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机械自动化技术发展的几点探索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机械自动化技术发展的几点探索
【摘要】科技的进步发展,是不断开发、应用、实践的结果。

大力推广科技成果,加快科学技术商品化,正确判断、识别并坚持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走向,对于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至关重要。

回顾我国机械自动化技术近些年的发展,是一项理论课题,也是一项实践性课题,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总结了4个方面着重介绍我国近些年来机械自动化技术发展历程中出现的一些经验。

【关键词】机械自动化发展;总结;问题;经验
机械工程机械自动化,主要是指在机械制造业中应用自动化技术,实现对加工对象的连续自动生产,实现优化有效的自动化生产过程,加快生产投入原料的加工变换和流动速度,节约人力资源。

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是机械制造业技术改造、升级和进步的主要手段,是未来机械制造业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

机械自动化技术水平的高低,不仅影响着整个机械制造业的发展,并且对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影响也是非常重要。

综合我国的机械自动化技术这些年的发展状况,应该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着手分析,出发点应该放在务实两字之上,着眼于我国机械制造业的发展现状,并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眼光,从整个国家的角度来进行仔细的考虑,走中国特色的机械自动化技术发展之路。

1.发展实用型现代化机械自动化技术
纵观全球工业的发展,实现机械自动化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不完善到完善的发展过程。

机器的操作由最初的人工操作改为自动控制器后,生产方式才从机械化逐步过渡到机械控制(传统)自动化、数字控制自动化、计算机控制自动化。

机械自动化的发展是人类工业的进步,它最大程度的节约人力,提高生产效率。

只有建立了自动化工厂后,生产过程才能全盘自动化,才能使生产效率全面提高,达到自动化的高级理想阶段。

目前,我国机械制造业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方面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之处。

首先是规模较大,但是基础并不扎实,在一个国家的机械制造业规模的大小,自动化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这个国家机械制造业基础的雄厚,也关系到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大小。

世界各国的机械自动化水准除少数工业发达国家的某些生产部门外,大多数还处于操作阶段的自动化。

我国也不例外,需要循序渐进,不断努力,创造条件,向自动化的高级理想阶段迈进。

实现我国机械自动化技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建国后,国家虽然在机械制造业方面投入了很大的精力,因为缺乏先进的科学技术,原有工业基础也相对薄弱,文革期间,我国的机械制造行业的发展劲头也大幅度减弱,我国的机械制造业在改革开放前一段时期内始终处于低水平状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力引进国外机械制造技术的引进和学习,国家重视教育行业,科研实力逐步增强,我国的机械制造业逐渐发展起来了。

目前我国机械制造行业虽然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与发达国家的机械制造业水平相比,我国的机械制造业技术水平还处于较低阶段。

2.精简模式,大力发展优势产业
机械制造业作是我国基础工业,对国家经济基础命脉,机械制造业自动化技术的先进程度也决定了国家经济的强弱。

我国机械制造业各企业具有大量的通用设备,在发展机械自动化技术时,应将原有设备作为基础,合理调整机床布局,通过添置少量的数控设备,充分发挥电子计算机自动化管理的优势,充分发挥人的创造性,共同创造一个以人为中心、以信息自动化为先导,建立自主的单元化生产系统。

我国经济发展很快,问题也相对较多,首先是能源的巨大消耗,和环境的破坏。

虽然说我国的能源相对来说比较丰富,用我们13亿人口这个庞大的数字平均一下,就显得非常匮乏。

党和国家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了经济发展要遵循“节能减排”的目标,这样就要求我们在产业方面要加大科研创新力度,大力发展节能型产业和经济性产业,利用最少的能源创造最大的利润的同时要注重环境的保护和能源的可持续利用。

发展机械自动化技术应该立足于自我研发,然后配套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共同来完成技术的升级和改造,要重视降低能源消耗,并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走一条低成本的机械自动化发展之路。

3.结合国情发展机械自动化是关键
当机械的操作采用自动控制器以后,生产方式才能从机械化逐步过渡到机械控制自动化、数字控制自动化、计算机控制自动化。

因为我国发展晚,基础薄弱等原因,中国机械制造业同世界先进水准之间一直存在着阶段性的差距。

普遍应用电子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的高度自动化,并不具备相应的基础技术、发展经验和所需资金。

在这种情况下,发展生产工艺成熟的大批量生产的自动化技术是适合我国基本国情的一种模式。

大批量生产的产品品种单一,结构稳定,产量很大,具有连续流水作业和综合机械化的良好条件。

应发展生产效率高和技术经济效果良好的生产自动线,并在自动线的基础上按先进的工艺方案建立综合自动化车间和全盘自动化工厂。

组合机床自动线和专用机床自动线成本低,应优先发展。

我国现阶段,在产品数量较大的同类产品连续流水作业的切削加工生产中,自动化设备仍然是半自动机床、自动机床、组合机床及其组成的自动线、回转体零件加工自动线等。

而在大批量的铸造、锻造、冲压、焊接、热处理和装配等生产中,采用刚性自动化(自动单机或自动线)则是合理可行,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对于品种稍多的成批生产,应采用由快速重新调整的设备组成成组工段或流水线、可更换主轴箱组合机床自动线、短自动线和复合制造单元,实现成组自动化;单件小批量生产,应从推广成组技术入手,适当发展采用数控机床或加工中心,有针对性地建立一些柔性制造单元FMC(Flexible Manufacturing Cell),可取得较好的经济效果。

4.机械自动化技术配套发展,注重人才培养
发展应用机械自动化技术,基础工作不容忽视,还要从实际出发来推广应用到生产线上,既要发展主机,也要配套发展自动化元件及控制系统。

机械技术不再是
单一的完成系统之间的联接,在系统的结构、质量(重量)、体积、刚性和耐用性等方面对现代机械自动化技术有着重要的影响。

机械技术应利用其它高新技术来更新,可编程控制器、微处理机、各种传感器、新型刀具、控制系统及系统软件、电子计算机等将是今后机械自动化的主要技术基础。

机械自动化新技术的应用与发展的同时,其他许多学科的新概念、新理论、新技术,也将融入到机械制造业中原有的一些传统制造技术、产品和观念,促使其不断更新和发展,这是一个良性的循环,也要求工程技术人员、工人和管理人员具备更高的知识领域。

随着机械制造业由机械化向自动化发展,可以预料,机械制造业将越来越密切地依赖知识,依靠科学。

知识对于工作人员来说更加重要,工人和技术人员的界限将逐渐消失,工人必须具有较高层次的知识结构。

抓紧人才培养是当务之急的大事,机械制造业的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工人、管理人员都需要学习和掌握各种自动化技术的新原理、新方法及其应用。

自动化技术的推广应用离不开充裕的人才资源。

【参考文献】
[1]高文龙.现代制造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2]张列贵.简述现代机械自动化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