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县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无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料概述与简介
扶余县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题
高一语文
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1——10题涂在答题卡上,
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纸和答题卡,试题自己保留。
第I卷(3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纸和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填写清楚。
请认真核准考号、姓名和科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本试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要求。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A 樯橹(qiáng)纶巾(lún )渑池(miǎn )舞榭歌台( xiè )
B 吟啸(xiào )孱头(càn )冠冕(miǎn )残羹冷炙( zhì )
C 帷幄(wò )骸骨(hái )阏氏( yān )遥岑远目( cén )
D 汤镬(huò )旄节(máo )斧钺(yuè )肉袒负荆( tǎn )
2.选出下列各项中字形的书写有错误的一项()
A. 销魂憔悴百无聊赖
B. 敕造寒暄
C. 萧瑟厮打流觞曲水戊戌变法
D. 罪愆窈窕对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正确一项是
C.孔子曾离开鲁国出游齐国,但受到了排斥;到了宋国、卫国,却被驱逐;在陈国、蔡国又遭受围困;政治主张受挫,无奈又回到鲁国,却受到了善待。
D.孔子有辩才,他的施政策略深得齐景公的赏识;然而他对音乐的喜爱,对《韶》乐学习
的情不自禁和痴迷以及齐国人对此的赞赏,却让齐景公感到了宝座的倾危而没能重用他。
第Ⅱ卷(120分)
四.(26分)
1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孔丘,圣人之后,虽不当世,必有达者。
今孔丘年少好礼,其达者欤?吾即没,若必师之。
”(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1)-(2)题。
(8分)
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1).此诗写于作者漂泊途中。
通过旅夜所见星、月涌的壮阔景象的描写,抒发了作者的感情。
下列说法最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本文运用记叙、议论、抒情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林徽因的崇敬之情。
B、林徽因之所以成为林徽因,让人敬慕的不仅是她的美貌和才华,更是她高尚的人生境界。
C、作者将林徽因和张爱玲进行对比,其目的是贬低张爱玲,突出林徽因的伟大。
D、建筑师、教授、诗人、作家,对林徽因来说只是一个称谓,她对这些称谓并不看重。
E、张爱玲的文学才能深得人们的喜爱,但林徽因家的文学沙龙里也曾高朋满座,群星璀璨。
林徽因是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女性,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她的?(6分 )
文中说:“当女人成了母亲,花便成了树。
”“花”指什么?“树”又指什么?结合文章中林徽因的经历,谈谈她在这一成长过程中的具体表现。
(分)下面选项填入横线处,构成比喻最恰当的是(分)
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
生活中,我们有时会遭遇无意的伤害,但请记住,我们不可为之抛弃了那一颗宽容之心,这就犹如
A.牛虻叮上几口,老牛决不为此而停止耕耘。
B.马蹄踩踏到了鲜花,鲜花依旧拥簇着马蹄。
C.你不让它做一颗明星,它甘愿做一盏小灯。
D.山崩造成断崖,断崖却形成了壮观的瀑布。
60分)
哲人说:“上帝给了每个人一杯水,于是,你从里面品出了丰富多彩的生活。
”这杯水无色,却能异彩纷呈;无味,却又五味俱全。
你拥有了这杯水,想品出怎样的色彩与味道呢?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
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