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背景下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探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教融合背景下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探索
【摘要】随着金融产业的不断升级,金融行业人才需求质量提升,单一的理
论型人才已经无法满足企业需求。
然而,我国金融专业人才培养在实践方面表现
得稍有逊色。
本文从产教融合的角度,分析金融专业产教融合的必要性,研究金
融专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的困境,进而提出金融专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实施路径。
【关键字】产教融合金融专业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C961
一、金融专业产教融合的必要性
近年来,随着数字经济、绿色金融、生态产业迅速发展,金融行业逐步由虚拟经
济转向为服务实体经济。
金融行业也已不在是银行、保险、证券三个战队各自为营,而逐步转变为嵌入式发展模式,主要表现为融入产业链的发展中,银行为实
体经济提供资金支持,保险为实体经济承担风险保障,证券为实体经济拓展经济
领域格局奋力前进,三体联合式的链条嵌入型发展模式。
经济形态的转变要求金
融专业类人才的转型,这就导致金融机构对于金融专业复合型人才需求增加,对
学生的要求也不再是掌握教材知识即可,更多的需要学生适应经济新常态下的金
融行业,互联网信息数字时代下的金融行业,产业升级的金融行业的发展形态。
而目前各大院校基本上采用的普遍是传统的教学手段,一般为PPT多媒体授课+
实训课程模式,但实训效果往往不尽人意,未能达到实训目标,使得培育的学生
与企业需求不匹配。
产教融合的本质是将产业与教学相结合,这一理念的引入有
助于缓解人才供需不匹配的现象,改善就业局势。
二、金融专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的困境
(一)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不合理
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方向不同于高中的应试教育模式,其核心目标是培养社
会需求型人才,满足时代经济发展和行业的需求。
目前,大部分院校在金融专业
的人才培养目标方向是理论和实践结合,重视培养方式,不断推动教育手段革新培育复合型金融人才,但是实际的培养过程是学生上课昏昏欲睡,实践实训走马观花,考试挑灯夜战。
在教学手段上,教师为了“省事”照本宣科,泛泛而谈,应付了事,缺乏企业实践经验教学。
学生似乎也与老师形成某种“默契”,上课睡觉,玩手机,与教师互不干扰。
由于大学不同于高中的应试教育,学生缺乏学习动机,单一的教育模式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获取毕业证书的前提是完成课业必修和选修课程,综合成绩达标的人才培养方式也过于宽泛。
大学“画题”现象严重,学生“唯考试背题论”严重,学生并为真正的学习到理论知识,只是通过了所谓的“考试”。
此外,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课程设置方面与复合型人才需求契合度低。
随着数字经济的飞速发展,数据似乎成变成了资本的表现形式之一。
金融专业离不开数据分析,然而很多院校未设置数据分析类课程。
互联网金融自2013年之后就成为了行业的热点话题,现在90%的金融行业依托于科技发展,但大部分院校弱化了该领域的培养。
所以,从目前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置方面,大部分院校过分关注专业自身的理论课程,忽视相关交叉课程,不利于学生进入企业从事与金融相关工作。
(二)产业融合机制不明确
在产教融合机制方面目前还没有形成固定的定义和模式。
从查阅现有文献资料,最早提出产教融合这一说法的是江苏无锡市技工学校。
江苏无锡市技工学校在实际办学过程中,为了提高学生的实习质量,进行了一系的教学改革与探索,其中提出了要“千方百计寻求与生产实习紧密结合的产品,以提高学生的质量意识、产品意识、时间观念及动手能力。
”而上述中的产仅指产品,教仅指实习教学,虽然范围很窄,但率先提出了产教融合这一概念。
1自从产教融合理念的提出发展至今,已经至少十年之久,但是目前,产教融合机制的研究仍然集中在职业教育中,大多数都是局部,微观,短期的,没有形成统一协调、自觉深入的产教融合机制,学校和企业缺乏有效合理的产教融合机制,产教效果成效甚微。
三、金融专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实施路径
(一)制定金融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方案
复合型人才培养方式与常态化的培养模式不同,它是随着社会人才需求应势而生,是指通过修读第二学历(学位)或辅修跨学科的其他专业等途径使本科生获得本专业以外第二个专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成为能适应跨专业、跨学科工作和研究的复合型人才。
2金融复合型人才培养方案可以着重从课程设计方面为切入点,课程体系划分为公共基础课程、专业理论课、专业实践课和选修课。
考虑到学生考研进修,就业,创业的三个发展方向,方案需要明确学时达标指标,人才培养制定不同体系供学生自由选择。
人才培养方案中,公共基础课、专业理论课和专业实践课可以作为高考中第一“3”类似于主三科必修课程,而选修课则类似于第二个“3”,学生可根据自身职业发展方向进行课程选择。
在教材选择上采用行业课程推荐教材,通过课程自主选择的方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性学习。
图1 课程体系结构图
该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适应金融升级数字化需要,个人人文素质,创新能力全面发展,让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合格的动手实践能力,娴熟的外语,符合企业要求的计算机水平。
(二)明确产教融合策略
产教融合模式下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牵线搭桥的工作,原本的模式基本上依靠情感维系,如果有第三方中介作为媒介,开展产教融合活动便顺利得多,排除政府政策性支持,选择金融行业协会作为第三方中介,由其寻找到信誉较好并具有合作意向的企业,再由企业选出产教合伙人代表与学校专业代表洽谈产教融
合具体模式,行业协会作为督导和中介机构。
目前产教融合主要分为四种模式,分别为人才培养交流模式、产业项目融合、产教融合共建模式和产教融合研发模式。
产教融合的四种模式从顺序上可以称之为进阶式,企业与学校合作初期,双方处于接触阶段,了解度不够,在初期时可以采用人才培养交流模式。
经过时间的洗礼,双方达成合作意向便可以开展深层次的产教融合模式,而一旦双方未达成合作意向,双方可从实践中取得经验值,为下次产教融合提供基础和借鉴。
参考文献:
[1] 产教融合生态圈的建设路径研究——以A学院为例[D].邹松林.江西农业大学.2016
[2] 我国高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 虢羴犸.当代教育论坛. 2014(06)
[3]金融学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思路探讨[J].尹筑嘉.黄权国.丁琪琳.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11).
[4]金融学专业实验教学体系构建的探索[J]. 张秀建.罗玉娟. 高教学
刊.2019(06)
[5]网金融背景下金融教学内容的改革思路探讨[J].杨馥瑜.课程教育研究. 2019(10)
[6]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模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柳友荣.项桂娥.王剑程.重中国高教研究.2015(05)
作者简介:
孙莹(1992-- ),女,辽宁省沈阳市,汉族,硕士研究生/教师,江西工程学院,研究方向:保险学
王丽娜(1990-- ),女,河南省商丘市,汉族,硕士研究生/讲师,江西工程学院,研究方向:金融学
1邹松林. 产教融合生态圈的建设路径研究——以A学院为例[D]. 江西农业大学,2016.
2虢羴犸. 我国高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 当代教育论坛,2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