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教案(人教课标版)选修 2 第 2 章生物科学与农业第 2 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第2章生物科学与农业第2节
《现代生物技术在育种上的应用》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路
《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强调关注学习兴趣,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驱动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培养理论联系实际意识,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二、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
本节内容为新课标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2《生物科学与社会》第2章《生物科学与农业》第2节《现代生物技术在育种上的应用》课题。

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白现代生物技术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从而有转基因技术和细胞杂交育种,并扩充其应用领域。

对于转基因技术,学生在必修2中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转基因技术在育种方面的应用,事例很多。

本节“从社会中来”栏目,以抗虫棉为例,介绍了其优点和抗虫的原因,让学生初步了解转基因技术使育种有了新突破,以引起学生对应用转基因技术进行育种的兴趣,并以此为例,引导学生进行转基因技术安全性方面的思考。

关于细胞杂交育种,教材从对马铃薯—番茄的设想,讲到进展,以及目前尚未解决的技术问题。

对植物细胞杂交技术如何操作,教材也同样以流程图予以简要介绍,即了解原理为主,减少技术操作的内容。

2、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转基因技术育种
2.细胞杂交育种
【教学难点】
转基因技术流程
三、学情分析
本节可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结合画面提出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要注意不应让学生的兴趣过多停留在感性的层面上,应该尽快将学生引入对问题的理性思考,引导学生分析推理。

学生阅读教材,通过讨论促进对知识的理解。

本节教材文本内容虽然简单,但可使学生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提升综合实践活动能力,同时在知识上形成了新的构建,情感态度价值观上也得到了更有利的熏陶和达到更高的层次。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描述转基因技术育种和细胞杂交育种等现代育种技术。

2.列举现代育种技术在实践中应用的实例,探讨其前景。

3.关注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引发的社会问题。

【过程与方法】
本节课主要采取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法,探究转基因技术育种和细胞杂交育种等现代育种技术在农业、生活中的应用。

在小组合作探究中理解科学、技术、社会三者的关系。

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和自我学习、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关爱社会、关注科技发展,关爱农业发展、热爱农业的情感,培养他们社会责任感。

同时,关注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引发的社会问题。

五、教学策略
小组合作学习、讲授法等。

(三)媒体选择
多媒体课件:用PowerPoint制作的演示文稿。

六、教学程序
教学过程:
出来,加以修饰和改造,再转移到另一个生物的细胞里,从而定
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

一切高新科技都是建立在相关理论基础上的,转基因技术育
种主要涉及到两个方面的内容:目的基因的制备和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的过程。

基因分离―→目的基因―→目的基因与载体结合―→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转化组织或细胞―→植株再生―→转化与未转化的植株―→筛选―→转基因植株―→移苗入土―→选优。

学生思考,笔录。

总结出转基因技术
育种的概念。

师:转基因技术目前正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随着人类对基因的深入认识,可以进行转基因的资源也越来越多,获得的转基因动植物的种类也越来越广泛,许多食品、营养品甚至药品都可以通过转基因动植物来生产。

同学们通过阅读课本转基因的实例,来总结下有哪些?
师:请学生回答
师:对,刚才同学回答的都对,还有就是转基因动物的应用:如提高产仔数或产蛋数;提高抗病能力;研制乳腺生物反应器
;提高动物生长速率;改善肉的品质等
师:那么同学们从这些实例中,任选一例说明基因、蛋白质和性师:对,在这里,我们还要对动物生物反应器有所了解,动物生物反应器是指让某些特定的外源基因在哺乳动物体内表达,使这些哺乳动物的乳汁中含有人来所需要的物质,如激素、抗体和酶类。

师:但是,转基因作物会危害人体健康吗?这个同学课后可以去了解下。

学生阅读与思考。

学生甲:转基因烟草、转
基因耐贮藏番茄
学生乙:转基因抗虫作
物、抗除草剂作物
学生丙:如抗虫棉,转入
Bt基因,产生Bt毒蛋白,
有抗虫性状。

提出问题,引导学
生阅读与思考。

师:对于植物来说,直接进行细胞杂交比较困难,因为植物细胞有“厚厚”的细胞壁。

这个问题该怎么解决呢?同学们可以自己先阅读来了解。

师:对,人们是用酶将细胞壁分解掉,得到无细胞壁的细胞
(三)课堂测评(教学反馈)
1. 为了培育节水高产品种,科学家将大麦中与抗旱节水有关的基因导入小麦,得到了转基因小麦,其水分利用率提高了20%,这项技术的遗传学原理是( )。

A .基因分离
B .基因复制
C .基因重组
D .基因突变 2. 能克服远缘杂交的不亲和性的技术是( )。

A .动物细胞融合
B .植物体细胞杂交
C .动物胚胎移植
D 基因工程 3. 乳腺生物反应器可用于( )。

A .动物抗病育种
B .分泌大量乳汁
C .生产药用蛋白
D .治疗人类疾病 4. 下列实践与基因工程无关的是( )。

A .利用DNA 探针检测饮用水是否含病毒 B .选择“工程菌”来生产胰岛素 C .用不育系培育杂种一代 D .培育转基因抗虫棉
5.植物体细胞杂交是利用不同物种的两个体细胞融合成一个杂种细胞的过程。

该过程是指( )。

A.不同植物的精子与卵细胞的融合 B.不同植物的原生质体的融合 C.完整的两个体细胞的融合 D.植物花粉细胞的两两融合 6. 下图可表示细胞融合技术的一些过程,请据图回答: (1)若A 、B 细胞为动物细胞,从A 和B 细胞到C 细胞的过程中,常用 作为 来诱导融合。

A 、B 融合为C 的过程说明了细胞膜具有 特性。

A 细胞
B 细胞
C 细胞
D 细胞
(2)若A、B细胞为植物细胞,那么这样的细胞已经用酶降解脱掉了。

这种酶可能是酶,由此生成的A和B细胞称为。

A、B到C细胞的过程中,常用的物理方法是;融合完成的标志是;形成的D细胞还要应用_______________技术把D培养成植株.
(3)若A细胞为骨髓瘤细胞,B细胞为B淋巴细胞,那么D细胞称为细胞。

由D细胞连续分裂产生大量细胞的过程,称为过程。

这种细胞既能无限繁殖,又能产生。

(4)若该过程是制备单克隆抗体的过程,在A、B到C的过程中,所形成的C有种,用来培养的D细胞应该是。

从中选择出它的方法是培养。

7.实践活动:深入农村调查现代育种技术在农村的应用。

答案:1.C2.B3.C4.C5.B
6.(1)灭活的病毒诱导剂流动性
(2)细胞壁纤维素原生质体
离心、振动、电刺激形成了新的细胞壁植物组织培养
(3)杂交瘤细胞细胞培养单克隆抗体(特异性抗体)
(4) 3 融合的杂交瘤细胞特定的选择性培养基
七、板书设计
2.2 现代生物技术在育种上的应用
概念
一、转基因技术育种转基因植物实例
应用
转基因动物实例
概念
二、细胞杂交育种
应用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与农业生产、畜牧业生产联系密切。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联系实际,讨论的比较热烈。

对各种技术流程也讨论的比较到位。

教师在引导学生探讨问题时,还要从网络中找一些资料,特别是转基因技术,学生的兴趣比较高。

教师还应该找一些典型的题目进行巩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