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尘封的历史---庄桥机场之前世今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翻开尘封的历史---庄桥机场之前世今生
宁波庄桥机场
宁波庄桥机场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兵部队使用的一座军用机场。

机场位于宁波东北7公里处。

庄桥机场始建于抗日战争时期,是侵华日军在战败前仓促修建成的军用机场,侵华日军侵占了机场方圆十几公里,原先庄桥附近一带的压塞堰、梅林、穆家、里漕、外漕等处的民居均被踩平供修筑机场,当地居民被就地征用为民工修筑机场。

因施工质量不符合机场标准,机场跑道地基对飞机起降承载力不够,造成过数起事故。

紧接着日本战败,机场自然由国民政府接管。

解放后由解放军接管。

1952年7月,庄桥机场开始开工修复扩建,至1953年12月竣工。

1954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兵部队正式接收使用,成为海军航空兵的军事基地。

1984年至1990年,庄桥机场曾经作为军民合用机场,成立民航宁波站,1990年宁波栎社机场建成后,庄桥机场重新恢复为军用机场。

由于宁波城市发展的需要,庄桥机场将搬迁到CXGHW,但何时搬迁目前尚未确定。

从居民角度,非军事角度看机场
侵华日军强修庄桥机场的点滴(《新江北》2005-8-16第3版)61年前,侵华日军为修筑机场,在庄桥犯下骇人罪行,在庄桥曾流传这样的民谣:“日本狗强盗,割掉我青稻,拆毁我家房,屠杀我同胞”。

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的日子里,庄桥葛家村曾亲历过其景其情的两位老人提起那段悲惨的往事,仍义愤填膺。

76岁的曹天亮说:我是个孤儿,那年15岁,靠放牛与外婆相依为命。

1944年秋天,早稻已经收割了,晚稻正长得旺。

一天,我正在放牛,见鬼子乘卡车来了好多......后听说,鬼子要造飞机场,眼看秋收在望,乡亲们都急坏了,生怕一年辛苦白费了。

可鬼子却不管这么多。

没过几天,他们又来好多人,又是测量又是打桩,圈起5000多亩的土地,周围都拉起了铁丝网,限里面的人家半个月内搬完......当时的情形
真是惨啊,在鬼子刺刀下,人们成群结队去逃难,还不准带走家里的东西,整个村子哭声一片。

看着辛苦种下又丰收在望的庄稼被糟蹋,农民的心痛哟,一杨姓的老太见儿子辛苦了半年多的80亩稻田被踩踏,便上前恳求鬼子脚下留情,不料被鬼子活活打死,其儿家不成家,村不象村,也跳河自尽了......接着就是拆房子了,一个个村子转眼成了废墟,鬼子哪管你哭天抢地,用刺刀逼着不让靠近,对房屋主人不给巴掌已是算好了,更别说什么补偿了。

村子没了,稻田没了,房子没了,人们赖以生存的条件都被日本鬼子强占剥夺了,受尽苦难的人们,又被鬼子强征去做苦工。

庄桥附近的村子,见人就被抓去做工,我在外放牛时,也被抓去了。

鬼子逼我用水牛拉水车,把低洼地里的积水弄干,动作稍慢点就挨鬼子巴掌,到晚上饿晕了,还是一个民工头施舍了一点剩饭,那也是黄糙米拌黄豆,很难下咽。

小鬼子恶有恶报,机场建好后,降落的好几架飞机都机毁人亡,原因是施工没过关,地基不结实造成的。

坏事做绝的鬼子心虚了,之前他们把圈地里的坟墓都掘掉了,他们怕遭报应,还请了道士大做法事,但这避免不了他们的失败,他们的所作所为,早就决定了这样的结果,我们中国人是吓不倒的。

83岁的傅金堂说:日本鬼子在庄桥造圈地造机场的情形我记得很清楚。

他们首先是圈地。

铁丝网一直拉到江北大河边,那是多大多好的土地,我们祖辈都生活在这,还都种着庄稼,鬼子铁丝网一拉,就全成他们的了。

接着就是赶人,只要是圈地里的人,都没二话的赶出来,家里东西都不能拿,你多说一句话就要被鬼子打。

有户人家有六间房子,眼看这些家产顷刻化为乌有,房主去求鬼子兵给他留一间,结果遭了一顿打,见生路断了,他也就寻了短见,这样的惨事说也说不完。

我一家被赶出来后,吃的用的都没有。

有一天下雨,我以为鬼子站岗的人不多了,就和姐姐偷偷钻进铁丝网,想拿些东西出来。

谁知鬼子哨兵戴着跟民工一样草帽,我们没看出来就撞上枪眼了。

那鬼子可凶了,一个枪托把我砸倒,我那40多岁的姐姐见状,“卟”地跪在地上,一个劲地求情,鬼子一顿拳打脚踢后,才放了我们。

最让人心
痛的场景,莫过于亲眼看着自家房屋被推倒,自己亲手种的庄稼被糟蹋......但为了活命,我们只好逃难。

我家先是搬到了倪家堰,后来也到庄市。

家里没有吃的,我们一家人帮人做短工,农忙时,起早摸黑干一月才能换来200斤稻谷,现在回想这些,真不知日子怎么熬下来。

(林余根据老人录音整理)
庄桥机场,落日之余辉
作为军事基地,本是个涉禁话题。

然而,当其固有的神秘色彩即将褪尽之时,我们不妨从历史人文角度来个简要素描。

(有关军事要素一律回避)
落日之初
听老一辈讲,庄桥机场由日本在战败前夕仓促建成。

机场方圆十几公里,原先庄桥附近一带的压塞堰、梅林、穆家、里漕、外漕等处的民居均被踩平,居民被就地征用,一时间景象惨不忍睹。

随着太阳旗的败落,机场自然由国民政府接管。

当地还有个别老人清楚记的日军在投降前夕的一幕:机场军营里日夜传来鬼哭狼嚎声,一拔拔小鬼子(15岁左右)向当地居民跪地谢罪。

新的景象
解放后,党和政府对机场进行了新的修建。

附近被认定为“地富反坏”的四类分子一律被迁走。

修建之时,人民大动员,附近素质好的居民五步一岗,与解放军共同参加修建和执勤。

机场迎来了新的春天。

八十年代之前,机场还带有浓厚的军事色彩。

环机场河的要道上均有岗稍,进出有极其严格的手续。

机场是一个神秘的地方,一人多高的茅草一望无际,机场内甚至有野猪、狸猫等野生动物的出现。

九十年代之后,机场逐渐淡去了神秘的军事色彩。

机场内的酒厂、汽水厂等军营企业不断出现,机场内到处可见种地养殖的农民,原先穆家河上的岗亭也无人看守,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军民独木桥,经常可见当地居民在机场内的野塘小河垂钓的身影,有时稍一抬头,就会担心脑袋碰到飞机的肚皮。

当然,机场的正门还是如往日般的威严。

原文作者的感受:
观感:有了机场,当地人民和政府多了许多付出。

附近很大范围内不得有高层建筑,各种城市发展要素被加以限制。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庄桥机场已经逐渐淡出了军事的色彩,是应该还以本来面目的时候了。

我们盼望着,期待着江北人民又一个春天的来临。

庄桥机场本来就是罪恶中建造的,一直给庄桥带来不幸。

机场的起降给居民带来困扰只是其中很小一点。

首先,经过日本鬼子的机场修建,民不聊生。

其次是交通问题。

本身庄桥离宁波市中心不是很远,位置比洪塘要好。

机场就像一座大山,所有道路必须从它旁边绕过。

它比大山还严重,因为大山下面还可以修隧道,机场下面总不行吧。

而且更让人郁闷的是,地图上还看不到有这么个机场,有的地图上竟然有道路从机场位置穿过,让人摸不着头脑。

我现在知道从宁波经环城北路和329国道去慈溪为何要先往东绕远路。

接着就是影响城市规划,所有的规划道路,包括公路、铁路、河流、轻轨都只能饶开这里。

而且,附近很大范围内不得有高层建筑。

这些等于把庄桥的喉咙给卡住了,其他的设施,如市政、商场超市、宾馆饭店、医院、学校、娱乐场所等都不容易光顾这里。

宁波短期规划没有把庄桥列为重点发展区域之一就很自然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