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产品在国际贸易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1引言 (1)
1.1 研究背景 (1)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
1.3国内外研究现状 (2)
1.3.1国外研究状况 (2)
1.3.2国内研究状况 (2)
1.3.3研究发展趋势 (3)
1.3.4对本人研究课题的启发 (3)
1.4研究方法 (4)
2我国农产品进出口发展现状 (6)
2.1 最近十年农产品进出口情况 (6)
2.1.1 2010年-2019年农产品进出口情况 (6)
2.1.2 农产品进出口变动的原因 (6)
2.2我国农产品进口贸易现状 (7)
2.2.1进口贸易快速发展 (7)
2.2.2农产品进口依存度合理 (9)
2.3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现状 (10)
2.3.1出口贸易总量攀升 (10)
2.3.2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仍具优势 (15)
3我国农产品在国际贸易中存在的问题 (15)
3.1 贸易逆差不断扩大 (15)
3.2 农产品营销问题 (15)
3.3 农产品成本问题 (18)
3.4 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 (17)
4制约我国农产品贸易发展的原因 (18)
4.1 结构单一,现代化程度不够 (18)
4.2 农产品企业组织化程度低 (18)
4.3 管理支持体系不够完善 (18)
4.4 农产品国际贸易壁垒 (19)
5完善我国农产品贸易发展的对策建议 (21)
5.1 优化结构,发挥优势 (21)
5.2 提高企业协调合作性 (21)
5.3 加强农业支持,完善服务体系 (21)
5.4 积极应对贸易壁垒 (22)
6结论 (23)
参考文献 (23)
致谢 (25)
我国农产品在国际贸易中存在的问题及对
策分析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增长,对外贸易规模在不断扩大,国际贸易也成了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产品国际贸易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而在国际贸易中,农产品贸易状况是衡量一国国际贸易实力的重要指标。

此课题在众学者的研究基础上,以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近况为对象,分析我国农产品进出口发展现状,探究我国农产品在国际贸易中存在的问题,继而分析制约我国农产品发展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完善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期能为有序推动我国农产品进出口的全面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产品;国际贸易;竞争力;发展策略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International
Trade in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growth of China's economy, the scale of foreign trade is continuously expanding,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country's economic development. China is a big agricultural country,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in agricultural products has become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In international trade, agricultural trade is an important indicator to measure a country's strength in international trade. Based on the research of many scholars and tak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na's agricultural products' foreign trade as the object, this topic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na's agricultural products' import and export development, explor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China's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then analyzes the reasons that restrict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agricultural products. On this basis, it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to further improve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ternational trade, with a view to providing reference for orderly promoting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China's agricultural products' import and export. Keywords:agricultural products;international trade;competitiveness;development strategy
1引言
近年来,随着国家政府开放性政策的实施和经济目标的不断实现自由化,农产品国际贸易对我国经济有着严重影响。

农业是三大产业中的第一产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保障。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农产品进出口大国,但我国农产品贸易在许多方面还存在不足之处。

本文研究我国农产品进出口在应对国际贸易变化情况时存在的问题,通过研究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而提出一系列合理和可行的建议,给出新的发展方略,建立完善的农产品检查管理体系,优化产品结构,提高自身竞争力,提高中国在农产品进出口贸易中的优势,促进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

1.1 研究背景
自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愈发紧密。

作为传统农业大国和贸易大国,我国农业实力不断影响着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但也受到了国际贸易规则的限制和冲击。

我国想要从农业大国转换到农业强国,首要解决的就是分析完善我国农产品在国际贸易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中国对外开放程度在不断加深,农业对外贸易中的许多问题也陆续出现,这些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

本文通过对目前我国农产品在面对国际贸易带来的机遇与风险的主要问题研究,给出有针对性的建议,提高对现代化农业发展的认识,采取有效的措施,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农产品国际贸易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农业和国际贸易向来是我国经济的重头戏,不仅关乎国内民生问题,还涉及到中国企业“走出去”,促进中国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国内市场早就无法满足中国农产品的生产规模需求,农产品国际贸易也早已步入正轨。

但由于种种原因,中国农产品在国际贸易中仍存在许多问题。

如何完善和解决这些问题,已经成为促进农业国际化发展的重点,农业国际化发展是建设我国特色化农村的重要步骤,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发展农业国际化,加快农村民生发展,从而减少城乡间经济差距,为我国建设小康社会打好基础。

通过研究我国农产品在国际贸易中存在的问题,可以更好的提出完善和防控
国际贸易中农产品各种问题的措施和对策,使农产品在对外贸易活动中最大限度的避免因政策和国际环境的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

本文通过对有关的理论知识与农产品贸易现状的拟合,分析和找出农产品进出口在国际贸易中的问题以及制约我国农业国际化发展的因素,给出适合我国农产品进出口发展的对策建议,为我国发展现代化与全球化农业和提升农业对外贸易自身竞争力做出一点贡献。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JOHN,SMITH(2007)认为国与国之间在技术水平,环境标准和对外直接投资等方面的差异导致了绿色贸易壁垒的形成。

[1]
KEITH E .MASKUS和JOHNS WILSON(2000)指出世贸组织的扩大,包括中国、俄罗斯、乌克兰等大型发展中国家有需要进行深入改革的国内监管制度和进口规则的国家对标准在贸易中的作用作出新的量化衡量,如果冲突是至关重要的要避免。

而政府在边境实施的强制性法规可能会产生严重的后果如商业市场的扭曲,国内监管制度可能会限制贸易和通过环境、健康或安全方面的授权限制市场进入。

同时发展中国家也要制定影响进口的国内管制政策,继续作为保护主义壁垒保护效率低下的国内生产商不受竞争的影响。

[2]
MERCEDES CAMP(2015)在其文章中运用引力估计表明,农产品进出口商的知识产权影响双方贸易总额,我们发现更强的知识产权对密集贸易差额有负面影响,对广泛贸易差额有正面影响。

[3]
1.3.2 国内研究现状
帅传敏,程国强,张金隆(2003)三人经过调查发现1990 年以来, 中国农产品出口额增长中,由增长效果、市场效果和商品效果等结构效果带来的增长超过了由竞争力所带来的增长。

虽然中国农产品整体的国际竞争力呈下滑趋势 , 但不同类型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变化趋势是不同的。

[4]
吴学君(2008)认为我国近年农产品贸易逆差规模逐步扩大,进口增幅大于出口增幅,农产品贸易逆差迅速扩大。

[5]
郭静利,郭燕枝(2012)在《技术创新对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机遇和挑战———以我国食用菌国际贸易为例》一文中提出技术创新引发我国市场消费出
口贸易和生产结构的变化,满足居民不断提高的消费需求,深化国际贸易交易客体,给贸易带来更大的商机。

[6]
马佳,漆雁斌(2014)以我国畜产品进出口为研究对象,运用恒定市场份额模型(CMS模型)分析,找出导致我国畜产品贸易存在持续逆差的主要原因:在出口方面,我国畜产品的出口过度依赖世界市场进口需求,且我国畜产品竞争力与国外畜产品相比,我国畜产品出口竞争力较弱,从而导致了我国畜产品出口贸易的增长;进口方面,我国畜产品供给不足,国外畜产品竞争力强于国内畜产品,以至于不得不通过进口畜产品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

[7]
林东辉(2007)运用了比较分析和实证分析的方法,主要分析了该专家组报告的内容和三个相关的WTO多边协议—即GATT1994、动植物卫生检验检疫措施协议(SPS协议)和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SPS协议)的有关内容,在此研究基础上得出了结论:WTO规则中关于诸多边协议针对农产品国际贸易的贸易限定是极为摇摆不定的,有待进一步的明确。

[8]
蒋兴红.王征兵(2013)从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发展现状出发,分析农产品进出口结构、市场结构、国内区域结构、贸易方式结构和贸易主体结构特征及其变动,得出结论:中国进口土地密集型农产品、出口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符合我国资源要素禀赋状况;相对于农产品出口多元化所取得的成绩,进口过度依赖部分市场;农产品贸易国家垄断已经打破,私营企业成为举足轻重的中坚力量,外商独资企业有重要影响。

[9]
肖黎(2012)指出中国农产品贸易逆差主要是由于我国农业土地资源的缺乏从而,来自美国澳大利亚阿根廷等国家的土地密集型产品;逆差规模不断扩大,目前还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但随着快速增长,贸易逆差的规模将达到无法接受的程度;另农产品贸易逆差对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经济增长、农民收入和农民就业的影响:农产品贸易逆差在短期内有助于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但在长期内会带来国家粮食安全危机;农产品贸易逆差对农业经济增长与农民收入的影响显著。

[10]
1.3.3发展趋势的研究
从以上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现状可以看出,目前对于我国农产品在国际贸易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研究比较全面了,国内外学者在现状研究,制约原因和政策环境方面都有了较深入的研究。

但是,各位研究者都只是从宏观的角度来揭示农产品在国际贸易中存在问题的原因,而农产品对外贸易的基础是农业的发展,涉及政府,农林牧副渔及从业人员等方面,只有统筹发展,通力合作,才能使农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问题得以解决。

在对学者们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农产品本身的升级转换,本文从实际出发,从政府,农产品以及保护体制三方面的原因进行分析,通过中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的研究与分析,可以使得国内外农业发展在国际贸易中具有借鉴意义和现实意义,并提出相关建议使全面优化的中国农产品在进出口贸易中获得更好的发展。

1.3.4对本人研究课题的启发
三农问题及国际贸易本身就是当今社会热切关心的话题,促进三农发展尤其是农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发展是一项意义重大的工程。

在这一过程中,涉及到政府、贸易体制、市场环境、农产品本身等多个方面,涉及的领域与民生、经济形势息息相关,因此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本课题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将宏观客观因素结合,将理论知识和实际问题相联系,如将探索出的策略应用到实际的案例中,为其提供建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农产品跨国企业解决困劲,促进企业的发展,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

此外,客观分析农产品及企业在国际贸易中出现的问题,深入发掘问题的起因,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对我国农产品及农业的渐进改革和深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4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本论文以我国农产品在国际贸易中存在的问题为研究对象,通过图书馆和互联网等渠道搜集大量国内外有关农产品国际贸易状况的文献和书刊来了解中国农产品进出口的历史状况和现状特点等文献资料作为理论基础为指导写作,分析中国农产品在国际贸易中问题的原因,总结和归纳作为本文的结构框架和理论体系,为课题的研究提供各种科学有效的依据,并提高对问题本质的认识。

(2)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通过官方网站或统计局收集农产品进出口相关数据和资料,并对其进行整理,运用合理的数据统计分析方法对收集的近期数据进行分析,借助Excel等工具对农产品近十年的进出口贸易额以及增长趋势进行分析,最后得出相关结论,提出相应对策。

(3)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结合法
农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问题,包括出口、进口、政府、企业等各方面问题,本课题从宏观的政府政策和国际环境分析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问题的原因;再从微观的角度,如农产品自身的质量状况、机械化水平、产品类型等综合因素来分析其对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影响。

2我国农产品进出口发展现状
2.1 最近十年中国农产品进出口变动的情况
2.1.1 2010年-2019年农产品进出口情况
如图2.1表示,采取直接标价法的形式,十年间,进口方面:2010年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额达到最低值725.5亿美元,到2019年达到1509.7亿美元,说明从2010年到2019年我国农产品进口额不断增长,总体呈现增长态势。

出口方面:在2010年开始到2018年这一阶段,农产品出口额从494.1亿美元增加至1371亿美元,总体呈现增长态势。

但在2018到2019年,出口额从1371亿美元下跌至791亿美元。

图2.1 2010年-2019年图中国农产品进出口情况(单位:亿美元)
数据来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整理得来
根据图2.1可知,2010到2019年中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规模整体呈增长趋势,进出口贸易总额在2014至2016年出现下跌后也不断增长,到2014年期间出现下滑。

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总额和农产品进口贸易总额在不断扩大的同时也同步呈稳定增长趋势。

这说明客观条件上我国农产品进出口仍具有很大的潜在发展空间。

2.1.2农产品进出口变动的原因
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的贸易额并不是一直不变的,而是受市场需求,供求价格,质量标准,市场环境等影响而变动的。

自从1978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农业产品一部分由农民自主生产,其质量无法严格把控。

一方面是外部因素,自中国加入WTO以来,中国农产品受到各种规则和条约的限制,从而使农产品进出口贸易也受到影响。

另外错综复杂的国际贸易环境也对农产品贸易有一定的影响。

一些国家或地区为了保护本国经济会有意抵制外国产品过多进入本国市场,同时国与国间的利益争斗也会影响到农产品对外贸易的发展。

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量一直在变动。

但总体上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持续稳定增长,数量和规模也在一直扩大。

2.2 我国农产品进口发展现状
2.2.1进口贸易持续增长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提高和加快了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农产品贸易规模和总额日趋增长,进口额和规模比重不断提升,进口额与贸易总额的比重也不断提高。

近十年来,中国农产品进口贸易额从2010年的725.5亿美元,增长到2019年的1509.7亿美元元,进口贸易额增长了2.08倍。

从图2.2可以看到,农产品进口额与总贸易额比重也在持续上升,从59.48%到65.61%,而且2019年农产品进口比去年同期增长10.11%,可见总体上,我国农产品进口贸易规模呈增长趋势,发展规模日趋庞大。

图2.2 2010年-2019年各年度农产品进口情况(单位:%)
数据来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整理得来
如表2-1所示,2019年来说,农产品进口商品结构中,其中食用油产品包括大豆油菜籽等,进口占比最大达30.3%,畜产品进口占比达24%。

这两类都是土地密集型产品,说明在我国农业主要进口土地密集型农产品。

表2-1 2019年中国进口农产品结构
进口农产品类别金额(亿美元)占进口总金额比重(%)谷物52.6 3.4 棉花,食糖47.2 3.1
食用油458.1 30.3
蔬菜9.6 0.6
水果103.6 6.9
畜产品362.2 24
水产品187 12.3
数据来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整理得来
按商品来源地结构来划分,如图2.3所示,中国从南美洲国家进口农产品比
率最高达28.79%,最低为从非洲国家2.41%。

在从其他国家地区进口农产品中,分别以美国墨西哥等国家和地区进口最多。

而这些国家有一个共同特点:土地资源丰富。

图2.3 中国向其他地区进口农产品比率分布图(单位:%)
数据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整理得来
随着中国国内市场需求的释放和扩大,农产品进口贸易增长隐藏着巨大潜力。

目前我国农产品进口物资主要是食用油和水产品,其中包括大豆,油菜籽等。

而这类土地密集型产品价格波动会直接影响中国内部经济,说明国际市场对中国内部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影响。

2.2.2农产品进口依存度合理
农产品进口贸易依存度是指一国农产品进口贸易额和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是衡量一国农业对国际贸易依赖程度的重要参考指标。

同时农产品进口依存度也反映了一国的对外开放程度。

农产品进口依存度计算方法为:农产品进口依存度=(一国农产品进口总额/国内生产总值GDP)×100%
进口依存度计算占比越高,说明进出口贸易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越高,反
之则是越低。

农产品进口依存度可以看出一国农产品对进口市场的依赖程度。

表2-2根据近十年来我国GDP为基数,得出2008年-2017年各年度进口贸易依存度。

表2-2 2010年-2018年各年度进口依存度
年份GDP(亿美元)进口总额(亿美元)进口依存度
2010 60871.6 725.5 1.19%
2011 75515 948.7 1.26%
2012 85322.3 1124.8 1.32%
2013 95704 1188.7 1.24%
2014 104385.2 1225.4 1.17%
2015 110155.4 1168.8 1.06%
2016 111379.4 1115.7 1%
2017 121434.9 1258.6 1.03%
2018 136081.5 1371 1%
数据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整理得来
由表可知,2010到2018年,随着我国GDP总量不断上涨的情况下我国农产品进口贸易依存度先增后减,一定程度反映了我国农产品进口方面的依赖程度先增后减,对国际市场的进口依赖逐渐降低,中国企业进口依存度保持在合理的水平。

作为有着世界第一出口贸易量和第二进口贸易量,表示我国在国际竞争和国际分工中有着重要地位,应保持合理的进口依存度。

2.3 我国农产品出口发展现状
2.3.1 出口贸易量攀升,规模扩大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出口贸易取得了显著的丰硕成果,我国成为货物贸易出口额世界第一大出口国。

从图2.4可以看出,2010-2011年,中国农产品出口增长明显,这是由于2008年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复苏,我国出口贸易大幅度增加,2010年至2019年,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量持续增长,从2010年的494.1亿美元贸易额增长到2019年的791亿美元,实现出口贸易的快速增长。

从图2.4中不难看出,中国农产品出口总额贸易总量在不断攀升,规模逐渐扩大。

图2.4 2010年-2019年各年度农产品出口额(单位:亿美元)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整理得来
从图2.5和图2.6来看,出口产品结构还是比较的简单。

出口主要以一般贸易方式为主,即初级产品为主,其在出口贸易中占了大半比重。

而农产品加工贸易及其他贸易的比重甚小。

帅传敏,程国强,张金隆(2003)三人经过调查发现1990 年以来, 中国农产品出口额增长中,由增长效果、市场效果和商品效果等结构效果带来的增长超过了由竞争力所带来的增长。

虽然中国农产品整体的国际竞争力呈下滑趋势 , 但不同类型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变化趋势是不同的。

[4]因此,我国应生产和贸易不同的农产品,而不是过度地生产贸易某一类产品导致结构单一,过度地依赖其他国家。

以畜牧业为例,马佳,漆雁斌(2014)以我国畜产品进出口为研究对象,运用恒定市场份额模型(CMS模型)分析,找出导致我国畜产品贸易存在持续逆差的主要原因:在出口方面,我国畜产品的出口过度依赖世界
市场进口需求,且我国畜产品竞争力与国外畜产品相比,我国畜产品出口竞争力较弱,从而导致了我国畜产品出口贸易的增长;进口方面,我国畜产品供给不足,
国外畜产品竞争力强于国内畜产品,以至于不得不通过进口畜产品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

[7]
图2.5 2019年中国农产品出口产品构成(单位:亿美元)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海关/整理得来
图2.6 2019年中国农产品出口主要贸易方式
数据来源:根据 华经情报网https:/// 整理得来
2.3.2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仍具优势
我国是农业大国,同时也是世界第一出口大国。

但与欧美国家相比,我国土
谷物, 12.8,2%
食用油, 19.7,
4%
蔬菜, 155,29%
水果, 74.5,
14%
畜产品, 65,
12%
水产品206.639%
地资源较为稀缺。

如表2-3,耕地面积只有134.9万平方公里。

人均耕地少,农村劳动力剩余形成了人多地少的制约因素。

这是劣势也是优势,无法大力发展土地密集型农业,我们可以发挥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发展传统劳动密集型农产品。

表2-3 2017年中国土地状况
项目面积(万平方公里)
耕地
园林
林地
牧草地
其他农用地
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运输用地
水利设施用地134.9 14.2 252.8 219.3 23.6 32.1 3.8 3.6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9/tjsj/ndsj/2019/indexch.htm整理得来
我国因为经济发展,人口居住,自然资源不平衡的原因造成了农业农产品出口在地域上分布不均,其中以东部地区出口为主。

广东、福建等沿海地区所占出口比重最大;而如新疆、西藏、宁夏、陕西等内陆省份农产品出口比例较小。

这表明在农产品出口贸易中东部地区占主要份额,西部地区生产规模不大份额较小。

说明在农产品出口贸易中,地域间的差异较大。

同时也体现了出口生产企业在地理位置上分布差异,如图2.8所示,中国农业农产品出口基地大多集中在东部地区,东部由于地少人多,农业以传统密集型产业为主。

按生产要素投入不同划分,农业分为土地密集型农业和劳动力密集型型农业。

劳动密集型农业,是指单位面积产量随劳动力的投入增加而增加的农业。

这一农业依靠的是丰富的劳动力,但机械化程度较低,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农业都是劳动力密集型。

目前我国农产品进出口的状况,主要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向欧盟美国和日本进口以土地密集型为主的产品。

与欧美国家相比,我国的优势在于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缺点是农业用地少和现代化机械水平低。

因而我国不宜
发展土地密集型农业,应继续保持劳动力密集型农业的发展,发挥我国劳动力密集型传统农业在国际市场上存在的竞争优势。

图2.8中国农产品出口基地
数据来源:新浪财经/money/future/agri/2017-07-13/doc-ifyiakur8777579.shtml
3 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存在的问题分析
3.1贸易逆差不断扩大
从图3.1可以看到,最近十年来中国农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贸易逆差基本呈扩大趋势,由2010年的231.4亿美元扩大至2019年的718.7亿美元。

吴学君(2008)认为我国近年农产品贸易逆差规模逐步扩大,进口增幅大于出口增幅,农产品贸易逆差迅速扩大[5]。

我国应该把贸易逆差尽量地控制在一定范围,避免影响国家经济。

肖黎(2012)指出中国农产品贸易逆差主要是由于我国农业土地资源的缺乏从而,来自美国澳大利亚阿根廷等国家的土地密集型产品;逆差规模不断扩大,目前还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但随着快速增长,贸易逆差的规模将达到无法接受的程度;另农产品贸易逆差对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经济增长、农民收入和农民就业的影响:农产品贸易逆差在短期内有助于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但在长期内会带来国家粮食安全危机;农产品贸易逆差对农业经济增长与农民收入的影响显著。

[10]
图3.1最近十年农产品贸易逆差(单位:亿美元)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整理得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