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单音词和复音词

合集下载

词的构成-单音词和复音词

词的构成-单音词和复音词

• 单音词的多义性,反映了词的多种功能。 单音词含义较多,往往随文而异,必然给 我们阅读古书带来困难。只有掌握它们的 词义系统,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深入推 究,才能正确地确定它们在句中的含义。
2、灵活性 单音词含义虽多,但所表示的每一项意义 一般说来都没有达到十分精确的程度,具 有某种模糊性,特别是那些表示抽象概念 的词更是如此。这样,单音词在具体的语 言环境中,就可以灵活地表示不尽相同的 含义。
(hu2su4)
• 2、描绘动作 • 踟蹰 :走来走去的样子。《诗经· 邶风· 静 女》:“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 踥蹀 :小步走的样子。《楚辞· 哀郢》: “众 踥蹀而日进 兮,美 超远 而愈迈 。” • 容与:徘徊不进的样子。《楚辞· 哀郢》:“楫 齐扬以容与兮,哀见君而不再得 。” • 望洋:仰视的样子。《庄子· 秋水》:“望洋向 若而叹曰……”
还包括一些音译外来词和拟声词。
汉语词汇从以单音词为主向以复音词(主要 是双音词)为主演变的动因: 1、单音词的缺陷: 多义性 灵活性 词义负担重,表义不精确 2、单音词的优势: 能产性 为汉语词汇复音化提供条件 3、表达的精细化需求:
汉语复音化是对汉语发展演变的内部调整与适应
注意某些表达对音节的制约现象 注意从节律角度考虑词汇使用问题
• 有些单音词由于处在特殊的语言环境或者 由于某种修辞上是需要,可以在句中临时 表示某种特殊的含义,表现出更大的灵活 性。
• 《左传· 隐公元年》:“厚将得众”。 • “厚”既不指东西的厚薄,也不指程度的深浅, 而是指土地扩大。 • 《诗经· 魏风· 硕鼠》:“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 “所”不是指一般的处所,而是指可以安居的处 所。《论语· 季氏》:“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 “事”不是指一般的事情,而是指战争。 • 《孟子· 梁惠王上》:“涂有饿殍而不知发。” • “发”不是指一般的打开,而是指打开粮仓。

古汉语基础(二)复习纲要

古汉语基础(二)复习纲要

古汉语基础(二)复习纲要第一章词汇部分主要内容:1.单音词和复音词(1)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2)古代汉语的复音词(3)正确区分单音词和复音词2.词的本义和引申义(1)什么是本义、引申义及其关系(2)怎样推求本义(3)词义引申的途径(4)词义引申的类型3.古今词义的异同(1)古今词汇的异同(2)古今词义的异同4.同义词(1)同义词的形成(2)同义词的辨析重点掌握:1.单纯词是指只包含一个词素的词,有时用一个汉字表示,如走;有时用两个汉字表示,必须合起来才有意义,如含糊。

2.连绵词又称连绵字,是两个音节连缀成意而不能分割的词,是由两个字构成的一个词,形成一个完整的声音组织,不可分割地表示一个意义,又叫连语,涟语。

3.叠音词是重叠两个相同的音节所组成的词,前人把它叫做重言,由于这类词多是形容事物形状、状态的,所以古人又叫它重言形况词,现在就其音节来看称为叠音词。

4.偏义复词是由两个意义相反、相对或意义相近、相关的词素组合成的、其中一个词素有意义,而另一个词素只充当陪衬音节的复音词。

5.合成词是由两个独立的单词结合而成的,凝固得只表示一个单纯的意义的复音词。

6.同义复词是由两个单音同义词作为语素构成的。

遇到同义词连用的情况,一般可以把它们当作一个同义复词来对待。

7.下列各复音词的类型是:犹豫、崎岖、相羊、浩荡、首鼠、从容、参差披靡、含糊属于连绵词溶溶、行行、盘盘、蚩蚩、融融属于叠音词有苗、阿母、喟然、有众、率尔属于附音词布衣、诸侯、天命、百姓、兴亡、借口属于合成词8.正确区分加点的词是复音词还是单音词的连用,并解释词义:(1)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

园圃:一个复音词(或偏义复词)。

种树的地方。

圃字无义。

(2)摶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扶摇:一个复音词(或连绵词)。

旋风的意思。

(摶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3)天子之地方..千里,不千里,不足以待诸侯。

地方:两个单音词。

是土地方圆的意思。

(4)齐王闻之,君臣恐惧..。

古汉语单音词、复音词、同义词.ppt

古汉语单音词、复音词、同义词.ppt
• 后来“寻常”由短语变成复合词,同时 意义也发生了转化,被用来表示“平常、 普通”的意思。
• 消息 原来是两个意义相反的单音节词, “消”指消亡,“息”指生长。如《周 易·丰·彖辞》:“天地盈虚,与时消息。”
• 后来“消息”由短语变成为复合词,表 示“音讯”。蔡琰《悲愤诗》:“有客 从外来,闻之常欢喜。迎问其消息,辄 复非乡里。”
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见灵辄饿,问其病, 曰:‘不食三日矣。’”
• 贫、穷——在“生活困苦”这个意义上 为同义关系。
• “贫”的本义是缺少钱财,《说文》: “贫,财分少也。
• ”“穷”的本义是“极”、“尽”,常 用以指仕途不得志。
• “贫”的反面是“富”,“穷”的反面 是“达”。
• “穷”的引申义是“贫穷”、“穷困”, 与“贫”同义。但“穷”在程度上高于 “贫”。《左传·昭公四年》:“分贫振 穷。”孔颖达疏:“大体贫穷相类,细 言穷困于贫。贫者家少财货,穷谓全无 生业。”《荀子·大略》:“多有之者富, 少有之者贫,至无有者穷。” 等等。
• 1、词义偏落于前
• 《列子·杨朱》:“无羽毛以御寒暑。”
• 贾谊《论积贮疏》:“世之有饥穰,天 之行也,禹、汤被之矣。”
• 诸葛亮《前出师表》:“空中府中,俱 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 2、词义偏落于后
• 《国语·吴语》:“大夫种勇而善谋,将 还玩吴国于股掌之上,以得其志。”
• 《列子·杨朱》:“趋走不足以逃利害。”
• 1980年6月出版的王力《汉语史稿》中册: “汉语复音化有两个主要的因素:第一 是语音的简化;第二是外语的吸收。”
• 黄志强、杨剑桥《论汉语词汇双音节化的原因》 (90年5期《人大复印资料》)指出:上古汉
语中存在着大量的复辅音声母(中古不同声母

古汉语词汇概说古汉语单音词与复音词古今

古汉语词汇概说古汉语单音词与复音词古今

能会发生变化或扩大。
形态变化
03
一些单音词在演变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形态上的变化,如添加或
删除某些部分。
02
古汉语复音词概说
定义与特点
定义
古汉语复音词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音节组成的 词。
特点
与单音词相比,复音词具有更丰富的表意功能, 可以表达更为复杂的概念和事物。
例子
如“天地”、“江湖”、“风雨”等。
古汉语词汇概说
• 古汉语单音词概说 • 古汉语复音词概说 • 古今汉语词汇对比 • 古汉语词汇的特殊现象 • 古汉语词汇的学习与运用
01
古汉语单音词概说
定义与特点
定义
古汉语单音词是指一个音节表示一个 词,与现代汉语的双音词和多音词相 对。
特点
古汉语单音词通常比较简单,意义明 确,易于记忆和使用。
同义词选择
在写作和表达时,需要根据语境 和表达需要选择合适的同义词, 以增强表达效果。
反义词的运用
反义词丰富
古汉语中存在大量的反义词,这些词意义相反,形成鲜明的对比, 使语言更加鲜明生动。
反义关系辨析
反义词之间存在明显的对立关系,需要通过语境和上下文进行辨析, 以准确表达意思。
反义词选择
在写作和表达时,需要根据语境和表达需要选择合适的反义词,以增 强表达效果。
复音词的分类
并列式
由两个意义相同、相近或相反的词根并列组成,如“天地”、“山水 ”、“动静”等。
偏正式
由一个修饰词和一个中心词组成,如“江山”、“风雨”、“人烟” 等。
支配式
由一个动词和一个名词组成,如“饮酒”、“写字”、“唱歌”等。
附加式
由一个表示抽象概念的词根和一个表示具体概念的词缀组成,如“子 丑”、“阿爷”、“老虎”等。

第三节:单音词与复合词

第三节:单音词与复合词

第三节:单音词和复音词一、单音词的两个特点:古汉语词汇从音节上,可以分为单音词和复音词。

单音词指由一个音节构成的词,如天、第、山、水。

复音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音节构成,如干戈、玉帛、天子、百姓。

单音词有两个特点:1.上古汉语单音词占多数,中古以后复音词占多数。

东汉之前,词汇以单音词为主。

比如甲骨文反映出的商代词汇,绝大多数是单音词,复音词很少。

多数词只有一个意义,少量词有几个意义。

周秦时期仍以单音词为主,但是复音词已经占相当比例。

比如《论语》,1700多个词,复音词有200多个,占15%。

《诗经》3400多个词,复音词900多个,占25%。

再如《左传·成公二年》:卻克伤于矢,流血及屦,未绝鼓音,曰:“余病矣!”张侯曰:“自始合,而矢贯余手及肘,余折以御,左轮朱殷。

岂敢言病?吾子忍之。

”缓曰:“自始合,苟有险,吾必下推车。

子岂识之?——然子病矣。

”张侯曰:“师之耳目,在吾旗鼓,进退从之。

此车一人殿之,可以集事。

若之何其以病败君之大事也?擐甲执兵,固即死也;病未及死,吾子勉之!”这段文字共120字,115词,除“卻克”、“张侯(两次)”、“吾子(两次)”外,皆为单音词,单音词有110个,其优势是十分明显的。

东汉以后,复音词有了更大发展。

比如《论衡》复音词有2300多个。

《说文解字》是一本字书,但里面复音词有1690个。

汉至六朝隋,复音词数量更是激增。

2.单音词具有多义性因为单音词本身不带其他的限制成分,外延相对宽泛,易于承载较多的义项,容易出现多义现象。

例负①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用背部背)②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承担)③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

(依仗)④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

(违背)⑤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辜负)单音词的多义词往往给阅读古书带来障碍,它的意义要利用上下文和其他材料加以分辨。

例:党①《礼记·学记》:“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

词的构成

词的构成

注意:可以是一个语素(单纯词)
也可以由多个语素构成(合成词)素构成的词
1、单音节单纯词 如:天、地、家、走、了、很
2、多音节单纯词
(1)连绵词 双声连绵词:仿佛、伶俐、忐忑、参差、弥漫 叠韵连绵词:逍遥、叮咛、汹涌、玫瑰、从容 非双声非叠韵连绵词:马虎、蝴蝶、狼藉 (2)叠音词:猩猩、娓娓、潺潺、隆隆、饽饽 (3)音译词: 克隆、咖啡、葡萄、沙发、摩登、拷贝、雷达
(2)偏正式 如:火车 铁路
斗争
优点
伟大
重视
勇猛
雪白
刚才
只要
(3)补充式: A、后一个语素是补充说明前一个语素所表示的行为动 作的结果,它们之间是补充关系(动词+形容词) 如:说明 提高 看见 推广 降低 认清 B、前一个词根表示事物,后一个词根从“量”上对前一个词根进行补
充说明。他们通常表示这一事物的总称,是集合名词。
(4)拟声词:噗嗤、扑腾、扑通、叮咚、嘀嗒、
(二)、合成词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按照一定的结构方式和语义关系组合而 成的词。 词根——能体现词的基本意思的有实在意义的语素。 词缀——意义不那么实在,只能负载词根上,表示某种附加意义的语
素。
1、复合式合成词 (1)联合式(并列式词性相同)
如:朋友 语言
(4)动宾式(动词+名词)
如:革命 带头
动员
有限
干事
绑腿
(5)主谓式(名词+动词/形容词) 如:地震 冬至 心疼 年轻 性急 胆怯
2、重叠式合成词——由两个相同的词根重叠而成。
如:爹爹、仅仅、偏偏、哥哥、家家户户、人人 叠音词与重叠式合成词的区别:
重叠式是重叠同一个语素构成的合成词,被重叠的语素的语素义构成这

2单音词、复音词、同义词

2单音词、复音词、同义词

意义不是组成他们的两个单音语素意义的简单拼合, 而是产生新的意义。 如:《左传》:“天下之恶一也。”旧说地在天之 下,故称大地为天下。古籍中经常以家、国、天下 连称,指的则是最高统治者所管辖的范围。此外还 有“足下、君子、小人、先生、将军等。”
五、古汉语同义词的辨析
古代汉语里同义词很多。但绝大多数同义词的意义
单音词、复音词、同义词
一、单音词、复音词概念
单音词: 复音词:
二、单音词向复音词转化的原因
(一)外部原因
中古时期,社会剧烈运动,新事物不断涌现,战争、
移民、民族融合、经济发展、科技进步、文化交流 等各种因素,对汉语词汇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大 量新的词汇来承载纷繁复杂的新生概念。这就是汉 语词汇复音化形成的外在动因。(受多音节语言的 影响)

联绵字的特点:


1)从语音形式看,绝大多数联绵字的两个音节在语音上都是有联系的, 有双声:参差、犹豫、倜傥、仓猝; 有叠韵:即韵部相同,而不考虑韵头:望洋、逍遥、窈窕、绸缪、逶迤; 有双声兼叠韵的:辗转、缱绻、燕婉; 有既非双声又非叠韵的:权舆、跋扈、狼藉、滂沱。
2)从意义上看,表示联绵词的两个字是一个整体,不能拆开来解释,实 际上只是记录音节的标音符号:马虎:办事不认真;萧瑟:景色凄凉或指 风吹树木的声音(萧,艾蒿;瑟,古代弦乐器);艾蒿:一种含有香味的 草本植物。琵琶,一种乐器;


A:同义复合词
由两个同义语素组成,它的意义与两个语素的意 义相同或相近。汉语大部分双音词都是经过临时 组合阶段的。开始由两个同义词多次地长期并列 使用,逐步凝结成为一个整体。主要有以下三种 情况:
第一、最初某些同义词的组合没有固定的形式,两

单音词·复音词·同义词新2015.11

单音词·复音词·同义词新2015.11
(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 指给……看。
有教然後政治也,政治然後 民
政:政事。
治:得到治理,清明。
不一定。
劝也。 贾谊(新书·大政下)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 贤于弟子。 (师说)
天地盈虚,与时消息(周易· 丰卦)消:消减; 息:增长。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 知道。 (礼记· 学记)
知:懂得; 道:道理。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 “唯!” (《论语•里仁》) 太后曰:“诺,恣君之所使之。”(《战国策•赵
策》)

畜养 皮 肤 肌 肉 獲穫 生 产
(2)方式状态不同
[盟—誓] 遂寘姜氏于城颖,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 也。”《左传•隐公元年》) 秦伯说,与郑人盟。(《左传•僖公三十年》) [侵—袭] 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左传•信公四年,》 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左传•隐公元 年》
古汉语词汇构成总览 单音词
联 绵 词
词 汇
复音词
单纯词
叠 音 词 并 列 式 偏 正 式 动 宾 式 同义复词
合成词
转义复词
动 补 式 主 谓 式
附 加 式 偏义复词
(三)单音词连用貌似现汉的双音词(辨识)
小学而大遗。
(圆。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无论魏晋。 (桃花源记)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
(五人墓碑记)
偏正
终岁不闻丝竹声。 (琵琶行) 保为将军破之。 (赤壁之战)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李白诗 古者黔首悗密蠢愚,故可以虚名取也。(韩非子) 庆历中,有布衣毕升,又为活板。(活板)
(3)偏义复词:由两个意义相关或相反的词素组合而成,其 中一个语素成为意义承担者,另一个语素只起陪衬作用。 因为这种复合式合成词的整体词义偏落在其中一个词素 上,所以被称为偏义复合词,简称为偏义复词。例如: 《韩非子· 外储说右上》:宋人有酤酒者,升概甚平,遇 客甚谨,为酒甚美,悬帜甚高,而不售,酒酸。 《史记· 匈奴列传》:举事而侯星月,月盛壮则攻战,月 亏则退兵。 《墨子· 非攻》: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 《列子》:无羽毛以御寒暑。 《史记· 刺客列传》:多人,不能无生得失。 《出师表》: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单音词复音词》PPT课件

《单音词复音词》PPT课件

单音词、复音词
单音词变成复音词的原因
原因 1,外因:翻译佛经 2,内因:语音简化

思考:韵律的因素--双音节音步
单音词、复音词--偏义复合词

定义 有些词用两个单音的近义词或反义词作为词 素组成,其中一个词素的本来意义成为这个复音 词的意义,另一个词素只是作为陪衬,这种复音 词叫做“偏义复词” 。如: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出师表》


偏义复词分为意义相对、相反的偏义复词和 意义相同、相关的偏义复词两类。
单音词、复音词--偏义复合词 1,意义相对、相反的偏义复词
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战· 魏四》 多人不能无生得失。《史记· 刺客列传》 生子不生男,有缓急,非有益也。《史记· 文帝本纪》 秦之号令赏罚,地形利害,天下莫若也。《韩· 初见秦》 爪牙不足于供嗜欲,趋走不足于避利害。《汉书· 刑法志》

词: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 卫灵公》 词素:考虑 思虑 深思熟虑 深谋远虑



2,从松散到凝固
A .可单用可连用 隘而不列、阻而鼓之、不以阻隘也 B .词序不定 恐吾至阻险而远 《史记· 淮阴侯列传》 踰越险阻 《左传成公十三年》
《左· 僖三十二年》

3,从区别到融合 婚姻、恭敬
士》
3,臣窃矫君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

民称万岁,乃臣所以为君市义也。
单音词、复音词--单音词连用
4,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 学记》
故治之要在于知道。《荀子·解蔽》 5,璧有瑕,请指示王。《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 6,墨子者,显学也,其身体则可,其 言多而不辨。《韩非子· 外储说左上》 7,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

单音词复音词词的本义词的引申义

单音词复音词词的本义词的引申义

第二講一古漢語詞彙古漢語詞彙的構成(單音詞/複音詞)單音詞和複音詞古漢語辭彙,按語音形式來劃分,可以分為單音詞和複音詞兩大類;按詞素多少來劃分,可以分為單純詞和合成詞兩大類。

所謂單音詞,就是只有一個音節構成的詞,用文字記錄下來,就是一個字。

單音詞當然只有一個詞素,所以就必然是單純詞。

1、古漢語以單音詞為主《詩經》、《論語》、《孟子》等先秦古籍中,單音詞約占2/3;從使用的頻率看,單音詞要占到90%左右。

志不強者智不達,言不信者行不果。

(《墨子·修身篇》)意志不堅強的人,智慧就不通達;言語不誠實的人,行為就不果斷。

東家母死,其子哭之不哀。

西家子見之,歸謂其母曰:“社何愛速死?吾必悲哭社。

”夫欲其母之死者,雖死亦不能悲哭矣;謂學不暇者,雖暇亦不能學矣。

(《淮南子·說山訓》)2、一詞多義現象突出。

祝“祝賀”、“祝願”祭祀時掌管向神禱告的人:諸侯祝各自奉祠。

《史記·封禪書》泛指禱告:祭祀必祝之,祝曰:“必勿使反。

”《戰國策·趙策》詛咒:愛我者惟祝我,使我速死,無及於難。

《左傳·成公十七年》育生育:婦孕不育,失其道也。

《周易·漸》撫養:父兮生我,母兮鞠我。

拊我畜我,長我育我。

《詩經·小雅·蓼lu4莪》生長,成長:後稷教民稼穡,樹藝五穀,五穀熟而民人育。

《孟子·滕文公上》3、在閱讀古書的時候,必須注意不要把古文中兩個相鄰的單音詞,當作現代漢語的一個雙音詞來理解。

如:1、消息盈虛,終則有始。

(《莊子·秋水》)消,消亡;息,生長。

2、楚王謂田鳩曰:“墨子者,顯學也。

其身體則可,其言多不辨,(“辨”通“辯”,巧言,善於表達。

)何也?”(《韓非子·外儲說左上》)身,親身;體,實踐。

今成語有“身體力行”。

3、《陽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實難副。

(《後漢書·黃瓊傳》)其,他的;實,實際情況。

4、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

古汉语单音词、复音词、同义词

古汉语单音词、复音词、同义词

• 寻常 原来是两个表示长度单位的意义相 对的单音节词,“寻”是八尺,“常” 是十六尺。 • 后来“寻常”由短语变成复合词,同时 意义也发生了转化,被用来表示“平常、 普通”的意思。
• 消息 原来是两个意义相反的单音节词, “消”指消亡,“息”指生长。如《周 易· 彖辞》:“天地盈虚,与时消息。” 丰· • 后来“消息”由短语变成为复合词,表 示“音讯”。蔡琰《悲愤诗》:“有客 从外来,闻之常欢喜。迎问其消息,辄 复非乡里。”
• 荀子:“单足以喻则单,单不足以喻则 兼。” • 汉代以后的训诂家不再象《尔雅》那样 主要以单音词训释单音词,而是经常采 用复音词(主要是双音词)训释单音词, 也是一个极好的证明。
• 其次,词汇系统本身的急剧发展还表现 在词义的发展上。词义的发展变化主要 体现在多义词的产生。过多的单音多义 词的存在势必影响交际。汉语双音词比 单音词表义精确、明晰。一个单音词有 多个词义,一旦进入复音词中其意义也 就单一了。因此为了明确表义,也促使 汉语词汇的双音化。
• 转义复词:古代汉语中有一部分复合词, 是由两个意义相对或相反的单音节词素 合成的,其复合词的意义既不同于两个 词素中的任何一个,也不是两个词素义 的简单相加,出现词义转化的现象,这 种复合词叫做转义复词。
• 春秋 原来是两个意义相对的单音节词, 分别指“春季”和“秋季”。如《礼 记· 王制》:“春秋教以《礼》《乐》, 冬夏教以《诗》《书》。” • “春秋”由短语变成为复合词,同时意义 发生了变化,被用来表示“光阴、岁月” 的意思。
• • •

2、本义和引申义相同的同义词 这类同义词原本不同义,后来一方经过 引申便变得与另一方同义了。 官:吏: “官”本义指“官署”,即 政府办公和收藏文书的地方。后来引申 指“官员”才与“吏”同义。“吏”本 义“官员” 明主之国,官不敢枉法,吏不敢为私。 《韩非子· 八说》

古汉语通论(二) 单音词,

古汉语通论(二)  单音词,

• 在第三阶段,即复音词阶段: • (1)许多古代的单音词,作为词来看,可 以认为已经死去了;但作为词素看,它们 还留存在复音词里。 • 例:“虑 ”—古代单音词。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弗虑弗图。(小雅•雨无正) • 现在“虑”字只作为词素留存在“顾虑”、 “考虑”等复音词或“深谋远虑、深思熟 虑”等成语里,不能作为单音词自由运用 了。
• b.偏正式构词法 • 把两个具有偏差关系的语素组合起来,构 成一个整体,组合后的意义,不是两个语 素意义的简单相加,而是表示一个新的概 念。 • (1)名+名 名词
• (2)形+名 名词
(3)动+名 名 • (4)数+名名词
• (5)形+动名 (6)形+动 动词
• c.附加式构词法。 把两个语素组合起来,一个是词根, 一个是附加成分。 • 词头: 有 词尾:
• 古人对于这种松散型组合中的同义词常常 加以区别。 • 例:婚姻:“寡人不敢顾婚姻”(左传•成 十三)
• 在复音词与词组并存的阶段,复音词的每 一个词素,往往保存着一定的独立性。在 这个地方它是复音词的词素,在其他地方 他又可以独立成为一个单音词。 • 例1、恐惧: 齐王闻之,君臣恐惧。(战国策•齐策 君 子不忧不惧。(论语•颜渊) 吾甚恐。(孟子•梁惠王下)
• (2)原先的词组结合后产生了整体的意 义,又在此基础上引申。引申后的意义与 词素义已不直接相关。
• 单音词复音化的方式有二:一是双音节的 音变构词法;二是结构构词法。
A.双音节的音变构词法
• a.叠音构词法。 把两个完全同音的音节重叠起来,构 成叠音词,这是双音节音变构词中的一大 类。叠音词一般是状态形容词,或模拟自 然的声音,或描绘自然的状态。
• 例:伐木丁丁,鸟鸣嘤嘤。(《诗经•小 雅· 伐木》)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 小雅•采 薇》)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周南•桃夭》)

单音词、复音词、同义词(用)

单音词、复音词、同义词(用)

单音词、复音词、同义词一、古汉语的单音词1 古汉语词汇以单音词为主在古代汉语中,单音词占绝对优势,与现代汉语以双音词为主的情况很不相同。

只要翻阅任何一篇文言作品,我们就能发现这一特点。

例如:《庄子·秋水》:“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辨牛马。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这篇短文共140个字,其中双音词仅12个,即:河伯(出现2次)、欣然、天下、北海、面目、望洋、以为、且夫、仲尼、伯夷、大方。

其余都是单音词,共116个。

如果译成现代汉语,这些单音词中有许多词就必须用双音词来表示。

2 古汉语单音词与现代汉语双音词的比较拿古汉语的单音词同现代汉语的双音词进行比较,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①从古代单音词到现代双音词,换了完全不同的词:至——到来以——认为视——观看殆——危险②利用古代的单音词作语素,再加上一个实义语素,合成现代的双音词:秋——秋天流——水流灌——灌注道——道理叹——感叹③利用古代的单音词作语素,再加上词头或词尾:虎——老虎果——果子石——石头3 不要把古代连用的两个单音词误认为双音词古汉语中连用的两个单音词,有时候在形式上与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词相同,如果以现代双音词的意义去粗粗解释,而不细加推敲玩味,似乎也讲得通,但实际上却错解了古书的含意。

对于这种情况,必须细加辨别。

例如:①虽然——《墨子·公输》:“王曰:‘善哉!雖然,公输般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句中的“虽然”是“尽管这样”、“虽然如此”之意,是个词组,“虽”是转折连词,“然”是代词,不同于现代的转折连词“虽然”。

②然而——《孟子·梁惠王上》:“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样的字和词往往是同义或反义的。根据对 文的这一特点,可以利用它来求得某一词 的确切解释。
在古代诗歌中,对文是最常见的,可以利用 这些对文来考索同义词或反义词。
1.据对文求同义词。例如:
①杜牧《寄浙西李判官》:“青云满眼应骄 我,白髮浑头少恨渠。”
满、浑对文,浑即满也。
②姚合《和元八郎中秋居》:“酒用林花酿 ,茶将野水煎。”
古代汉语单音词与意义相当的现代汉语复音 词对应关系:
1.换了完全不同的词。 2.加上词头、词尾。 3.以两个同义词为词素,构成一个复音词。
三、古代汉语复音词
根据组合方式分为单纯词与复合词。 1.单纯词:由一个词素构成。 (1)叠音词 (重言、叠字、重言形况字) 概念:重叠两个相同音节,只有一个语素的
类别:双音节,多音节。 特征:指物的单一性。
不能按语法关系去理解。
(2)加缀复词。 属于粘附式复合词。
其中一个语素表示概念,另一个语素是附加 成分,粘附在实语素前后,充当词的前缀 或后缀,它们只是合成复音词而增添的一 个音节,并不表示实在意义。
(3)偏义复词。 概念:由两个意义相关联(同义、近义、义
词。如:翩翩 渺渺 漠漠 纷纷 类型:模拟声音、描绘状貌 特点:音节重叠,意义灵活
(2)连绵词 (联绵词、联绵字、连语、链语) 概念:由两个音节连缀在一起,组成一个不可分割
的整体,共同表示一个意义。 (双音节单纯词) 特点:a.双声叠韵的关系 双声:两个音节同声母。(零声母也算双声) 叠韵:两个音节的韵(主要元音和韵尾)相
★训诂的方法之“审文例” 文例,文章的条例或范例。
这里所谓文例,包括的内容比较复杂,举其 要者,有连文、对文、俪偶、上下文、整 部书的用词等等。
(一)连文
所谓连文,用今天的术语来讲,就是同义复 词。
高邮王氏父子在其著作中经常讲到“古人行 文不避重复”、“古人自有复语”,就是 指的同义复词。
俞樾《古书疑义举例》七七《两字一义而误 解例》,也是讲的这回事。
(三)俪偶
俪偶是指若干句法相似的句子排列在一起的现象。在相俪偶的句 子中,处在相应地位上的词往往是同义或近义的。
例如汉·繁钦《定情诗》:
何以致拳拳?绾臂双金环。 何以致殷勤?约指一双银。 何以致区区?耳中明月珠。 何以致叩叩?香囊漽(ti2)肘後。
诗中拳拳、殷勤、区区、叩叩处在俪偶句的相对应的位置上,因 此它们应该是同义或近义的,这四个词均有恳挚款诚之意。 《广雅·释诂》:“拳拳、区区、款款,爱也。”又:“悾悾( kong1)、悫悫(que4)、恳恳、叩叩、断断,诚也。”
2.《史记·屈原列传》:“人穷则反本,故 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 尝不呼父母也。”
按:劳苦、倦极、疾痛、惨怛,均属同义连 文之例,根据这条文例,就可以断定倦极 的极字不应解作极尽之义,而且可以指出 这个极字也应该是倦的意思。
(二)对文 所谓对文,就是指处在结构相似的上下两个
句子中的相同位置上的字和词。
相对或相反、义相关)的语素组合而成, 而意义却偏向一端的复合词。
★在具体的语句中鉴别偏义复词。如:妻子
(4)同义复词(并列式复合词)。 由两个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语素构成。
同义复词的构成方式,通常是由并列关系的 两个语素组合起来。掌握同义复词的构词 规律,可以反推出连用二字有可能是同义 的。→训诂方法:连文
第二章 单音词和复音词
一、古代汉语词的构成
1.从语音的角度分:单音词、复音词 2.从语素的角度分:
单纯词——叠音词、联绵词; 合成词——加缀复词 、专名复词、同义复词 、偏义复
词等 3.从词义的角度分:单义词、多义词 4.从语法功能角度分:
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代词; 虚词——副词、介词、连词、语气词
将、用对文,将犹用也。
③李群玉《洞庭风雨》:“水将天共色,云 与浪争高。”
将、与对文,将犹与也。
2.据对文求反义词,例如:
杜荀鹤《途中春》: “牧童向日眠春草,渔父隈岩避晚风。”
隈、向对文,据文意隈当是背的意思。
3.古汉语中还有一种反义对举词,也可以利 用来进行词义的考索,例如:
《荀子·王霸》:“刑赏已诺,信乎天下矣 。”按:刑赏、已诺,均为反义对举词, 刑与赏对,已与诺对。诺者,许也,则已 字当为不许的意思。杨倞注:“诺,许也 ;已,不许也。”
同。 双声兼叠韵:缤纷 优游 辗转 (非双声叠韵:扶摇 芙蓉 铿锵 淡泊 翡翠 )
b.同一连绵词常有多种不同的书写形式。 成因:同音假借,古今、方言音变。
c.一部分连绵词由单音词缓读形成。 d.有的连绵词两个音节可以倒过来,出于修辞
的需要,有时还有意把两个音节拆开来。
2.合成词 (复合词) (1)专名复词。
1.《史记·燕召公世家》:“国大乱,百姓恫恐。 ”
《索隐》:“恫,痛也。恐,惧也。”
王念孙:“小司马分恫恐为二义,非也。恫亦恐 也……《苏秦传》:‘秦恐韩魏之议其後也,是 故恫疑虚喝,骄矜而不敢进。’小司马以恫为恐 惧,是也。疑亦恐也。或言恫恐,或言恫疑,其 义一也。”(《读书杂志·史记第三》“恫恐”条 )按:王氏据同义连文之例,指出恫、疑二字皆有 恐义,发古人之所未发。
• 单音词
专名复词 合成词 加缀复词
同义复词 偏义复词
复音词
叠音词
单纯词
连绵词
二、古代汉语单音词
上古汉语以单音词为主。 据统计:《庄子•逍遥游》全文用单字1465 个,复音词只占80多个;《离骚》用字 2470个,复音词只有140多个。《诗经》中 单音词占总量的90.8%,《左传》中占89%, 《史记》、《尔雅》中占8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