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铁塔手抄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巴黎铁塔手抄报
篇一:外国新闻传播史法国整理
法国
一、150多年王权对报刊的集权控制——三家官报统一天下
1485年,法国出现了一张印刷新闻纸。

1488年起,巴黎出现了两中手抄报纸。

1474年起,法国官方开始着手管理出版业。

1537年建立出版检查制度控制思想传播。

1
1631年,1月,让·马丁和书商路易·旺多姆出版了法国第一家新闻性周刊《普通新闻》(生命期六月)。

三大公报:
1、1631年5.30,泰·勒诺多创办了《公报》。

得到当朝首相黎塞留的支持。

2、1665年1议员萨洛创办《学者报》。

该刊旨在发表科学和文学报告、对作品的评价,以及对发明的评审。

3、1672年,国王宠信维泽创办《文雅信使》,月刊,开始内容复杂,后以刊载文学作品为主。

1777年元旦,法国出现了第一张日报。

由印刷商科朗塞和化学家卡德·沃创办《巴黎日报》。

主要是为社会服务,刊登一些实用资料和琐屑传闻。

二、1789-1881年:法国确立新闻出版自由的近百年磨难
1、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时期(1789-1799)
(1)1792.8.22,制宪议会通过新闻责任法,对滥用出版自由作出规定。

至此新闻出版自由的法律已经较为完善,但很快就被一系列的政治权利的更迭打破。

(2)1792年9月吉伦特派代表斐扬派掌握政权,君主立宪派的报刊被取缔。

(3)1793.6雅各宾派取代吉伦特派掌握政权,开始恐怖统治。

八月公布监护者法令,民间报纸要么封闭,要么成为雅各宾派的喉舌。

1793.8.25《巴黎新闻》的迪罗苏瓦被推上断头台,这是革命法庭处死的第一个职业记者
(4)1794年7月底,热月党人推翻雅各宾派政权,为压制反对派,在新闻出版仍实行高压政策,津贴拥护政府的报刊。

2、法兰西第一帝国时期(1799-1814)
(1)拿破仑执政后,与1799.12.24公布《共和八年宪法》,取消了大革命的重要成果——新闻出版自由。

1800.1颁布法令,取缔了60家报刊,巴黎只保留了13家。

1811年,巴黎只剩四家报刊,并全部收归国有。

3、波旁复辟王朝时期(1814-1848)
(1)1814.5路易十八保证尊重新闻出版自由,1814.10的法令却借口整顿自由,维持出版特许贺印花税制度。

(2)1815.3至6月拿破仑百日复辟,法国新闻出版一度完全自由(3)1819.3至6月,复辟王朝司法大臣塞尔伯爵在法国新闻史上第一次尝试制定新闻发布会,该法废除了预审制,报刊案件交陪审团审
理。

(生命3个月)
(4)1830年7月,首相波林尼雅克公爵颁布法律,废除所有报纸的发行权,实行新闻检查制,由此引发七月革命,复辟的波旁王朝长系被推翻。

4、七月王朝时期(1830-1848)
(1)七月王朝宣布取消一切新闻检查,减少了出版保证金,新闻出版获得相对自由。

离出版自由还有相当的距离。

5、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时期(1848-1851)
法兰西第二共和国初期,新闻出版自由得到1848年3月法令的保障。

法令规定,废除印花税和保证金,报刊享有不受限制的自由。

巴黎工人发动六月起义后的7.8月,资产阶级的政府公布亮相法令恢复了保证金和对报刊留在文学作品才印花税。

6、法兰西第二帝国时期(1851-1870)
巴拿巴只允许巴黎保留11家报纸的发行权,在外则对“红色报纸”进行讨伐。

1852年2月
的法令,完全恢复对报刊的新闻检查制度。

即使如此,仍有大量新报刊涌现。

7、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初期(1870-1881年)
1878年起制定新闻法,经过议会的多次辩论,《法国新闻自由法》终于在1881.7.29通过,该法取代了过去的42项法令中的三百多个关于报刊的条款,宣布了较为彻底的新闻出版自由。

8、1881年以后相对稳定的法国新闻出版自由政策
1881年新闻出版自由法的颁布,标志着法国新闻传播业进入了较为稳定的发展时期。

虽然其后仍然发生一些政策变动问题,但总的来说,算是进入新闻政策的一个新时期。

三、从大革命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法国新闻传播业
1、报纸:报纸因政治造成断代现象,因此数目繁多但持续出版、影响社会打的报社并不多。

(1)两家子大革命出版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报纸:A1789《总汇通报》,于1799年成为拿破仑一世政府的机关报。

(法兰西第一帝国时期的主要报纸),1944年停刊。

b1789年创刊的民营《辩论日报》,政治立场保守温和。

(2)“观点报刊“中最著名的是1789年9月由雅各宾派领导人之一—马拉创办的《人民之友》1793年马拉被刺杀后停刊。

(3)七月王朝时期,报纸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在社会上影响最大的是日拉丹开创的报刊业。

他于1831年创办《益知》杂志,1836年创办《新闻报》。

他开创了法国廉价报刊的开端,为后来出现廉价的报刊奠定了基础。

(4)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时期社会上有影响的还是小资产阶级的《改革报》、资产阶级共和派《国民报》,以及《新闻报》、《辩论日报》等等。

帝国后期还出现了两家有些像英国《泰晤士报》那样“高级报纸”即《费加罗报》和《时报》。

《费加罗报》瑜1854年将他改名为《费加罗报》周报,186年成为日报。

《时报》有讷夫策创刊于1861年,以外交新闻为主,在国际上较有影响。

(5)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时期的初期,为最后确立新闻出版自由进行了激烈的斗争。

由于以往政治斗争的传统,这个时期报刊的特点仍然是政党报刊与大众报刊混杂并举地发展。

(6)19世纪后期发生了一系列轰动欧洲的政治、社会事件,客观上为报刊提供了丰富的消息来源,刺激大众报业的发展。

19世纪莫,法国四家大众报纸《小报》《小巴黎人报》《晨报》《日报》成为主要的面向大众的报纸。

(7)1940年,德国法西斯入侵法国,许多法国报刊停刊或是南迁。

2、通讯社
法国是世界最早的通讯社,于1835年诞生于巴黎,创办人哈瓦斯,通讯社名为哈瓦斯通讯社。

1870年,该社与路通社和沃尔夫社划分报导范围。

它虽然是民营通讯社,但政府给予大量补助,因而实际上长期是半官方通讯社。

1940年法西斯德国的军队占领巴黎前夕,哈瓦斯社的股票被维希傀儡政府全部收买,改组为广告社、法国新闻社和射界电讯社三个社,后者实为德国通讯社的支社。

3、广播电台和电视台
1903年法斯赖特在巴黎埃菲尔铁塔上设立了实验广播电台。

1922.2,发射装置架设在铁塔上的国营广播电台巴黎邮电电讯台(pairpTT)正式播音,此为法国广播业的开端。

1923年,财政法规定广播法为国家专利所有。

最早的民营电台是拉迪奥拉台。

法国的电视实验开始于1935年,1938年正式开播电视节目。

4、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新闻界的受贿风气:法国长期处于政党报
刊向商业报刊的过渡时期,传媒的企业化水平低,管理不善,报价过低,因而多数报刊需要外部津贴才能维持。

这个法国报刊带来了一种毁灭性的积习。

四、1944年法令,法国重新开始新闻媒介的格局
1、法国光复政府于1944.3.30颁布了法令,该法令规定1940年德国占领法国后,凡在德占区发行15天以上的报刊、1942年德军全部占领法国领土之日后在南方继续发行15天以上的报刊,一律停刊。

法国战前的报刊中只有七家报刊可以继续存在,其中著名的仅《人道报》、《费加罗报》两家。

2、巴黎形成了所谓的“四大报纸”,即《法兰西晚报》、《费加罗报》《解放了的巴黎人报》《震旦报》。

20世纪50年代起,法国报刊开始从以政论为主迅速转向以报导新闻和娱乐为主。

3、1944.12.18有伯尔·伯夫-梅里等30多位年轻记者共同创办《世界报》
4、根据1944.9.30的法令,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法西斯通讯社(伦敦的法国独立社、阿尔及尔的法非社、沦陷区的自由社和新闻资料社)合并为法国新闻社(AFp),社址在原哈瓦斯社。

(法新社)
5、1945.5取消民营广播电台,同年11月成立法国广播电视局(RTF)。

1950年法国恢复电视播出。

五、法国新闻传播业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发展和现状:
1、报纸
(1)战后实行的补贴报刊和抑制资本集中的政策,最终造成法国传
统报业处于不景气的形势之中。

(2)光复后的法国报纸进入20世纪50年代后遇到涨价和发行方面的危机。

日报数量不断减少。

目前法国报纸中《费加罗报》和《世界报》可以对外作为法国报纸的代表(高级报纸);《法兰西晚报》和《巴黎人报》可算是大众报纸的代表。

《费加罗报》是仅存的历史悠久的法国主要报纸。

内容丰富,综合性强,无所不有。

版面安排恰当,被认为是最能体现法兰西“贵族风格”的报纸。

属于索克报业集团。

《世界报》法国唯一独立自主编辑发行的主要报纸,至今不属于任何媒介集团,产权为报纸人员合作所有。

办的严肃,版面紧凑,没照片,有少量图表和漫画,广告较少。

直到20XX年才改变,有大量招聘并彩色化。

该报对实时的评价水平很高,文字考究,在国际上颇有声望。

《法兰西晚报》是法国最大的大众报纸。

只巴黎中下层公众为主要读者对象,内容通俗,深入浅出,有较多的公众关心的社会内容,娱乐内容也较多。

原为阿歇特出版集团,后转手于埃尔桑报团。

《巴黎人报》原名《解放了的巴黎人报》1944年创办,1986年更名,在法国出巴黎外地区叫《今日报》。

该报注意反映公众关心的切身利益问题,淡化政治色彩,受到工薪阶层的欢迎,该报属于阿莫里报团所有。

(3)外省日报中,《法兰西西部报》发行量最大。

(4)今年出现免费报纸,巴黎和马赛分别发行首份免费报纸《地铁报》和《马赛更好日报》现在世界上免费发行的日报中,发行量最大
是法国的《地铁报》
2、广播电视
(1)1984年建立统管各公营电视台的法国公共电视公司
(2)虽然1945年法令规定不准发展民营广播电视,但是就在当时亦存在法国人从邻国建立广播电台向国内广播的情况。

(3)1982.7起,法国政府允许民营广播电台存在,法国逐步形成了公营和民营并行的广播电视体质。

(4)主要的广播电台有成立与1987年的法国新闻台和卢森堡电台(RTL),前者是欧洲第一家新闻专业电台,后者则是法国开班最早也是最有影响的商业电台。

法国第一家数字卫星电视台canalsatellite于1996.4由新频道电视台开办。

3、媒介集团
(1)现在法国的综合集团不够发达,印刷媒介集团想电子媒介渗透不多,规模较小,在世界上排不上名次。

(2)法国目前比较大的报业和出版业集团分别是:索克报业集团、世界报报业集团、阿歇特新闻出版集团、阿莫里报团和埃尔桑报团(3)20世纪80年代以后,法国形成几个较大的电子媒介集团。

几经竞争,现在法国最重要的电子媒介集团是维旺迪环球公司。

篇二:五一、五四黑板报和手抄报资料
五一五四劳动节黑板报资料
五一劳动节的来历:
五一国际劳动节简称五一节,在每年的5月1日。

它是全世界劳动人
民的共同节日。

关于五一节的由来是这样的,此节源于美国芝加哥的工人大罢工。

1886年5月1日,芝加哥的20多万工人为争取实行八小时工作制而举行大罢工,经过艰苦的流血斗争,终于获得了胜利。

为纪念这次工人运动,1889年7月14日,由各国马克思主义者召集的社会主义者代表大会,在法国巴黎隆重开幕。

大会上,与会代表一致同意:把5月1日定为国际无产阶级的共同节日。

这一决议得到世界各国工人的积极响应。

1890年5月1日,欧美各国的工人阶级率先走上街头,举行盛大的示威游行与集会,争取合法权益。

从此,每逢这一天世界各国的劳动人民都要集会、游行,以示庆祝。

五一劳动节诗歌:
站在红五月首端入劳动者中间感悟阳光里那跳跃的音符一不小心滴落下来打动了无声的果林沉寂的大地上顿时响起劳动的那支劲歌回荡在亿万劳动者心中回荡在蓝天白云之间震落满树鸟声铺红挂彩的早晨情不自禁阳光雨露春风催开着城市的文明之花催长着乡村的劳动之果满眼的美景在飘飞的音符下欢快传唱着劳动之歌劳动之歌带来春播的佳音捎去夏耘的希冀令大地充满诗情任金秋点染画意劳动之歌永唱不衰音符般自地底不断拱出丰硕的果实味美香甜
五一劳动节祝福:
守着我们共同的承诺,让我们一起在五一节实现。

谢谢你的关心,谢谢你的帮助.衷心谢谢!!
鲜花献给辛勤的劳动人民。

思想上放松精神上劳动。

父母恩,胜万金。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五一劳动节诗歌
歌唱劳动
在这个花草苏醒柳枝跳舞的季节
我歌唱一只在松软泥土下蠕动的蚯蚓
这蠕动是最曼妙的舞蹈
它与农人耕耘与播种的躬身姿势
优美地契合,弥漫一些大豆的金黄
稻谷的芳香,成为墒情充裕的土地上
最美的舞神
歌唱劳动
在千里之外遥远的故乡小村
我歌唱自己年迈的乡下母亲
她不知道五月里的某日是母亲节
只晓得早早升起那缕袅袅的炊烟
然后荷锄,走向田垄
让滴答的汗珠敲打丰收的渴望
看麦苗仿佛自己青葱的女儿一样,嫩绿地长大歌唱劳动
在八百米幽暗板结的地心深处
我歌唱一盏熏黑而明亮的矿灯
它的光焰是喷射着汗水的咸涩
矿难让那些嶙峋的骨骼愈加坚硬
无数炭黑的手捧出又一道晨曦
此刻,初升的暖阳洒在身上
比空气更轻,比磐石更重。

舒爽宜人的五月,我们迎来一个年轻富有活力的节日-五四青年节!青春,花一样的年纪,青春,人生最美好的阶段,今天我们相聚一堂,歌唱青春,我演讲的题目是:青春伴理想、岗位写华章
青春,奉献是我们一个永恒的话题,那就像是孕育大树的阳光雨露一样,默默付出着,从不要求回报;又像是汇聚成海的溪流,持之以恒,不屈不挠。

我们从事一个行业,便要在这个行业上积极进取,努力作出属于自己的那一份贡献。

这是一个需要长期努力才能实现的目标。

对于我们来说,作为一个石油行业的工作者,我们在工作过程中的每一个项目,每一处细节,都是至关重要的。

我们工作在高温高热的环境里,每一天的工作都十分辛苦,但我们仍然坚持了下来,没有一个人临阵退缩,没有一刻停止前进的脚步。

为什么?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们都明白奉献精神对于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性。

五一劳动节诗歌一
站在红五月首端
深入劳动者中间
感悟阳光里
那跳跃的音符
一不小心滴落下来打动了无声的果林
沉寂的大地上
顿时
响起劳动的那支劲歌回荡在亿万劳动者心中回荡在蓝天白云之间震落满树鸟声
铺红挂彩的早晨
情不自禁
阳光雨露春风催开着城市的文明之花催长着乡村的劳动之果
满眼的美景在飘飞的音符下欢快传唱着劳动之歌劳动之歌
带来春播的佳音捎去夏耘的希冀
令大地充满诗情
任金秋点染画意
篇三:苏教版初中语文期七年级(上)_2
苏教版初中语文期七年级(上)
第一单元检测与强化训练
(时间:120分钟;总分:120分)
一、积累运用(共25分)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

(3分)
打开文学之门,对我们中学生来说是大有bì益的。

五千年的优秀文化熔铸了许多好的优秀的,人人赞美和传诵的诗篇,从中我们自会获益匪浅。

如赏读了《成功的花》,我们懂得了成功的后面蕴涵着艰苦的努力,不能只惊xiàn别人的荣誉,而应从他们的成功中吸取成长的经验,让自己的人生更辉煌。

(1)给黑体字注音。

匪浅蕴涵
(2)根据拼音写汉字。

bì益惊xiàn
(3)上面画线的修饰语不够简洁,请你用一个成语替换一下,并给它写上一个近义词或反义词。

成语:近义(反义)词: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2分)
(1)我躺在舱面上,仰望天空。

深蓝色的天空里着无数半明半昧的星。

(2)哈尔威船长一生都要求自己忠于职守,做人之道。

(3)打开书,走进的思想丛林,我们便会顿觉书香弥漫,令人陶然自乐。

(4)你把时间凝聚在薄薄的书页之中,让读者地漫游岁月的长河,尽情地观赏两岸变化无穷的风光。

A.悬实行五颜六色无拘无束b.挂履行五颜六色无忧无虑
c.悬履行五彩缤纷无拘无束D.挂实行五彩缤纷无忧无虑
3.黑体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目前,北京奥运圣火国内传递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b.在震区废墟里埋了近84小时的他竟安然无恙,简直是个奇迹。

c.哈尔威船长在猝不及防的灾难面前,临危不惧,危言耸听,令人钦佩。

D.神舟发射基地的广大官兵,个个身怀绝技,却因工作的机密性而默默无闻。

4.下面是学生习作中的一段话,请修改其中的两个病句。

(4分)
进入了实验初中,晓明似乎真的长大了。

①在晨曦与晚霞的交替中,他明白了学习的艰辛;在痛苦与欢笑的轮换中,他明白了时光的匆匆。

②成绩优异时,对于他会一脸笑意;成绩下降时,对于他会自我安慰。

③面对未来,晓明坚信成功总有一天会向他招手。

第句,修改意见:
第句,修改意见:
5.结合诗的意思,选择适当的词语(艺术/工程/历史),填在下面的括号内。

(3分)
有位诗人这样赞美人生,他说:
少年是()的筑一件一件地创作
壮年是()的筑一座一座地建筑
老年是()的筑一页一页地翻阅
三个不同的比喻,描绘出人生三部曲的各自旋律,乃是对人生深刻的总结与概括。

6.请根据提示或要求填空。

(5分)
①雨果是法国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悲惨世界》等。

②巴金是中国文学发展史上一位德高望重的文学泰斗。

其主要作品有:《爱情三部曲》,《激流三部曲》。

③深红的果儿,和青年说:“!”(冰心《嫩绿的芽》)
④,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赤壁》)
⑤苏轼《浣溪沙》中表现词人热爱生活、旷达乐观的诗句是:“谁道人生无再少?,。


⑥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着时光的流逝,蕴涵自然理趣的诗句是“,。


7.本学期的第一次语文实践活动“亲近文学·崇尚科学”开始了,师生们纷纷行动起来。

作为本次活动的骨干,你自然一马当先。

(6分)(1)为了营造读书的氛围,学校准备布置一下环境,请你帮助拟写一条标语。

(2)语文老师请你策划一次有关阅读名著的交流活动,你打算为这次活动拟一个什么主题?在这次活动中你准备采用哪些形式?至少写出两种。

(3)王凯同学想写一对联为同学们鼓劲,想到了上联,却对不出下联,请你帮帮他对出下联。

上联:走进知识大门吮吸营养下联:
二、阅读理解(共35分)
(一)古代寓言阅读。

(15分)
阅读(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8~11题。

(甲)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乙)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8.选出下列黑体字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2分)
A.楚人有涉江者/宋人有耕者
b.遽契其舟曰/因释其耒而守株
c.舟已行矣,而剑不行/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D.其剑自舟中坠于水/于土墙凹凸处
9.说说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2分)
①遽契其舟()②不亦惑乎()..
③兔走触株()④冀复得兔()..
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6分)
①是吾剑之所从坠。

②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11.甲乙两文后来分别演化成了一个什么成语?这两则寓言都讽刺了一种怎样的人?(5分)
(二)课内精段重温。

(共10分)
阅读《繁星》选段,完成12~16题。

我躺在舱面上,仰望天空。

深蓝色的天空悬着无数半明半昧的星。

船在动,星也在动,它们是这样低,真是摇摇欲坠呢!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

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

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霎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

这时我忘记了一切。

在星的怀抱中我微笑着,我沉睡着。

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

有一夜,那个在哥伦波上船的英国人指给我看天上的巨人。

他用手指着:那四颗明亮的星是头,下面的几颗是身子,这几颗是手,那几颗是腿和脚,还有三颗星算是腰带。

经他这一番指点,我果然看清了那个天上的巨人。

看,那个巨人还在跑呢!
12.依据文意解释“半昧”的“昧”。

(2分)
13.用一句话概括节选文字的内容。

(2分)
14.作者在第一自然段中,把星星比作什么?写出了怎样的一种感觉?(2分)
15.第二自然段中,英国人的“一番指点”,我就“看清楚了那个天上的巨人”,对其中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我”有较强的想象力。

b.“我”对这些星星很熟悉。

c.“我”对这些星星很有感情。

D.“我”在海上航行,感到单调无聊。

16.如果把“看,那个巨人还在跑呢!”改成“那个巨人在跑。

”好不好?为什么?(2分)
(三)课外时文迁移。

(共1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7~21题。

一首诗的力量
快!抓紧妈妈的手。

去天堂的路,太黑了,妈妈怕你,碰了头??
5月14日,正当全中国都在为汶川地震而震惊和哀悼之际,一首为震灾中死难的孩子们所作的诗歌悄然流传开来,众多报纸频频报道,国家级电视台在特别节目里纷纷引用,有人甚至为其谱曲,制作成视频mV发布在网络上。


这首诗最早流传于网上,一位名为“一鸿”的网友于14日在自己的博客上刊出了这首诗。

他说:“13号晚上,我看到某论坛上发的一张照片,几位武警发现了几具孩子的尸体。

当时心里就一震,实在不忍心看下去。

”一晚上他都辗转反侧。

14日凌晨,他来到单位后就在自己的博客上写下了这首诗。

“我经历过唐山地震,我也是为人父的,看到这次地震那么多孩子遇难,我当时一边写,一边流泪。

真的,硌得心疼。


然而,就连作者本人也没有想到,自己的作品公布在网上后,很快各大社区、网站、论坛争相转载,央视主持人张羽在17日的新闻节目上哽咽着朗诵了它,东方卫视17日的节目中,奚美娟读着它流下了泪水。


5月18日夜,千余名旅法华人在巴黎埃菲尔铁塔为遇难同胞举行烛光祈福会。

当一位女士读到这首诗歌时,周围的许多人再也忍不住悲痛的泪水,轻声抽泣起来。

短短3个小时,主办方就收到7000多欧元的捐款。

这首仅有两百多字的小诗从15日下午开始在盛大网络公司员工中以短信流传,盛大总裁陈天桥看到这首诗不禁潸然泪下。

第二天,盛大宣布再捐款600万元。

“这首诗,价值600万元。

也许是这次抗震救灾中最昂贵、也最有分量和价值的文字了。

”有网友这样感慨。

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