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亚五国双边贸易与中国经济增长相关性的实证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文献综述
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就有经济学家提出“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的命题。

该命题经过Paul ·Krugman (2001)等经济学家不断发展完善。

但是实证研究结论呈现两极。

一部分学者认为贸易确实能促进经济的增长,Teixeira A AC,N For-tune (2010)、Korhan K.Gokmenoglu,Muhammad Yusuf Amin,Nigar Taspinar (2015)、Antonio N.Bojanic (2012)分别站在各自国家的角度,验证了贸易确实能促进经济的增长。

另外一部分学者的研究结论则持否定态度,Sandra Trejos,Gustavo Barboza (2015)以23个亚洲国家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认为更多更开放的贸易并不足以解释亚洲经济增长的奇迹。

Mehmet N.
(2013)利用贝叶斯模型分析,认为贸易开
放并不能促进经济强劲增长。

国内学者分别从不同角度对中亚五国与中国的贸易关系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向洁、何伦志等(2015)认为应该从国际战略高度上去考量和构建中国-中亚自由贸易区,并提出了构想与建议。

王秋红、王玉琴(2015)对中国与中亚五国商品贸易的竞争性和互补性进行分析,结果认为二者的贸易关系总体表现为互补大于竞争。

王冕(2014)认为中国与中亚五国之间的合作还存在着贸易不平衡,应加大能源领域合作力度,加强贸易互补性。

二、中国与中亚五国贸易现状
中国与中亚五国的贸易发展可以划分为缓慢起步阶段、快速增长和稳步增长阶段。

2001年之前,中国与中亚五国的贸易从无到有,缓慢增长。

2002年-2008年,中国与中亚五国的贸易进入快速增长阶段,贸易额从23.88亿美元上升到308.23亿美元,年均增速达到54%。

2010年之后,中国与中亚五国的贸易额呈现稳步增长态势,但这一时期增速明显低于上一时期。

从贸易结构来看,中国对中亚五国的出口主要以轻工业产品
为主,动植物油脂及蜡紧跟其后,同时机械设备、机电产品等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占比也逐渐提高。

2017年中国对中亚地区出口额前十的商品中,玩具、游戏运动用品及其零附件增幅超过3倍。

中国自中亚五国进口的商品主要集中在原材料和初级产品。

2011年之后,中国大量从中亚五国进口资源型产品。

这些资源型产品包括土库曼斯坦的天然气;乌兹别克斯坦的铀矿、天然气、棉花;塔吉克斯坦的有色金属;哈萨克斯坦的贱金属、矿产品;吉尔吉斯斯坦的黄金等。

三、实证分析1.模型与变量
本文采取由西姆斯(Sims)提出来的向量自回归(VAR )模型来进行分析,这种模型采用多方程联立形成,它是用模型中所有内生当期变量对它们的若干滞后值进行回归,从而估计全部内生变量的动态关系。

本文构造的VAR
模型可以表示为:

1)
各变量解释如下:GDP:中国经济增长水平;EX:中国对中亚五国的出口额;IM:中国对中亚五国的进口额。

2.数据来源
中国-中亚五国双边贸易与中国经济增长相关性的实证分析
■李冰洁
西安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项目《陕西省与中亚五国贸易便利化问题研究》(17JK0283)
摘要:本文通过构建向量自回归模型(VAR),选取2001年-2017年之间中国与中亚五国的贸易额数据为样本,对中国-中亚
五国的双边贸易与中国经济增长的相关性进行实证分析。

结果表明:中国与中亚五国的出口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有着正向影响,是中国经济增长的Granger 因;中国经济增长反过来又会促进中国对中亚五国的进口贸易,前者是后者的Granger 因。

因此,鼓励中国企业向中亚五国出口,大力促进双边贸易有益于双方的经济增长。

关键词:双边贸易;经济增长;VAR
141
. All Rights Reserved.
2020年11期
总第920

中国与中亚五国的贸易水平以各年的中国-中亚五国的出口额(EX)、进口额(IM)来代表,中国的经济增长水平以国内生产总值(GDP )来代表。

样本取自2001年-2017年的年度数据,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

通过考察出口额(EX )、进口额(IM )和国内生产总值(GDP )三个变量的量化关系来分析2001年-2017年中国-中亚五国贸易与中国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文中所有结果均由Evews6.0计算得来。

计算结果如下:
表1LNGDP 与LNEX、LNIM
的相关系数
从表1可知,LNGDP、LNEX 和LNIM 三个变量之间相关性都非常高(接近于1),说明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与中国和中亚五国的进口额、出口额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3.实证结果
(1)平稳性检验及结果
采取ADF 单位根检验方法来检验各变量的稳定性,是研究中国-中亚五国贸易与中国经济增长均衡关系及因果关系的第
一步。

检验结果见表2。

表中数据说明,ADF 统计量的绝对值均小于对应的5%的临界值的绝对值,因此都是非平稳的,而一阶差分以后,
LNGDP、LNEX
和LNIM 的ADF 统计量绝对值均大于对应5%临界值的绝对值,因此都变成平稳序列。

可以进行协整分析与因果关系检验。

表2ADF
平稳性检验结果
(2)Johansen 协整检验及结果
用Johansen 协整检验法检验LNGDP、LNEX 和LNIM 的协整关系,检验结果见表3。

由结果可以看出,有两个协整关系,表明国内生产总值、进口额、出口额之间,进口额和出口额之间都存在着稳定的动态均衡关系。

虽然各变量之间的发展路径会有波动,有时会偏离均衡比例,但是从长期看,各变量之间的均衡
关系是稳定的。

表3Johansen
协整检验结果
(3)Granger 因果关系检验及结果
考察LNGDP、LNEX 和LNIM 三个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从表4中可以看出,存在着3个因果关系,LNEX 是LNGDP 的格兰杰因,LNGDP 是LNIM 的格兰杰因,LNEX 是LNIM 的格兰杰因。

也就是说,中国对中亚五国的出口是引起中国经济增长的原因,
而中国的经济增长又使中国对中亚五国的进口增加,直观表现为中国对中亚五国出口的增加引起了中国从中亚五国进口的增加。

印证了“出口是拉动GDP 的有效马车”的理论,同时贸易的增长也离不开经济的增长。

表4Granger 因果关系检验(滞后阶数为2

对LNGDP、LNEX 采用最小二乘法进行回归,得到二者的协整方程:
LNGDP=8.3918+0.4861*LNEX
弹性系数为正,表明中国对中亚五国的出口对中国经济的增长具有正向拉动作用,且中国对中亚五国出口每增加一个点,将促进中国经济增长0.4861个点。

四、结论
通过对中国-中亚五国贸易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
证分析,可以看到中国与中亚五国的出口贸易、进口贸易与中国的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较强的相关性(相关系数接近1),三者之间是一个长期稳定的动态均衡关系。

中国与中亚五国的出口贸易对中国的经济增长有着正向的影响,是中国经济增长的Granger 因,从而证实了中国一直以来采取的“出口导向”战略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效果。

中国对中亚五
.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出口每增加一个点,将促进中国经济增长0.4861个点。

同时,中国经济增长又是中国对中亚五国进口的Granger 因。

因此,要大力促进中国与中亚五国的出口贸易,以出口带动经济发展,以出口促进口,最终形成良性双边贸易。

目前,中国是中亚五国的重要贸易伙伴国,但对于中国而言,中亚五国所占贸易比重并不是很高。

所以我们要不断加深政治沟通,开拓民间交流,把握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机遇,一方面,大力加强本国优势产品的出口,充分发掘双方合作潜力,扩大经贸合作的领域;另一方面,全方位加强各领域(包括但不限于物流交通、海关港口、金融信息、进出口检验检疫)的交流合作,推动贸易投资便利化,提升中国与中亚国家之间经贸合作的深度与广度。

参考文献:
[1]保罗·克鲁格曼.克鲁格曼国际贸易新理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2]Teixeira A A C,N Fortune.Human Capital,R&D,Trade and Long-run Productivity.Testing the Technologcal Absorption Hypothesis
for the Portuguese Economy,1960-2001[J].Research
Policy,2010(39):
335-350.
[3]Korhan K.Gokmenoglu,Muhammad Yusuf Amin,Nigar Taspinar.The Relationship among International Trade,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Growth:The Case of Pakistan[J].Procedia Economics and Fi-nance,2015(25):489-496.
[4]Antonio N.Bojanic.The Impact of 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Trade on the Economic Growth of Bolivia [J].Journal of Applied Eco-nomics,2012(15):51-70.
[5]Sandra Trejos,Gustavo Barboza.Dynamic Estim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de Openness and Output Growth in Asia [J].Jour-nal of Asian Economics,2015(36):110-125.
[6]Jia lin Guan,Yu Hong.An Empirical Analysis on U.S.Foreign Trade and Economic Growth[J].AASRI Procedia,2012(2):39-43.
[7]向洁,何伦志,胡青江.关于构建中国-中亚自由贸易区的若干思考———基于“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框架[J].改革与战略,2015(6):46-50.
[8]王秋红,王育琴.“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中亚五国商品贸易关系探讨[J].商业经济研究,2015(33):37-39.
[9]王冕.中国与中亚五国经贸合作探析[J].对外经贸,2014(5):13-14.
作者简介:李冰洁,经济学博士,西安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跨国投资、贸易与流通经济
国际金融市场的
发展趋势和特点分析
■刘昕芫
湖北科技学院

要:由于世界整体经济的不断发展,国际金融市场的发
展趋势也逐渐受到世人关注。

了解清楚国际金融市场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才能不断实现持续性发展理念,与此同时还可以解决现阶段经济金融市场中存在的问题。

本文针对国际金融市场的作用与内涵,并根据总体形势、信贷环境以及资本流向等问题对国际金融市场的特点进行分析,然后对国际金融市场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阐述,希望可以对我国金融市场以及金融企业提供建议。

关键词:国际金融市场;作用;发展趋势;特点;阐述分析
国际金融贸易的主要交易载体就是国际金融市场,因此国际金融市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其具有输送国际劳务、转移国际资本以及买卖国际商品等作用,而且为外汇、黄金的买卖、国际资金货币运转等交易提供平台,是促进国际金融市场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针对国际金融市场来说,市场上的投资机会、投机方式以及融资手段更新速度较快,实际的金融活动已经超越了实质经济的范围,在世界经济发展中占据主要的推动地位,因此国家在金融市场中开展金融活动时,不仅能推动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可以不断推动世界经济快速发展。

因此针对国际金融市场的研究不断深入,找出其中变化趋势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一、作用和内涵
通过国际性的资金结算、汇兑、借贷以及外汇、黄金、有价证券等买卖的活动组成的一个国际化的市场,对于国际领域来说非常重要。

1.作用
国际金融市场最有代表性的一方面作用就是为资金的国际化发展奠定稳固的基础。

跨国公司若在国际上进行金融活动获得利益并可以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如进出口贸易等,主要是通过国际金融市场来实现的,而由于现实的各种因素变化,导致许多企业进行生产和销售产品时,资金的周转力度不够,此时用到的就是国际金融市场,能帮助这些跨国企业进行资金的调配,提升企业的资金有效率,同时创造一个跨国交易的良好环境。

目前的国际市场还能确保国际融资的畅通。

国际金融市场较一般市场来说,其融资能力是极其强大的,不仅能为相关企业的发展提供资金,还可以帮助各个国家加快建设步伐。

而且其融资效率非常高,具有较强的全面性和资金利用率,这也是其可以成为全球都非常重视的一个资金汇聚平台的重要因素。

2.内涵
143
.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