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作文习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作文习作1.阅读课文《呼风唤雨的世纪》填空
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生活在一个(依靠依赖)自然的农耕的社会。
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
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托付)自己的美好愿望。
我们的祖先大概谁也没有料到,在最近的一百年中,他们的那么多幻想纷纷变成了现实。
20世纪的(成果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1)选择文章括号内正确的词。
一直生活在一个________ (依靠、依赖)自然的农耕的社会。
来________(寄托、托付)自己的美好愿望。
20世纪的________(成果、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2)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
“那时”是指________
A原始社会 B农耕社会 C新社会
(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在本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 A科学给世界带来了美丽的景色。
B科学成果像梨花一样开满枝头。
C表现了先到科学技术成就变化之快变化之大,是人们始料不及的。
【答案】(1)依赖
;寄托
;成就
(2)B
(3)C
【解析】【分析】(1)首先理解词意,区别近义词。
依靠:靠别的人或事物来达到一定目的。
依赖:倚靠。
寄托:把理想、希望、感情等放在(某人身上或某种事物上)。
托付:委托;交付。
成果:常用于指工作或事业方面的成就。
成就:取得的成绩;业绩。
根据句子的意思①“一直生活在一个自然的农耕的社会。
”横线上应填:依靠。
②“来自己的美好愿望。
”横线上应填:寄托。
③“20世纪的,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横线上应填:成就。
(2)此题考查联系上下文理解代词的能力。
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
“那时”是指B。
(3)此题考查联系上下文理解诗句的能力。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在本文中的意思是:C.
【分析】(1)主要考查学生对近义词的区别,先理解词语的意思,再根据句子的意思—一对号入座。
(2)此题考查联系上下文理解代词的能力。
(3)此题考查联系上下文理解诗句的能力。
2.课外阅读
我站在天都峰脚下抬头望: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我爬得上去吗?再看看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
(1)用“||”把这段话分为两层。
(2)写天都峰“陡”的句子是?
(3)短文中的“啊、吗”两个语气词,表达了“我”________的心情
(4)作者为什么要写天都峰的“高”和“陡”?
【答案】(1)从“我爬得上去吗?”后边划分。
(2)再看看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
(3)害怕、畏惧
(4)为下文写奋力爬天都峰做铺垫。
【解析】【分析】本文写的事奋力爬天都峰,本题主要考察的事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只要学生在读课文的时候认真体会文段中的词语,就不难解答奔道题目。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程度。
要求学生认真的品读课文,这样就能更好地解答本题。
3.读一读,做一做。
天哪,太可怕了!远远的天空塌下一大块,露出一个黑黑的大窟窿。
地也被震裂了,出现了一道道深沟。
山冈上燃烧着熊熊大火,许多人被火围困在山顶上,田野里到处是洪水。
许多人在水里挣扎。
(1)这段话是围绕着第________句话来写的。
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地方的可怕。
(2)请用“________”画出描写天空塌了之后人间悲惨景象的句子。
【答案】(1)第一句;天空;地上;山冈;田野
(2)山冈上燃烧着熊熊大火,许多人被火围困在山顶上,田野里到处是洪水。
许多人在水里挣扎。
【解析】【分析】这道题是考察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
只要把课文理解、弄明白了,才能做好题。
第一题是考察学生对中心句的掌握运用,“中心句”就是“中心思想”,能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句子就是“中心句”.要想准确的找到中心句,就要掌握中心句的特点。
中心句的特点:(1)一般在段的开头的中心句起概括和总述作用。
(2)一般在段的中间的中心句起承上启下作用。
(3)一般在段的末尾的中心句起归纳和总结作用。
(4)起强调和增强印象作用的中心句一般在段的开头和结尾。
【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
4.课外阅读,回答问题。
勤奋的画家——门采尔
门采尔是德国著名的油画家和版画家。
他十三岁开始作画,非常勤奋、(刻克)苦。
他的画比较早地反(应映)了德国工人阶级的生活。
泥瓦匠、马车夫、磨刀人、油漆工和修车工等,在他的笔下都栩栩如生。
他用四年的工夫画了一幅油画《轧钢厂》,惊动了全国。
当时,有一个青年也经(长常)作画,但画得很粗糙,因此他的画总是长时间卖不出去。
他看到门采尔的画总是被人们抢购一空,就去找门采尔,请教他介绍成功的秘诀。
门采尔告诉青年画家说:“要说有秘诀,那就是多画画。
”青年画家说:“我画得不少哇!有时一天就可以画好几张,要卖出去往往得等上一年,这是为什么呢?”门采尔笑着说:“这件事好办,你不(妨防)倒
过来试试。
”青年画家莫名其妙地问:“倒过来是什么意思?”门采尔郑重其事地说:“倒过来,就是要你用一年的工夫去画一张画,那么你一天就能把它卖出去了。
”青年画家说:“一年画一张画,那多慢哪!”门采尔严肃起来:“画画是(坚艰)苦的劳动,是没有(捷睫)径可走的。
”青年画家回去后,着实认真地画起来,用一年的时间画了一张画,果然不到一天就卖出去了。
(1)划去文中括号里不恰当的字。
(2)根据下面的解释从文中选择恰当的成语填在括号里。
①严肃认真地对待这件事。
________
②活泼生动的样子,就像活的一样。
________
(3)将“青年画家对门采尔说:‘我的画总是长时间卖不出去。
’”改成转述句。
(4)短文告诉我们:________
(5)联系自己的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
【答案】(1)划去:克应长防坚睫
(2)郑重其事;栩栩如生
(3)青年画家对门采尔说,他的画总是长时间卖不出去。
(4)无论做什么事,要想取得成功,都必须勤奋刻苦(意思对即可)
(5)提示:联系自己平时生活和学习情况谈谈自己是怎么做的,今后怎么办。
(答案不唯一)
【解析】【分析】(1)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用同音字组词的能力。
音同,形、意不同,组词不同。
解答时要依据词义注意比较。
(2)此题是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熟练掌握词语和意思。
单就根据意思写词语来说会有很多近义词,但结合课文内容来分析,词语就锁定在课文中了。
①严肃认真地对待这件事。
——郑重其事。
②活泼生动的样子,就像活的一样。
——栩栩如生。
(3)引述句和转述句之间的转换:A标点符号的改变:引述句改转述句,冒号和引号要改为逗号。
B人称的变化:a引述句改转述句时,说话人即第一人称“我”要改为第三人称“他”或“她”;b当引述内容涉及第二人称,在改为转述句时就应改为第一人称。
应注意,冒号和引号前的内容不变。
故:青年画家对门采尔说,他的画总是长时间卖不出去。
(4)本题考查概括文章给人的启示和道理。
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作者所要抒发的感情。
(5)谈自己的感受,回答这种开放性题目时需注意两点: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
【点评】(1)主要测试学生对同音字的掌握,从结构、字义两方面加以区别,然后再选词填空。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
可结合语境、课后注释或查字典理解词义。
(3)掌握引述句改转述句的方法。
平时多练习。
(4)只要观点正确,表述合理,文通句顺,书写认真即可。
(5)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生活实际。
表述正确,文通句顺,书写认真即可。
5.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一流风景胜地——漓江
桂林漓江风景区是世界上规模最大.风景最美的岩溶山水游览区,千百年来它不知陶醉了多少文人墨客。
桂林漓江风景区以桂林市为中心,北起兴安灵渠,南至阳朔,由漓江一水相连。
桂林山水一向以“山青.水秀.洞奇.石
美”四绝闻名中外。
漓江风景区是举世公认的世界第一流风景胜地。
这一带峰峦耸秀,碧水如镜,青山浮水,倒影翩翩,两岸景色犹如百里锦绣画廊。
沿途景点目不暇接,景色无比秀美,单是那江里的倒影,就别有一番情趣。
那水里的山,比岸上的山更为清晰,而且因为水的流动,山也仿佛流动起来。
山的姿态,也随着船的位置,不断变化。
漓江景色之奇还在山光水色之变化,在清晨,在中午,在黄昏,各有其姿,变化万千。
尤其是在春雨迷蒙的早晨,江面上浮动着一层轻纱般的白蒙蒙的雨丝,这时的山水就更具有一种朦胧之美。
(1)给下面的字选择恰当的意思,写在横线上。
犹如:________ ①如同②还
陶醉:________ ①喝酒过多神志不清。
②沉迷,过分地爱好。
(2)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①世界一致认为。
________
②东西很多很好,眼睛来不及看,一时看不过来。
________
(3)写出描写水中倒影的语句:________。
(4)细读短文,填空。
①桂林山水以________ 四绝闻名中外。
②“漓江景色之奇”主要指________。
(5)给短文的主要内容选择正确答案()。
A. 描述了桂林山水的美丽景色。
B. 描述了桂林山水的“四绝”。
C. 描述了桂林漓江风景区的奇丽景色。
【答案】(1)①;②
(2)举世公认;目不暇接
(3)那水里的山,比岸上的山更为清晰,而且因为水的流动,山也仿佛流动起来。
山的姿态,也随着船的位置,不断变化。
(4)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峰峦耸秀,碧水如镜,青山浮水,倒影翩翩,两岸景色犹如百里锦绣画廊;山光水色之变化。
(5)C
【解析】【分析】(1)这是一道“一字多义”的练习题。
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可以表达不同的意思,要把字放在语境中去理解。
(2)此题是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熟练掌握词语和意思。
单就根据意思写词语来说会有很多近义词,但结合短文内容来分析,词语就锁定在短文中了。
(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4)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快速浏览课文内容,锁定(相关信息)所填的范围,再按要求概括答案。
(5)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故答案为:(1)①②
(2)举世公认、目不暇接
(3)那水里的山,比岸上的山更为清晰,而且因为水的流动,山也仿佛
流动起来。
山的姿态,也随着船的位置,不断变化。
(4)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峰峦耸秀,碧水如镜,青山浮水,倒影翩翩,两岸景色犹如百里锦绣画廊;山光水色之变化。
(5)C
【点评】(1)主要考查学生对多义字的理解,正确理解字的语境意义需要在积累的基础上仔细揣摩,然后根据字的意思再一一对号入座。
(2)本题考查学生对短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
可结合语境、课后注释或查字典理解词义。
(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4)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5)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
6.题目:真
要求: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如“我真棒”,“奶奶真辛苦”,“春天的景色真迷人”,“校园真美丽”,“布娃娃真可爱”,“这件事真感人”,“这次活动真有意思”……然后根据补充好的题目写一篇作文。
【答案】略
【解析】【分析】从文章的题目看,这是一篇写景的作文,写景物的文章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要抓住景物的特征写。
所谓特征就是同其他物体有区别的地方,抓住特征描写,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②写景要言之有序,如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从中间到两边等。
不能一下子说这,一下子说那,东拉西扯,没有顺序;
③写景过程中要进行合理的联想,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还要恰当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把描写的景物写生动,写形象;
【点评】选定题目后,我们就根据所选内容进行写作,注意内容具体,结构清晰。
7.捐钱钻井的瑞恩,陪伴朋友的艾迪无不让我们感动。
生活中,有哪个人让你特别感动呢?你和他(她)之间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呢?本次习作就请你写一写令你感动的人吧!要求:题目自拟,语句通顺。
【答案】略
【解析】【分析】从文章的题目看,这是一篇写事的作文,写事的文章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要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交代清楚;②一般可以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写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③要突出重点,不要平铺直叙,重点的场面或过程要详写,写具体;
④环境描写对反映文章的中心很有作用,所以在叙事时,有时也要注意写清楚环境。
【点评】选定题目后,我们就根据所选内容进行写作,注意内容具体,结构清晰,感情要真挚,语句通顺。
8.作文
这学期,我们阅读了寓言、历史传说,英雄神话等故事受到了很多的启发和教育,同-时,还领略了想象力的神奇。
除了课本上的故事以外,你还读过哪些故事?选—个你最喜欢的故事。
【答案】略
【解析】【分析】从文章的题目看,这是一篇写事的作文,写事的文章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要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交代清楚;②一般可以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写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③要突出重点,不要平铺直叙,重点的场面或过程要详写,写具体;
④环境描写对反映文章的中心很有作用,所以在叙事时,有时也要注意写清楚环境。
【点评】根据所选内容进行写作,注意内容具体,结构清晰,感情要真挚,语句通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