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初二初中物理期中考试带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辽宁初二初中物理期中考试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一、填空题
1.在物理实验室经常使用弹簧秤,它的核心部分是_________,它的工作原理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放大镜观察指纹,可以看到指纹被,然后用放大镜观察窗外的树,可以看到树的像。

3.为了防盗,在门上装上一个“猫眼”,使屋内的人能看清屋外的人是个正立、缩小的像,屋外的人看不清屋外的人,则“猫眼”应该是镜。

4.在探索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已知凸透镜的焦距是8厘米,那么当蜡烛距凸透镜的距离为18厘米时,可以在光屏
上得到一个像,像与蜡烛分居在透镜的两侧。

5.检修工人在查看线路密集的电路板时,为了看清线路的连接情况,常透过一个较大的透镜进行观察,工人看到的
是放大的(填“实”或“虚”)像,电路板到透镜的距离应;检修时还用到了照明灯,这是为了照
亮(填“透镜”或“电路板”)。

6.眼睛的作用相当于透镜,眼球好像一架,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的像。

常见的视
力缺陷有_____和______。

来自远方物体的光,经眼球折光系统折射后成像情况如图所示。

根据该光路图,这个
人可配戴______透镜的眼镜加以矫正,它的作用是使像相对于晶状体向__ __(选填“前”或“后”)移。

7..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
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当把烛焰放在距该凸透镜25cm处时,在凸透镜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的实像(填写像的性质);如果此时将蜡烛远离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
(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

8.. 如图所示是上课经常使用的投影仪,请按要求回答.
(1)平面镜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灯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在屏幕上的像比较模糊(与投影片无关),调整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1..与你的体重比较接近的重力是
A.450N B.45N
C.4.5N D.4500N
2.关于透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通过凸透镜的光线一定会聚到一点
B.不论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经过透镜光心的光线方向都不变
C.放在凹透镜焦点上的点光源,它发出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光线平行于主光轴
D.凸透镜有两个虚焦点,凹透镜有两个实焦点
3..如图所示的6块光学元件。

要使下面的光路图成立,虚线框内应单独放入的镜

A.1或3B.2或4
C.1或2D.5或6
4.小红利用一个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作放大镜去观察植物标本,则标本离凸透镜的距离应该是:
A.小于10cm B.大于10cm,但小于20cm
C.大于20cm D.放在任何位置都可以
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光屏上有一个清晰的烛焰像,若用一张硬纸板遮去凸透镜上面的一半镜面,则光屏上像的变化情况是:
A.屏上的像消失
B.像变得模糊不清,需要重新调节光屏的位置
C.光屏上只有一半烛焰的像
D.光屏上仍有完整的像,只是亮度减弱
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把蜡烛放在凸透镜前30cm处,光屏上可接收到倒立缩小清晰的像. 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A.10cm B.15cm C.20cm D.30cm
7.一个角的度数比较小,只有3°,为了看清楚些,用一放大倍数为5倍的放大镜观察,可以看到这个角的度数为:
A.5°B.15°C.3°D.30°
8.某同学在学习“眼球折光系统”一节时,制作了一个眼球模型,如图所示,模型中的凸透镜相当于晶状体,烧瓶的后壁相当于视网膜,烧瓶里放有一种透明液体表示玻璃体,则图示表示的眼球模型和应采取的矫正措施不正确是。

A.远视眼模型,用凸透镜矫正B.近视眼模型,用凹透镜矫正
C.近视眼模型,用凸透镜矫正D.远视眼模型,用凹透镜矫正
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处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可以制成
A.照相机B.幻灯机C.投影仪D.潜望镜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力是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的
B.发生作用的两个物体,每个物体既是施力物体,又是受力物体
C.施力物体施力在前,受力物体受力在后
D.两个物体发生力的作用不一定接触
三、作图题
1.如图所示,重为100N的物体受到20N的水平向右拉力作用,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请你用力的图示
法画出物体在竖直方向上所受到的力。

(1分)
2..在图中画出关闭发动机后沿斜面下滑的汽车所受各力的示意图.(1分)
3.画出图中未知的入射线、反射线、折射线(1分)
4.在图中填入适当类型的透镜。

(2分)
四、简答题
.一个燃烧的蜡烛在凸透镜的主轴上,若在透镜上放一个蜘蛛,在光屏上会出现什么现象?为什么?
五、计算题
1.一只弹簧原长10cm,挂10N砝码时弹簧长度变为12cm,如再挂20N砝码时,弹簧的长度变为多少?(7分)
2.质量是4.5kg的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该物体重多少N?(g=10N/kg)(6分)
六、实验题
1.(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王聪同学先将凸透镜对着太阳光,调整凸透镜和白纸间的距离,直到太阳光
在白纸上会聚成一个最小、最亮的点,如图所示,这一操作的目的是;
(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由于蜡烛火焰的高度不合适,在光屏上得到如图所示不完整的像,要得到蜡烛
火焰完整的像,应将蜡烛向调节;
(3)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制成的;教室里的投影仪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
实像的原理制成的。

2.【探究名称】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提出问题】小明通过前面物理知识的学习,知道放大镜就是凸透镜.在活动课中,他用放大镜观察自己的手指
(图A甲),看到手指的像;然后再用它观察远处的房屋(图A乙),看到房屋的像.(选填“放大”、
“等大”或“缩小”)
他想:凸透镜成像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进行猜想】凸透镜成像的大小可能与有关.
【设计并进行实验】
小明在图B所示的光具座上,不断改变蜡烛与透镜间的距离,并移动光屏进行实验,所获得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物体到凸透镜的光屏上像到凸透光屏上像
【结论与应用】
(1)分析数据可知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越短,光屏上像的大小就越,同时发现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就越 .
(2)小明班照毕业照时,摄影师发现两旁还有同学没有进入取景框内,这时摄影师应使照相机同学(选填“靠近”或“远离”),同时还应将照相机的暗箱长度(选填“增长”、“缩短”或“不改变”).
3..如图所示,这个弹簧测力计的最大称量是 N,其分度值
是 N,图中的示数是 N
4.小明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点燃蜡烛后,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

由此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得到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
B.得到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C.把蜡烛向左移动,调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清晰像变小
D.把蜡烛向右移动少许,要得到清晰的像,应向左移动光屏
5.如图所示,将凸透镜看作是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是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作是眼睛观察的物体。

拿一个近
视眼镜给“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拿走近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

那么在拿走近视眼镜后,
下列操作能使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像的是()
A.将光屏适当远离凸透镜
B.将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
C.将光屏适当移近凸透镜或将蜡烛适当移近凸透镜
D.同时将光屏和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
辽宁初二初中物理期中考试答案及解析
一、填空题
1.在物理实验室经常使用弹簧秤,它的核心部分是_________,它的工作原理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弹簧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拉力成正比
【解析】:经常使用弹簧秤,它的核心部分是弹簧,它的工作原理是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拉力成正比。

2..用放大镜观察指纹,可以看到指纹被,然后用放大镜观察窗外的树,可以看到树的像。

【答案】:放大缩小
【解析】:凸透镜成像是物距小于焦距是成放大的虚像,物距大于焦距成的是实像。

用放大镜观察指纹,可以看到指纹被放大,然后用放大镜观察窗外的树,可以看到树的缩小像。

3.为了防盗,在门上装上一个“猫眼”,使屋内的人能看清屋外的人是个正立、缩小的像,屋外的人看不清屋外的人,则“猫眼”应该是镜。

【答案】:凹透镜
【解析】:凹透镜成正立缩小的像,再经过凸透镜的小于一倍焦距的放大作用,我们能看清屋外的人是个正立、缩小的像。

4.在探索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已知凸透镜的焦距是8厘米,那么当蜡烛距凸透镜的距离为18厘米时,可以在光屏
上得到一个像,像与蜡烛分居在透镜的两侧。

【答案】:缩小实像
【解析】:18厘米是大于二倍焦距,所以像距在大于二倍焦距时是照相机的原理,是缩小的实像。

5.检修工人在查看线路密集的电路板时,为了看清线路的连接情况,常透过一个较大的透镜进行观察,工人看到的
是放大的(填“实”或“虚”)像,电路板到透镜的距离应;检修时还用到了照明灯,这是为了照
亮(填“透镜”或“电路板”)。

【答案】:虚小于焦距电路板
【解析】:检修工人在查看线路密集的电路板时,为了看清线路的连接情况,常透过一个较大的透镜进行观察,工人看到的是放大的虚像,电路板到透镜的距离应小于焦距;检修时还用到了照明灯,这是为了照亮电路板
6.眼睛的作用相当于透镜,眼球好像一架,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的像。

常见的视
力缺陷有_____和______。

来自远方物体的光,经眼球折光系统折射后成像情况如图所示。

根据该光路图,这个
人可配戴______透镜的眼镜加以矫正,它的作用是使像相对于晶状体向__ __(选填“前”或“后”)移。

【答案】:凸照相机倒立缩小实近视远视凹后
【解析】:眼睛的作用相当于凸透镜,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倒立、缩小、实像。

常见的视力缺陷有近视和远视。

来自远方物体的光,经眼球折光系统折射后成像情况如图所示。

根据该光路图,这个人可配戴凹透镜的眼镜加以矫正,它的作用是使像相对于晶状体向后移。

7..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
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当把烛焰放在距该凸透镜25cm处时,在凸透镜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的实像(填写像的性质);如果此时将蜡烛远离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
(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

【答案】:倒立,缩小,靠近
【解析】: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焦距是10厘米。

把烛焰放在距该凸透镜25cm处时,是大于
二倍焦距,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

8.. 如图所示是上课经常使用的投影仪,请按要求回答.
(1)平面镜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灯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在屏幕上的像比较模糊(与投影片无关),调整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改变光传播的方向光源适当调整镜头与透明胶片之间的距离
【解析】:投影仪的平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传播的方向,灯泡的作用是照亮投影片,若在屏幕上的像比较模糊适当调整镜头与透明胶片之间的距离
二、选择题
1..与你的体重比较接近的重力是
A.450N B.45N
C.4.5N D.4500N
【答案】:A
【解析】:人的体重是500N左右。

2.关于透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通过凸透镜的光线一定会聚到一点
B.不论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经过透镜光心的光线方向都不变
C.放在凹透镜焦点上的点光源,它发出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光线平行于主光轴
D.凸透镜有两个虚焦点,凹透镜有两个实焦点
【答案】:B
【解析】: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凸透镜有两个实焦点,凹透镜有两个虚焦点,不论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经过透镜光心的光线方向都不变。

所以,B是正确的。

3..如图所示的6块光学元件。

要使下面的光路图成立,虚线框内应单独放入的镜

A.1或3B.2或4
C.1或2D.5或6
【答案】:A
【解析】:虚线框内光线是会聚的,应该放入的镜是凸透镜。

4.小红利用一个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作放大镜去观察植物标本,则标本离凸透镜的距离应该是:
A.小于10cm B.大于10cm,但小于20cm
C.大于20cm D.放在任何位置都可以
【答案】:A
【解析】:放大镜去观察植物标本,应该把物体放在1倍焦距以内。

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光屏上有一个清晰的烛焰像,若用一张硬纸板遮去凸透镜上面的一半镜面,则光屏
上像的变化情况是:
A.屏上的像消失
B.像变得模糊不清,需要重新调节光屏的位置
C.光屏上只有一半烛焰的像
D.光屏上仍有完整的像,只是亮度减弱
【答案】:D
【解析】: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光屏上有一个清晰的烛焰像,若用一张硬纸板遮去凸透镜上面的一半镜面,使透过透镜的光线变少,所以光屏上仍有完整的像,只是亮度减弱。

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把蜡烛放在凸透镜前30cm处,光屏上可接收到倒立缩小清晰的像. 则该凸透镜
的焦距可能为
A.10cm B.15cm C.20cm D.30cm
【答案】:A
【解析】:把蜡烛放在凸透镜前30cm处,光屏上可接收到倒立缩小清晰的像.即30cm>2f,f<15cm。

选A。

7.一个角的度数比较小,只有3°,为了看清楚些,用一放大倍数为5倍的放大镜观察,可以看到这个角的度数
为:
A.5°B.15°C.3°D.30°
【答案】C
【解析】:一个角的度数比较小,只有3°,为了看清楚些,用一放大倍数为5倍的放大镜观察,可以看到这个角
的度数是不变的。

8.某同学在学习“眼球折光系统”一节时,制作了一个眼球模型,如图所示,模型中的凸透镜相当于晶状体,烧瓶的
后壁相当于视网膜,烧瓶里放有一种透明液体表示玻璃体,则图示表示的眼球模型和应采取的矫正措施不正确是。

A.远视眼模型,用凸透镜矫正B.近视眼模型,用凹透镜矫正
C.近视眼模型,用凸透镜矫正D.远视眼模型,用凹透镜矫正
【答案】:ACD
【解析】:近视眼是成像在视网膜的前面,要想看清物体,需带一个发散的透镜使像正好落到视网膜上。

所以是近
视眼模型,用凹透镜矫正。

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处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可以制成
A.照相机B.幻灯机C.投影仪D.潜望镜
【答案】:BC
【解析】: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且像距大于物距,是投影仪和幻灯机的原理。

选BC。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力是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的
B.发生作用的两个物体,每个物体既是施力物体,又是受力物体
C.施力物体施力在前,受力物体受力在后
D.两个物体发生力的作用不一定接触
【答案】:ABCD
【解析】: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是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的。

两个物体发生力的作用不一定接触。

所以,ABCD 都是正确的。

三、作图题
1.如图所示,重为100N的物体受到20N的水平向右拉力作用,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请你用力的图示法画出物体在竖直方向上所受到的力。

(1分)
【答案】:
【解析】:从力的作用点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带方向的直线。

2..在图中画出关闭发动机后沿斜面下滑的汽车所受各力的示意图.(1分)
【答案】:略
【解析】:①地面附近的一切物体都要受到重力作用,所以汽车受重力.
②汽车在斜坡上滑动时,与斜坡之间会发生相互挤压,汽车会受到斜面给它的支持力,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
③汽车在斜面上下滑,所以会受到斜面给它的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上.
故答案为:
3.画出图中未知的入射线、反射线、折射线(1分)
【答案】:略
【解析】:凸透镜有会聚的作用,凹透镜有发撒作用
4.在图中填入适当类型的透镜。

(2分)
【答案】:略
【解析】:
四、简答题
.一个燃烧的蜡烛在凸透镜的主轴上,若在透镜上放一个蜘蛛,在光屏上会出现什么现象?为什么?
【答案】略
【解析】:若在透镜上放一个蜘蛛,在光屏上光屏上仍有完整的像,只是亮度减弱
五、计算题
1.一只弹簧原长10cm,挂10N砝码时弹簧长度变为12cm,如再挂20N砝码时,弹簧的长度变为多少?(7分)【答案】:16厘米
【解析】:分析:弹簧测力计是根据弹簧在一定的弹性范围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弹簧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制成的.解:原长为10cm,受到10N的拉力时,弹簧长为12cm,则10N的拉力伸长2cm,所以1N拉力伸长0.2cm.受
到20N的拉力时,弹簧伸长4cm,再加上第一长为12cm,所以弹簧长度为16cm.
故答案为:16厘米。

2.质量是4.5kg的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该物体重多少N?(g=10N/kg)(6分)
【答案】:45 N
【解析】:G="mg=4.5Kg*10N/Kg=45" N
六、实验题
1.(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王聪同学先将凸透镜对着太阳光,调整凸透镜和白纸间的距离,直到太阳光
在白纸上会聚成一个最小、最亮的点,如图所示,这一操作的目的是;
(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由于蜡烛火焰的高度不合适,在光屏上得到如图所示不完整的像,要得到蜡烛
火焰完整的像,应将蜡烛向调节;
(3)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制成的;教室里的投影仪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
实像的原理制成的。

【答案】:
【解析】:聪同学先将凸透镜对着太阳光,调整凸透镜和白纸间的距离,直到太阳光在白纸上会聚成一个最小、最亮的点,如图所示,这一操作的目的是测量焦距,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由于蜡烛火焰的高度不合适,在光屏上得到如图所示不完整的像,要得到蜡烛火焰完整的像,应将蜡烛向上调节;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制成的;教室里的投影仪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放大实像的原理制成的。

2.【探究名称】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提出问题】小明通过前面物理知识的学习,知道放大镜就是凸透镜.在活动课中,他用放大镜观察自己的手指
(图A甲),看到手指的像;然后再用它观察远处的房屋(图A乙),看到房屋的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
他想:凸透镜成像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进行猜想】凸透镜成像的大小可能与有关.
【设计并进行实验】
小明在图B所示的光具座上,不断改变蜡烛与透镜间的距离,并移动光屏进行实验,所获得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结论与应用】
(1)分析数据可知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越短,光屏上像的大小就越,同时发现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就越 .
(2)小明班照毕业照时,摄影师发现两旁还有同学没有进入取景框内,这时摄影师应使照相机同学(选
填“靠近”或“远离”),同时还应将照相机的暗箱长度(选填“增长”、“缩短”或“不改变”).
【答案】:
【解析】分析数据可知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越短,光屏上像的大小就越大,同时发现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就越长.(2)
小明班照毕业照时,摄影师发现两旁还有同学没有进入取景框内,这时摄影师应使照相机远离同学,
同时还应将缩短照相机的暗箱长度
3..如图所示,这个弹簧测力计的最大称量是 N,其分度值
是 N,图中的示数是 N
【答案】:
【解析】:量程是0-5N,分度值是0.2N
4.小明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点燃蜡烛后,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

由此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得到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
B.得到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C.把蜡烛向左移动,调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清晰像变小
D.把蜡烛向右移动少许,要得到清晰的像,应向左移动光屏
【答案】:C
【解析】:物距大于像距是照相机的原理,得到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把蜡烛向左移动,调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清晰像变小。

选C。

5.如图所示,将凸透镜看作是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是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作是眼睛观察的物体。

拿一个近视眼镜给“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拿走近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

那么在拿走近视眼镜后,下列操作能使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像的是()
A.将光屏适当远离凸透镜
B.将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
C.将光屏适当移近凸透镜或将蜡烛适当移近凸透镜
D.同时将光屏和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
【答案】:C
【解析】:拿一个近视眼镜给“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拿走近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

那么在拿走近视眼镜后,将光屏适当移近凸透镜或将蜡烛适当移近凸透镜。

所以C是正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