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17届高考语文-修辞手法-专题练习(二)-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修辞手法
答案
1~5.BDDAB 6~10.BDBAA 11~15.BACCC 16~20.DBAAC 21~25.ACCDB 26~30.CACDA 31~35.DBCCB
修辞手法
解析
1.A项,由“试新刀尺”“一手裁”可知将“东风”拟人化。
C项,由“有情”“含春泪”“无力”“卧”可知将“芍药”“蔷薇”拟人化。
D项,由“旧相识”“偷开门户”“翻书”可知将“南风”拟人化。
2.A项,将“泣涕”比作“雨”。
B项,将“官场”比作“樊笼”。
C项,将“沙”比作“雪”,将“月”比作“钩”。
D项,从“解意”“摧残”可看出是拟人。
3.A项,“老兔”“寒蟾”哭泣,为拟人。
B项,“篱菊静”“渚莲愁”为拟人。
C项,“鸟雀悲”为拟人。
D项,比喻,将洞庭“水”比作“白银盘”,将“青山”比作“青螺”。
4.B项,以“烽火”代指“战争”。
C项,以“帆”代指“船”。
D项,以“绿”代指叶,以“红”代指花。
5.A项,以“桑梓”代指故乡。
B项,比喻,将“瀑布”比作“银河”;“直下三千尺”是夸张。
C项,以“干戈”代指战争。
D项,以“汗青”代指史册。
6.A项,将“夜”比拟成“鸟”。
B项,只是将“眼睛”比喻成“一湾秋水”,并没有使用比拟手法。
C项,将“群星”比拟成“人”。
D项,将“极光”比拟成“人”。
7.A.B.C三项都是拟人。
8.B项,“流入”和“失去”都没有人的感情色彩。
9.A项,比喻,将“露”比作“珍珠”,将“月”比作“弓”。
B项,借代,“帆”代指船。
C项,借代,“钟鼓馔玉”代指富贵生活。
D项,借代,“丝竹声”代指音乐。
10.A项,拟人,赋予猿猱以“愁”。
B项,比喻,将“万事”比作“东流水”。
C项,比喻,将“浮云”比作“白衣”“苍狗”。
D项,比喻,将琵琶声比作“急雨”“私语”。
11.A项,拟人,花不“语”。
B项,比喻,将“愁”比作“一江春水”。
C项,拟人,红杏“闹”。
D项,拟人,花“弄”影。
12.A项,比喻,将“屋檐”比作“悬崖”,“风铃”比作“沧海”。
B项,拟人,屏风“惹”夕阳。
C项,拟人,沧海“笑”。
D项,拟人,春风“修剪”长发。
13.A项,比喻,将“乡愁”比作“邮票”。
B项,比喻,将“姑娘”比作“丁香”。
C项,拟人,海“笑”,沙滩“唱歌”。
D项,比喻,将“我”比作“花朵”。
14.A项,借代,“嚼得菜根”代指人能吃苦。
B项,借代,“唾沫星子”代指对人诋毁诬陷的话。
C项,比喻,此句本意指乌云背后有太阳,比喻雨过后必然天晴。
D项,借代,“三个臭皮匠”代指普通人。
15.A.B.D三项均使用了双关的修辞手法,C项是比喻。
16.A项“有如昆仑的耸峙”、B项“清廷鹰犬”和C项“像熨斗熨过”都是比喻,D项“小鸟唱起了婉转的民歌”是拟人。
17.A项,“人面”不在与“桃花”仍在形成对比。
C项,已断的君恩与不断的泪形成对比。
D项,昔时满殿宫女与今日仅有鹧鸪形成对比。
18.A项,“像用巨大的筛子筛过”只是想象,不是比喻。
B项,将“黄山松”比作“盖”“剑”。
C项,将“人生”比作“书”“歌”。
D项,将“画作”比作“脱缰骏马”“飞天蛟龙”。
19.A项,极写思妇的牵挂和被围士兵的痛苦,“妇”与“征人”都是不幸的,因此不是对比。
B项,“已无”与“犹有”形成强烈对比,突出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
C项,把人事已改与山河依旧进行对比,以起到讽今的警示作用。
D项,以“花相似”与“人不同”对比。
20.A项,不是“借喻”而是“借代”。
B项,“女妖娆能有几?”是设问,后面以昭君和西施作答。
D项,“吞”不是拟人,体现的是越国的气势之盛。
21.“合”写出林木环抱的形势,“斜”是说它的远景,隐隐青山横在村郭之外。
并没有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
22.C项,语出乐府诗《东飞伯劳歌》,以“伯劳”“燕”比喻人的分散。
23.C项,应该是夸张。
24.D项,诗句意思为“眉毛像霜雪一样洁白,面貌如桃花一样红润”,很明显为比喻。
25.A项,排比。
C项,“杜鹃花却等不及”是拟人。
D项,比喻,将“冰柱”比作“竖琴”。
26.A项,比喻,将“母亲”比作“雕像”。
B项,比喻,将“春天”比作“娃娃”,“生长”是拟人。
D 项,比拟,将“她”比拟成“猴子”。
27.B项,以“帆”代指“船”。
C项,以“长安”代指“朝廷”。
D项,以“红颜”代指“女子”。
28.C项为比喻,其他三项为拟人。
29.D项为比喻,将喜爱的人比作“野马”,其他三项都是拟人。
30.“轻轻的”为反复,“夏虫也为我沉默”为拟人,“是”是暗喻的标志,“浪遏飞舟”为夸张。
31.A项,“香腮雪”把腮边的肌肤比作白雪。
B项,“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把洞庭湖比作白银盘,把君山比作一只青螺。
C项,“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把离愁比作迢迢不断的春水。
D项,“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借代。
32.不是比拟手法。
33.C项为比喻;其他三项为借代。
34.A.B.D三项中的“鸿雁”都比喻“书信”。
C项,用鸿雁悲鸣,渲染出凄清的氛围;以雁写思,表达了游子的思乡之情和羁旅伤感之情。
35.B项,运用的是比喻,作者将“浪花”比作“千堆雪”。
其他三项都是借代。
A项,“烽火”指代金兵南下的战火。
C项,“金戈铁马”指代刘裕作战勇猛的军队。
D项,“绿”指代“叶子”,“红”指代“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