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学试题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剂学试题1
一、填空题(15分) 1.环糊精由多个__________分子构成,其中常见的三种环糊
精中___________在水中的溶解度最小,而三种环糊精的共同特点是空穴的___________相同。

2.根据动力学方程可以得到反应速度常数与pH关系曲线图,该曲线的最低点称作
__________。

3.可可豆脂在药物制剂中主要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羟苯酯类在药物制剂中主要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中药材中浸出有效成分的浸出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其中可形成较大浓度梯度的是_____________。

5.不经胃肠道吸收而经口腔给药的片剂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6.表面活性剂的CMC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灭菌效率最高的蒸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8.为了增加软膏中药物的吸收,常在基质中加_____________________。

9.休止角是衡量粉体流动性的一个指标,休止角越大,流动性越____________。

10.两种比例相差悬殊的组分混合时,应采用___________法将其混合均匀。

11.某些含聚氧乙烯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水溶液随温度升高,由澄清变为混浊的现象称为________,此时温度称为____________。

12.可用水稀释的乳剂为______________型乳剂。

13.尽管鲎试剂法检查热原比家兔法灵敏,但不能代替家兔法,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14.利用固体分散体技
术可制备速效和缓效制剂,当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载体时可制成速效制剂;当采用_________________载体时可制成缓效制剂。

15.软膏剂的常用制备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淀粉在片剂处方中常用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微囊主要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

二、选择题(35分)(一)单选题
1.下列与表面活性剂特性无关的是
A.克氏点和昙点
B.HLB值
C.临界胶团浓度
D.适宜的粘稠度
E.表面活性 2.关于同一药物制成不同剂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为了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B.为了降低
毒副反应 C.为了适应药物性质的要求 D.药理作用可能不同 E.药理作用完全相同
3.Van't Hoff定律用于描述
A.湿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B.光线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C.pH值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D.温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E.氧气浓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4.羟苯酯类在液体制剂中常作为
A.助悬剂
B.润湿剂
C.防腐剂
D.增溶剂
E.絮凝剂及反絮凝剂 5.湿法制粒压片的工艺流程是
A.混和→粉碎→制软材→制粒→ 整粒→压片
B.粉碎→制软材→干燥→整粒→混和→压片 256
C.混和→过筛→制软材→制粒→整粒→压片
D.粉碎→过筛→混和→制软材→制粒→干燥→整粒→压片
E.制软材→制粒→粉碎→过筛→整粒→混合→压片
6.为增加混悬液的物理稳定性而加入适量的电解质,其作用是 A.润湿作用 B.絮凝作用 C.助悬作用 D. pH调节作用 E.抗氧作用 7.关于软膏剂的特点不正确的是
A.是具有一定稠度的外用半固体制剂
B.可发挥局部治疗作用
C.可发挥全身治疗作用
D.药物必须溶解在基质中
E.药物可以混悬在基质中
8.全身作用的直肠栓最佳用药部位是
A.接近肛门括约肌
B.接近直肠上静脉
C.接近直肠下静脉
D.距肛门口约5cm
E.距肛门口约2cm 9.浸出效果的决定因素为
A.温度
B.浸出时间
C.药材粉碎度
D.浓度梯度
E.溶剂pH值
10.对于易水解的药物,通常加入乙醇、丙二醇增加稳定性,其主要原因是 A.介电常数较小 B.介电常数较大 C.酸性较大 D.酸性较小 E.离子强度较低 11.热原是微生物产生的内毒素,其致热活性中心是 A.蛋白质 B.多糖 C.磷脂 D.脂多糖 E.核糖核酸12.渗透泵片控释的基本原理是
A.片剂膜内渗透压大于膜外,将药物从释药孔压出
B.药物由控释膜的微孔恒速释放
C.减少药物溶出速率
D.减慢药物扩散速率
E.片外渗透压大于片内,将片内药物压出 13.对透皮吸收制剂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避免肝首过效应及胃肠道的破坏
B.根据治疗要求可随时中断用药
C.透过皮肤吸收起全身治疗作用
D.释放药物较平稳
E.大部分药物均可经皮吸收达到良好疗效
14.制颗粒的目的不包括
A.增加物料的流动性
B.避免粉尘飞扬
C.减少物料与模孔间的摩擦力
D.防止药物的分层
E.增加物料的可压性 15.气雾剂的组成不包括
A.药物与附加剂
B.抛射剂
C.耐压容器
D.阀门系统
E.灌装设备 16.关于粉体流动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粉体的流动性可用单一的指标来表示
B.休止角是衡量粉体流动性的一个指标
C.休止角越大,流动性越好
D.粉体粒度越小,流动性越好
E.粉体含水量越低,流动性越好
(二)配伍选择题(每个备选答案可重复选用,也可不选,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5]
A.分散片
B.舌下片
C.口含片
D.缓释片
E.控释片 1.含在口腔内缓缓溶解而发挥治疗作用的片剂 2.置于舌下或颊腔、药物通过口腔粘膜吸收的片剂 3.遇水迅速崩解并分散均匀的片剂 257
4.能够延长药物作用时间的片剂 5.能够控制药物释放速度的片剂 [6~10]
A. PEG
B. EC
C. PVPP
D. HPMC
E. Eudragit L 6.作为肠溶衣材料的是 7.作为崩解剂应用的是 8.作为栓剂基质的是 9.作为膜控释材料的是
10.作为胃溶型薄膜衣料的是 [11~15]
A.硬胶囊剂
B.软胶囊剂
C.滴丸剂
D.微丸
E.颗粒剂 11.用单层喷头的滴丸机制备12.用具双层喷头的滴丸机制备 13.用旋转模压机制备
14.填充物料的制备→填充→封口
15.挤出滚圆制粒,控制粒子直径小于2.5mm (三)多选题
1.剂量很小又对湿热很不稳定的药物可采取
A.过筛制粒压片
B.空白颗粒压片
C.高速搅拌制粒压片
D.粉末直接压片
E.一步制粒法 2.表面活性剂在液体制剂中可作为
A.乳化剂
B.增稠剂
C.增溶剂
D.润湿剂
E.絮凝剂 3.可作为金属离子络合剂的是
A.柠檬酸
B.醋酸
C.酒石酸
D.盐酸
E.苯甲酸 4.不宜制备缓、控释制剂的药物是
A.体内吸收比较规则的药物
B.生物半衰期短的药物(t1/2<1h)
C.生物半衰期长的药物(t1/2>24h)
D.剂量较大的药物
E.作用剧烈的药物三、计算题(5分)
某药物的分解为一级反应,当将其制成水溶液放置200天,测得其浓度为原始浓度的
一半,试求此药的分解反应常数及有效期应规定为多少天(规定其含量不低于原始浓度的90%)四、问答题(20分)
1.片剂有哪四类基本辅料?它们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2.紫外线灭菌有何特点,哪些因素会影响紫外线灭菌效果。

3.栓剂中药物的置换价定义是什么?栓剂药物置换价有何实际意义? 4.简述片剂
中崩解剂及润滑剂的作用机理。

五、处方分析与工艺设计:(25分)处方 1:醋酸氟氢松软膏醋酸氟氢松 0.25g 二甲基亚砜 15g 十八醇 90g 258
白凡士林 100g 液状石蜡 60g
月桂醇硫酸钠 10g 羟苯乙酯 1g 甘油 50g
蒸馏水加至1000g
判别本软膏基质属何种类型,分析处方中各组分的作用,写出制备过程。

2.某药物具有烯醇结构,该药溶于水,其pH偏酸,易氧化,在pH6左右较稳定。


将其制成注射液,根据该药物的特性设计处方及制备工艺。

259
药剂学试题2
一、名词解释(18分) 1. 热原
2. 临界胶团浓度 3.Krafft Point
4. Controlled-release
5. 置换价 6.包合物 7. 靶向制剂 8. 助溶与潜溶 9. 微囊
二、填空题(18分)
1. 在药剂中,常采用、、、等方法,以增大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

2.为了确
保用药的安全性,一般 __ 、 _ 的药物不宜制成口服混悬剂。

3.易氧化药物的稳定化
方法有 _ 、 _ 、等。

4.环糊精具有环状结构,常见的环糊精是由_________________个葡萄糖分子通过
___________连接而成的环状化合物,分别称之为α-,β-和γ-环糊精。

5.固体分散体的速效原理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6.脂质体的质量评价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7.泡腾颗粒剂常用的酸源是________________,常用的CO2源是_______________。

制备工艺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制剂处方前研究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9.栓剂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基质分为
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两类。

10.去除热原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等。

11.药物透皮吸收的途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_______________是主要吸收途径。

三、选择题(25分)(一)单选题
1.如用55%的聚山梨酯60(HLB=14.9)与45%另一种待测表面活性剂混合得最佳乳化效果,其混合的HLB=10.5,则待测表面活性剂的HLB值是 A.6.05 B.4.35 C.5.12 D.7.25 E.3.12
2.目前缓控释制剂中较为理想的、基本能达到零级释放的是
A.骨架型技术 B. 膜控技术 C.渗透泵技术 D. 粘附技术 E.离子交换技术 3.药筛筛孔目数习惯上是指____________上的筛孔数目
A.每厘米长度 B.每平方厘米面积 C.每英寸长度 D.每平方英寸面积 E.每市寸长度 260
4.下列关于絮凝和反絮凝的叙述正确的是
A.适当升高混悬微粒的ξ电位,可使微粒发生絮凝 B.通过降低混悬微粒的ξ电位,可使微粒发生絮凝
C.在混悬剂中加入电解质,调整ξ电位在20?25mV,可防止微粒发生絮凝
D.产生絮凝或反絮凝作用主要取决于粒子表面电荷,一般阳离子的絮凝作用大于阴离子 E.调整微粒间的ξ电位,使其斥力略大于引力,微粒间就会发生絮凝 5.比重不同的药物在制备散剂时,最佳的混合方法是 A.等量递加法 B.多次过筛 C.搅拌
D.将重者加在轻者之上 E.将轻者加在重者之上 6.中国第一部国家制剂规范是
A.《金匮要略》
B.《千金要方》
C.《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D.《本草纲目》
E.《内经》
7.下列有关注射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配制、填充、封口及灭菌操作要尽快,通常要在8小时内完成 B.注射剂的溶剂有水溶性和非水溶性两种
C.混悬型注射剂中的粒子在7μm以下,可以做脊椎腔注射 D.根据需要注射剂中可加入稳定剂、助溶剂、乳化剂等 E.静脉注射用乳剂应为O/W型
8.下列哪组辅料同时具有稀释剂、干燥粘合剂的作用 A. 淀粉、糊精 B. 乳糖、磷酸氢钙 C. 微晶纤维素、糊精 D. CMC-Na、微粉硅胶 E. CMC-Na、甲基纤维素 9.关于散剂的描述错误的是
A. 散剂与液体制剂比较,散剂比较稳定
B. 堆密度不同的药粉混合时,将堆密度小者分次少量加入堆密度大者中研合
C. 两种比例相差悬殊组分混合时应采用等量递加混合法
D. 一般散剂中的药物,除另有规定外,均应通过6号筛
E. 散剂一般较片剂吸收快,生物利用度高 10.关于表面活性剂的描述错误的是
A.可显著降低表面张力,低浓度时表面浓度大于内部浓度
B.在结构上为长链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含有亲水基团和亲油基团 C.表面活性剂溶液浓度达到CMC时,表面张力达到最低
D.表面活性剂均有Krafft点,吐温类的Krafft点较司盘类高 E.表面活性剂因其形成胶团,因而对药物有增溶作用 11.关于等渗溶液与等张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等渗溶液是指与红细胞张力相等的溶液 B. 等张溶液是指与血浆渗透压相等的溶液
C. 等渗是个生物学概念,等张是个物理化学概念
D. 0.9%的NaCl溶液即等渗又等张
E. 10%葡萄糖溶液为等渗溶液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