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实验教程实验实验四完整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四单级放大电路
系别
姓名
学号
实验日期
一、实验目的
1.学会在面包板上搭接电路的方法
2.学习放大电路的调试方法
3.掌握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和通频带
测量方法
4.研究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了解设计输出器的基本性能
5.了解静态工作点对输出波形的影响和负载对放大倍数的影响
二、实验仪器
1.示波器1台
2.函数信号发生器1台
3.直流稳压电源1台
4.数字万用表1台
5.多功能电路实验箱1台
三、实验原理
(一)单级低频放大器的模型和性能
1)单级低频放大器的模型:
单级低频放大器能将频率从几十Hz~几百kHz的低频信号进行不失真地放大,是放大器中最基本的放大器,单级低频放大器根据性能不同科分为基本放大器和负反馈放大器。
从放大器的输出端取出信号电压(或电流)经过反馈网络得到反馈信号电压(或电流)送回放大器的输入端称为反馈。
若反馈信号的极性与原输入信号的极性相反,则为负反馈。
根据输出端的取样信号(电压或电流)与送回输入端的连接方式(串联或并联)的不同,一般可分为四种反馈类型——电压串联反馈、电流串联反馈、电压并联反馈和电流并联反馈。
负反馈是改变房卡器及其他电子系统特性的一种重要手段。
负反馈使放大器的净输入信号减小,因此放大器的增益下降;同时改善了放大器的其他性能:提高了增益稳定性,展宽了通频带,减小了非线性失真,以及改变了放大器的输入阻抗和输出阻抗。
负反馈对输入阻抗和输出
阻抗的影响跟反馈类型有关。
由于串联负反馈实在基本放大器的输入回路中串
接了一个反馈电压,因而提高了输入阻抗,而并联负反馈是在输入回路上并联
了一个反馈电流,从而降低了输入阻抗。
凡是电压负反馈都有保持输出电压稳
定的趋势,与此恒压相关的是输出阻抗减小;凡是电流负反馈都有保持输出电
流稳定的趋势,与此恒流相关的是输出阻抗增大。
2)单级电流串联负反馈放大器与基本放大器的性能比较:
电路图2是分压式偏置的共射级基本放大电路,它未引入交流负反馈。
电路图3是在图2的基础上,去掉射极旁路电容C
e
,这样就引入了电流串
联负反馈。
图2 单级阻容耦合放大器图3 单级电流串联负反馈放大器3)射极输出器的性能:
电路图4是射极输出器,它是单级电压串联负反馈电路,由于它的交流输
出电压V
Q
全部反馈回输入端,故其电压增益:
= 1
输入电阻:R
if =R
b
//[r
be
+(1+β)R’
L
式中R’
L
=R
c
//R
L
输出电阻:R
of =R
e
//[(R
b
//R
s
)+r
be
]/(1+β)
射极输出器由于电压放大倍数约等于1,故它具有电压跟随特性,且输入电阻高,输出电阻低的特点,在多级放大电路中常作为隔离器,起阻抗变换作用。
(二)放大器参数及其测量
1.静态工作点的选择
静态工作点是直流负载线与晶体管的某条输出特性曲线的交点。
随IB的不同而静态工作点沿直流负载线上下移动。
根据式UCE=UCC-RCIC,在IC/UCC图上画出直流负载线,再画出在IB情况下的晶体管输出特性曲线,交点即静态工作点。
2.静态工作点测量与调试
三极管放大电路中,三极管静态工作点就是输入信号为零时,电路处于直流工作状态,这些电流、电压的数值可用BJT特性曲线上一个确定的点表示,该点习惯上称为静态工作点Q ,设置静态工作点的目的就是要保证在被放大的
交流信号加入电路时,不论是正半周还是负半周都能满足发射结正向偏置,集电结反向偏置的三极管放大状态
可以通过改变电路参数来改变静态工作点,这就可以设置静态工作点
若静态工作点设置的不合适,在对交流信号放大时就可能会出现饱和失真(静态工作点偏高)或截止失真(静态工作点偏低)。
所谓静态工作点,是指当放大电路处于静态时,电路所处的工作状态。
在Ic/UCE 图上表现为一个点,即当确定的Vcc、Rb、Rc和晶体管状态下产生的电路工作状态。
当其中一项改变时引起Ib变化而引起Q点沿着直流负载线上下移动。
四、实验内容
1.搭接实验电路
如图搭接实验电路,检查无误后方可将直流电源接入电路。
2.静态工作点测量与调试
按静态工作点测试方法进行测量与调试,要求I
CQ
约为1.3mA,测量值填入下表:
静态工作点测量值V
EQ
(V) V
BQ
(V) V
CQ
(V) 测量计算
I
CQ
(mA) V
BEQ
(V) V
CEQ
(V)
41/2数字
表(DCV)
1.3003 1.9419 5.359 1.3003 0.6416 4.0596
3.基本放大器的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的测量
1)外加输入信号:f=2kHz正弦信号,V
ipp
=30mV,R=1K,空载情况下观察波形
2)测量V
S ,V
I
,V
O
,V
OL
,计算A
V
,A
VL
,R
I
,R
O
,填入下表:
测量(41/2数字表ACV)计算
V
S (mV) V
I
(mV) V
O
(V) V
OL
(V) A
V
A
VL
R
I
(Ω) R
O
(Ω)
10.61 7.83 1.6420 0.8328 209.7 106.3 2.842K 4.936K
4.放大器上、下限频率的测量
保持输入信号不变,当频率增大或减小时使输出电压下降到0.707Vol时,记下此时信号发生器的频率,填入下表:
f H f L B= f H- f L
135kHz 234Hz 134.766Hz
5.电流串联负反馈放大器参数测量
在原电路基础上,将Ce丢掉,并将R改为10K,重复试验三步骤:
测量(41/2数字表ACV) 计算
V
S (mV) V
I
(mV) V
O
(V) V
OL
(mV) A
V
A
VL
R
I
R
O
105.98 56.19 0.2346 139.72 4.175 2.486 11.549K 5.143K
五、实验故障及解决办法
在静态工作点测量与调试时,电压读数失误,量程选大了,导致最后重新测量获得精确数据。
在基本放大器的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的测量的实验中,读数不对,经检查,是因为测电压没使用AC模式,因为函数信号发生器输出为交流电流,所以需要测交流有效值。
在基本放大器的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的测量的第一环节外加输入信号,空载情况下观察波形实验完成后,出现之后的实验需要原先的搭接电路图,整理好实验器材又需要重新再连接一次情况,再次连接的电路图出现错误,经检查,是由于函数信号发生器输出端没有与示波器接入端连接而是和
接地端连接,调整后故障解决。
这个故障已经出现两次,下次一定要先检查,后拆线。
六、实验总结与心得体会
这次实验让我更好的了解了三极管在电路中的使用方法,9011三极管是NPN型,静态工作正常时,应该有VC>VB>VE,所以说你的测量数据符合这个条件,说明三极管静态正常的。
明白了并不是输入信号幅度越大,电路的放大倍数就越大,因为放大倍数AV=V0/Vi ,它是由输出信号电压和输出信号电压的比值成正比。
而且输入信号不可无限制增大,当输入信号达到一定程度后输出信号会产生失真。
七、思考题:
1.如何根据静态工作点判别电路是否在放大状态?
可测U
CE 当U
CE
=U
E
/2时,放大状态,当U
CE
=UE时,截止状态,当U
CE
≤0.1或
0.3时,饱和状态。
必须具有合适的静态工作点,因为假如没有合适的静态工作点,放大器就不能正常工作,那测量放大倍数就没有任何意义
2.怎么判断集成电路静态是否正常?
如果集成电路输出端的电压是集成电路电源电压的一半,说明集成电路静态是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