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建设厅关于印发《2006年全省市政公用工程质量安全检查总结》的通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省建设厅关于印发《2006年全省市政公用工程质
量安全检查总结》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河南省建设厅
•【公布日期】2006.07.28
•【字号】豫建城[2006]102号
•【施行日期】2006.07.28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城市建设
正文
河南省建设厅关于印发《2006年全省市政公用工程质量安全
检查总结》的通知
(豫建城〔2006〕102号)
各省辖市建委(局)、公用局、市政局,巩义市、邓州市、永城市、项城市、固始县建设局(公用局):
现将《2006年全省市政公用工程质量安全检查总结》印发给你们,请各地结合本地实际,认真进行总结。
各市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我省有关市政公用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的法规,总结推广全省市政公用工程质量管理的经验,查找存在的问题,研究制订进一步提高市政公用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的办法,不断加大行业管理力度,促进全省市政公用工程质量安全稳步提高。
附件:2006年全省市政公用工程质量安全检查总结
二○○六年七月二十八日附件
2006年全省市政公用工程质量安全检查总结
根据河南省建设厅豫建城〔2006〕19号文《河南省建设厅关于开展2006年度全省市政公用工程质量安全检查和“河南市政工程金杯奖”评选工作的通知》精神,省市政公用业协会受建设厅委托组成4个检查组对全省2005年度市政基础设施竣工工程和在建工程进行了检查。
现将检查情况总结如下:
一、检查的基本情况
今年的检查分为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各省辖市市政工程行政主管部门在2月20日~4月30日对本辖区内的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进行普查。
第二阶段,省厅委托河南省市政公用业协会组织专家组于5月29日~6月11日进行抽检复查。
检查采取企业自查、主管部门普查、省检查组抽查的方式进行。
省市政公用业协会受省建设厅委托,分别从地市主管部门、市政质量监督站和施工企业抽调了17位业务熟、责任心强的同志组成省检查组。
为使参检人员统一思想,统一尺度,5月29日检查组全体成员在郑州集中开会,厅城建处魏琳处长进行了工作安排,布置了检查工作任务,统一了检查标准及方法,制定了检查程序,强调了工作纪律,并明确了这次检查的指导思想:一是以质量检查为契机,从抓质量管理入手,进一步强化质量意识,促进全省市政公用设施建设质量水平的提高;二是规范市政建设市场,对检查中发现的违规违纪行为,及时通报当地主管部门,依法进行处理,为施工企业公平、公正、有序地参与市场竞争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三是通过现场检查,查找市政公用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并督促主管部门指导施工企业抓紧时间进行整改;四是对全省在建污水处理工程的质量和安全进行重点抽查,进一步强化污水处理工程的质量安全管理;五是评出省市政优良工程、“河南市政工程金杯奖”,并择优推荐参加国家“市政工程金杯示范工程”的评选,全面促进我省市政公用工程质量水平的不断提高。
此次检查,各省辖市共自检市政公用工程已竣工工程310项、在建工程201项。
在此基础上,省检查组又对全省164项竣工工程进行了抽检,抽检项目工程总
造价12.1813亿元。
检查结果:工程质量全部合格,其中优良工程73项(道路工程34项,排水工程19项,给水工程6项,桥梁工程4项,泵站工程1项,污水处理厂2项,路灯3项,广场工程3项,其它工程1项),占抽检工程总数52.9%。
在73项优良工程中,有15项被评为“河南市政工程金杯奖”工程。
从这次市政工程质量检查结果看,我省市政工程质量总体水平保持了稳中有升的趋势,在全省市政工程行业中,创优意识,精品意识正在不断增强,工程质量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二、全省市政公用工程管理取得的主要成效
(一)全省市政公用设施建设管理力度逐步加大,建设市场行为日趋规范,建设水平进一步提高。
近两年,我省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多,函盖面广,技术含量高,且建设速度快,效果显著。
今年,参加检查的项目有310项,不仅有道路、桥梁、排水、供水工程,而且还有广场、人行道、人行天桥、路灯、供热、橡胶坝、水厂、污水处理厂等工程,涵盖了市政公用全行业。
从此次检查情况看,全省各市都能够努力贯彻落实《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和《河南省市政设施管理办法》,多数城市基本建立和实施了施工许可、招投标、监理、质量监督、安全监督、竣工备案等制度;加强了设计、施工、监理资质管理和合同管理;工程施工中能认真执行建设工程强制性规范和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严格各项安全操作规程;加强市政建设市场管理,在市政公用设施建设中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违法(章)必究,给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建设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建章立制,促进市政工程建设规范、细化管理。
近两年来,各市在贯彻执行国家和省有关法规的同时,结合本地的实际,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办法,不断加强管理力度。
如,漯河市制定了《市政工程建设管理规定》,《市政工程施工安全文明管理意见》。
许昌市建委制定了《关于加强人行道综合整治工程建设管理的意
见》。
南阳市建委先后出台了《南阳市市政建设工程项目部管理办法》、《南阳市市政优良工程评审办法》、《南阳市市政项目经理管理办法》。
对工程建设中的质量、安全、文明施工、设计变更、工程材料管理、道路管线建设管理做出了切实可行的规定;市级优良工程明确了条件,严格了程序;对项目经理进一步明确了职责,责、权、利在工程建设中得到了体现,增强了质量、安全责任感。
这些办法的出台,进一步提高了管理水平,细化了管理程序,确保了管理效果。
(三)狠抓工程项目管理,严把工程质量安全关,使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得以有效有序的运作。
为了创建优良工程、精品工程,各地建设主管部门采取多种形式,狠抓质量管理。
主要表现在:一是在图纸设计深度上严格要求。
二是对图纸进行会审。
三是进行施工前技术交底,四是精选施工监理队伍,通过招标选择资质高、业务好、能力突出的施工队伍参与。
五是要求承担施工任务的各施工单位制订切实可行的施工组织方案和创优计划,要求监理单位按照优良工程的标准严格监督程序,对工程主体重点核查。
对原材料、半成品加大检查力度,对不符合标准的材料坚决清出场外,对不经报验就进行下道工序的坚决要求返工处理,对违反操作规程的行为坚决制止,下道工序开工前必须检查各环节是否准备充分,关键部位要求必须精工细做。
六是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及时查处质量安全隐患。
如南阳市对已竣工的市政建设项目就下发了质量(安全)整改通知处罚单71份,及时整改了质量安全隐患。
纠正了施工单位施工中的不良习惯,强化了质量管理意识,提高了企业管理水平。
(四)施工企业加强质量控制,争创精品工程、金杯工程。
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以质量求生存、求信誉、求效益、求发展”已成为大家的共识。
各施工单位进一步强化企业内部管理,不断加强和完善企业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实行项目经理制、建立职工技术培训制、岗位质量责任制、质量一票否决制、质量考核及奖罚制等各种制度和措施,实现自我约束,自我提高。
工程建设中,以质量管理为核
心,狠抓制度建设。
对各级质量、技术保证体系、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提出具体要求,力争承接的工程项目做到技术先进、质量可靠,符合设计和操作规范。
开工前,组织施工人员熟悉图纸,掌握了解施工技术规范、强制性标准,认真编制施工组织方案,对关键部位做到事前有预控措施,事中有保证措施,事后有检查验收和整改措施,及时进行自查、自纠。
同时在质量管理过程中,结合已获认证的“三合一”管理体系,深入到实际质量管理工作中,使先进的质量管理体系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从而达到完善体系,提高质量的目的。
多数市政工程公司本着“质量创品牌,名牌树形象,管理促效益,服务为社会”的质量管理理念,狠抓质量管理工作,靠质量求信誉,靠品牌谋发展。
郑州市政工程总公司、河南恒兴工程建设有限公司、新乡市市政工程处、南阳市市政工程总公司等企业以出色的管理、过硬的质量,连续多年创河南省市政工程最高奖项“河南市政工程金杯奖”。
(五)施工技术文件建档水平逐年提高,工程实体质量稳步提升,效果明显。
通过数年来全省开展市政工程质量检查和各级建设主管部门及施工企业的不懈努力,一批优秀项目荣获河南省市政工程金杯奖,市政工程实体质量不断提升。
多数企业竣工资料装订有序,内容齐全,目录、编号、页码清晰,施工技术文件、隐蔽工程检查验收记录、材料合格证、试验资料内容真实可靠,能够随同工程进展同步整理,组卷完整,清晰美观。
施工技术文件资料建档水平逐年提高,充分反映出工程的内在质量。
郑州市市政工程总公司施工的郑州市郑东新区CBD外环道路线型流畅,沥青面层色泽均匀,平整坚实,细部处理精细,整体协调,配套齐全、效果美观。
河南恒兴工程建设有限公司施工的郑州市南三环道路工程的人行道铺砌集中体现了精品工程的意识,铺砌中遇转弯、树穴石、其它构筑物处的折角、弧形均按尺寸切割填补,拼装而成,体现出精雕细刻。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第二建筑公司、郑州征远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施工的郑东新区会展中心高架桥由日本黑川纪章建筑都市设计事务所进行方案设计,该工程设计新颖独特,结构形式复杂,科技含量高,不仅简洁、紧凑,而且施工精细,给人以自然美观的印象。
郑州市第二市政工程公司施工的郑东新区第三城市中心线跨东西运河A3桥工程打破了原有的设计理念,步行道有矩形布置,代替的是造型别致,能满足群众观景的呈折线型的平面设计,与桥面路灯构成整体的钢结构设计,设计新颖、美观。
洛阳市市政工程建设中心、洛阳市市政工程公司等5家单位承建的洛阳市王成大道作为洛阳市南北一条主要通道,全长8685米,整体规划布局体现出整体协调,美观。
5个标段整体工程施工较好,路面平整、密实,路缘石安砌稳固,美观。
道路与其它附属设施的衔接也比较重视。
南阳市政工程总公司施工的南阳市中心城区商贸物流园区一号路创建了南阳市道路建设的样板工程,路面平整坚实,接茬紧密平顺,侧缘石线直弯顺。
邓州市市政工程公司施工的邓州市古城广场古色古香老城墙造型与现代化气息浓郁的喷泉设施、别具一格的广场排水设施相配套,整体布局和谐大方,细部做工细腻。
漯河市在路灯照明工程中,不崇尚有些城市奢侈豪华的做法,采取一街一景,灯柱灯盏简洁明快、少盏高照度、快慢车道分时段变频自动调控的做法,既美观实用又节约资源。
许昌市大多数施工单位施工的检查井、阀门井内壁粉刷光滑,无明显接茬现象。
(六)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提高建设标准。
为了增加市政公用工程建设的科技含量,提高工程的先进性,保证工程质量,各施工企业积极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
郑州市郑东新区CBD外环道路施工中采用两层土工布合成材料,有效增加了道路抗裂性能;采用了改性沥青玄武岩面层,不仅美观,而且增加了道路防滑性能;
污水管道采用了PVC-U和HDPE双壁波纹管。
郑州市南三环道路工程改进了侧、平石、树坑石的生产磨具和生产工艺,使侧、平石美观、光滑,增加了侧石的高度;在进口ABG摊铺机上安装了电子自动找平装置,确保了沥青面层的平整度;加密了沥青喷洒车的喷头,并加入了保温、加温设备;根据机械化施工需求,改进井周回填施工工艺,保证了基层和面层的整体性。
郑东新区会展中心高架桥隔墙采用原浆砼浇注,支架拉杆拆除后的孔作为墙壁的自然点缀,墙壁粉刷采用高科技外墙涂料,自然美观。
上部结构为螺旋状、T型连续梁、预制钢筋混凝土板组合而成。
压缩了板的截面,增加了桥下净空,给人以简洁、紧凑的印象,施工精细。
郑东新区第三城市中心线跨东西运河A3桥观景平台采用了高档次的木地板铺装而成。
桥面采用的是大颗粒的高强度的沥青混合料铺筑。
下部采用的是灌注桩基础,桥面采用整浇钢筋砼预应力板式结构,跨度大,施工难度大,技术复杂,技术含量高。
整体外观处理精细,从设计、施工各个环节体现出一种新的建设理念。
南阳市市中心城区温凉河治理工程截污管道根据工程特点采用的HDPE高密度聚乙烯双壁波纹管,强度高,耐腐蚀,使用寿命长;采用承插口连接,安装方便,利于施工;内壁光滑,流速快,不易发生堵塞。
邓州市古城广场、桐柏淮河源广场、方城张骞广场采用了花岗岩平石,质量好,外观美,提高了建设品位和城市品位。
鹤壁市污水处理厂在污水处理管道工程中采用PE双壁波纹管环保管材,检查井盖板采用添加钢纤维混凝土构件,提高了盖板的抗披损能力;新乡市采用专利技术生产的复合材料盖板,通过长期使用检验,强度能够满足设计要求,井盖框配套严密,车辆驶过时噪音低,并解决了市政设施管理的盖板丢失现象;新乡市新水工程有限公司组织技术人员通过探索研究,自制了导向定位弹头顶管设备,该设备的使用降低了工程成本和劳动强度,该成果目前已经审报河南省百项职工技术创新
奖。
全省多数道路工程施工中普遍采用土工布或土工格栅,这一新工艺有效防止了沥青砼路面横向断缝质量通病。
多数城市人行道改建推广使用生态路面砖,稳固、透水、透气、防滑、耐磨,补充了地下水资源,取代了光亮板,逐步满足了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
(七)加大施工现场管理力度,做到文明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安全生产。
各地在市政工程建设项目施工中,能够深入贯彻《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从建设主管部门施工企业管理人员到施工一线人员,层层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制订周密的安全、文明施工方案措施,设置安全监督机构,配备安全监督人员,逐级签订安全责任书,建立健全检查制度,及时督促检查,消除隐患,确保了工程建设安全无事故。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省在市政工程建设质量、安全管理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全省工程质量总体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但在工程建设管理和施工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一)市政公用工程建设市场还不尽规范。
从检查情况看,部分建设工程不同程度的存在项目管理不规范。
一是个别市政工程融资项目建设程序不完备,未能及时办理审批手续,谁投资,谁施工,建设主管单位管理职责不明确。
二是施工图设计审查制度还未真正建立起来,导致一些施工图不符合设计规范,给工程质量带来了隐患。
三是开封等市尚未实行施工许可证制度。
四是竣工备案制度多数城市已建立,但除许昌市比较规范外多数城市不规范。
五是个别设计队伍资质不够,由于设计不到位造成返工浪费,质量低下。
六是多数城市开发区内项目没有纳入市政工程主管部门统一管理。
(二)市政工程外观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重主体轻附属现象仍然普遍存在。
检查中发现部分工程主体外观质量较好,但细部处理不到位。
主要表现在:一是部
分道路快车道比较平整,厚度、配比符合设计要求,但沿石勾缝较差,道板不平,严重影响了外观质量。
二是部分道路工程路缘石有缺角、烂边情况,勾缝欠饱满,沥青面层局部有粗细料集中。
沥青路面接茬处不紧密;平石与路面衔接有高差;三是侧石、人行道板等预制水泥砼小构件几何尺寸不规整,质量欠佳;四是部分排水工程检查井内粉不够细致,有环向裂缝,不光滑,脱皮等情况,个别爬梯未做防腐处理,个别检查井爬梯安装不准确;五是部分盲道设计不科学,铺砌不符合设计、规范要求,等等。
市政工程即是基础工程又是景观工程,外观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一个城市的形象,同时也能体现出企业管理和施工水平的高低,在保证工程内在质量的同时,要强化精品意识、提高城市品位。
(三)部分工程竣工技术资料有待进一步完善。
在这次质量检查中发现,有些工程的内在质量尚好,但是质保资料不全、不规范,竣工资料装订组卷不符合建设部221号文件规定。
主要表现在:一是工程前期资料未单独装订成册。
二是施工技术资料签字不规范,个别项目隐蔽工程签字、盖章不完备,计量设备校核资料不齐全;存在项目经理随意签字,竣工图绘制不详细,个别监理人员在不同的专业分类中重复出现,签字不规范等现象。
三是已竣工的工程技术资料无见证取样记录或者见证资料不规范,证取样多数没有实行。
(四)检测机构不够健全,检测手段不够完善。
目前全省多数城市还没有市政公用质量检测机构,没有建立见证取样制度。
部分现有的试验室检测仪器不配套,检测手段不够完善。
(五)质量监督尚不完善,建设监督、监理人员缺乏专业技术。
目前全省多数城市虽说实行了质量监督,建设项目实行了监理制度,但多数城市从事市政公用质量监督的人员以及多数监理单位从事监理的人员为非市政公用专业技术人员,难以胜任市政公用工程质量监督和建设监理岗位工作,满足不了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技术的要求。
(六)资金、工期、质量矛盾仍然存在。
近年来随着各城市加大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抢工期、赶任务现象仍存在,部分市政项目资金不到位,制约着工程进度和质量的提高。
同时,部分竣工项目验收移交不及时,管理养护滞后。
洛阳市市政公用工程目前仍执行91定额标准,94取费标准,已不适合当前市政公用工程建设的需要。
四、下一步工作意见和建议
(一)提高认识,加大市政公用行业质量安全管理力度。
市政公用工程质量关系国计民生,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各城市行业主管部门应进一步加强对国家工程建设有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贯彻执行,加大市政公用工程质量管理力度,进一步规范市政建设程序,严格施工图审查制度、见证取样制度、质量监督制度,特别要加强市政工程项目的招投标管理,加大对招标文件的审查力度。
(二)健全市政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强化市政工程质量监督。
要进一步强化市政工程质量监督,建立健全市政公用工程质量监督专业机构,加强质量监督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完善质量监督管理机制,使全省市政工程质量监督形成体系,促使市政公用工程建设在有效的政府监督下进行,确保市政公用工程质量水平的不断提高。
(三)强化质量安全管理,争创精品工程。
各市要进一步加大市政公用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力度。
指导施工企业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全面提高管理水平;加大科技投入,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提高市政工程建设科技含量;加强施工过程中的约束和监督,做到即重主体也重附属,既注意全局也注意细部,精心组织,精心施工,争创精品工程。
继续强化市政工程建设项目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落实制度,完善措施,杜绝隐患,确保市政工程项目安全无事故。
(四)加强市政工程监理管理,提高建设监理人员素质。
从检查中发现,从事市政工程监理的一些人员为非市政专业技术人员,不具备监理市政工程的能力,对
市政公用工程强制性标准和施工技术把握不准、理解不透,导致市政工程质量得不到有效的监控。
因此,必须加强对市政建设监理的管理,提高监理人员的业务技术素质,对不具备市政公用工程专业技术素质的人员,取消对市政公用工程建设监理的资格。
(五)进一步加快市政行业有关制度、标准的制定,规范行业管理。
制度、标准是加强市政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的重要依据。
目前,我省市政工程管理方面已有部分规范、文件,为了进一步加大市政公用工程质量安全管理,不断适应管理的需要,仍需加大行业管理办法和标准、规范的研究制定。
要尽快研究制定《河南省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办法》及相应的《标准》,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安全管理。
研究出台我省市政公用工程质量检测机构管理办法和相关检测标准,建立和完善我省市政公用质量检测和见证取样制度。
同时,各地要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规定,根据项目资金情况,合理科学确定工程建设规模和建设工期,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