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中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级中学
造“神”超级中学的源起与隐忧
来源:南方周末
天价择校费事件背后,是一所所“超级中学”“独领风骚”的事实:在北京,人大附中年保送北大清华30人,仅比青海全省考取北大清华者少10人;在河南,郑州外国语学校一校占据全省清华北大保送名额一半;在陕西,保送至北大清华的学生一共43人,其中17人来自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
个别“超级中学”每年获得的教育经费,往往超过当地普通中学所得经费的10倍;此外,在招生政策、遴选优秀生源上,也多以“实验”之名,获得倾斜。
“超级中学”一家独大,造成当地教育生态的失衡,是“小升初”长期为人诟病的根源。
2012年11月14日,人大附中的两名学生下课后在校门口等同学。
(南方周
末记者张涛/图)
张元介绍,人大附中对于装备自己始终不遗余力。
这所中学有自己的校电视台、天文台、汽车模拟实验室。
还有全国第一家由非体校注册的职业足球俱乐部,与之相伴的则是三百多亩的足球基地,甚至与五大洲的三十多所学校成为友好学校。
据杨东平披露,2005年,曾发生一起“农村校长炮轰刘彭芝展示选修课成果”
的事件。
那是在一个名为“考试改革与教育公正”的教育沙龙上,刘彭芝用PPT 展示了人大附中几百种选修课,开设13门外语选修。
一外省市的农村校长便质疑“有钱谁都能开”。
不管是13门外语选修课还是三百多亩的足球基地,都要花钱。
同为公办学校的人大附中,它的钱来自哪里呢?
超级学校的财源出自哪里?这是包括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袁连生在内的教育财政专家无法说清楚的。
事实上,对于人大附中这样的超级中学来说,明面上的财政经费已远胜于普通中学。
单以从北京市教育局获得的数据,2009年,人大附中在内的海淀区11所示范高中的校均教育事业经费支出超过3000万,另外45所普通中学仅有三分之一。
尽管刘彭芝否认“收取过赞助费”,并要和杨东平对簿公堂,但是人大附中借助体制外财源,却不乏先例。
资金有限的人大附中,曾通过办厂、与著名国企合作,并招收部分高价择校生,为学校重新注入财源。
这段表述也出现在人大附中的校史中。
超级名校的财源支持,也让同属京城的普通中学羡慕嫉妒恨。
央视曾探访过一所北京普通中学——高井中学,礼堂内还是1980年代的三合板靠背椅,体育教研室内只有几根跳绳。
校长苦寻上级支持后,也仅换回乒乓球桌。
面对镜头,高井中学校长坦言,学校没有外籍教师,仅能开设一门英语。
而招生场面则更让人揪心,“校长带着老师走街串巷做招生宣传,甚至发动全体老师去门头沟农贸市场发传单招生”。
普通中学陷于窘境时,在过去10年,人大附中却逐步扩张,创办人大附中郑州分校、人大附中宁夏实验学校、人大附中西山学校、人大附中朝阳学校,以及共建北航附中,甚至与一家地产商开发的楼盘合作,该小区内的学校将由人大附中冠名和委托管理。
“说扩张势力太夸张,但是中国的所有事情大致都是先富带动后富,这也是人大附中的理念。
”张元如此解释道。
张元坦言,此类扩张并不像黄冈中学极盛时期以400万的价格输出品牌建立分校,而更多是具有政策引导性质的帮扶。
经历了这场择校费风波后,北师大教授袁连生更是呼吁,作为顶级名校,人大附中应该公开财务,“连上市的私营企业都公开报表了,公办学校不公开说不过去”。
生源掠夺战
江西一些县市区下了行政命令,要求初中校长、毕业班老师签订责任状,确保优质生源能够进入本地高中就读。
据复旦大学教授冯玮介绍,除了人大附中和华师一附中这样的大都市“超级中学”外,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超级中学”的野蛮掠食更值得关注。
高考指挥棒的导引下,能够以最小成本获得高考胜利,成为更多学校的选择。
“我们不可能学人大附中,诸如衡水中学和临川一中是我们可以复制的经验。
”曾经考察过上述两所中学的云南籍教师李兴文说。
这两所远离省会城市的中学,以更为霸道的高考成绩展现于世人面前。
河北衡水中学蝉联全省高考12连冠,每年的全省文理科前100名中,衡水中学占尽半数。
北大清华生则是占全省录取总人数的一半。
拥有万名学生的临川一中则把“四个一”作为颠扑不破的目标,四个一即考取清华、北大人数全省第一;竞赛获奖全省第一;高考600分以上人数全省第一;一本录取人数及录取率全省第一。
同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李兴文,将学校崛起归功于学校的战略选择得当和师生的“狼性”,“这里不是北京也不是省会,来自政策的倾斜是不可能有的,只能完全靠自己”。
2005年前后,衡水中学专门成立了奥赛管理办公室,“奥赛促尖”计划由此诞生,以奥赛保送或者加分形式进入清华北大的人数开始迅速增加,之后又利用“北清生”(考上北大清华的学生)的高生产率,将之转化为创办富阳分校这样的民办学校。
以高收费保障公立学校的财源,进而在全省挖抢优质生源。
“这样就进入了一个有机循环。
”
顺时而变的生长路径,在临川一中身上愈发明显。
1980年代,高校教育首现少年班,临川一中借助培养众多少年大学生为发展捞得第一桶金。
而后奥赛热,临川一中又迅速转型成为奥赛金牌生产线。
崛起则发生在2003年,一位河北丰城籍的学生摘得高考状元。
靠外援冲击北大清华,开始成为了临川一中的法宝。
迎合着这股“北清热”的临川中学,在校人数也从2000年的4000人猛增至11000人。
在2007年更是由一所县级中学一举突进为“中国十大名牌学校”。
临川一中每年花在招生上的投入超过100万,如果完成“四个一”指标,临川上级政府抚州市的奖励高达100万。
江西省教育厅一位官员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得益于外援的临川一中,因为四处抢夺生源而成为众矢之的。
临川一中甚至在南昌开通了临川直通车,免费让家长到100公里外的学校参观。
临川一中曾在一年里将全省各市的八十多名中考状元重金迎来,而被同城兄弟学校培养多年的一对双胞胎兄弟,也以18万加安排亲属工作夺走。
阻击,成为诸多弱势者面对超级中学的不二选择。
据《江西日报》报道,江西一些县市区下了行政命令,要求初中校长、毕业班老师签订责任状,确保优质生源能够进入本地高中就读。
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还被要求,不能送子女,甚至是亲属子女就读外地初中、高中。
甚至被熊丙奇称为有辱教育者斯文的事情也一再发生。
2010年4月,华师大一附中官网被黑,一片白屏保持了三天。
其中网站最重要的便是所谓“专县生”快捷报名端口。
事后武汉教育界均将此认为竞争学校所为。
一个极端的案例是,正在河北某县发招生简章的石家庄九中老师,曾被一伙不明身份男子围殴,招生简章也被没收。
一位河北教育界人士称,“衡水中学挖角省城,省城中学挖角其他地级市”,于是“地级市中学与省城中学便对立起来”。
马太效应
最富竞争力的重点高中实力越来越强,迅速升级为“超级中学”。
绝大多数的普通高中与县城高中,被远远甩在了后面。
“超级中学”造成隐忧,杨东平归纳为:对基层的优秀教师、高分学生层层掐尖、层层抽血,导致区域教育“水土流失”,根基动摇。
许多曾经很有竞争力的县级高中难以为继,一些地方出现“县中沦陷”的现象。
这是中国中学教育的马太效应,那些最富竞争力的重点高中实力越来越强,迅速升级为“超级中学”。
绝大多数的普通高中与县城高中,被远远甩在了后面。
同处河北的邢台市,受困于省会中学和衡水中学的掐尖,原有4所高中,现已取消了一所,另有两所高中合并。
而据北京市教委提供的数据,光是2011年,海淀区和西城区10所“超级中学”进入清华北大的人数,便惊人地超过了70%。
与此同时,诸如门头沟区,中考成绩前400名者基本都选择跨区就读。
根治重症的解药,被熊丙奇视为政府投入且放权。
“切实的行动不是发文限制掐尖,打击奥数,而是加大对教育的投入,转变教育资源配置模式。
”
人大附中借助奥数选拔人才曾被《人民日报》不具名批评,今年教委史无前例的整治措施也随之到来。
2012年9月,人大附中也与其他京城“超级中学”做出奥赛与小升初脱钩的承诺。
“仁华学校”也被迫注销;临川一中的掐尖掠食也曾遭遇到江西省教育厅督察组多次下访查办。
不过,这些“超级中学”的神话也许仍将持续相当一段时间。
动力便来自多年打造的品牌效应。
这些“超级中学”将与其他普通中学拉开距离。
在北京,人大附中以保送北大清华30人夺魁,这个数字仅比青海全省考取北大清华者少10人;在河南,郑州外国语学校,以占据全省清华北大保送名额一半夺魁;在湖南,保送北大的学生47名,除1名学生外,其余全部来自长沙四大名校:长沙市第一中学、长郡中学、雅礼中学和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在陕西,保送至北大清华的学生一共43人,其中,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就有17人。
熊丙奇感慨道,从教育公平发展看,由政府保障的公共教育,包括高中教育和大学教育,都应该逐渐取消政府重点举办的做法。
行政评审和行政评估,导致教育行政化和功利化。
我国教育中的“好幼儿园——好小学——好初中——好高中——好大学”的五好链条就是这样形成的。
“应该给所有学校创造平等的竞争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