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哲学视角下的工程项目的和谐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传统哲学视角下的工程项目的和谐管理
随着现代科技水平的飞速发展,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空前提高,但改造的同时对自然的保护有所忽略,势必会严重影响到人类的正常生存与未来发展。
在此背景下,人类树立工程项目的和谐管理意识迫在眉睫。
中国传统哲学的和谐思想,不仅对于古代政府治理国家起了重要的保障作用,而且对于现代工程项目管理的内涵、目标及其效果也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标签:中国传统哲学;和谐;现代工程项目管理
1 中国传统哲学与工程项目和谐管理的关系
1.1工程项目管理的内涵
工程项目管理以工程项目为对象,在一个确定的时限内,充分利用相关资源,对工程项目进行决策、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以实现工程项目的整体目标。
工程项目管理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是对一个工程项目从概念设想到正式运营的全过程进行管理,具体包括:工程研究、论证评价、勘察设计、招标、采购、建筑施工、工程交付使用后的运行管理、能耗费用管理和评价等。
“保合大(通太)和” 1,表达出恒久维持和谐状态的理念。
另外,《周易》中的八卦涵盖万物,和万物于一体。
相信《周易》中的和谐理念能够给予工程项目管理新的启迪。
1.2.2《老子》的“冲和”
《老子》,又称《道德经》,言简意赅,博大玄妙,囊括天人,借天道言人事,注重天人合一。
书中充满了和谐的理念,老子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 2他提倡人与其所生活的天地自然相和谐。
老子还谈到“万物负阴抱阳,冲气以为和” 3,让人们明白世间事物需要和谐共处。
依据老子的和谐思想进行工程项目管理,建筑工程与人类、社会的和谐相处一定会有光明的未来前景。
1.2.3《中庸》的“中和”
《中庸》是儒家四书之一,其中记录了孔子传授的修炼心法。
“中庸”强调事物内部存在着相互矛盾又相互联系的各种要素,而各种要素又必须保持和谐统一的状态。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
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 4按照《中庸》的思考,在进行工程项目管理时,要求工程项目本身在与人、社会及自然的关系中找到平衡点,保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这样才能实现社会健康持续稳定的发展。
1.3工程项目管理的和谐内涵
21世纪以来,人们越来越深刻地理解到,若想要保证生活品质并且希望后
代仍能享有这样的美好生活,就必须考虑到建筑工程活动与环境的协调、资源的持续合理利用等问题。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与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2]
因此,我们必须改变以往片面地以经济利益为导向的工程项目理念,需要树立建筑工程项目活动中的可持续发展观的大和谐理念。
如今提出建筑工程项目的和谐管理,就要确保建筑与自然环境、社会生产和人类生活等要素协调统一,其核心理念就是人、自然、社会、科技协调一致,合理利用有限资源,并且使之可持续利用,工程能为当代人以及后嗣造福。
1.3.1工程项目管理的三元和谐思维
工程项目管理思维需要工程哲学的指引。
工程哲学是一种改变世界、塑造未来的哲学,是关于人类改变世界以求得和谐地、长久地安身立命的哲学思考,它将人类的工程活动作为直接研究对象,从哲学的高度探讨其本性、过程及后果,其灵魂是理论联系实际,促进天、地、人的和谐。
[3]
传统建筑工程活动只是注重工程内在的系统性,往往忽略了工程外在的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
工业化时代的工程观,己经远远不能反映社会的发展对于工程的新需求。
组成部分,旨在通过合理选址、认真勘探,创新設计,环保施工、适度维护,最大限度节省和充分利用能源以及水和各种资源。
随着科学技术的创新与发展,人们能创造出绿色环保的材料和降低污染的施工技术,建造出绿色环保的建筑物,从而减少自然资源的浪费和地球能源的消耗,真正实现依靠科技进步带动建筑工程行业的全面发展。
3.4制定法律法规,确保工程项目和谐管理的政策支持
政府要制定出相关法律法规,对申报的建筑工程进行科学研究评价、设计、实施,减少环境污染,实现绿色、节能、可持续性等特征。
目前建设部大力提倡“绿色建筑”的理念,这是中国传统哲学的和谐理念在建筑业的具体体现。
近期我国陆续发布了《绿色建筑技术导则》、《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等规范,用于引导绿色建筑的评价和发展。
我相信,只要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绿色环保的理念一定能融入建筑之中。
4 结论
当今社会,建筑工程活动虽是经济发展的推动力量,但是同样给人类、社会和自然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
将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和谐思想运用到工程项目管理则不乏是有助于减少此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针对目前工程项目中的不足之处,我们必须“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 ,当我们找到适当途径改善工程项目管理之后,就要“笃行之”。
参考文献
[1] 管向群.中国传统和谐思想的意义和启示[J].新华文摘.2006(9).
[2] 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 2007.
[3] 殷瑞钰,汪应洛,李伯聪.工程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4] 汪应洛,王宏波.工程科学与工程哲学[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9).
[5] 安维复.“科学发展观与工程哲学”论坛综述[J], 哲学动态,2006(5)
注释:
1 《周易·乾·彖》
2《老子·第二十五章》
3《老子·第四十二章》
4《中庸·一·天命章》
5《周易·坤·彖》
6《周易·革·九四》
7《周易·坤·彖》
8《周易·大有·上九》
9《周易·同人·彖》
10中庸·三·鲜能章》
11《周易·大有·彖》
12《周易·讼·象》
13《周易·睽·象》
14《周易·观·九五·象》
15《周易·明夷·彖》
16《周易·既济·象》17《周易·无妄·彖》18《周易·解·彖》19《周易·蹇·彖》20 《周易·节·彖》21《周易·否·上九》22《周易·豫·彖》23《周易·蹇·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