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部“一省一校”国家重点建设大学(Z14)联盟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7月2日,2015年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入选高校协作联盟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2015年8月,“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入选高校协作联盟第二次工作会议在郑州大学召开。
2016年4月27日,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没有教育部直属高校的14个省份各重点支持建设一所 高校。5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中西部教育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37号)出台,明确提出按“一 省一校”原则,重点建设14所高校。
活动年表
中西部“一省一校”国家重点建设大学(Z14)联盟2013年7月18日-19日,首届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 入选高校协作联盟2013年7月年在中国贵阳成立。由入选“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14所高校主办,贵州 大学承办的“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入选高校第一次经验交流会”在贵阳召开。在此次会议中,经参会各 高校书记校长圆桌会讨论,正式成立了“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入选高校协作联盟”,并通过《中西部高 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入选高校协作联盟章程》。联盟下设秘书处,常设在贵州大学。联盟每年定期由协作联盟各 高校轮流承办“协作联盟”书记校长圆桌会议及工作经验交流会议,会议的组织和相关事宜由秘书处协调。
入选高校为:河北大学、山西大学、内蒙古大学、南昌大学、郑州大学、广西大学、海南大学、贵州大学、 云南大学、西藏大学、青海大学、宁夏大学、新疆大学、石河子大学等14所高校。
第二条性质
在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14所入选高校充分协商的基础上,本着平等、自愿、合作、发展的原则,决 定成立“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入选高校协作联盟”(以下简称“协作联盟”)。协作联盟为自愿组成的、 非营利性的、非法人的大学联合体,依据《高等教育法》等法律法规开展各类活动,接受有关主管部门的指导。
历史沿革
2013年7月,‘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入选高校协作联盟成立。
2013年7月18至19日,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的14所高校,在贵州大学召开第一次经验 交流会。通过了联盟章程,并推选贵州大学为联盟秘书长单位。
2014年10月24日,第二届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入选高校协作联盟书记校长圆桌会议在河北大学召 开。
“‘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高校协作联盟”于2013年7月成立,联盟的成立以努力争取中央政府更 大的支持,推动中西部无部委直属高校省(自治区)高等教育与全国高等教育均衡发展,缩小与东部发达地区高 校的差距,促进形成国家对中西部高校持续、稳定的支持为目标。
经多方征求意见和反复研究,根据国办发37号文件精神,2016年7月6日决定将“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 程入选高校协作联盟”更名为“中西部一省一校国家重点建设大学联盟”(简称“中西部一省一校联盟 (Z14)”)。采用拼音字母“Z”的寓意为:中西部(ZXB,zhong xi bu)是共同背景,重点(ZD,zhong dian)是当前发展现实,中央(ZY,zhong yang)是支持主体,直属(ZS,zhi shu)是发展愿景。
2016年7月6日,“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高校协作联盟更名为中西部“一省一校”国家重点建设大 学(Z14)联盟。 中西部“一省一校”国家重点建设大学(Z14)联盟
联盟秘书处
秘书处及职责:协作联盟下设秘书处。秘书处为协作联盟日常办事机构,常设在贵州大学。秘书处设秘书长 一名,由贵州大学校长担任;副秘书长若干名,由协作联盟各高校指派一名副校级领导担任。秘书处负责处理协 作联盟的日常事务;指导协调“协作联盟”成员高校筹备、召开协作联盟书记校长圆桌会及工作经验交流会议以 及其它相关工作事宜。
中西部“一省一校”国家重点建设大 学(Z14)联盟
社会组织
01 历史沿革
03 活动年表 05 相关评价
目录
02 联盟秘书处 04 联盟章程
“中西部一省一校国家重点建设大学(Z14)联盟”简称为中西部一省一校联盟(Z14),参加联盟的高校有 河北大学、山西大学、内蒙古大学、南昌大学、郑州大学、广西大学、海南大学、贵州大学、云南大学、西藏大 学、青海大学、宁夏大学、新疆大学、石河子大学等14所大学,联盟秘书处设在贵州大学,首任秘书长为时任贵 州大学校长郑强(现任太原理工大学党委书记),新任联盟秘书长为贵州大学校长陈坚。
青海大学校长王光谦认为,此次经验交流会尤其是协作联盟的成立为14所高校更深层次的合作提供了契机, 是在14所高校发展的关键时期做出的有责任、有担当的举措。
2013年4月,教育部、财政部印发了《关于中西部高校提升综合实力工作的实施意见》,在“十二五”期间, 由中央安排专项建设资金约60亿元,并给予一系列政策倾斜,在14个没有教育部直属高校的中西部省区(包括新 疆生产建设兵团),各支持一所有特色、高水平的地方大学建设。通过高校、省级政府、中央政府三方共同努力, 到2015年,“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 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综合实力明显提升,对区域内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示范、引领作用更加凸 显。
中西部“一省一校”国家重点建设大学(Z14)联盟2014年6月17日,“百年贵大十年跨越”系列活动之中西部 高等教育发展论坛在北校区行政楼一楼报告厅举行。
2014年10月24日,第二届由协作联盟秘书处主办,河北大学承办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入选高校协作 联盟书记校长圆桌会议隆重召开。会议的主题是“分享建设经验,寻求长期支持,研讨人才团队建设”。
相关评价
成员评价
教育部评价
贵州大学校长郑强说,中西部地区教育水平与发达地区有一定差距,中国所有的教育联盟,都由中国高端大 学“垄断”,中西部高校联盟的成立,将形成中国高校教育的新格局。
南昌大学周创兵校长表示,成立协作联盟,独唱变合唱、分散变协同,联盟成员将实现优势互补、战略协同, 争取中央部委支持发出中西部高校自己的声音。
谢谢观看
中西部“一省一校”国家重点建设大学(Z14)联盟2015年7月2日,Z14联盟第三届会议在北京举行,河北大学、 山西大学、内蒙古大学、南昌大学、郑州大学、广西大学、海南大学、贵州大学、云南大学、西藏大学、青海大 学、宁夏大学、新疆大学、石河子大学14所高校的书记、校长和分管校领导及有关部门负责人50余人参加了会议。
联盟章程
中西部“一省一校”国家重点建设大学(Z14合实力提升工程,是国家在没有教育部直属高校的省份,专项支持一所本区域内办学实力最强、 办学水平最高,区域优势明显的地方高水平大学,是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的一部分。通过中央和地方的支持, 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水平,有效增加区域内优质高等教育资源,进一步发挥高水平大学的龙头、示范、引领 作用,带动地方高等教育跨越发展。
2015年8月,“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入选高校协作联盟第二次工作会议在郑州大学召开。
2016年4月27日,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没有教育部直属高校的14个省份各重点支持建设一所 高校。5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中西部教育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37号)出台,明确提出按“一 省一校”原则,重点建设14所高校。
活动年表
中西部“一省一校”国家重点建设大学(Z14)联盟2013年7月18日-19日,首届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 入选高校协作联盟2013年7月年在中国贵阳成立。由入选“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14所高校主办,贵州 大学承办的“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入选高校第一次经验交流会”在贵阳召开。在此次会议中,经参会各 高校书记校长圆桌会讨论,正式成立了“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入选高校协作联盟”,并通过《中西部高 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入选高校协作联盟章程》。联盟下设秘书处,常设在贵州大学。联盟每年定期由协作联盟各 高校轮流承办“协作联盟”书记校长圆桌会议及工作经验交流会议,会议的组织和相关事宜由秘书处协调。
入选高校为:河北大学、山西大学、内蒙古大学、南昌大学、郑州大学、广西大学、海南大学、贵州大学、 云南大学、西藏大学、青海大学、宁夏大学、新疆大学、石河子大学等14所高校。
第二条性质
在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14所入选高校充分协商的基础上,本着平等、自愿、合作、发展的原则,决 定成立“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入选高校协作联盟”(以下简称“协作联盟”)。协作联盟为自愿组成的、 非营利性的、非法人的大学联合体,依据《高等教育法》等法律法规开展各类活动,接受有关主管部门的指导。
历史沿革
2013年7月,‘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入选高校协作联盟成立。
2013年7月18至19日,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的14所高校,在贵州大学召开第一次经验 交流会。通过了联盟章程,并推选贵州大学为联盟秘书长单位。
2014年10月24日,第二届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入选高校协作联盟书记校长圆桌会议在河北大学召 开。
“‘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高校协作联盟”于2013年7月成立,联盟的成立以努力争取中央政府更 大的支持,推动中西部无部委直属高校省(自治区)高等教育与全国高等教育均衡发展,缩小与东部发达地区高 校的差距,促进形成国家对中西部高校持续、稳定的支持为目标。
经多方征求意见和反复研究,根据国办发37号文件精神,2016年7月6日决定将“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 程入选高校协作联盟”更名为“中西部一省一校国家重点建设大学联盟”(简称“中西部一省一校联盟 (Z14)”)。采用拼音字母“Z”的寓意为:中西部(ZXB,zhong xi bu)是共同背景,重点(ZD,zhong dian)是当前发展现实,中央(ZY,zhong yang)是支持主体,直属(ZS,zhi shu)是发展愿景。
2016年7月6日,“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高校协作联盟更名为中西部“一省一校”国家重点建设大 学(Z14)联盟。 中西部“一省一校”国家重点建设大学(Z14)联盟
联盟秘书处
秘书处及职责:协作联盟下设秘书处。秘书处为协作联盟日常办事机构,常设在贵州大学。秘书处设秘书长 一名,由贵州大学校长担任;副秘书长若干名,由协作联盟各高校指派一名副校级领导担任。秘书处负责处理协 作联盟的日常事务;指导协调“协作联盟”成员高校筹备、召开协作联盟书记校长圆桌会及工作经验交流会议以 及其它相关工作事宜。
中西部“一省一校”国家重点建设大 学(Z14)联盟
社会组织
01 历史沿革
03 活动年表 05 相关评价
目录
02 联盟秘书处 04 联盟章程
“中西部一省一校国家重点建设大学(Z14)联盟”简称为中西部一省一校联盟(Z14),参加联盟的高校有 河北大学、山西大学、内蒙古大学、南昌大学、郑州大学、广西大学、海南大学、贵州大学、云南大学、西藏大 学、青海大学、宁夏大学、新疆大学、石河子大学等14所大学,联盟秘书处设在贵州大学,首任秘书长为时任贵 州大学校长郑强(现任太原理工大学党委书记),新任联盟秘书长为贵州大学校长陈坚。
青海大学校长王光谦认为,此次经验交流会尤其是协作联盟的成立为14所高校更深层次的合作提供了契机, 是在14所高校发展的关键时期做出的有责任、有担当的举措。
2013年4月,教育部、财政部印发了《关于中西部高校提升综合实力工作的实施意见》,在“十二五”期间, 由中央安排专项建设资金约60亿元,并给予一系列政策倾斜,在14个没有教育部直属高校的中西部省区(包括新 疆生产建设兵团),各支持一所有特色、高水平的地方大学建设。通过高校、省级政府、中央政府三方共同努力, 到2015年,“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 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综合实力明显提升,对区域内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示范、引领作用更加凸 显。
中西部“一省一校”国家重点建设大学(Z14)联盟2014年6月17日,“百年贵大十年跨越”系列活动之中西部 高等教育发展论坛在北校区行政楼一楼报告厅举行。
2014年10月24日,第二届由协作联盟秘书处主办,河北大学承办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入选高校协作 联盟书记校长圆桌会议隆重召开。会议的主题是“分享建设经验,寻求长期支持,研讨人才团队建设”。
相关评价
成员评价
教育部评价
贵州大学校长郑强说,中西部地区教育水平与发达地区有一定差距,中国所有的教育联盟,都由中国高端大 学“垄断”,中西部高校联盟的成立,将形成中国高校教育的新格局。
南昌大学周创兵校长表示,成立协作联盟,独唱变合唱、分散变协同,联盟成员将实现优势互补、战略协同, 争取中央部委支持发出中西部高校自己的声音。
谢谢观看
中西部“一省一校”国家重点建设大学(Z14)联盟2015年7月2日,Z14联盟第三届会议在北京举行,河北大学、 山西大学、内蒙古大学、南昌大学、郑州大学、广西大学、海南大学、贵州大学、云南大学、西藏大学、青海大 学、宁夏大学、新疆大学、石河子大学14所高校的书记、校长和分管校领导及有关部门负责人50余人参加了会议。
联盟章程
中西部“一省一校”国家重点建设大学(Z14合实力提升工程,是国家在没有教育部直属高校的省份,专项支持一所本区域内办学实力最强、 办学水平最高,区域优势明显的地方高水平大学,是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的一部分。通过中央和地方的支持, 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水平,有效增加区域内优质高等教育资源,进一步发挥高水平大学的龙头、示范、引领 作用,带动地方高等教育跨越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