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图画书与其他有图类书籍的区别浅析图画书的特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20-09-28
基金项目:甘肃省“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2014年研究项目“西部地区学龄前儿童绘本阅读教育现状研究———以兰州市为例”(G S[2014]G H B Z 076)。

作者简介:李珺(1980—),女,回族,河北衡水人,讲师。

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

从图画书与其他有图类书籍的区别浅析
图画书的特点

珺1,刘陇丽2
(1.兰州城市学院教务处,甘肃兰州730070;2.兰州交通大学附属小学,
甘肃兰州730070)

要:图画书是借助色彩多元的图像、生动形象的文字等信息进行故事讲述的特殊儿童
文学样式,对提升儿童的感知力、发展其想象力、培养其创造力、丰富其表现力等起着重要的作用。

文章从艺术风格、美学特征和表现形式等方面,通过分析图画书与其他有图类书籍的区别,进一步探讨了图画书的丰富性与多元性,对明确图画书的特点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图画书︔有图类书籍︔特点中图分类号:J53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9020(2021)01-053-04
图画书(Picture Books ),又称绘本,顾名思义就是“画出来的书”,是借助色彩多元的图像、生动形象的文字等信息进行故事讲述的一种特殊的儿童文学样式。

图画书既然是“画出来的书”,可见其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图画。

很多文字书中都会带有插图,连环画里每一页的文字上面都有图画,动漫书更是完全由大大小小的画面所组成。

带插图的文字书、连环画、动漫书与图画书既有共性,又有区别。

但并不是所有带图画的书,都能被称之为图画书。

一、图画书与其他有图类书籍的区别
(一)带插图的文字书
带插图的文字书是书里间或配有与书中某些情节相呼应的一幅或几幅插图,其主体部分是文字,故事情节是靠文字进行讲述和推进的,书中的插图只是对于某一部分文字或情节的呈现,插图起到的是“锦上添花”的作用。

如果删除书中的这些插图,并不影响故事的推进,也不影响读者理解情节内容。

如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二年级语文教科书指定的必读书目之一《七色花》([苏联]瓦·卡达耶夫/
文,皮痞祖/插图),书中就是以文字来讲述小女孩珍妮借助于七色花来实现不同愿望的故事。

其中讲到男孩子们在玩北极探险的游戏,但他们却不愿带着小女孩珍妮玩。

珍妮一气之下扔出蓝色花瓣,许了个“马上到北极”的愿望。

在这些文字下面所配的插图,就是穿着夏天裙子的小女孩珍妮被蓝色花瓣带到冰天雪地的北极时的场景。

这幅插图能起到身临其境、营造氛围和切换场景的作用,但如果没有这幅插图,并不影响读者的理解,也并不影响故事的发生和发展。

(二)连环画
连环画书籍往往开本不大,体积小到可以揣进口袋里,故事中的人物画的又小,所以又被叫作“小人书”。

一般一页一幅带边框的画,每幅画下面
配一段简明的文字脚本,画面以黑白线描为主,用多幅同等大小的画面和少量文字连续叙述一个故事或事件的发展过程。

连环画中的文字和图画貌似是等量的,但图画往往是先依据相应的文字脚本而后绘制的,每页虽然都有文有图,但图画主要是为了将文字内容进行形象化呈现,单看图画和图画间是没有连续性的,所以连环画中的图画对文字是一种辅助和从属的关系。

53
(三)动漫
动漫,即对动画、漫画的合称,指动画与漫画的结合。

动画是采用逐帧拍摄,并通过连续播放而形成活动影像的新兴艺术表现方式。

漫画是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来描绘生活或时事的绘画表现方式。

因此,集娱乐性、艺术性、商业性于一身的动漫作品以书的方式呈现时,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运用连贯的图画来讲故事。

动漫书最大特点就是一个页面上会切分出许多个画格,一个个画格连接起一个完整的动作,形成一种强烈的动感,所以看动漫书,更像是看动画片。

[1]在动漫书中,每个版面通常由数张大小、数量相当的图画组成,整本书按照四格或多格带边框的固定形式排版,整书相较图画量大,画面表现以漫画风格为主,画面与画面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主要依靠画面中人物对话和人物动作的变化来推动故事情节;文字量少,以对话框中的人物对话为主。

由此可见,动漫书的图画部分是主体,文字居于从属地位,文字是为图画服务的。

综上所述,带插图的文字书、连环画、动漫书中的文字和图画在书中所占的比重各有不同,均是文字或图画侧重其一,一方作为主体、另一方从旁辅助,虽有配合,但未结合。

而真正意义上的图画书,其中的文字和图画一定不仅仅是文字和画面的简单叠加,图画和文字在图画书中是合作互补的关系,呈现出图文相融、相辅相成的和谐共融状态。

二尧图画书的特点
图画书的艺术风格与其他形式的幼儿文学迥然不同,因其独特的美学特征和表现形式,呈现出鲜明的特点。

(一)形象直观性
如果以艺术形象的审美方式为依据对所有艺术种类进行划分,绘画属于视觉艺术,文学则属于想象艺术。

图画书作为绘画和文学的结合体,通过鲜明的色彩、独特的构图、富有静态美感的画面、具有形象性和想象力的文字构成完整的意义故事。

不论是图画还是文字部分都是以直观的故事和形象的画面直接作用于儿童的视觉,从而突出的表现故事的焦点与中心,具有形象直观性的特点。

20世纪,众多图画书读者与研究者已经就图画书的叙事能力展开了创作探索,莫里斯·桑代克(Maurice Sed⁃
nak)、李欧·李奥尼(Leo Lionni)、安东尼·布朗(Anthony Browne)等在内的一大批图画书作家都为图画书画面叙事能力的拓展做出了重要的探索与贡献。

而现在,画面的叙述及其技法的创新、文字的精练及其内涵的丰富已经成为当代图画书实现自我艺术提升的一个重要途径。

如何利用每一个信息元素发掘图画书本身的叙述能力,使画面和语言文字共同参与到静态的呈现与动态的叙述中,使得图画书的形象直观性得到最大程度的体现已经成为图画书走向精益求精及创新发展的重要课题。

如瑞士图画书《我是彩虹鱼》(马克斯·菲斯特/文图),故事的第一页,讲述了彩虹鱼是整个海洋中最美丽的一条鱼,他有着彩虹般闪闪发光的鳞片,有着别人都想拥有的漂亮的外表,但却总是孤零零一个人,没有朋友,也不快乐。

而故事的最后一页,彩虹鱼身上只剩下最后一片闪光鳞,而它周围的每条小鱼身上都有了一片彩虹鱼曾经视若珍宝的闪光鳞,原来那些闪光鳞都是彩虹鱼送出去的。

虽然彩虹鱼失去了一些美丽的闪光鳞,可是它却得到了快乐,得到了小伙伴们的认可。

由于这本图画书采用了独特的烫金技术制作而成,彩虹鱼身上璀璨夺目的闪光鳞片借助这一技术形象地呈现在了读者面前。

而第一页中彩虹鱼身上诸多的鳞片数量却孤身一人,及最后一页彩虹鱼暗淡的鱼身及周围众多的伙伴数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形象直观地体现了彩虹鱼的付出与得到,也让读者明白给予与收获的道理。

(二)内涵丰富性
同一本图画书往往在不同的读者中能造成“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阅读效果,具有多次阅读、多元解读的可能。

如美国图画书《好饿的毛毛虫》
(艾瑞·卡尔/文图),里面所涉及的内涵非常丰富,包括:星期一至星期日的不同表达、1~10的数字概念、15种常见食物的名称、不同颜色的认知、大小多少等抽象概念的学习、毛毛虫从出生到变成蝴蝶的生长历程、健康饮食的观念等等。

《好饿的毛毛虫》可以在反复阅读中,帮助孩子在这本书里学到丰富的内容。

除此之外,许多图画书作家常常在书中有意留下一些“小细节”“小情节”“小线索”。

这些细节、情节和线索有的与主题息息相关,有的与主题关联不大,但同样也能极大地增强图画书的趣味性。

前者如加拿大图画书《爷爷一定有办法》(吉尔曼/文图),每一页都包含约瑟家和住在他家地板下的老鼠家这样两个家庭的故事。

在约瑟的不同成长阶段,爷爷把一块布料先后缝制成一条毯子、一件外套、一件马甲、一条领带、一块手帕、一粒纽扣,总是能化腐朽为神奇,有办法把旧东西通过修剪和
54
重新缝制变成新的东西。

而每次被爷爷剪掉的布料碎片又通过地板缝隙进入老鼠的家,被老鼠一家添置成了被褥、衣裤、窗帘、桌布、亲子装、毛巾等新的生活用品。

一块布料串联起了两个家庭,一方布料做成的东西越来越小,另一方布料做成的东西越来越多,却共同营造出平凡生活中浓浓的温情。

后者如美国图画书《晚安,大猩猩》(佩吉·拉特曼/文图),书中几乎每一页都有一个玫红色气球,这个气球和整个故事全无关联,但就是忽隐忽现的,飘不出读者的视线,引逗着读者在看完故事内容后在新的页面中找寻一番,为全书的阅读增添了新的趣味。

总之,不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能为图画书带来更为丰富的内涵,也为孩子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极大地丰富与延伸了文字或图画所表达的内容,使图画书呈现出别样的魅力。

(三)动静结合性
莱辛在他知名的文艺论著《拉奥孔》中对文学与绘画的界限曾作过如下区分:以颜色和线条为媒介的绘画,其各部分是并列在空间中,铺开在一个平面上的,因此宜于表现静止的事物;而以语言为媒介的文学,其语言各部分是在时间中先后承续,沿着一条直线发展的,因此宜于表现动作的叙述。

从这个意义上说,当代图画书的出现指向着一种内含矛盾的艺术样式。

在典型的图画书创作中,画面与语言文字共同参与到静态的呈现与动态的叙述中。

于是,原本宜于表现动作的语言文字不得不服从画面空间的停顿要求,在下一个翻页得到继续之前截断语流,以便融入到对应画面的空间表现之中;而原本宜于表现静态的画则必须突破单个画面的静止、凝固倾向,转而同时承担起线性的动作叙述功能。

[2]
因此,图画书作为动态艺术和静态艺术的结合,兼具了画面的连贯性和文字的跳跃性,也兼具了动态的故事脉络讲述及静态的画面细节呈现。

文字与图画的动静结合、静动互补关系在十几页的讲述空间内充分得以体现,让故事在翻页的过程中和读者展开良好的互动,也极大地培养了读者把握静态视觉节奏、丰富动态故事进程的能力,有效提高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在动静结合的阅读空间中为读者带来了多元的阅读感受。

如美国图画书《格林爷爷的花园》(莱恩·史密斯/文图),借助格林爷爷的曾孙之口,讲述了喜欢园艺的格林爷爷将一生最重要的事都记录在花园里的故事。

其中一页讲到“高中后,他的愿望是去学习园艺”,配合着小曾孙闭眼吹拂一支蒲公英的画面,蒲公英的种子漂浮在空中,明明是一副静止的画面,却仿佛在下一秒钟这些种子就会飞出书中飞入土里,生根发芽落地开花,好像格林爷爷能不费吹灰之力地实现自己的愿望。

紧接着翻页后,故事用2页合并的幅宽来呈现之后的变故——
—“但他却不得不参加了一场世界大战”。

发射出炮弹的大炮、冒着火星被击落的飞机、被迫跳伞的飞行员、弥漫着硝烟的背景天空、满地生长着如同喷洒的鲜血般的红色灌木……虽然依然是静态的画面,但宽阔的画面如同陷入战火的世界,而战争中瞬息万变、残酷危险的动态场景也在一瞬间映入眼帘、植入脑海。

这里不论是画面还是文字,都在静态中蕴含着动感,在定格中包含着变化,体现出图画书极佳的动静结合性。

(四)视角传达性
视角原指由物体两端射出的两条光线在眼球内交叉而成的角,用在文艺鉴赏中是指为了取得预期的艺术效果,对故事内容进行特定讲述,对画面构图进行设计组织的特定创作角度。

众所周知,同样的事件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就会呈现出不同的样貌,不同的人也会有不同的解读。

一本优秀的图画书往往可以通过画面和文字的配合,创造出多元的阅读视角,使得读者可以站在不同的视角,解读出丰富的故事内涵。

比如日本图画书《鳄鱼怕怕牙医怕怕》(五味太郎/文图),书中的两个主人公:一只长了蛀牙的鳄鱼和一个害怕鳄鱼的牙医不得不相约见面,彼此面对。

每一页中,鳄鱼和牙医的对白都是一模一样的,但如果从左半页鳄鱼的视角和右半页牙医的视角分别来看,可以从各自独立的视角中看到他们分别经历了属于自己的“不想去—不得不去—克服恐惧—勇敢面对”的历程。

而如果把每一个横版页面作为一幅完整的大图来看,借助全页面的复合视角,则营造出了相同台词、相同心理却又不得不彼此惧怕、不得不相互面对的趣味性氛围。

此外,图画书中运用透视技法的平视、仰视、俯视等来构图,往往也是传递信息的重要方式。

比如由下至上的仰视视角可以突显人物或物体的高大感,但也可以造成一种压迫感;由上而下的俯视视角在将事物变小的同时,也可以令人产生凌驾其上的安全感。

如美国图画书《我怎样学习地理》(尤里·舒利瓦茨/文图),故事是作者尤里·舒利瓦茨在73岁时根据自己小时候真实的成长经历创作而成,
55
责任编辑:黄曦瑶
讲述了全家在战争中辗转漂泊异乡时,父亲在极度匮乏的物质条件下将仅剩的原本用来买食物的钱买回一幅地图。

饥饿的小男孩以为自己永远都不会原谅父亲。

但却是这幅地图,带他在贫穷饥饿中看见了世界的美好。

故事开始时,贫穷饥饿的孩子坐在家徒四壁的房屋门口,骨瘦如柴,双目无神。

他平视着前方,麻木地看着眼前的什么,就像不得不被现实裹挟,被动地接受所有糟糕的生活困境。

而当父亲把地图钉在墙上时,孩子仰头看着父亲,也看着占据了整整一面墙、把昏暗的房间映衬得五彩缤纷的那幅地图。

这样的仰视带着不解,也带来了从物质到精神的超脱。

当孩子沉浸在研究地图上那些奇怪的地名时,画面中的孩子仿佛乘着想象的翅膀,飞升到了空中俯视着下面的世界,从没离开过房间的他被带到了无数神奇的地方。

这样的俯视不仅带着读者从现实世界进入到一个孩子的内心世界,更是实现了从物质匮乏到精神满足的飞跃。

一个本该带着痛苦的故事,因为视角的切换,传达出更加深刻的思想内涵。

(五)形式多样性
图画书的表现形式丰富多样,百无禁忌,几乎所有能想起的文字及画面表现样式都可以用来作为图画书的“语言”。

图画书的文字部分体裁可以是童谣,如《一园青菜成了精》(编自北方童谣,周翔/图);可以是歌曲,如美国图画书《The Wheels on the Bus 》(美国歌曲,R ·W ·艾莉/图);可以是韵文,如美国图画书《五只小猴子床上蹦蹦跳》(艾琳·克里斯特洛/文图);可以是故事,如德国绘本
《鳄鱼爱上长颈鹿》(达妮拉·库洛特/文图)等等。

至于题材,那更是取材广泛,包罗万象。

图画书也可以用各种绘画素材来完成。

它可以用油画绘制,如美国图画书《大卫,不可以》(大卫·香农/文图);可以用水粉绘制,如《猜猜我有多爱你》(山姆·麦克布雷尼/文,安妮塔·婕朗/图);可以用水彩绘制,如瑞士图画书《我是彩虹鱼》
(马克斯·菲斯特/文图);可以用彩铅绘制,如《爷爷变成了幽灵》([丹麦]金·弗珀兹·艾克松/文,
[瑞典]爱娃·艾瑞克松/图);可以用简笔画绘制,如日本图画书《好饿的小蛇》(宫西达也/文图);可以用水墨丹青绘制,如《一园青菜成了精》(编自北方童谣,周翔/图);可以是简单黑白线条就完成的,如美国图画书《爱心树》(谢尔·希尔弗斯坦/文图);可以用简单的色块完成,如美国图画书《小蓝和小黄》(李欧·李奥尼/文图);可以用版画的方式绘制,如美国图画书《100万只猫》(婉达·盖格/文图);可以在照片上添加制作,如《古纳什小兔》(莫·威廉斯/文图)等等。

至于绘画风格,也是不
胜枚举;算上印刷制作工艺,更是无法穷尽。

诸种文字及画面的万千组合,造就了图画书表现形式的多种多样。

而图画书最大的魅力之一,就是在简单的书页中,借助丰富多彩的讲述形式,将大千世界展现在读者眼前。

让人每拿起一本图画书,都像进入了一个全然不同的崭新世界。

参考文献院[1]彭懿.图画书应该这样读[M].南宁:接力出版社,2012:5.
[2]方卫平.论当代西方图画书中的画面视角升降技巧及其启示[A].方卫平.思想的跋涉[C].青岛:青岛出版社,2015:273.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icture Books Based on the Difference Between Picture Books and Other Books with Illustrations
LI Jun 1,LIU Long-li 2
(1.Office of Academic Affairs,Lanzhou City University,Lanzhou Gansu
730070;2.Elementary School Affiliated to Lanzhou Jiaotong University,Lanzhou Gansu 730070)
Abstract:P ictu re b ook is a sp ecial style of ch ild ren 's literatu re th at tells stories with th e h elp of colorfu l im ages,vivid word s an d oth er in form ation.I t p lays an im p ortan t role in im p rovin g ch ild ren 's p ercep tion ,d evelop in g th eir im agin ation ,cu ltivatin g th eir creativity an d en rich in g th eir exp ressiven ess.F rom th e asp ects of artistic style,aesth etic ch aracteristics an d form s of exp ression ,th is p ap er an alyzes th e d ifferen ces b etween p ictu re b ook s an d oth er b ook s with illu stration ,an d fu rth er exp lores th e rich n ess an d d iversity of p ictu re b ook s,wh ich is of great sign ifican ce to clarify th e ch aracteristics of p ictu re b ook s.Key words:p ictu re b ook ;b ook s with illu stration ;ch aracteristics
5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