印刷术
D.火药
7、“脱帽露顶正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杆甫的这句诗描述了当时一位书法家的创作情
景,这位书法家是
A.王羲之
B.张旭
C.颜真卿
D.柳公权
8、请阅读下面精美的文字,其所属的文学体裁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引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②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四,多少楼台烟雨中。
③枯滕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④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
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让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A. ①②④③
B. ④①②③
C. ④②③①
D. ③①②④
9.商鞅变法法令规定“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
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
孥”。
反映了变法的根本目的是
A.保护农民阶级的利益
B.实现秦国的富国强兵
C.保持和稳定小农经济
D.巩固和发展土地私有制
10.欧阳修上疏说:“京城近有雕印文集二十卷,名为《宋文》者,多是当今议论时政之言……
详其语言,不可流布,而雕印之人,不知事体,窃恐流布渐广,传之虏中,大于朝廷不便……(请) 今后如有不经官司详令,妄行雕印文集,并不得货卖。
”这反映了
A.宋代活字印刷开始普及
B.书籍出版业受到政府的有效管理
C.北宋与契丹间关系紧张
D.文化传播方式变化影响政府管理
11.1977年,我国各大专院校录取新生27.3万人,至1988年高校在校生总规模达206万人,
2001年增长至719万人。
在此期间,高等职业教育和各种形式的成人高等教育的入学人数也有很大增长。
由此可知
A.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得到了解决
B.高等教育实现了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C.人才选拔制度的改革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
D.恢复统一高考制度促进了高等教育的普及
12.在梭伦改革之后的雅典,有的执政官是未经正当选举上台的,被称为僭主。
他们一般出
身贵族,政绩斐然,重视平民利益,但最终受到流放等惩罚。
这种现象表明,在当时的雅典
A.贵族垄断国家政权
B.政治生活缺乏法制基础
C.平民没有政治权利
D.民主政治已是人心所向
13.康有为在《新学伪经考》中认为,被奉为儒家经典的古文经实系伪造。
1891年该书刊印
后风行国内,但很快遭到清政府禁毁。
这主要是因为该书旨在
A.揭露历史真相
B.引介西方理论
C.倡导变法维新
D.颠覆孔孟学说
14.下图为1868-1907年外国在华航运所占市场份额示意图,其中的甲、乙、丙三个国家分别是
A.美、英、日
B.英、日、美
C.英、美、日
D.日、英、美
15.1838年6月,黄爵滋在《严塞漏卮以培国本疏》中称: “鸦片之害,其终不能禁乎?臣谓
非不能禁,实未知其所以禁也。
夫耗银之多,由于贩烟之盛,贩烟之盛,由于食烟之众。
无吸食,自无兴贩,无兴贩,则外夷之烟自不来矣。
由此可推知,他主张禁烟应该首先
A.厉行闭关禁海政策
B.重治吸食人员
C.防控白银大量外流
D.严惩鸦片贩
子
16.某思想家在20世纪初大声疾呼:“吾宁忍过去国粹之消亡,而不忍现在及将来之民族,不
适世界之生存而归削灭也。
……其不能善变而与之俱进者,将见其不适环境之争存,而退归天然淘汰已耳!”从中可见,该思想家主张
A.打破保守观念,为新文化营造空间
B.剔除传统糟粕,重建儒家信仰
C.宣扬改革理念,为康梁变法造声势
D.遵循进化理论,任凭自然选择
17.康有为在给光绪帝的《应诏统筹全局折》中没有提兴民权、设议院等维新派的核心主张。
变法开始后,他还劝说光绪帝在变法过程中应该“勿去旧街门,而惟增置新衙门;勿黜革旧大臣,而惟渐擢小臣”。
这说明康有为
A.试图通过妥协减少变革阻力
B.侧重于提倡除旧布新
C.实质上代表守旧势力的利益
D.并不认同君主立宪制
18.1918年陈独秀曾撰文严厉指责义和团野蛮、保守、盲目排外和传播迷信;1924年,他又
认为义和团是反对帝国主义的爱国者。
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十月革命的影响
B.民族主义的高涨
C.民主主义成为时代主流
D.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19.新文化运动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实质是针对
A.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
B.封建的意识形态和思想体系
C.民众的偶像崇拜和愚昧盲从意识
D.阻碍西学传播的反动势力
20.前期新文化运动与资产阶级改良派、革命派的思想相比,就其作用而言主要体现在
A.传播了资产阶级民权平等思想
B.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
C.绝对肯定了西方文化的进步性
D.深入研究和传播了马克思主义
21.一百年前,孙中山提出的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成为革命党人奋斗的纲领。
以下论
述能够体现民权主义思想的是
A. “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
B. “驱除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
家”
C. “改良社会经济组织,核定天下地价”
D. “涤二百六十年之腥膻,复四千年
之祖国”
22.时评作家梁立俊发表文章说:“我们纪念小平南巡讲话20年,也深深期待中国能够如小
平同志的20年前一样,再来一次启动中国今后20年大发展的“破”和“立”。
对邓小平南巡讲话的“破”和“立”的理解正确的是
A.破除斯大林模式束缚,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B.破除公有制束缚,建立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新体制
C.破除计划经济体制束缚,建立中国的市场经济体系
D.破除个人崇拜思想束缚,建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23.19世纪晚期时,在英国,首相和内阁是议会多教党的“党魁”和领导核心。
除非多教党
自身发生分裂,议会几乎不对内阁投不信任票。
即使通过了不信任票。
内阁还可以“诉诸选民公断”,提请英王解放下院,在新议会选举中。
内阁因处于执政党的有利地位,获胜也不成问题。
这反映英国
A.责任内阁制开始得到确立
B.议会已不再对内阁投不信任票
C.立法权对行政权制衡削弱
D.内阁权力膨胀推毁了宪政制度
24.阅读下表,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英、法、美、德工业生产总和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例表
年代1870 1896—1900 1913
比例78% 74% 72%
A.欧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持续下降
B.欧美列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
C.设备陈旧阻碍了欧美国家的发展
D.第二次工业革命向纵深发展
25.1855年,某画家的作品遭到巴黎国际画展的拒绝,理由是主题和人物太粗糙、太写实、
太大,不适合艺术表达。
画家愤怒地在官方展览馆对面租用一幢楼房,自行举办个人画展,向古典主义传统发起挑战。
下列作品中与该画家创作风格一致的是
二、非选择题(两个小题,共50分)
26.(26分) 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人文主义认为:在人与人之间应该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互相关心互相爱护。
……认为一个没有秩序的社会是危险的,会给社会成员带来灾难,提出了一系列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礼法模式……提出要使“义”成为第一追求,认为它是人的根本价值所在。
……在社会中离不开交往,而人们之间的交往需要一个基本的准则,应该真诚待人,不虚伪欺诈。
材料二智者学派认为,正义、美德、真理等价值标准跟人的需要和兴趣相关,是由人制定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觉,因此一切都是相对的,好坏优劣取决于个人的尺度,世间没有客观的评判标准和永恒的真理。
苏格拉底认为,放弃对人自身的探讨而去研究自然是愚蠢的行为。
材料三“……徒得救一不靠教皇,二不靠圣礼,只有靠终生”悔改”,才是基督的正道”
——《路德选集》材料四 18世纪启蒙学者高举理性与科学大旗,猛烈抨击宗教神学和封建专制主义,宣扬自由、平等、博爱、人权和法制,强调发展科学、张扬个性、追逐功利、享受生活、建立“理性王国”。
不难看出,启蒙运动实质上正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文艺复兴运动的延续,是人文精神的继续弘扬。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人文主义的主要观点(不得摘抄原文) (4分)
(2) 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的知识,分析古希腊思想家是如何体现人文精神的? (3分)
(3) 材料三提出怎样的思想主张,如何体现人文主义的? (4分)
(4)材料四中“新的历史条件”指的是什么? 与文艺复兴运动时期相比,启蒙运动时期
的人文精神有了怎样的发展? (7分)
27.(24 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今恶西法者见六经古史之无明文,不察其是非损益而概屏之,如诋洋操为非,而不能用古法练必胜之兵; 诋铁舰为费,而不能用民船为海防之策,是自塞也。
自塞者,令人固蔽傲慢,自陷危亡,略知西法者又概取经典所言而傅会之,以为此皆中学所已有。
如但诩借根方为东来法,而不习算学,但矜火器为元太祖征西域所遗,而不讲制造枪炮,是自欺也。
自欺者,令人空言争胜,不求实事。
溺于西法者甚或取中西之学而糅杂之,以为中西无别,如谓《春秋》即是公法,孔教合于耶苏,是自扰也。
自扰者,令人眩惑狂易,丧其所守。
综此三蔽,皆由不观其通。
……必尽索之于经文,而必无悖于经义。
如其心圣人之心,行圣人之行,以孝弟忠信为德,以尊主庇民为政,虽朝运汔机,夕驰铁路,无害为圣人之徒也。
——张之洞《劝学篇·设学》材料二特发明孔子为改制教主,六经皆孔子所作,俾国人知教主,共尊信之。
皇上乙夜览观,知大圣之改制,审通变之宜民,所以训谕国人,尊崇教主,必在是矣。
——康有为《请尊孔圣为国教立教部教会以孔子纪年而废淫祀折》(1898年6月) 材料三孔教和共和乃绝对两不相容之物,存其一必废其一,此义愚屡言之。
张(勋)、康(有为)亦知之,故其提倡孔教必掊(注: pǒu抨击)共和,亦犹愚之信仰共和必排孔教。
——陈独秀《复辟与尊孔》材料四世界各地的孔子学院开办情况表(截至2009年10月)
地区亚洲欧洲非洲美洲大洋洲
数量(单位: 所) 70 94 87 21 10
请回答:
(1)概括指出材料一中张之洞的主要观点。
反映这一观点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什么? (4
分)
(2)材料二中康有为对待传统儒学的态度是什么? 指出其主要意图。
(6分)
(3)据材料三,指出陈独秀对传统儒学的态度。
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这一态度在当时的进步作用。
(6分)
(4)材料四中孔子学院在全球开办的原因是什么? 我们应如何对待以儒学为代表的传统文化? (8分)
1-5:DADBB 6-10:CBABD 11-15:CDCCB 16-20:ADBBB 21-25:ACBBB
26、(1)观点: 主张和谐,倡导仁爱,提倡礼法,重视道义,倡导诚信等。
(6分)
(2) 智者学派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决定作用;普罗塔格拉提出了“人是万物的尺度”
的观点;苏格拉底主张研究人本身。
(5分)
(3) 主张: 因信称义(或信仰得救);否定了教皇的绝对权威,使人获得精神上的自由
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使人文主义宣扬的对人自己能力的尊重得到进一步强化。
(6分)
(4) 新的历史条件: 资本主义的发展及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封建制度与资本主义发展
矛盾尖锐;近代科学的兴起、发展;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影响,人们的思想进一步解放;西欧民族国家开始形成。
(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
发展到理性主义,主张构建“理性王国”(即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 (1分)
27、(1)观点: 中体西用;实践: 洋务运动。
(4分)
(2)态度: 利用儒家思想。
意图: 宣传维新思想;减少变法阻力。
(6分)
(3)态度: 全盘否定传统儒学。
作用: 维护共和政体;猛烈冲击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使人们思想得到了空前解放。
(8分)
(4)原因: 以儒学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影响力大;中国的崛起,使中国的思想
文化影响力扩大;传统儒学有利于世界和谐,世界发展需要中国传统文化的滋润。
态度: 批判与继承(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