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2020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II)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吉林省2020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I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0题;共20分)
1. (2分) (2017八上·福建月考) 某同学用刻度尺先后三次测量一物体的长度,记录的数据分别为45.30厘米,45.28厘米,45.31厘米,那么更接近真实值的数据的是()
A . 45.29厘米
B . 45.297厘米
C . 45.30厘米
D . 45.3 厘米
2. (2分)(2020·临沂) 当光具座上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承接到烛焰清晰的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 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
B . 光屏上像的特点与照相机相同
C . 仅将凸透镜移至60cm刻度线处,光屏上可再次成清晰的像
D . 仅将蜡烛移至20cm刻度线处,光屏上模糊成像类似远视眼
3. (2分)生活处处有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

以下对生活的观察解释正确的是()
A . 初冬季节,在家里洗澡时发现房间里充满“白气”,这些“白气”是水蒸气
B . 在夏季的早晨看到足球场里的草叶上挂满了露珠,而到了初冬,露水不见了却看到薄薄的一层霜,那么霜是由露变成的
C . 放在衣橱里的樟脑丸,时间久了会明显变小,是因为樟脑丸蒸发为气体跑掉了
D . 把冰箱里的冻豆腐取出,冰化后,发现豆腐里有许多小孔,这是豆腐里的水先遇冷结冰,后又熔化成水形成的
4. (2分)科学研究中常常发现某一问题的两个相关的量(x,y)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且可用图线表示.下列相关的量之间不符合如图所示关系的是()
A . 同一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B .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
C . 同一导体中通过的电流与该导体两端的电压关系
D . 物体逐渐浸入水中受到的浮力与浸入水中深度的关系
5. (2分)一个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如果它在每1min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那么这个物体所做的运动()
A . 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B . 一定是变速直线运动
C . 可能是匀速直线运动,可能是变速直线运动
D . 既不是匀速直线运动,也不是变速直线运动
6. (2分)(2019·鄂州) 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某小组同学利用图甲测出了透镜的焦距后,正确安装并调节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由甲图可知该透镜焦距为40cm
B . 乙图中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符合放大镜的成像原理
C . 在乙图中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与光屏的位置互换,则成像情况符合投影仪的原理
D . 如果在烛焰与透镜之间放置一近视眼镜的镜片,则将光屏适当左移可得一个清晰的像
7. (2分)物体在凸透镜前20cm处,可以得到倒立放大的像,现将物体向透镜移近10cm后,得到的像是()
A . 倒立放大的实像
B . 倒立等大的实像
C . 正立放大的虚像
D . 条件不足,无法判定
8. (2分)(2018·根河模拟) 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凸透镜只对平行光线有会聚作用
B . 人向平面镜走近时,他在镜中的像逐渐变大
C . 黑板面反光是由于光发生漫反射造成的
D . 日食的形成是由于月球挡住了太阳射向地球的光
9. (2分)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根据数据绘出的图象如图所示。

则量杯的质量与液体的密度是()
A . 20g,1.25×103kg/m3
B . 20g,1.0×103kg/m3
C . 60g,1.0×103kg/m3
D . 20g,0.8×103kg/m3
10. (2分) (2017九下·黄梅期中) 工厂生产的酒精(ρ酒精=0.8g/cm3)含水量(按质量计算)不得超过10%,质检员抽出甲、乙、丙、丁四瓶样本.查得它们的密度依次分别为0.81g/cm3、0.815g/cm3、0.82g/cm3、
0.83g/cm3 ,其中合格产品是()
A . 只有甲
B . 甲、乙
C . 甲、乙、丙
D . 甲、乙、丙、丁
二、填空题 (共7题;共16分)
11. (2分) (2019八上·兴宾期中) 小明坐高铁时,在列车启动后觉得站在站台上的安全员在向后运动,他所选的参照物是________;行李架上的物品相对于列车是________(填“静止”或“运动”)的.
12. (3分) (2017八上·兴化期中) 小明想探究“不同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所用设备如图所示。

小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他设想了两种实验方案:
方案A.让小明边听声音,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
方案B.让小明站在距鞋盒一定距离处,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
通过实验得到的现象及数据如下表格所示:
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
距离/m 1.20.80.5响度较响较响弱
你认为最佳的方案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
由表格中数据,可将待测材料隔声性能按从好到差进行排序,依次是________。

13. (2分)在自然界出现的露、霜、电闪、雷鸣、沙尘暴等现象中,其形成过程涉及液化的有________,涉及凝华的有________.
14. (2分) (2015八上·镇江月考) 2008年,美国科学家发明了一种特殊的隐形物质,在空气中沿________传播的光,射到该物质表面上时会顺着衣服“流走”,从而无法让光在其表面发生________,让旁人看不到它。

15. (2分)小明同学身高165 cm,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从平面镜中看到挂钟的指针如图所示.由此可知,他在平面镜中的像高为________cm,挂钟显示的实际时间是________.
16. (2分)甲、乙两个实心物体的体积之比是V甲∶V乙=2∶5,某同学将它们放到调节好的天平的左右两盘中,发现天平依然平衡,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是________,密度之比是________。

17. (3分)一块金属的体积是 2.5m3 ,质量是6750kg,则它的密度是________ ,这种金属可能是________ ;若将金属块截去,剩余部分的密度是________
三、简答题 (共1题;共5分)
18. (5分) (2017八下·宜春期末) 乘坐高铁出行,车站广播常常会提醒要上车的乘客:“列车到站,请站在安全线外候车”,提醒要下车的乘客:“等车停稳后再下车”.请你利用物理知识分别解释为什么要这样提醒.
四、作图题 (共3题;共15分)
19. (5分) (2016八上·河南期中) 如图中,人在什么范围内能看到窗外一棵树的全部(作图说明,人能看到树全部的区域用阴影线表示).
20. (5分)如图所示,一个人站在河岸上,在B点位置可以看到对岸上发射塔的塔尖A在水中的倒影A'。

请完成光路图。

21. (5分) (2019九上·黑龙江期中) 完成图中甲、乙的光路图。

五、实验题 (共3题;共23分)
22. (8分) (2017八上·衡阳期末) 如图甲所示,是“探究物质的熔化规律”的实验装置.实验时先将固体物质和温度计分别放入试管内,再放入大烧杯的水中,观察固体的熔化过程.
(1)试管内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某时刻温度如图乙所示,读数方法正确的是________(选填“A”、“B”或“C”),示数为________℃,某同学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描绘出该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ABCDE),则可知该物质是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2)在该物质熔化过程中,如果将试管从烧杯中拿出来,该物质将停止熔化.将试管放回烧杯后,该物质又继续熔化.说明固体熔化时需要__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3)根据描绘的图线,该物质在第5min时处于________态,该物质的熔点为________℃,仔细观察图象发现,该物质熔化前(AB段)升温比熔化后(CD段)升温________(选填“快”或“慢”).(4)图象中DE段是________过程.
23. (7分) (2019八上·韶关期末) 老师上课时拿个水晶球,让同学们透过它看远处倒立的建筑物的像(如图所示),引起同学对透镜的成像的兴趣。

为此老师让大家一起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给同学们准备了凸透镜、凹透镜、光具座、蜡烛、光屏各一个、火柴盒。

甲乙丙
(1)小明在挑选透镜时,把两个透镜甲、乙分别正对太阳光.在光屏上出现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光斑,你认为他应该选择________(选填“甲”、“乙”)透镜来进行实验。

(2)小明在实验中发现光屏上成的蜡烛的像偏上(如图丙所示)是因为忽略了实验中的一个操作步骤,这一步应是________
(3)小明在实验中测得凸透镜焦距为10cm。

当烛焰距凸透镜35cm时,移动光屏。

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倒立、________的实像,生活中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光学仪器是________(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要使烛焰在光屏上所成的像变大,应保持透镜的位置不动,调节蜡烛的位置,同时将光屏________(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直至得到清晰的像。

(4)实验中他不小心用纸把透镜下半部分遮住了,则他看到的光屏上所成的像的大小将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实验后,小明取下自己所带的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靠近透镜的位置.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他将光屏向靠近透镜方向移动一段距离后,原来模糊的像又变清晰了,则说明该同学所带的是________(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

24. (8分) (2019八上·南关期末) 小芳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水的沸腾特点。

(1)请指出图甲中的操作错误:________。

(2)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由图可知,水沸腾时的特点是________。

(3)为了说明水在沸腾过程中是否需要吸热,应________,观察水是否继续沸腾。

(4)小芳再次实验时为了节省加热时间,减少了水的质量,请在图乙中大致画出能体现这项措施的图线。

六、计算题 (共3题;共30分)
25. (10分) (2018八上·鹤岗月考) 下表是哈尔滨到齐齐哈尔的高速铁路列车时刻表:
根据运行时刻表回答下列问题:
(1)列车在哈尔滨至大庆路段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列车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6. (5分) (2017八上·东台月考) 阅读下面的短文:
潜艇的“耳目”﹣﹣﹣﹣﹣﹣声呐
潜艇最大的特点是它的隐蔽性,作战时需要长时间在水下潜航,这就决定它不能浮出水面使用雷达观察,而只能依靠声呐进行探测,所以声呐在潜艇上的重要性更为突出,被称为潜艇的“耳目”.
声呐是利用水中声波对水下目标进行探测、定位和通信的电子设备,是水声学中应用广泛的一种重要装置.声呐能够向水中发射声波,声波的频率大约为10kHz﹣30kHz之间,由于这种声波的频率较高,可以形成较好的指向性.声波在水中传播时,如果遇到潜艇、水雷、鱼群等目标,就会被反射回来,反射回来的声波被声呐接收,根据声信号的往返时间可以确定目标的距离.
声呐发出声波碰到的目标如果是运动的,反射回来的声波(下称“回声”)的音调就会有所变化,它的变化规律是:如果回声的音调变高,说明目标正向声呐靠拢;如果回声的音调变低,说明目标远离声呐.
请回答以下问题:
(1)人耳能够听到声呐发出的声波的频率范围是________kHz到________ kHz.
(2)①如果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发出的声波信号在8s内接收到经B潜艇反射回来的信号,且信号频率不变,潜艇B与潜艇A的距离s1是________ m.(设声波在海水中传播速度为1500m/s)
②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继续监控潜艇B,突然接到潜艇B反射回来的声波频率是变低的,且测出潜艇B的速度是10m/s,方向始终在潜艇A、B的连线上,经1分钟后潜艇B与潜艇A的距离s2为________ m.(3)在月球上能否用声呐技术来测量物体间的距离?________
27. (15分) (2018八下·开州期末) 如图所示,将底面积为100cm2的圆柱体容器放在水平桌面的中央,容器壁的厚度忽略不计,容器中装有1000cm3的水,将一个重6N,高为10cm的实心长方体A挂在弹簧测力计上,然后竖直浸入水中,当物体A刚好浸没在水中时(水未溢出),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4N。

求:
(1)物体A的密度;
(2)当物体A刚好浸没在水中时,水对容器的压强;
(3)把刚好浸没在水中的物体A竖直往上缓慢提升4cm后,使物体保持静止,则此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多少?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10题;共20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二、填空题 (共7题;共16分)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17-1、
三、简答题 (共1题;共5分)
18-1、
四、作图题 (共3题;共15分)
19-1、
20-1、
21-1、
五、实验题 (共3题;共23分)
22-1、
22-2、
22-3、
22-4、
23-1、
23-2、
23-3、
23-4、
23-5、
24-1、
24-2、
24-3、
24-4、
六、计算题 (共3题;共30分)
25-1、
25-2、
26-1、
26-2、
26-3、
27-1、
27-2、
27-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