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吉林省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2题;共4分)
1. (2分)(2017·龙华模拟)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从我进入初中开始,就对语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B . 是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能否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C . 我市将在中考中启用首次考生身份验证系统。

D . 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是深圳生态环境保持最完好的湿地景观,这里的绿化覆盖率大约80%左右。

2. (2分) (2017八下·河源期末)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 任何个人的成就和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比较起来,都不过是沧海一粟。

B . 这么好的天气去郊游,同学们可以在大自然中尽情地享受天伦之乐。

C . 小张在教室里文质彬彬,但一到了球场上,立刻就成了一员猛将。

D . 攀登过雄伟的泰山,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但我依然对故乡的山情有独钟。

二、默写 (共1题;共11分)
3. (11分) (2017九上·东台期中) 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①晓战随金鼓,________。

(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
②________ ,春风不度玉门关。

(________《凉州词》)
③________ ,单于夜遁逃。

(卢纶《塞下曲》)
④蒌蒿满地芦芽短,________。

(苏轼《________》)
⑤兼葭苍苍,________。

(《诗经·蒹葭》)
⑥以天下之所顺,________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⑦________ , ________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陶渊明《桃花源记》)
⑧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 ,小园香径独徘徊。

(晏殊《浣溪沙》)
三、书写 (共1题;共6分)
4. (6分)(2019·三门模拟) 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语境完成后面的题目。

经典能经得起重复,是因为它有丰富的内hán,人们每重复它一次都能从中开发出新的能量。

同样一篇文章,一fú画或一个理论,能经得起人反复咀嚼而味终不淡,这就是经典与平凡的区别。

一块黄土,风一吹雨一打就碎;而一块钻石,岁月的打磨却让它________见光亮。

(节选自梁衡《说经典》)
(1)划线字“嚼”在文句中的正确读音是()
A . jué
B . jiáo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hán fú
内________一________画
(3)填入横线上的字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遇
B . 愈
四、综合性学习 (共2题;共15分)
5. (5分)(2012·大连) 阅读下面的表格,写出两条结论。

6. (10分)(2020·吉林) 阅读下面某同学的读书摘记,并完成任务。

(摘记一)
李兰娟,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唯一一位传染病学科的女院士。

(摘记二)
李兰娟出生在浙江省绍兴县夏履桥村。

父亲因眼疾无法劳作,全家靠母亲卖山货维持生活。

初二那年,正逢困难时期,母亲决定让她辍学。

正当李兰娟准备离开学校的时候,班主任突然叫住了她,问:“你自己要不要读书?”13岁的李兰娟哽咽了:“我很想读书。

”班主任没让她把行李拿回家,只是给她批了一个月的假回家帮忙。

母亲拿倔强的李兰娟没有办法。

一个月后,性格坚毅的李兰娟又回到学校,读完了初中。

(摘记三)
2003年,“非典”(SARS)爆发李兰娟迅速行动,有效控制浙江的疫情;2020年1月18日,她向国家相关部门提出武汉必须严格“封城”的重要建议;2020年的春节,73岁的李兰娟再次临危受命,参与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疫情防控工作;2020年1月28日,李兰娟的实验室分离出新型冠状病毒的毒株。

(1)假如你是校报记者,即将采访李兰娟院士。

请你依据摘记,提出一个具体的问题,并说明设计此问题的目的是什么?
(2)学校团委欲向广大师生发出“向李兰娟院士学习”的倡议。

请你结合摘记内容,选取任一角度,按示例形式,代表团委发起倡议。

示例:从“2020年春节,73岁的李兰娟再次临危受命,参与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疫情防工作”角度,发起“爱国敬业,勇于担责”的倡议。

五、名著导读 (共1题;共7分)
7. (7分)(2018·浙江模拟) 名著阅读。

(1)根据你的阅读印象,选出下面名著内容描述完全正确的一项()
A . 保尔在母亲和妻子的帮助下,忍受着肉体和精神上的巨大痛苦,先是自己口述请人代录,后来是用硬纸板做成框子继续创作,用生命写成了小说《暴风雨所诞生的》!
B . 《老人与海》告诉人们:命运常常捉弄人,老人千辛万苦钓到的大鱼,最终被鲨鱼吃掉,天灾与厄运难以预料。

C . 简·爱离开孤儿院后,来到桑菲尔德庄园当家庭老师,后来接受了庄园主罗切斯特的求婚。

婚礼前夜,简·爱做了一个恶梦,梦到一个面目可憎的女人在镜前披戴她的婚纱,这让她害怕得放弃了结婚的念头。

D . 沈从文的《边城》中天保、傩送兄弟二人与翠翠一见钟情,都深深爱上了美丽的翠翠。

“大老”托媒人提了亲,“二老”为追求翠翠宁可要条破渡船而不要那座“新碾坊”,最终兄弟俩约定采用公平而浪漫的唱山歌的方式表达感情,让翠翠自己选择。

(2)某出版社美编为《朝花夕拾》设计了下边的两个封面,你认为哪一个更合适?请结合相关篇目内容,说说你的理解。

六、诗歌鉴赏 (共1题;共5分)
8. (5分)古诗欣赏。

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钱塘湖春行》描写的是()的景色,是从水面初平、()()等词语透露出来这一特点的。

七、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8分)
9. (8分) (2017九上·成都月考)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

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

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
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吴广以为然。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尉果笞广。

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

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

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

”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

袒右,称大楚。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 度已失期:估计
B . 为天下唱:通“倡”,首发
C . 陈胜佐之:辅佐
D . 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诈骗
(2)下列句子中划线字的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 发闯左適戍渔阳九百人野芳发而幽香
B . 扶苏以数谏故广故数言欲亡
C . 怅恨久之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D . 不以物喜扶苏以数谏故
(3)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 . 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译文:(那些)拥有土地的人笑着回答说:“你当雇工给人干活儿,怎么会富贵呢?”
B .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译文:(他们)就在一块丝绸上用朱砂写上“陈胜王”的字样,并把它放置在别人捕到的鱼的肚子当中。

C . 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

译文:攻打陈县时,陈的郡守、县令都不在,只有守丞领兵跟义军在城门口交战。

D .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译文:现在如果把我们这支队伍冒充是公子扶苏和项燕(的部下),号召天下民众起义,(那么)该会有很多响应的人。

(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陈涉世家》选材精当,重点突出。

详写起义的准备和发动过程,略写少时与人佣耕、起义军的发展壮大、农民政权的建立等
B . 陈胜年轻时就有远大的抱负。

他所说的“鸿鹄之志”,结合当时的政治背景来看,就是要反抗秦王朝的暴虐统治,摆脱受压迫、受奴役的地位。

C . 《陈涉世家》一文深刻地揭示了农民运动的实质,就是反抗资产阶级的压迫。

D . 《陈涉世家》一文以陈胜吴广的活动为线索,充分表现了陈胜的组织领导才干。

八、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20分)
10. (20分)(2013·龙岩)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父亲的大学
高冬梅
①父亲到了上学的年龄,情愿盘腿坐在炕头帮祖母纺线,也不肯进学堂。

父亲不上学,也就不识字,他连自己的名字也认不得。

而读过书的大伯三叔四叔,无一例外地成了“公家人”,虽然几年才回来一趟,但都是春风满面,神采飞扬。

相比之下父亲却显得委琐俗气。

每当他们弟兄几个坐在一起,我甚至都不敢看父亲一眼。

②父亲当年为什么不肯上学,父亲从未说过,我也没问过。

倒是母亲每每与父亲闹翻,最后总是毫不留情地质问父亲:那时你咋不上学呀,看看人家再看看你。

母亲这话一出口,父亲便像霜打的茄子一样低下头,只顾一口接一口地吸烟,一声不吭。

③父亲不识字,闹了不少笑话。

听说有一回父亲进城,直通通地就走进了女厕所,被一个女工骂了出来。

父亲吓得魂不附体,苦苦哀求,后来甚至下了跪。

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事很快就在村里传扬开了,有大半年的时间,父亲在村里走路,头总是垂得很低。

④这事虽然与我无关,但既然发生在自己父亲身上,我也就很难为情。

每当看到或听到村里那些长舌的男人女人饶有兴致、添油加醋地谈论这件事时,我无不转身落荒而逃。

回到家,真想戳着父亲的鼻子问他当初为什么不上学不读书,而偏偏去做那些纺棉花的女人活。

但看到父亲寂寞苍老的样子,又禁不住顿生怜悯,真想抱住父亲的腿大哭一场。

⑤我上了高中,有一次,父亲怯生生地说想到学校来看我。

听了这句话,我顿时感到一阵寒颤。

我一而再,再而三地告诉父亲,学校共有几处厕所,男厕在哪一边,不厌其烦地给父亲讲解“男”字与“女”字的不同。

父亲不说话,只低头默默地吸烟。

返校后我忐忑不安地等父亲来,夜里偷偷地拿红粉笔去加重厕所上的那个“男”字。

我的担心是多余的,父亲最终没来看我。

现在想想,我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⑥高考前夕,我回了趟家,到家时已近黄昏,但家门却还紧锁着。

我坐在大门旁的石头上等父亲,看着黄昏一寸一寸地爬上泥墙。

邻家婶子从家里走出来,抬头看见我,说:梅子,你咋才回来?你爹犯胃病吐血了!我“腾”地站起来,电击了一般。

婶子又说:现在好了,昨儿出的院,这会儿在地里忙呢!我拔腿往田里跑,远远地看见父亲腰里扎着一根草绳子,那么瘦小枯干!我跑上去,默默地站在父亲身后,眼泪簌簌而下。

父亲说,很晚了,咱回家吧。

我与父亲拉着排子车往家走,一路无语。

一抹晚霞在西边的天空灿烂地燃烧,映照着我羞红的脸。

⑦终于等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那天,父亲的话突然多了。

我很难理解一向沉默寡言的父亲怎么就一时那么能说起来。

凡是能想起来的,他都往外说。

当年为啥不进学堂念书呀,那是因为家里穷呀,要是都上学,还不把你爷爷奶奶活活累死呀!你大伯三叔四叔都上过大学,就我没上过,现在好了,我闺女考上大学了,那就是我的大学!父亲每天都像复读机似的一遍遍地重复这些话。

有时说得母亲烦了,就顶他:你歇会吧,自己的肠子还用别人给你量么!但父亲似乎已经不再怕母亲,仍是趾高气扬地说个不停。

⑧临上大学的前一天,一向舍不得多花一分钱的父亲摆了满满两桌酒席,把村长、支书、我小学的老师连同村里有些许墨水的人,都请到家里来。

父亲红光满面,大声地说着些谦虚里透看骄傲的话,与他们碰杯,与他们喝酒。

父亲谈笑风生,神采飞扬,全没有了往日的卑下与委琐。

我躲在灯影里,泪流满面……
(本文有删改)
(1)“父亲最终没来看我”的原因是什么?
(2)赏析下面划线词、句的表达效果。

①我“腾”地站起来,电击了一般。

②现在好了,我闺女考上大学了,那就是我的大学……父亲每天都像复读机似的一遍遍地重复这些话。

(3)“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

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

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

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背影》
①文章第⑤段的“现在想想,我那时真是太聪明了”与上述《背影》中的这句话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②探究:“那时真是太聪明了”,这句话在两篇文章中所表达的意思是否一样?请简析。

(4)文章以“父亲的大学”为标题有哪些含义?
九、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11. (5分) (2016九上·曲靖月考) 留在心中的那份_______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作文。

②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字。

卷面整洁,书写规范。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共2题;共4分)
1-1、
2-1、
二、默写 (共1题;共11分)
3-1、
三、书写 (共1题;共6分)
4-1、
4-2、
4-3、
四、综合性学习 (共2题;共15分)
5-1、
6-1、
6-2、
五、名著导读 (共1题;共7分)
7-1、
7-2、
六、诗歌鉴赏 (共1题;共5分)
8-1、
七、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8分)
9-1、
9-2、
9-3、
9-4、
八、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20分)
10-1、
10-2、
10-3、
10-4、
九、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1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