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临界RESS法包覆超细RDX工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引 言
黑索今 ( R DX ) 因其优越的综合性能被广泛应用 于发射药、 推进剂和 混 合 炸 药 中, 但 因 感 度 较 高、 装药 性能欠佳, 故使应 用 受 到 一 定 限 制
[ 1 ]
2 实验部分
2 . 1 材料与仪器 原料:亚微米 R DX , 中国兵器工业传爆药性能检 测中心提供;乙酸乙酯( 分析纯) , 天津化学试剂二厂; 氟橡胶 F P M2 纯 6 0 2,中吴晨光化工 研 究 所;二 氧 化 碳 ( 度 ≥9 9 . 8 %) , 太原钢铁有限公司气体供应处。 仪器:HA 超 临 界 流 体 细 化 ( 萃取) 装 置, 江苏南 通市华安超临界 萃 取 有 限 公 司;撞 击 感 度 测 试 仪, 中 国兵器工业传爆药性能检测中心;9 0 p l u s 型激 光 粒 度 仪, 美国 B R OOK HA V E N 公 司 生 产;S 4 7 0 0型 场 发 射 扫描电镜, 日本日立公司生产。 2 . 2 实验过程 将一定量超细 R DX与 包 覆 剂 氟 橡 胶 溶 解 于 乙 酸 乙 酯 制 成 悬 浮 液 置 于 高 压 釜 内; 往釜内通入高压 C O2, C O2 气体迅速扩散 到 溶 液 内 并 使 其 体 积 发 生 膨 胀, 并与乙酸乙酯互 溶, 导 致 氟 橡 胶 溶 解 度 大 大 降 低, 造成溶液极大的过饱 和 度, 氟橡胶结晶析出沉积在黑 索今微粒表面, 同时 结 晶 中 残 留 的 乙 酸 乙 酯 被 超 临 界 溶剂萃 C O2 气体带走。整个实验过程包括溶液膨胀、 取、 氟橡胶在 R DX表 面 沉 积、 溶剂和 C O2 分 离 收 集。 实验操作流程如图 1 。 2 . 3 撞击感度测试 按 GJ B 7 7 2 A 9 7方法 6 0 1 . 3 1 2型工具法进行撞击 感度测试。测试条件为: 落锤质量( 2 . 5± 0 . 0 0 2 ) k g , 药 量( 3 5± 1 ) mg , 温度 2 0℃ , 相对湿度 ≤8 0 %。
d .0 . 6g / mL
F i g . 5 S E Mp h o t o g r a p h so f R DXmo l d i n gp o wd e r su n d e r d i f f e r e n t p r e s s u r e
F i g . 6 S E Mp h o t o g r a p h so f R DXmo l d i n gp o wd e r su n d e r d i f f e r e n t 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
C h i n e s e J o u r n a l o f E n e r g e t i c Ma t e r i a l s ,V o l . 1 9 ,No . 2 , 2 0 1 1( 1 4 7- 1 5 1 )
含能材料
w w w . e n e r g e t i c ma t e r i a l s . o r g . c n
法等存在工艺复杂、 易团聚和污染严重等缺点。目前, 超临界 C O2 流体 具 有 良 好 的 流 动、 传 递、 溶解特性和 化学惰性
[ 6 ]
, 超临界流体 R E S S法 作 为 一 种 新 型 包 覆
[ 7 ]
方法用于钝化炸药 已 有 报 道, 张树海
等运用超临界
[ 8- 9 ]
溶液快速膨胀 ( R E S S ) 技术对硝胺炸药颗粒进行了包 覆, 结果表明 包 覆 后 撞 击 感 度 明 显 降 低。 柴 涛 等 O 为基的高聚物性 采用超临界 C O2 包覆法制备出 NT 粘结炸药( P B X ) 并 与 水 悬 浮 法 作 比 较, 说明超临界流 体包覆技术是针对 NT O 类水溶性炸药进行表面包覆 改性的无污染有效途径。 本实验以超 细 黑 索 今 ( R DX ) 为 主 体 炸 药, 氟橡胶 ( F P M2 为 钝 感 包 覆 剂, 采用超临界 R E S S法 对 超 细 6 0 2) R DX表面进行包覆改性, 考察了工艺条件对 R D X包覆 效果的影响, 并对其包覆后造型粉进行了撞击感度测试。
收稿日期:2 0 1 0 0 9 1 7 ;修回日期:2 0 1 0 0 9 2 5 作者简介:张俊( 1 9 8 4-) , 男, 在读硕士, 在读硕士, 新型钝 感 高 能 药 剂 制备与研究。 e ma i l : z h a n g j u n 0 3 1 6 @1 2 6 . c o m
超临界 R E S S法包覆超细 R DX工艺
1 4 7
文章编号:1 0 0 6 9 9 4 1 ( 2 0 1 1 ) 0 2 0 1 4 7 0 5
超临界 R E S S 法包覆超细 R D X工艺
张 俊,张景林,王保国,刘树浩,张 涛,周得才
( 中北大学化工与环境学院,山西太原 0 3 0 0 5 1 ) 摘 要:采用超临界流体 R E S S法对超细黑索今( R DX ) 进行了包覆, 研究 了 不 同 系 统 温 度、 溶 液 浓 度、 系统压力对包覆后超细 R DX 造型粉效果的影响, 并对其进行撞击感度测试。结果表明, 系统温 度 4 5℃ 以 上, 造 型 粉 颗 粒 之 间 氟 橡 胶 粘 结 在 一 起, 分 散 性 较 差; 氟橡胶浓度 0 . 4g / mL以上, 其造型粉颗粒尺寸增大; 系统压力降低到 1 2MP a以下, 颗粒表面未完全 被 氟 橡 胶 包 覆, 且分散性也较 差。当系统温度 4 0℃ 、 氟橡胶浓度 0 . 3g / mL 、 系统压力 1 4MP a 、 通气时间 2 0mi n条件下, 包覆效果最好。包覆后样品撞击感度特 性落高比超细 R DX ( 2 5 . 2c m) 提高了 9 . 4 8c m。 关键词:材料科学;超临界 R E S S法;复合含能材料;撞击感度 中图分类号:T J 5 5 文献标识码:A DOI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6 9 9 4 1 . 2 0 1 1 . 0 2 . 0 0 6
。通过改善其晶
体形貌( 如粒子大小、 尺寸) 或用钝感剂对表面进行包 覆来改善 R DX的 综 合 性 能。 超 细 粒 子 由 于 粒 子 粒 径
2 ] 小、 比表面积大、 易产 生 团 聚 而 失 去 超 细 粒 子 特 性 [ 。 3- 5 ] 传统的包覆技术 [ , 如喷雾干燥法、 水悬浮和粘结剂
超临界 R E S S法包覆超细 R DX工艺
1 4 9
a .8 . 5MP a
b .1 0MP a
a .0 . 2 4g / mL
b .0 . 3g / mL
c .1 2MP a 图5 不同压力条件下 R DX造型粉的 S E M
d .1 4MP a
c .0 . 4g / mL 图6 不同浓度条件下 R DX造型粉的 S E M
图2 超细 R DX的粒度分布图 F i g . 2 Di s t r i b u t i o no f u l t r a f i n eR DXp a r t i c l es i z e ( G( d ) ,p a r t i c l el i g h t s c a t t e r i n gr e l a t i v ei n t e n s i t ywh i c hi t s p a r t i c l es i z ei sd ;C ( d ) ,p a r t i c l ea c c u mu l a t i o nwh i c hi t sp a r t i c l e s i z ei sl e s st h a nd . ) c .5 0℃ 图4 不同温度条件下 R DX造型粉的 S E M 照片 F i g . 4 S E Mp h o t o g r a p h s o f R DXmo l d i n gp o wd e r s a t d i f f e r e n t t e mp e r a t u r e s a .4 0℃ b .4 5℃
C HI N E S EJ OU R N A LOFE N E R GE T I C MA T E R I A L S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含能材料
2 0 1 1年 第 1 9卷 第 2期 ( 1 4 7- 1 5 1 )
1 4 8
张俊,张景林,王保国,张涛,周得才,刘树浩
图1 超临界 S A S包覆流程图 1 —C O2 气瓶, 2 —压缩泵, 3 —高压釜, 4 —分离器, 5 —溶剂罐 F i g . 1 F l o wd i a g r a mf o r s u p e r c r i t i c a l S A Sc o a t i n g 1 —C O2 b o t t l e ,2 —C o mp r e s sp u mp ,3 — Hi g hp r e s s u r ek e t t l e , 4 — Di s c r e t ed e v i c e ,5 —S o l v e n t t a n k 图3 超细 R DX扫描电镜照片 F i g . 3 S E Mp h o t o g r a p ho f u l t r a f i n eR DX
3 . 2 . 2 系统压力的影响 在系统温度 4 0℃ 、 氟橡胶浓度为 0 . 3g / mL 、 通气 时间 2 0mi n 。系统压力分 别 为 8 . 5 ,1 0 ,1 2 , 1 4MP a 条件下, 对超细 R DX进 行 包 覆, 并对包覆后造型粉进 行了研究, 其S E M 照片如图 5所示。
从图 5中可 以 看 出, 当系统压力为 8 . 5MP a时, 造型粉颗粒之间相互粘结在一起, 分散度较差, 且表面 未完全 包 覆, 有 细 微 裂 纹, 颗 粒 尺 寸 在 5~1 5μ m之 间; 随系统压力升高, 其 包 覆 效 果 得 到 改 善, 造型粉呈 球形和椭球 形, 分 散 效 果 好。 当 系 统 压 力 为 1 4MP a 时, 能在较短时间内达到高过饱和度, 从而使氟橡胶瞬 间形成很多晶核, 溶液中存在溶质浓度很低, 晶核不再 生长, 因此得到均匀, 粒度微小的氟橡胶。 气体抗溶剂重结晶过程中, 决定微粒尺寸及分布主
3 结果与讨论
3 . 1 粒度及 S E M 分析 用激光粒度分析仪测试超细 R DX粒度分布, 如图 2所示;用扫描电镜观测超细 R DX形貌, 如图 3所示。 图 2显示, 超细 R DX的最小粒径为 3 0 7 . 5n m, 最大粒 径为 1 4 3 3 . 3n m, 其平均粒径为 6 6 3 . 9n m。 从 图 3 可见, R DX粒 子 呈 六 棱 柱 形, 其 分 布 也 较 均 匀 一 致。 但在粒子之间出现一 定 程 度 粘 合, 导致尺寸略微增大 ( 0 . 4~ 1μ m) 。 3 . 2 影响因素及分析 3 . 2 . 1 系统温度的影响 在系统压力 8 . 5MP a 、 氟橡胶浓度 0 . 3g / mL 、 通气 时间 2 0mi n , 温度分别为 4 0 ,4 5 ,5 0℃ 条件下对超细 R DX进行包覆, 包覆后造型粉的 S E M 照片如图 4所示。 从图 4中可以看出, 在4 0℃ 条 件 下, 造型粉颗粒 显球状和椭球状, 其表面均匀包覆着一层氟橡胶, 且分 散好, 总体上造型粉颗粒尺寸保持在 4~ 1 2μ m 之 间, 但随着温度升高, 所得造型粉能明显看出大部分都交 联在一起, 分散性较差, 且颗粒尺寸明显增大。这可能 是由于在温度较高情 况 下, 氟橡胶在乙酸乙酯的溶解 度随温度升高而上升, 从而使过饱和度增加, 导致氟橡 胶不能迅速沉积在 R DX表面。因此可以推断, 当系 统 处于超临界状 态, 温度为 4 0℃ 时 有 利 于 钝 感 剂 均 匀 沉积在 R DX炸药表面, 包覆均匀性提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