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管理体系认证试点机构经验探索的研究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能源管理体系认证试点机构经验探索的研究报告
随着国家对能源管理的重视,越来越多机构开始关注能源管理体系认证,并积极参与认证试点。

本文旨在探索认证试点机构的经验,为更多机构提供参考与借鉴。

一、制定完备的能源管理体系文件
认证试点机构必须建立完备的能源管理体系文件,在贯彻实施能源管理体系的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及时对体系文件进行修订。

制定体系文件的过程是一次重新认识自身能源管理现状的机会,考虑到内外部的各种因素,包括能源的采购、利用、技术、政策等,制定出适合本机构的能源管理体系文件,比认证本身更能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二、确保人员的专业性和素质
认证试点机构在制定完整能源管理体系文件的同时,也应注重培养人员的专业性和素质。

从能源管理的各个环节中筛选出贡献显著的员工,建立核心团队,培养行业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注重综合素质,如团队合作、沟通、解决问题等。

这不仅有助于推动认证的顺利实施,也能提高机构的整体竞争力。

三、积极宣传推广能源管理体系认证
认证试点机构应积极宣传推广本机构的认证经验与能力,探索与政府、社会组织等合作提高能源管理水平,形成多元化的能源管理思路。

宣传推广还可以增强机构员工的认证意识,使管
理体系得到更好的落实,充分发挥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

四、注重质量管理和完善内部流程
认证试点机构应注重质量管理和完善内部流程,确保能源管理体系系统得以顺利执行。

对于领导管理、内部审批以及执行中需要打磨的细节等问题,更加关注其执行过程,不断调整和完善体系,切实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质量。

五、充分发挥认证试点的示范作用
认证试点机构的经验也应成为行业的榜样,在认证经验发展的基础上,推进本市场能源管理体系认证工作,推动行业标准体系制定,促进认证市场健康发展。

这样不仅可以将认证体系成果落实到企业实践当中,更能建立成熟的认证市场,进而在更广泛的范围内推广和普及认证工作。

六、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完善管理体系
认证试点机构的经验实践表明,建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需要不断调整和完善,结合实际情况,探求适合本机构的管理体系。

让认证工作和实际生产管理更好结合,更加高效和实用。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认证体系的作用,落实好能源管理的各项任务。

认证试点机构经验的不断丰富和探索,将为能源管理体系的落地和认证工作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作为参与机构,认识到问题并不在于认证本身,更在于这是一个推进自身能源管
理的契机,也是为更好的控制能源管理成本,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的机会。

随着我国对能源管理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能源管理体系认证,并积极参与认证试点。

据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我国已有超过800
家企业取得了ISO 50001能源管理体系认证,其中涵盖了制造业、建筑业、服务业等多个行业。

从认证机构的角度来看,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山东省质
量认证中心(SDQA)、广东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CQI)等机构
的认证量最大,分别达到了100家以上。

同时,东风日产、物产中大集团、中信银行、湖南衡阳钢铁有限公司、十堰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等大型集团企业也都成功获得了ISO 50001认证。

从认证领域来看,能源管理体系认证主要覆盖了能源采购、能源消耗、设备维护、能源技术更新、能源评估等方面。

认证功效显著,企业节能减排、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成本,推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各行业的认证情况也略有不同,制造业、交通运输业是认证领域的龙头行业,有不少龙头企业先行认证,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节约了成本。

在建筑业中,认证主要集中在大型综合建筑、物业企业,服务业认证则以酒店、超市、医院等为主。

总之,国家对于能源管理的重视和企业对成本降低和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使得能源管理体系认证成为越来越受企业关注的认证领域。

通过认证促进企业的能源利用效率,不仅能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还能大力推进可持续发展,为实现中国制造2025
提供强大的能源支撑。

除了国内的认证机构认证,国际上也有很多能源管理体系认证机构,如DNV GL、SGS、TUV NORD、Lloyd's Register等。

这些机构由于其权威性和全球性,被越来
越多的企业认可和采用。

据统计,截至2019年底,全球已有
超过12000家企业获得了ISO 50001认证。

对于企业来说,能源管理体系认证不仅是一种责任和义务,更是一种机遇和竞争优势。

采用ISO 50001认证的企业可以提高
自身的能源利用效率和资源利用率,减少能源浪费和排放,进而降低生产成本和环境风险,提高企业形象和市场竞争力。

此外,能源管理体系认证还可以为企业带来很多实际效益。

首先,能够提高供应链的管理,及时跟踪能源使用情况,在能源采购和能源利用过程中协调内外部资源,达到优化能源使用和降低成本的目的。

其次,能够为企业带来节能减排红利,通过节能措施和技术升级,有效减少能源消耗和排放,提高能源管理效率和环保水平。

最后,能够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将企业的经济利益和社会责任有机结合,推动企业向可持续性转型和发展。

总之,能源管理体系认证已经成为企业与国际接轨的标志和认证,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虽然认证过程可能会带来一些成本和工作量,但是长期来看,能够为企业带来很多实际效益和可持续性竞争优势。

因此,企业在进行能源管理体系认证时,应该重视认证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加强内部管理和提高技术水平,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更加绿色、环保、高效的能源管理环境。

案例分析
某公司是一家大型化工企业,拥有多个分厂,总用能量在40
万吨标煤以上,排放大量废气、废水等污染物。

此前,该公司一直采取传统的能源管理方式,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存在着能源浪费和资源消耗等问题。

为此,该公司引入了能源管理体系,并通过ISO 50001认证,实现了能源管理全面升级。

在能源管理体系的建设过程中,公司采用了多种技术手段,如节能改造、能源监测、能耗预测、电能管理等,大幅度提升了各分厂能源利用效率。

例如,在某分厂,企业通过开展“亮剑”行动,对热能泄漏、停车待机等问题进行全面排查,采用输气、输液专用管道、高效换热器等手段进行改造,有效地降低了热能浪费和分厂的负荷率,节省了大量能源和成本。

另外,该公司还注重完善能源管理体系的运行和评估机制,搭建了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定期对各分厂能源管理水平进行评估,制定了符合企业实际的能源管理计划,并完善了能源管理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机制,提高了管理水平和实施能力。

总结
能源管理体系认证是企业高效利用、保护和管理能源资源的重要方式,通过ISO 50001认证可以使企业提升能源利用效率、
降低生产成本、加强内部管理和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实际运营中,企业应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采用科学的方式和手段,强化内部管理和技术水平,随时跟踪和分析能源使用数据,及时制定和调整能源管理计划,完善运行和评估机
制,实现能源管理的全面升级。

此外,能源管理体系认证也需要得到足够的重视和支持,需要企业高层领导和全员的参与和支持,同时需要各级管理部门和认证机构的引导和协助。

只有在各方面协作和努力下,才能实现能源管理体系认证的技术改造和结构优化,并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