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语文六下古诗词诵读课后练习(含答案)3

合集下载

部编语文六下古诗词诵读课后练习(含答案)1

部编语文六下古诗词诵读课后练习(含答案)1

刑(________) 籍(________) 衰(________)
刊(________) 藉(________) 哀(________)
拌(________) 旬(________) 醋(________)
伴(________) 甸(________) 醒(________)
19.给汉字注音。
(____)昔
句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按课文内容填空。
1.《浣溪沙》的作者是______,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______,汉
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他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
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______并称“欧苏”,为“唐宋八
D.全诗没有出现一个“喜”字,但我们从“潜、润、细、湿”等字可以体会出诗人的
喜雨之情。
3.《诗经》分为“风”“雅”和“( )”三大类。
A.赋
B.比
C.颂
D.兴
4.下列有关《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词是宋代词人王观送别好友鲍浩然去浙东时所作,是一首送别之作。
B.这首词是宋代词人王观送别好友鲍浩然时看到的春景,是一首主要描写春景的词。 C.这首词表达了词人送别友人鲍浩然时的心绪,衷心祝福好友,望好友能与春光同住。
(____)矣 (____)霏
(____)哀
20.默写填空。
(1)江上往来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君看一叶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江上渔者》的作者是___代诗人____,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 1采薇(节选) 课后作业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 1采薇(节选) 课后作业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1.采薇(节选)一、给汉字注音。

( )昔( )矣( )霏( )哀二、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昔.我往矣( )2.杨柳依依.. ( )3.雨雪..霏霏( )4.行道迟迟..( )5.载.渴载饥( )6.莫.知我哀( )三、默写填空。

1.昔我往矣, 。

今我来思, 。

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点明出征时是。

“依依”形容。

3.“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是说归来时。

“霏霏”形容。

4.“行道迟迟”的意思是。

四、课内阅读。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1.《采薇》(节选)选自《 》。

“薇”指 。

2.给多音字组词。

行{ℎáng ( )x íng ( )载{z ǎi ( )z ài ( )3.“依依”在诗中有什么作用?4.这首诗表达了远征的战士怎样的思想感情?1.采薇(节选)一、xī yǐ fēi āi二、 1.从前,指出征时。

2.形容柳丝轻柔、随风摇曳的样子。

3.指下雪。

4.迟缓的样子。

5.则,又。

6.没有人。

三、1.杨柳依依 雨雪霏霏 2.春天 柳丝轻柔、随风摇曳的样子 3.正在下雪 雪下得很大的样子 4.慢慢地在路上走四、1.《诗经·小雅》 植物名 2.行业 行人 转载 载客 3.“依依”形容柳丝轻柔、随风摇曳的样子,既写出杨柳随风摇曳的样子,又写出了战士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4.这首诗表达了远征的战士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战争的反对和厌恶之情。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次月考试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卷面分总分得分★卷面分:2分一、看拼音写词语。

(12分)jiào huì( )jiǎo nà( )biàn lùn( ) qīng cuì( )dàn shēnɡ( )kǒng bù( )xīshuài( )zǔlán( )lǐnɡyù( )qiūyǐn( )sōu chá( )cuīcù( )二、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鸿鹄.(hú) 机械.(xiè) 三弦.(xián)B.拨.开(bē)漩.涡(xuán)旋转.(zhuàn)C.花圃.(pǔ)锲.而不舍(qì)乘.坐(chéng)D.呈.现(chéng)载.人(zǎi)铺.盖(pū)三、选字填空。

部编语文六下古诗词诵读课后练习(含答案)5

部编语文六下古诗词诵读课后练习(含答案)5

部编语文六下古诗词诵读课后练习(含答案)5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1.对古诗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春夜喜雨》一诗的前四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春雨细而轻柔的特点;第五、六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展现出一幅美妙的春江夜雨图。

B.《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中“青春作伴好还乡”一句,诗人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自己在欢庆之时急于还乡的心情。

C.《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这首诗的风格清新自然,语言通俗易懂,诗的后两句写了诗人对早春时节的喜爱和赞美。

D.黄庭坚的《清平乐》写的应是初夏时节,表现了强烈的惜春之情。

2.下列诗词描述的节令依次是()①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②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③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④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A.①元宵节②中秋节③端午节④春节B.①元宵节中秋节清明节元旦C.①元宵节②七夕③重阳节④春节D.元旦七夕③重阳节④元宵节3.下列诗句中描写秋天景物的一项是()A.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B.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C.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D.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4.下列诗句中与其他诗句不是同一类的一项是()A.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B.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C.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D.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5.下列诗词句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白日放/歌/须纵酒B.小/扣柴扉/久不开C.谁道/人生/无再少D.若/有人/知春/去处6.下列诗句中不是描写边塞生活的一项是()A.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B.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_江畔独步寻花、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3)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_江畔独步寻花、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3)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江畔独步寻花、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3)一、给下面诗句中的加点字词选择恰当的解释.1. 春光懒困倚微风()A.懒惰,困难 B.疲倦困怠2. 天街小雨润如酥()A.天上的街市 B.京城街道3. 最是一年春好处()A.时 B.到处,处处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5分)将下面的诗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________(2)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________杜甫在《春夜喜雨》一诗中运用拟人的手法描写春雨滋润万物的诗句是________。

韩愈在《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一诗中,描写柔和、浅淡这一早春特有景色的诗句是________。

通过对比衬托,表明早春之景优于晚春的诗句是________。

对《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理解有误的一项()A.诗中真正写景的是一、二两句,作者抓住早春特有的景物小雨中的草色来写,富有诗情画意。

B.草色遥看近却无是全诗中最精彩的一句,草色若隐若现,似有似无,萌动着无限的生机,以此景写早春最为恰当。

C.后两句转入议论、对比手法,指出满城烟柳之景是早春最迷人的景象。

D.作者将此诗送给好友张籍是希望他能走出家门去感受一下早春气息,最是一年春好处也含着激励人们珍惜早春这一美好时光的意思。

阅读《春夜细雨》,回答问题。

(1)这首诗从整体看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来描绘春雨?说说运用这种手法的好处。

________(2)这首诗赋予了春雨怎样的品格?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________诗词阅读。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诗的第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你也用相同的手法,以“春雨”为描写对象,写一句话。

________(2)“最是一年春好处”一句诗,让人联想到“________”的格言。

(提示:《春》文中一句话)(3)请你谈一谈“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所揭示的深刻道理。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古诗词诵读》检测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古诗词诵读》检测试题(含答案)

部编六下古诗词诵读练习题班级姓名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雨.雪霏霏(yǔ yù) 花重.锦官城(chóng zhòng) 京口瓜洲一水间.(jiān jiàn) 应.怜屐齿印苍苔(yīng yìng) 小扣柴扉.久不开(fēi fèi) 百啭.无人能解(zhuǎn zhuàn)二、写出加点词语的意思。

1.昔.我往矣:2.载.渴载饥:3.野径..云俱黑:4.但.爱鲈鱼美:5.才始..送春归:6.因.风飞过蔷薇:7.渭城朝雨浥.轻尘:8.绝胜..烟柳满皇都:9.应怜.屐齿印苍苔:10.休.将白发唱黄鸡:三、回忆诗词内容,填写诗句。

1.水是,山是。

2.若有人知春去处,。

3.春色满园关不住,。

4. ,千万和春住。

5. ,明月何时照我还。

6. ,松间沙路净无泥。

7.天街小雨润如酥,。

8.渭城朝雨浥轻尘,。

四、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写序号。

1.“劝君更尽一杯酒”中的“君”指的是()。

A.王维B.元二C.孟浩然D.苏轼2.诗句“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中运用了()的修辞手法。

A.比喻B.拟人C.排比D.夸张3.下列诗句不是描写春天的一句是()。

A.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B.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C.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D.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4.下列诗句表达送别之情的一句是()A.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C.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B.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D.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5.下列诗词句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白日放/歌/须纵酒B.小/扣柴扉/久不开C.谁道/人生/无再少D.若/有人/知春/去处6.与“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表达的感情不相同的诗句是( )。

A.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B.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C.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部编语文六下古诗词诵读课后练习(含答案)5

部编语文六下古诗词诵读课后练习(含答案)5

部编语文六下古诗词诵读课后练习(含答案)5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对古诗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春夜喜雨》一诗的前四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春雨细而轻柔的特点;第五、六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展现出一幅美妙的春江夜雨图。

B.《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中“青春作伴好还乡”一句,诗人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自己在欢庆之时急于还乡的心情。

C.《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这首诗的风格清新自然,语言通俗易懂,诗的后两句写了诗人对早春时节的喜爱和赞美。

D.黄庭坚的《清平乐》写的应是初夏时节,表现了强烈的惜春之情。

2.下列诗词描述的节令依次是()①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②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③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④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A.①元宵节②中秋节③端午节④春节B.①元宵节中秋节清明节元旦C.①元宵节②七夕③重阳节④春节D.元旦七夕③重阳节④元宵节3.下列诗句中描写秋天景物的一项是()A.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B.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C.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D.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4.下列诗句中与其他诗句不是同一类的一项是()A.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B.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C.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D.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5.下列诗词句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白日放/歌/须纵酒B.小/扣柴扉/久不开C.谁道/人生/无再少D.若/有人/知春/去处6.下列诗句中不是描写边塞生活的一项是()A.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B.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 古诗词诵读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 古诗词诵读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诵读测试卷(含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读音选择题正确答案:A改写:请选出下列加粗字读音全部正确的选项。

A.御柳五侯机杼浥轻尘B.燕山脉脉札札千锤万凿C.渭城霏霏皇都万马齐喑D.蕲水雨雪柴扉载渴载饥2.解释选择题错误选项:B改写:请选出下列诗句中,对加粗字词的解释错误的选项。

A.昔我往矣,XXX。

B.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C.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D.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3.作者选择题正确答案:C改写:请选出下列古诗中作者是XXX的选项。

A.《春夜喜雨》B.《山行》C.《泊船瓜洲》D.《游园不值》4.修辞手法选择题不同选项:C改写:请选出下列诗词句中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句不相同的选项。

A.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B.大漠XXX,XXX似钩。

C.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D.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5.“柳”字意义选择题没有“挽留”或“思乡”意思的选项:D改写:请选出下列古诗中的“柳”没有“挽留”或“思乡”意思的选项。

A.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B.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C.昔我往矣,XXX。

D.羌笛何须怨XXX,春风不度玉门关。

6.寒食节俗选择题正确答案:B改写:请选出下列诗句中描写寒食节俗的选项。

A.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XXX。

C.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XXX家。

D.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7.劝诫选择题适合用“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来劝诫的选项:C改写:请选出下列情景适合用“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来劝诫的选项。

A.XXX总觉得自己还小,孝敬父母是长大了之后的事情。

B.XXX爱玩手机,写作业经常偷工减料。

C.XXX做事因困难、挫折而产生放弃的念头。

D.XXX和同学约好一起去图书馆看书却失约。

8.诗词填空题最恰当的选项:A改写:“对于分隔两地的人们而言,还有什么更胜于‘_________’的美好祝愿呢?”请填入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测试卷(附答案)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测试卷(附答案)

2022年12月27日小学语文作业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各项中,“处”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B.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C.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D.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

二、书写2.看拼音,写词语。

yǎn bō héng méi fēng jùyíng yíng chùsòng chūn guījūn guī qùgǎn shàng chūn三、填空题3.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

2.《江上渔者》脍炙人口,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捕鱼者的艰辛,饱含了诗人对劳动者的关切和同情。

3.《游园不值》中“值”的意思是__________,题目可以理解为___________。

4.《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中,“卜算子”是__________,“送鲍浩然之浙东”是词的__________。

词中体现词人对好友美好祝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中的“绿”也可以换成__________,作者用“绿”让人感受到了_____________。

6.新冠疫情让2020年的春节变得特殊,还没来得及赏春,夏天就到了。

这让人想起宋朝黄庭坚的词句: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春夜喜雨》中的“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

此句与《游园不值》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有异曲同工之妙,都让人感受到了春天的勃勃生机。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古诗三首》(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古诗三首》(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

古诗三首》(课后练习题)(附答案)第10课古诗三首一、看拼音,写词语网络烟山风古岁深坚径粉韶千锤万凿二、比一比,组成词语。

___(阳)持(久)函(谷)河(流)三、在括号内填上适当的关联词语将句子衔接起来。

石灰石(经过千锤万凿),(又)经过烈火焚身,(更要)粉骨碎身,(才能)要把清白留在人间。

四、品读诗句,完成后面的练。

1.“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1)“何当”的意思是(A)何时将要。

2)这两句诗中的“金络脑”表达了作者无限的企盼之情。

“快走”象征受到了重用,“踏清秋”形象地暗示出骏马轻捷矫健的风姿。

2.千磨万击还坚劲,___东西南北风。

1)由“千磨万击”想到了成语“锲而不舍”。

2)诗句的意思是:经过千锤万凿的磨练,竹子仍然坚韧不拔,无论是东风、西风、___还是北风都无法动摇它的坚定信念。

3)诗句赞美竹子坚韧顽强的精神品格。

五、默写___的《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___东西南北风。

六、理解课文内容填空。

1.___在《马诗》中描写环境的诗句是“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描写他渴望建功立业,报效祖国的诗句是“大漠沙如雪,___似钩。

”2.《石灰吟》是明代诗人___通过对石头不畏“千锤万凿”和“烈火焚身”,即使“粉骨碎身”也要留下清白的描写,赞颂了石灰“化尽”、“消魂”的品质,抒发了诗人爱国的思想感情。

名句是:“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3.《竹石》这首诗表面写竹,其实写人。

诗人在赞美竹的坚韧顽强品格的同时,寄寓了自己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高傲风骨。

七、诵读古诗,理解诗意,回答问题。

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把诗句补充完整。

这首诗的作者是明代诗人___。

2.诗句中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C)浑:浑浊。

3.诗句“千锤万凿出深山”写出了石灰的特点。

4.这首诗吟的是石灰,表达的是作者怎样的志向?请用一个四字词语说明这种写法。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3.春夜喜雨 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3.春夜喜雨 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测试卷3.春夜喜雨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对《春夜喜雨》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一、二句以拟人的手法与春雨及时降临,“知”字用得极妙,把春雨都写活了。

B.三、四句不仅对仗工整,而且细腻地写出了细雨轻柔无声的特点。

C.最后两句实写作者所看到的雨后清晨美景:锦官城内到处盛开着湿漉漉、沉甸甸的鲜花。

给下面诗句中的划线的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2.当春乃发生。

()A.出现B.发展C.使植物萌芽,生长3.花重锦官城。

()A.花重重叠叠,很多B.花因为包含雨水而显得沉重C.花很重4.最是一年春好处。

()A.地方B.时节C.一个部门给下列句子选择正确的解释。

5.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A.好雨似乎会挑选时辰,降临在万物萌生之春。

B.好雨真会挑时间,整个春天都在不停的下。

6.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A.一年之中最美的就是这早春的景色,它远胜过了绿杨满城的暮春。

B.一年中春天最好的地方,远远胜过了暮春的皇都。

7.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烛明。

()A.大路上黑茫茫一片,突然看到船上的灯火闪烁。

B.雨夜中田间小路黑茫茫一片,只有江船上的灯火独自闪烁。

8.下列对《春夜喜雨》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两句,诗人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仿佛春雨知道农时,应时而来。

B.中间四句,诗人分别以听觉和视觉落笔,写出了“好雨”润物之功,诗人爱雨之情。

C.最后两句,诗人想到雨后晨景:雨过天晴,成都城中处处落英缤纷。

D.全诗没有出现一个“喜”字,但我们从“潜、润、细、湿”等字可以体会出诗人的喜雨之情。

二、填空题1.根据诗意填空。

(1).“好雨知时节”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词语可以看出雨是好雨。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专项复习 附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专项复习 附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专项复习1.给句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填序号)(1)晓.看红湿处()A.晓得,知道,懂得。

B.早晨。

C.使人知道。

(2)渭城朝雨浥.轻尘()A.城市。

B.液体。

C.湿润,沾湿。

(3)但.爱鲈鱼美()A.但是。

B.单单,只是。

C.不但。

(4)应.怜屐齿印苍苔()A.回答或随声相和。

B.大概,表示猜测。

C.应付,对待。

(5)休.将白发唱黄鸡()A.歇息。

B.停止。

C.不要。

(6)因.风飞过蔷薇()A.因为。

B.原因,缘故。

C.凭借。

2.对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A.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夸张)B.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设问)C.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比喻)D.谁道人生无再少?(反问)3.对古诗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春夜喜雨》一诗的前四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春雨细而轻柔的特点;第五、六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展现出一幅美妙的春江夜雨图。

B.《送元二使安西》一诗中,“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关怀和依依惜别之情。

C.《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这首诗的风格清新自然,语言通俗易懂,诗的后两句写了诗人对早春时节的喜爱和赞美。

D.《清平乐》中,黄庭坚通过一连串清丽美好的想象,曲折委婉地表达了惜春之情。

4.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用自己的话写一写诗句的意思。

①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意思写诗句。

①劝你再干了这一杯酒吧,等一路向西出了阳关,那里就再也没有老朋友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这场雨像是知道时节到了似的,正在这春天前来滋长草木。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_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_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一、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3分)1. 解释下列词语。

山下兰芽短浸溪,________,________。

谁道人生无再少?________!________。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这首词的作者是________代________。

表达了作者________的人生态度。

三、写出下列诗句的意思.写出下列诗句的意思。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________写出下列诗句的意思。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________课内阅读。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1)“黄鸡”的本意是什么?在词中是指什么?苏轼在这里却说“休将白发唱黄鸡”,有何用意?________(2)下阕用了什么表达方式?表达了什么?________(3)全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________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部编版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一、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3分)1.【答案】在今湖北浠水一带。

,指初生的兰芽浸润在溪水中。

,形容雨声。

,杜鹃鸟。

,不能再回到少年时代。

,不要。

【考点】翻译句子浣溪沙【解析】考查了对古典诗词的翻译,分析时要结合时代背景资料,和诗词表达的含义,结合已有的知识细细揣摩,慢慢体会。

通过朗读、感悟,才能体会到。

【解答】出自宋代苏轼的《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全诗如下: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诗意:游玩蕲水的清泉寺,寺庙在兰溪的旁边,溪水向西流淌。

山脚下兰草新抽的幼芽浸润在溪水中,松林间的沙路被雨水冲洗的一尘不染,傍晚时分,细雨萧萧,布谷声声。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古诗词诵读(三)同步练习题D卷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古诗词诵读(三)同步练习题D卷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三)同步练习题D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亲爱的同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一定学到不少知识,今天就让我们大显身手吧!一、积累运用 (共7题;共45分)1. (2分)查查资料,回答问题。

植树节是几月几日?________。

2. (1分)读句子,选择括号里恰当的词语。

①我爱山花________(灿烂烂漫)的春天,也爱果实累累的金秋。

②那些________(伶俐机灵)可爱的小燕子,也由南方飞来。

③金秋时节,梧桐树叶像金色的蝴蝶在________(翩翩起舞手舞足蹈)。

④阳春三月,大地迎来了________(光彩夺目流光溢彩)的春天。

3. (5分)看图写话。

图上都有谁?他们在做什么呢?他们会说些什么呢?想一想,写一写。

4. (20分)解释划线字的意思,并翻译句子。

(1)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2)为是其智弗若与?(3)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4)孰为汝多知乎?5. (5分)简要地写出课文记叙了梅兰芳的哪几件事?6. (5分)阅读寓言,回答问题有个寡妇养着一只母鸡,母鸡每天下一个蛋。

她以为多给鸡喂些大麦,就会每天下两个蛋。

于是,她就每天这样喂,结果母鸡长得越来越肥,每天连一个蛋也不下了。

①给寓言拟个题目②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7. (7分)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练习。

浣溪沙[宋]苏轼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1)读划横线的句子,我们知道,这首词是词人游蕲水________(填地名)时所作。

(2)对这首词理解不当的一项是()A . 首句七字既点出了游清泉寺时的时令,也点明了兰溪之名的由来。

B . 次句写漫步溪边,“松间沙路净无泥”化用了白居易的“沙路润无泥”。

苏轼将“润”改为“净”,更加突出了兰溪的洁净和一尘不染。

C . “潇潇暮雨子规啼”点出了净无泥的原因,同时又烘托出自己贬官黄州期间的凄凉环境和沉郁、悲凉的羁旅之情。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综合训练 附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综合训练 附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综合训练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根据语境,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注音,画上“”。

(3分)学习了“古诗词诵读”这个单元,我收获颇多:知道了好雨也“知时节”,它会“当春乃.(nǎi lǎi)发生”;领略到了“天街小雨润如酥.(sū shū)”的滋润、细密;感受到了“客舍.(shě shè)青青柳色新”的清新;明白了江上渔者“出没.(mò méi)风波里”的艰辛;了解到了“京口瓜洲一水间.(jiān jiàn)”的遥远;体会到了诗人王安石的思乡之苦——“明月何时照我还.(hái huán)”。

二、选一选。

(11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1分)A.渭.城(wèi)浣.溪沙(wǎn)B.鸣啭.(zhuǎn)柴扉.(fēi)C.屐.齿(jī)浥.轻尘(yì)D.无行.路(hánɡ)数重.山(chónɡ)2.给下列加点的字或词选择正确的意思,填在括号里。

(6分)(1)渭城朝雨浥.轻尘()A.湿润,沾湿B.液体C.都城(2)萧萧暮雨子规..啼()A.百灵鸟B.黄莺C.杜鹃鸟(3)送鲍浩然之.浙东()A.的B.往,去C.人称代词(4)才始..送春归()A.方才B.开始C.因为(5)应.怜屐齿印苍苔()A.答应B.应付C.大概,表示猜测(6)但.爱鲈鱼美()A.但是B.也许C.单单,只是3.()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1分)A.王观B.李白C.苏轼4.唐代诗人王维有“()”之称。

(1分)A.诗仙B.诗佛C.诗圣5.下列对诗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A.春色在这么一“关”一“出”之间,冲破围墙,溢出园外,显示出一种蓬蓬勃勃、关锁不住的生命力B.这两句诗于小中见大、于所见推想未见:虽未亲眼得见“满园春色”,却能从出墙的这“一枝”,想象墙内诸多花木该是怎样争奇斗艳C.诗人想到园中游览一番却进不了园门,难免遗憾;但看到一枝红杏伸出墙外,由此想象园内百花盛开,又转为惊喜D.园子的主人闭门不见,诗人用出墙的“一枝红杏”反衬主人的自私与孤独。

部编语文六下古诗词诵读课后练习(含答案)2

部编语文六下古诗词诵读课后练习(含答案)2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江上渔者 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24.“江上渔者”的意思是____________。 25.读到这波涛滚滚的江水,你想到的是______________。 26.这首诗后两句使用了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27.这首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联系《岳阳楼记》的名句,说说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 2页,总 14页
D.整首词善用比喻和想像,写得形象、别致、流利、深刻,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 景交融。
评卷人 得分
二、诗词曲鉴赏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采薇(节选)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15.解释下列词语。 往:____________ 迟迟:____________ 载:____________ 哀:____________ 16.《采薇》选自《______》,薇是______。《诗经》分为______、______、______三部 分。
评卷人 得分
三、填空题
45.解释加点的字或者词语,并写出诗句的意思。 1.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思:____________ 雨雪:____________ 句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悲:____________ 莫:____________ 句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6.按古诗内容填空。 1.《送元二使安西》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他的诗清新淡雅,素有“______, ______”的美誉。这首诗的前两句点名了送别的______、______、______,后两句写的 是____,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 2.《送元二使安西》的前两句点明了送别的时令是______,地点是______,景物是______ 和______,这样就为送别创造了一个愁郁的环境气氛。 3.写出最后两句诗的意思:_________。其中“劝君更尽一杯酒”,充分表达了 ____________。 47.先解释加点的词语,再说说诗句的意思。 1.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天街:_____________ 遥看:____________ 句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好处:____________ 绝胜:____________

六年级下册语文一课一练-古诗词诵读 1.采薇(节选) 课后作业-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六年级下册语文一课一练-古诗词诵读 1.采薇(节选) 课后作业-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1.采薇(节选)一、给汉字注音。

( )昔( )矣( )霏( )哀二、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昔.我往矣( )2.杨柳依依.. ( )3.雨雪..霏霏( )4.行道迟迟..( )5.载.渴载饥( )6.莫.知我哀( )三、默写填空。

1.昔我往矣, 。

今我来思, 。

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点明出征时是。

“依依”形容。

3.“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是说归来时。

“霏霏”形容。

4.“行道迟迟”的意思是。

四、课内阅读。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1.《采薇》(节选)选自《》。

“薇”指。

2.给多音字组词。

行载3.“依依”在诗中有什么作用?4.这首诗表达了远征的战士怎样的思想感情?古诗词诵读1.采薇(节选)一、xīyǐfēiāi二、 1.从前,指出征时。

2.形容柳丝轻柔、随风摇曳的样子。

3.指下雪。

4.迟缓的样子。

5.则,又。

6.没有人。

三、1.杨柳依依雨雪霏霏 2.春天柳丝轻柔、随风摇曳的样子 3.正在下雪雪下得很大的样子 4.慢慢地在路上走四、1.《诗经·小雅》植物名 2.行业行人转载载客 3.“依依”形容柳丝轻柔、随风摇曳的样子,既写出杨柳随风摇曳的样子,又写出了战士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4.这首诗表达了远征的战士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战争的反对和厌恶之情。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五)同步练习题(有答案)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五)同步练习题(有答案)

古诗词诵读(五)一、解释下面加点词语的意思。

1.萧萧暮雨子规..啼()2.谁道人生无再少...()3.休将白发唱黄鸡...()4.寂寞无行路...()5.因风..飞过蔷薇()二、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2.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三、下面对苏轼的《浣溪沙》一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阕写景,山下小溪边,长着矮小娇嫩的兰草,松间沙路洁净无尘,画面清新优美,淡雅宁静。

B.“萧萧暮雨子规啼”一句写黄昏时萧萧细雨中杜鹃的啼叫声,正所谓鸟鸣山更幽,突出了环境的静谧。

C.下阕转入抒怀,“门前流水尚能西”句,写词人由西流的溪水,想到“人生无再少”,因此为时光流逝、人生短暂而叹息。

D.全词情景交融,恬淡优美的景色,富有情趣的语言,充满人生哲理的议论,表现了词人执着生活、呼唤青春的情怀。

四、《浣溪沙》这首词上阙写景,描写了“兰芽浸溪”、“沙路无泥”、“暮雨规啼”三幅画面。

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出来。

五、诗词阅读。

清平乐·春归何处[宋]黄庭坚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1.根据这首词的内容,作者写的应是时节,表现了强烈的之情。

2.阅读这首词,根据要求完成赏析。

词的上片,一个“”字直接道出了作者的设想:有人知道春的去处,唤回与自己同住。

词的下片,通过黄鹂“”,写出了春天已过,初夏已来。

整首词表达了词人对春天的之情。

3.这首词运用的最明显的修辞手法是什么?试分析这种手法使用的妙处。

4.这首词的下片充满了奇妙的想象和美丽悠长的情味,请对此进行阐述。

参考答案一、1.杜鹃 2.不能再回到少年时代 3.感慨时光的流逝4.没有留下春去的行踪5.借着风势二、1.山脚下兰草新抽的幼芽浸润在溪水中,松林间的沙路被雨水冲洗的一尘不染,傍晚时分,细雨萧萧,布谷声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语文六下古诗词诵读课后练习(含答案)3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面对《春夜喜雨》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诗围绕一个“喜”字,写景中处处流露出欣喜的心情。

在“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两句中也饱含着作者喜悦之情:黑云密布,雨意正浓,今夜里准能下一场透雨!B.前四句诗用了拟人的手法,把春雨写活了:春雨,她是那么懂事,有心,及时地静悄悄地滋润着万物。

C.三句和四句、五句和六句对仗工整。

三、四两句从听觉的角度,写出了春雨轻柔润物的特点;五、六两句则是从视觉的角度写,以“江船火独明”反衬“野径云俱黑”。

D.最后两句写出了第二天清晨春雨之后诗人看到的美景:锦官城内到处是花团锦簇,鲜红欲滴。

2.对《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这首词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送鲍浩然之浙东”中的“之”意思是“去”或“到……去”,与“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之”意思相同。

B.词的前两句的意思是水就像美人的眼波横流;山就像美人的愁眉攒聚,形容山水之美。

C.“眉眼盈盈处”是鲍浩然所往之地,即浙东一带。

“眉眼”借指山水;“盈盈”形容丰满众多,与《古诗》中“盈盈楼上女”中的“盈盈”意思相同。

D.下片中的“才始送”、“又送”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和友人的留恋和“春归”、“君归”的感叹。

“千万和春住”是诗人对友人的要求和愿望,意思是要留住春天。

3.“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一句中,“青春”是指()A.青年时期B.青年人的年龄C.春天的景物D.青春年华4.以“梨花院落溶溶月”为上句,下面哪句能作为下句与它组成对偶句?最恰当的是…()A.柳絮池塘淡淡风B.榆荚临窗片片雪C.带水芙蕖点点雨D.丁香初绽悠悠云5.下列加点字词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当春乃发生..烟柳满皇都(远远胜过)..(产生)绝胜B.渭城朝雨浥.轻尘(沾湿)昔.我往矣(从前)C.游园不值.(值得)才始..送春归(方才)D.休.将白发唱黄鸡(不要)因.风飞过蔷薇(因为)6.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野径.云俱黑。

路路径.直走过去,毫不客气地大快朵颐。

B.送元二使.安西。

这个想法使.他忘记了一切困难。

C.劝君更.尽一杯酒。

刮了一夜北风,天更.冷了。

D.送鲍浩然之.浙东。

送孟浩然之.广陵。

7.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雨.雪霏霏(yǔ)渭.城(wèi)浥.轻尘(yì)润.如酥(yùn)B.鲈.鱼(lú)柴扉.(fēi)蕲.水(jī)一水间.(jiān)C.浣.溪沙(wàn)清平乐.(lè)百啭.(zhuàn)屐.齿(jī)D.泊.船(bó)蕲.水(qí)出没.(mò)卜.算子(bǔ)8.写雨的诗句很美,下列写雨的诗句中不是表达诗人内心愉悦心情的一项是()A.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B.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C.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D.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9.古诗中,诗人写“柳”,常表示“挽留”“思乡”的意思,以下诗句中的“柳”,没有“挽留”“思乡”意思的一项是()A.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B.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C.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D.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10.“京口瓜洲一水间”中“一水”在这里指()A.一条河B.黄河C.长江D.淮河11.“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这两句诗是从()这一角度来写春雨的。

A.嗅觉B.听觉C.视觉D.触觉12.对下列诗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A.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夸张)B.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设问)C.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比喻)D.谁道人生无再少?(反问)13.“笛弄晚风三四声”中“弄”的意思是()A.做;干B.逗弄C.耍;玩耍14.“最喜小儿亡赖”中“亡赖”的意思是()A.放刁撒泼,蛮不讲理B.游手好闲的人C.顽皮、淘气15.与韩愈、柳宗元、苏家父子三人合称为“唐宋八大家”的是()A.王安石杨万里欧阳修B.曾巩杨万里欧阳修C.王安石曾巩欧阳修D.曾巩王安石杨万里给句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填序号)16.明月何时照我还.()A.回报。

B.归还。

C.回,归。

17.应.怜屐齿印苍苔()A.回答,回复。

B.大概,表示猜测。

C.许可,允诺。

18.欲.问行人去那边()A.欲望。

B.想要。

C.将要。

19.休.将白发唱黄鸡()A.休息。

B.停止。

C.不要。

20.因.风飞过蔷薇()A.因为。

B.原因。

C.凭借。

21.“当春乃发生”中的“发生”的意思是()。

A.催发植物生长B.事情出现C.头发生长出来22.“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中的“晓”的意思是。

()A.使人知道B.天刚亮的时候C.晓得,知道,懂得23.“野径云俱黑”中的“俱”的意思是()。

A.都,全都B.具体C.详细二、语言表达24.用“/”表示出《泊船瓜洲》诗句的朗读节奏。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三、现代文阅读25.佳句赏析。

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填空题26.写出下面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1.昔.我往.矣(__________)(__________)2.杨柳依依..(__________)3.今我来思.(__________)4.雨雪..霏霏(__________)5.行道迟迟..(__________)6.载.渴载饥(__________)7.莫.知我哀(__________)8.渭城朝雨浥.轻尘(__________)27.将下面的诗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8.默写诗句。

1.在《采薇》(节选)中写景叙事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2.王维在《送元二使安西安西》描写中描写环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3.与“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诗意相反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

29.按要求完成诗词句的练习。

①行道迟迟,____________。

②晓看红湿处,____________。

③君看一叶舟,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千万和春住。

⑤山下兰芽短浸溪,__________________。

⑥百啭无人能解,__________________。

1.把上面的诗词句补充完整。

2.读上面的诗词句,按要求填空。

(1)第①句节选自《______》,它出自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______》。

(2)第⑤句出自______(填人名)的《______》,这是一首词,其中“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可以看作是这首词的______。

词人在蕲水清泉寺看到一种与平常不同的现象,即____________,于是大发感慨。

(3)第⑥句出自_________(填人名)的《__________》,在词中,作者到处追寻春的踪迹,词的上阕追问的对象是__________,下阕追问的对象是__________。

30.根据诗句猜事物。

1.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_______)2.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_______)3.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_______)4.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_______)5.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_______)31.根据你对诗词的理解填空。

1.李白被称为“诗仙”,杜甫则被称为“______”。

同样写春雨,韩愈的“天街小雨润如酥,_____________”写出了春雨的细滑;杜甫的“_____________”写出了春雨的轻盈。

2.《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中,“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一句写了既送__________,又送__________,表达了词人对__________的留恋,对__________的深情。

3.《浣溪沙》是词人贬居黄州之时所作。

词中“谁道人生无再少?______________”表达了诗人在逆境中____________的心态,这几句词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填空。

1.《古诗十九首》是中国古代_____________选辑,由南朝_________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________》而成,是____________文人化的显著标志。

全诗语言朴素自然,描写生动真切,具有天然浑成的艺术风格,处处表现了道家与_________的哲学意境,被________称为“五言之冠冕”。

2.《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是______代诗人________创作的一首以___________为内容的七绝,是寄友人__________的。

全诗以每两句为一层意思,分别写___________和_________的心情,展现了一幅________、_______的中秋之夜的图画。

此诗以写____起,以________结,想象丰美,韵味无穷。

3.《长歌行》是一首中国古典诗歌,属于_______诗,是劝诫世人_____________的名篇。

全诗以景寄情,由情入理,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生哲理,寄寓于朝露易干、秋来叶落、百川东去等鲜明形象中,鼓励人们紧紧抓住随时间飞逝的生命,奋发努力趁少壮年华有所作为。

33.填空。

1.《江上渔者》是北宋______家、诗人______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

通过反映_________的艰苦,希望唤起人们对___________的注意,体现了诗人对___________的同情。

2.《泊船瓜洲》是______文学家_________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诗中首句通过写______和_____距离之短及__________,流露出一种____________的心情;第二句写诗人回望居住地钟山,产生依依不舍之情;第三句描写了春意盎然的__________;最后以疑问语气结尾,再一次强调了对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