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假期特色作业探讨与实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础教育论坛
J I C H U J I A O Y U L U N T A N 2018年第5期(总第268期)
№5,2018 General,№268
37
一、背景及意义
小学生每年的假期较长,假期对孩子们的影响不容忽视。

教师为孩子布置的假期作业,一般是配合教学大纲,利用教材及课辅材料,进行书写、练习,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

另外,学校和教师,还会安排形式不同的假期特色作业(以下简称特色作业)作为补充,要求提交文体活动及社会实践的总结或成果展示。

如何利用特色作业的布置,让学生拥有一个愉快、特别而有意义的假期?特色作业如何利用手机互联网等新技术,把教师、家长和学生紧密的连接起来,对假期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如何组织一些有特色的活动,成为特色作业的一部分,给学生更多、更好度假的选择?笔者对特色作业的特点及内容安排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在刚刚度过的寒假进行了实践。

二、分析与研究
特色作业,在部署时要考虑到时间和空间的特殊性。

学生与教师不在同一时空,不能随时指导、督促。

而且,由于旅游、走亲访友等,学生在假期中可能是流动的,作业时间也是不连续的。

但目前的微信等APP 应用,可以帮助克服时空的障碍,成为教学辅助的有效手段,教师在安排特色作业时可以结合应用。

特色作业还要注重趣味性和学生们对假期的期盼,适应小学生好玩的天性。

特色作业的内容、安排
可以遵循以下思路:
(一)突出辅助作用,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技能、文化素质
很多家长在假期,为了帮助学生提高成绩,安排了大量的文化课学习。

所以,在组织特色作业时,应契合这类诉求,得到更多家长、学生的参与。

特色作业,可以从多方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促进学习成绩提高。

以语文学科为例。

教师可以安排各种类型的写作,题材可以有游记、观后感等,帮助提高观察与思考能力。

也可以安排阅读,视年级高低,选择童话、小说、诗歌等题材,提高阅读与鉴赏能力。

还可以安排硬笔或毛笔书写练习,提高学生的书写水平。

或者安排诵读,朗读课文和古诗词等,培养语感。

在假期中或开学后,不论是语文或其他学科,可以组织一定的展览或评比,让学生表达自己,互相学习,激发更浓厚的兴趣。

(二)充分结合本地的地理、气候、人文等资源,因地制宜创出特色
假期适于组织“走出去”的特色作业。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够开阔眼界,把书本知识同眼前事物结合起来,丰富头脑。

可以组织进行一些集体活动,以全体或小组为单位,学生能在互相交流中,有更多、更深的体验。

要充分利用本地天然条件,例如,多山的地域,可以安排爬山、登顶;动植物资源丰富的地域,可安排参观植物园、动物园、湿地公园等。

户外活动时,要考虑到小学生好动、幼稚的情况,注意安全,集体出行;要考虑交通、陪伴等因素,就近选择。

优先选择收费少但有特色的场所,降低支出。

小学生假期特色作业探讨与实践
滕丽艳
(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南京一校)
摘 要:每当小学生假期时,教师都会布置特色作业作为文化课作业的补充。

如何充分发挥特色作业的特殊性,丰富学生的假期生活并促进其身心成长?如何利用特色作业推动其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笔者针对特色作业的特点、内容和形式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研究,并开展了有效的实践活动。

关键字:假期特色作业;社会实践;户外活动
基础教育论坛(中旬刊)2018年第5期(总第268期)
在活动中提醒学生注意观察,之后通过主题作文或手抄报的形式来表达、展示。

(三)关注社会热点、变化方向,体现时代特色
学生平时处在学校、家庭的两点一线中,“向外看”的机会少,假期是他们了解社会的好时机。

如,所处城市的变化,能够引发调动学生的兴趣,可将体验新开的公交线路、参观新起的地标建筑作为主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近几年,大纲也更注重“与时俱进”,且在考试题目里经常会出现一些“热点词”。

这就需要学生在平时注意积累,以便在考试中能够应对自如。

(四)教师须心怀奉献、精心组织,同时调动家长积极性
特色作业,没有既定的大纲来指导,需要教师倾注更多的精力。

出于时效性,有的教师对特色作业并不在意,但特色作业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作为学校,应鼓励并帮助教师提供资源,安排丰富多彩的特色作业。

教师在组织有关活动时,为保证安全和各环节的衔接,要发动有积极意愿的家长参与,共同努力使活动顺利开展。

三、寒假课题实践
(一) 建立微信朗读群
对语文学习来说,朗读非常重要,是阅读的基本功。

我在全班推广了朗读。

首先,分组建立微信群,在群里朗读。

全班分9个小组,每组建一个微信群,学生每天朗读一篇课文,录制好发到小组群里,其次,设立监督检查机制。

由学生任轮值小组长,负责每天检查、纠正错误。

我也同时进入并时刻关注,每天至少花两个小时,记录每个学生完成情况,抽查朗读的质量。

功夫不负有心人,假期归来,我们收获颇丰。

48个学生,每个人都朗读完成四年下的32篇课文,有的还朗读了很多课外文章。

为了读得更好,学生反复练习,经常朗读2到3次,甚至20到30次。

朗读顿卡的学生朗读得越来越流畅,吐字模糊的学生朗读得越来越清楚,声音细小的学生朗读得越来越洪亮,学生发生丢字添字、错误的问题减少了50%。

更可喜的是情感增加了,越来越多的学生有意识地揣摩情感,朗读好的学生读得声情并茂、很有味道。

(二) 组织两次集体活动
去世博园看灯展,参加28人。

现场有各异的彩灯、冰灯、极具地方特色的沈阳灯节开幕式。

活动后,利用灯展作文,学生们参加了“丝路春光”灯展征文大赛。

去省博物馆参观,参加38人。

参观中结合专业讲解,学生们很有收获,有的同学还将参观活动写入手抄报中。

在集体活动中,学生们在一起聊灯展,聊文物,聊自己的所见所闻。

看着他们久别重逢时的乐不可支、说话聊天时的谈笑风生,我的心也是充盈快乐的。

(三)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是学生课内学习的延伸,给学生带来的影响不容小觑,它不仅能开阔学生的视野,还能开发智力、修身养性,有利于学生形成积极乐观的性格。

假期是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最好契机。

1.向学生们推荐适合他们年龄特点的书目。

我结合四年级的语文教材,向学生们推荐了《爱的教育》《汤姆索亚历险记》《繁星 春水》三本书。

2.交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

“不动笔墨不读书”,让学生们边读边用笔圈画精彩的语句,不认识的字词以及自己的体会,都可以记在书上。

3.召开读书交流会。

假期结束召开几场读书交流会,汇报自己的读书情况,谈体会,解答读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评选“读书小达人”。

特色作业,释放了学生们纯真浪漫的天性,增进了同学间和师生间的情感,更开阔了视野、碰撞了思想,促进了学生们身心正向的、开放式的发展。

作为一线教师,应该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积极探索特色作业的形式与内容,精心组织安排并尽可能发挥利用更多的社会力量,让特色作业真正成为孩子们的假期期盼,在他们的成长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柳海民.现代教育原理[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2.
[2]党晶.我国小学教育功能探析[J].沈阳师范大学,2016.
3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