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市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州市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
1. (2分)下列划线虚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 剑阁峥嵘而崔嵬。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 .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黑质而白章
C . 诸君而有意,瞻余马首可也。

吾尝终日而思矣
D .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2. (2分) (2019高一上·深圳期末) 下列句式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月出于东山之上
A .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B . 不能喻之于怀
C . 相与枕藉乎舟中
D . 亦自缢于庭树
3. (2分) (2016高一上·邹平期中)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上的词语,不恰当的一组是()
A . 如果不重视,不给机会,不给牌子,不给扶持,很多民间艺人,包括身有绝技的艺人,世代相传的绝活等,就会明珠暗投,得不到展示。

B . 他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浮光掠影。

C . 后来大抵带在身边,只是情随事迁,已没有翻译的意思了。

D . 只要身体条件许可,我会一如既往地投入杭城的公益事业。

4.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 VR体验收费较高,据调查数据显示,38%的消费者能接受的VR体验价格在30元以内,仅有14%的消费者
即使人均100元也愿意体验。

B . 春节期间,打车需求量的增加让网约车大显身手,可是频频出现的打车难、打车软件乱加价让人心堵,也凸显了供需矛盾。

C . 环保和气象部门将协商出台一个更完善的机制,把重污染的预警、发布做得更完善、更有效,让公众和地方政府能更好应对。

D . 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包容性很强的民族,我们要学习各个国家的长处,就是和自已民族政见不一致的国家也应该对话与沟通,增进了解,学习其长处。

5. (2分) (2017高三上·宝鸡期末)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 奉上拙作一本,请您在百忙中审阅。

鄙人才疏学浅,书中可能存在不少谬误,敬请斧正,不胜感谢。

B . 兹定于12月22日(星期六)12时在东方酒店三楼为令嫒举行出阁典礼,诚邀您届时务必光临。

C . 李馆长虽年逾花甲,但精神矍铄。

希望您继续发挥余热,为我区文化事业再尽绵薄之力。

D . 乙方应按时向甲方交清房租,并在合同到期后按时交房。

否则,乙方应向甲方赔偿3000元。

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36分)
6. (6分) (2018高三上·牡丹江期中)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现代意义上的公共空间是一个开放的、公众的空间。

现代公共空间包括物理意义上的公共空间,如公园等,也包括每个人都可以发表意见的公共论坛,如网络等。

我国传统社会中并不存在或者较少存在公共空间,以家为本位的传统道德伦理也没有凸显出公共空间意识及公共空间伦理。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现代化进程加快,引入了现代性制度及伦理要求,例如公共空间需要排队等,但我国民众对于公共空间的认知依然不足,通常将公共空间视为“私人空间”的外化,没有意识到公共空间与所有人相关,每个人都是公共空间的主人,应当遵守公共空间的伦理规范。

社会公共空间的行为规范,社会公德的养成需要多元主体协同共治,整体推进,并非政府、学校或企业一方可以完成。

在现代社会治理的视野中,不同主体应该是平等合作、共同促进的关系,需要政府机构、企业法人、社会组织、学校、公民个人共同参与,构建与公共空间发展相适应的伦理道德。

建立覆盖社会公共领域的制度体系,规范各交往领域的制度,引导公共交往和谐、有序发展。

同时,提供完善的、有效的制度调节,管理、引导人们遵守现代公共交往原则规范,处理公共领域中人与人的关系,人与公共领域的关系。

还应对已经出台的制度进行进一步细化与拓展,更新人们熟知的道德规范的内容。

例如“爱护公物”是宣传几十年的美德,今天看来依然是合理的,但应根据社会的发展变化,更新“公物”的概念,不只是国家所有的物
品,非国家所有却是公共空间的事物(例如共享单车)也应涵盖在内。

另外,规范公共领域交往的制度,应当符合制度伦理,即具有道德合理性,让制度彰显人性,保障、尊重人权,最大限度地尊重大多数人。

这就要求从制度设计到运行、监督,乃至惩罚环节,都需要体现对人的关怀和尊重。

教育、树立社会平等和公民的权利意识,教育、引导民众尊重自己和他人的个体权利,尊重社会生活的基本道德。

现代社会的公民意识与公德行为息息相关。

只有让社会个体能够有效维护自己的权利与尊严,并认识到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维护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之间不可分割,对公共利益、公德的侵害就是对包括个体利益在内的社会利益的侵害,对他人的不尊重也就是不尊重自身。

通过倡导、教育,来树立、培养社会公德意识。

应在道德教育中加强公共礼仪、公共规则等内容,在考试中增加社会公德表现的权重。

此外,在道德教育中,还应注意引导公德与私德的联系与区分,改变处理公共领域交往时习惯于私德外推的思维方式,兼顾个体与公共利益,既反对只关注个体利益而损害公共利益,也要反对公共利益至上而牺牲个体利益,不可偏废一方。

(摘编自赵鑫洋《共享时代的公共空间伦理问题》)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传统道德伦理的存在,导致我国传统社会中公共空间和公共伦理意识很淡薄。

B . 共享单车作为公共空间的事物,应该受到社会公共领域制度体系的保护。

C . 制度伦理就是制度的道德合理性,要在制度中彰显人性,体现对人的尊重。

D . 现代社会的公民意识与公德行为,要求兼顾个体权利与社会利益,不可偏废。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文章从制度建设与意识培养两个角度,阐述构建共享空间伦理的具体措施。

B . 文章先进行定义分析,继而摆事实、讲道理,阐述构建共享空间伦理的意义。

C . 文章段落以并列结构为主,第二三段地位相当,但依然有内在的逻辑关联。

D . 对于“公”与“私”,作者采用辩证分析的思路,说理充分,结论令人信服。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网络涉及的公共空间伦理,与物理意义上的公共空间的伦理,应该保持一致。

B . 只有不断规范现代公共交往的原则,才能正确处理公共领域中人与人的关系。

C . 如果公共领域交往时习惯于私德外推,就无法进行旨在培养公民意识的教育。

D . 共享时代的公共空间伦理的构建,其主体应该是平等合作、共同促进的关系。

7. (12分) (2019高三上·蚌埠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歪毛儿
老舍
小的时候,我和白仁禄一下了学总到小茶馆去听评书。

我俩每天的点心钱不完全花在点心上,留下一部分给书钱。

其实,我俩真不够听书的派儿:我那时脑后梳着个小坠根,结着红绳儿;仁禄梳俩大歪毛。

孙二大爷用小笸箩打钱的时候,一到我俩面前便低声地说,“歪毛子!”把钱接过去,他马上笑着给我们抓一大把煮毛豆角,或是花生米来。

“吃吧,歪毛子!”他不大爱叫我小坠根,我未免有点不高兴。

可是说真的,仁禄是比我体面的多。

他的脸正像年画上的白娃娃的,虽然没有那么胖。

单眼皮,小圆鼻子,清秀好看。

他不淘气,可是也有背不上书来的时候。

歪毛仁禄背不过书来本可以不挨打,师娘不准老师打他。

他是师娘的歪毛宝贝:上街给她买一缕白棉花线,或是打俩小钱的醋,都是仁禄的事儿。

可是他自己找打。

每逢背不上书来,他比老师的脾气还大。

他把小脸憋红,鼻子皱起一块儿,对先生说:“不背!不背!”不等老师发作,他又添上:“就是不背,看你怎样!”老师磨不开脸了,只好拿板子打他。

奇怪,这么清秀的小孩,脾气这么硬。

一直有十几年的工夫,我们俩没见面。

听说,他大学毕了业,到外边去做事。

去年旧历年前的末一次集,天很冷。

我转了一圈,没看见什么对我的路子的东西,本想不再绕,可是集南边有个地摊,摆着几本书,看书的时候,我看见卖书人的脚,一双极旧的棉鞋,袜子还是夏季的单线袜。

别人都跺着脚,天是真冷;这双脚好像冻在地上,不动。

把书合上我便走开了。

走了几步,我不由地回了头。

他穿着件旧灰色棉袍,很单薄,头上戴着顶没人要的老式帽头。

我好似被他吸引住了,决定回去。

他身上有那么一股高傲劲儿,像破庙似的,虽然破烂而仍令人心中起敬。

无论怎说吧,我又立在他面前。

“是不是仁禄哥?”我大着胆问。

他又扫了我一眼,又去看山,可是极快的又转回来。

他的瘦脸上没有任何表示,只是腮上微微的动了动,傲气使他不愿与我过话,可是“仁禄哥”三个字打动了他的心。

他没说一个字,拉住我的手。

“走吧,我住的离这儿不远。

”我一手拉着他,一手拾起那几本书。

没有五分钟便到了家。

他坐在屋中了,我才放心,仿佛一件宝贝确实落在手中。

可是我没法说话了。

问他什么呢?我改变了战略,开始告诉他我这些年的经过,费了许多周折,我才用上了这个公式———“我说完了,该听你的了。

”“还不都在乎脾气,”他微微摇着头。

“那时候咱俩还都是小孩子,所以我没对你说过;说真的那时节我自己也还没觉出来是怎回事。

后来我才明白了,是我这两只眼睛作怪。


“不是一双好好的眼睛吗?”我说。

“平日是好好的一对眼;不过,有时候犯病。


你不用看人脸的全部,而单看他的眼,鼻子,或是嘴,你就看出点可恶来。

特别是眼与嘴,有时一个人正和你讲道德说仁义,你能看见他的眼中有张活的春画正在动。

那嘴,露着牙喷粪的时节单要笑一笑!越是上等人越可恶,上等人会遮掩。

假如我没有这么一对眼,生命岂不是个大骗局?还举个例说吧,有一回我去看戏,旁边来了个三十多岁的人,很体面,穿得也讲究。

我的眼一斜,看出来,他可恶。

正在这么个当儿,查票了。

这位先生没有票,瞪圆了眼向查票员说:“我姓王,没买过票,就是日本人查票,我姓王的还是不买!”我没法管束自己了。

我并不是要惩罚他,是要把他的原形真面目打出来。

我给了他一个顶有力的嘴巴。

你猜他怎样?他嘴里嚷着,走了。

要不怎说他可恶呢。

这不是弱点,是故意的找打———只可惜没人常打他。

“那么你很愿意犯病!”我故意的问。

他似乎没听见,我又重了一句,他又微笑了笑。

“我不能说我以这个为一种享受;不过,不犯病的时候更难堪———明知人们可恶而看不出,明知是梦而醒不了。


“以前,我见着可恶的便打,至少是瞪他那么一眼,使他哆嗦半天。

我虽不因此得意,可是非常的自信,自信我比别人强。

及至一想结婚,与世界共同敷衍,坏了;我原来不比别人强,不过只多着双病眼罢了。

很希望别人指着脸子说我可恶,可是没人肯那么办。

”他又愣了一会儿。

“生命的真文章比人作的文章更周到?耶稣为仇人、为土匪祷告:他是个人物。

他的眼或者就和我这对一样,能始终是硬的,因为他始终是软的。

普通人只能软,不能硬,所以世界没有骨气。

我只能硬,不能软,现在没法安置我自己。

人生真不是个好玩艺。


他把酒喝净,立起来。

空中飞着些雪片,天已遮满了黑云。

我送他出去,谁也没说什么,一个阴惨的世界,好像只有我们俩的脚步声儿。

到了门口,他连头也没回,探着点身在雪花中走去。

(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开篇写小时候仁禄梳俩大“歪毛”和我梳着个“小坠根”,既符合人物的身份,也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B . 文章通过典型的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以及细节描写揭示主人公的特立独行的性格特点。

C . 歪毛仁禄发出“人生真不是个好玩艺”的感叹,可见,他已意识到现实的残酷,正努力地改变自己。

D . 结尾处的环境描写隐喻着当时的社会现实,主人公将何去何从,命运将会有怎样的变化,引人深思。

(2)结合文章内容,你怎样理解歪毛儿白仁禄的那双“病眼”?
(3)文章直接以“歪毛儿”为话题的内容并不多,却以“歪毛儿”为题。

试分析这样处理的好处。

8. (18分) (2015高二上·哈尔滨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蔡澜:名流才子的“什锦”人生
1941年,南洋新加坡邵氏“大华戏院”的戏楼上,一个可爱的婴儿呱呱坠地,父亲给其取了一个有趣的名字“蔡澜”,听起来像“菜篮”。

戏楼、买菜的篮子,冥冥之中注定了蔡澜一生和电影、美食密不可分。

儿时,蔡澜的家住在戏院楼上,父亲蔡文玄是邵氏电影公司在南洋的发行主管,兼“大华戏院”的经理,电影伴随着蔡澜整个的成长过程。

当时新加坡分华校和英校,各不教对方语言。

为求听得懂电影对白,蔡澜上午念中文,下午读英文。

父亲蔡文玄还是位诗人,很喜欢文学。

经常买一大堆书回来给儿女们放在地上,随儿女们挑选。

姐姐蔡亮喜欢教育类的,哥哥蔡丹喜欢做生意的书,而蔡澜则偏爱看希腊神话、《天方夜谭》这些古古怪怪的书。

电影和书都看得多了,与众不同的感触也越来越多。

年仅14岁的蔡澜写了一篇影评《疯人院》投给《南洋商报》,没想到报纸竟然刊发了,蔡澜很兴奋。

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他被聘请为报纸电影版副刊编辑。

蔡澜活得很潇洒,一拿到稿费,他就带着一帮同学去吃喝玩乐,夜夜笙歌。

慢慢长大,蔡澜决定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他离开狮城,游历他国。

因为爱好电影,而当时日本的电影很发达,他最终选择留学日本,就读于日本大学艺术学部电影科编导系。

1957年,蔡澜在日本读书的时候,看着他长大的邵逸夫先生对他寄予厚望:“那边刚好有一个经理要退休了,你正好可以接任。

”于是,他担任了邵氏电影公司的驻日经理,购买日本片到香港放映,又以影评家的身份,成为多届亚洲影展的评审员。

当年邵氏电影愈拍愈多,蔡澜也经常游走于韩国、台湾地区,背包旅行。

1963年,邹文怀先生自组嘉禾影业公司后,蔡澜被调返香港,担任制片经理一职,参与多部电影的制作。

因为
太喜欢电影,蔡澜宁可不做导演,选择制片。

他认为制片就是“校长兼敲钟”:制片要构思故事,请编剧写成剧本,同时,又要接洽适合此戏的导演、演员、工作人员,计算出详细的预算,还有配音、拷贝、做海报,也要参与讨论并给出意见,一直到安排发行,卖版权,片子在戏院上映,无一不亲力亲为。

有时,蔡澜可以同时拍五六部戏,但他乐此不疲,在《城市猎人》《烈火青春》等20世纪90年代风靡亚洲的商业电影中,“监制:蔡澜”的标记十分常见。

虽然从小看电影,大学念电影专业,第一份工作也和电影相关,还曾坦言自己最爱的是电影,但是蔡澜并不想把电影当做“终身工作”。

1998年,老搭档何冠昌因心脏病辞世,再加上盗版猖獗、市场疲软,整个电影业,一年只有一两部电影卖座,其他都亏得一塌糊涂。

蔡澜心灰意冷,忽然意识到电影再好,也是别人的事情,而他竟然为别人的事忙碌了40年!蔡澜放弃电影,重拾纸笔。

《东方日报》的“龙门阵”、《明报》副刊、《壹周刊》上,皆有蔡澜的专栏。

有关生活的吃住用行,蔡澜无所不知,无所不晓。

他的文章,谈吃,谈喝,谈旅游,声色犬马,纸醉金迷,但最广为人知的还是他关于美食的撰文。

他将自己的好吃秉性,归结于父亲起名的“不慎”,大哥蔡丹,侄子蔡晔,“于是一家人正好拿着菜单(蔡丹),提着菜篮(蔡澜),去买菜叶(蔡晔)”,不爱吃,可能吗?因为“好吃”,蔡澜吃出了学问,吃成了与金庸、倪匡、黄霑齐名的香港四大才子之一。

蔡澜一天的美食路线图是这样的:早晨喜欢吃面食,中午在外面吃不同的馆子。

吃五六家才会诞生一篇美食文章,且从不白吃白喝,也不只褒不贬,坏的就说坏,反而让读者喜欢。

尽管一路“吃吃喝喝”,他理想的人生境界却是如丰子恺、弘一法师。

他说:“人生的意义就在于吃吃喝喝,以兴趣为工作的生活,是我一生的追求。

”不是披星戴月地“讨”生活,不是百无聊赖地“熬”生活,以“享受人生”为正业的蔡澜对生活的态度是“玩”,在股掌之间玩出出神入化的境界。

很多人都问过蔡澜:“电影人、美食家、商人,你究竟是做什么的?”蔡澜说:“我只想做一个人,这并不容易。

做人就是努力别看他人脸色,做人也不必要给别人脸色看……人与人之间要有一份互相的尊敬。

所以,我不管对方是什么职业,是老是少,我都尊重。


(选自《读者》)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 . 第一段介绍蔡澜的出生地与名字的由来,其作用是增添读者的阅读兴趣,也为下文介绍蔡澜成为电影人和美食家作了铺垫。

B . “而他竟然为别人的事忙碌了40年”这句话写出了蔡澜的感叹:电影再好也是别人的,只因为他没有组建自己的影片公司。

C . “因为‘好吃’,蔡澜吃出了学问”,是指蔡澜在用心品味生活;吃成了“香港四大才子”之一是因为他撰写美食方面的文章广为人知。

D . 蔡澜理想的人生境界和丰子恺、弘一法师一样都是“吃吃喝喝”,他们都认为:人生乐趣就应在“吃喝”中“享受人生”,“玩”人生。

E . 文章先写蔡澜的种种人生经历,最后点出他的人生态度,这种由外及内、由神及形的写法,符合读者的阅读习惯和认知规律。

(2)蔡澜曾坦言自己最爱的是电影,可为什么他最终放弃了电影?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3)“‘什锦’人生”的含义是什么?作者以此为题有什么作用?
(4)蔡澜的人生独具个性,比如“享受人生”、“别看脸色”“校长兼敲钟”等,请你任选一个方面,结合全文,联系社会生活,谈谈你的看法。

三、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
9. (11分) (2019高三上·威远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陈吾德,字懋修,归善人。

嘉靖四十四年进士。

授行人。

隆庆三年,擢工科给事中。

两广多盗,将史率虚文罔上。

吾德列便宜八事,皆允行。

明年正月朔,日有食之,已而月复食。

吾德言“岁首,日月并食,天之大灾,陛下宜屏斥一切玩好,应天以实。

”诏遣中官督织造,吾德偕官严用和切谏,报闻。

帝从中官瞿敏言,命市珍宝,户部尚书刘体乾、户科都给事中李已执奏,不从吾德复偕已上疏曰:“伏睹登极诏书,罢采办,蠲加派,且云‘各监局以缺乏为名,移文苛取,及所司阿附奉行者,言官即时论奏,治以重典’,海内闻之,欢若更生。

比者左右近习,干请纷纭,买玉市珠,传怗数下。

人情惶骇,威成谓诏书不信,无所适从。

迩时府库久虚,民生困瘁,司度支者日夕忧危。

陛下奈何以玩奷故,费歡十万赀乎!崔敏等献谄营私,罪不可宥。

乞亟谴斥,以全诏书大信。

”帝震怒,杖已百,锢刑部狱,斥吾德为民。

神宗嗣位,起吾德兵科。

万历元年,进右给事中。

张居正柄国,谏官言事必先请,吾德独不往。

未几,争成国公朱希忠赠定襄王爵,益忤居正。

及慈宁宫后室灾吾德力争出为饶州知盗建昌王印章者遁之南京见获居正客操江都御史王坐德部下失盗滴马邑典史御史又劾其莅饶时违制讲学,用库金市学田,遂除名为民。

居正死,荐起思州推官,移宝庆同知,皆以亲老不赴。

后终湖广佥事。

(节选自《明史·陈吾德传》)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及慈宁宫后室灾/吾德力争出/为饶州知府/有盗建昌王印章者/遁之南京见获/居正客操江都御史王篆坐吾
德部下失盗/谪马邑典史/
B . 及慈宁宫后室灾/吾德力争/出为饶州知府/有盗建昌王印章者/遁之南京见获/居正客操江都徊史王篆坐吾德部下失盗/谪马邑典史/
C . 及慈宁宫后室灾/吾德力争/出为饶州知府/有盗建昌王印章者/遁之南京见获/居正客操都御史王篆/坐吾德部下失盗/谪马邑典史/
D . 及慈宁宫后室灾/吾德力争/出为饶州知府/有盗建昌王印章者/通之南京/见获居正客操江都御史王篆坐/吾德部下失盗/谪马邑典史/
(2)下列对文中加下划线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朔,月初之名也,又称“新月”,指农(夏)历每月初一。

朔日的前一天称“晦”。

B . 户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户籍、财经的机关,其最高长官是户部侍郎。

C . 诏书,作为古代的文体名称,是以皇帝的名义所发布的各种命令、文告的总称。

D . 劾,这里指检举揭发罪状;又可指审理、判决,如《说文》:“劾,法有辜也。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陈吾德借助天象,及时劝谏皇帝。

隆庆三年正月初一,出现日食后又出现月食,陈吾德认为年初日月并食,是上天的大灾,皇上应当摒弃一切玩物嗜好。

B . 陈吾德心系百姓,忧虑府库虚空。

百姓困顿不堪,负责财政支出者整日担忧危局,陈吾德建议皇帝不要耽于玩物,耗费资财,应谴责呵斥敏等人
C . 陈吾德敢于直谏,以致触怒皇帝。

他认为皇帝的登基诏书令国人欢欣鼓舞,而皇帝听从侍从购买金玉珠宝的建议,有不讲信用之嫌,引得皇帝暴怒。

D . 陈吾德为人正直,不惧强权势力。

张居正掌权时,谏官论事必先请示他,唯独陈吾德不去,后因争辩朱希忠被赠封定襄于爵号事,更加违逆张居正。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两广多盗,将吏率虚文罔上。

吾德列便宜八事,皆允行。

②诏遣中官督织造,吾德偕同官严用和切谏,报闻。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
10. (7分) (2019高一上·西安月考)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行路难
贺铸
缚虎手,悬河口,车如鸡栖马如狗。

白纶巾,扑黄尘,不知我辈可是蓬蒿人?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作雷颠,不论钱,谁问旗亭美酒斗十千?
酌大斗,更为寿,青鬓长青古无有。

笑嫣然,舞翩然,当垆秦女十五语如弦。

遗音能记秋风曲,事去千年犹恨促。

揽流光,系扶桑,争奈愁来一日却为长。

【注释】①作雷颠:指喝醉酒鼾声如雷或癫狂的状态。

②秋风:指汉武帝刘彻的《秋风辞》。

刘彻率群臣祭祀后乘船泛舟,时值秋风萧瑟,其触景生情写下《秋风辞》,表达人生易老的感叹。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缚虎手,悬河口”使用借喻手法,前句写勇士,比喻为有军事才能的人;后句写谋士,比喻为有政治才干的人,最终与“车如”句形成鲜明对比。

B . “白纶巾”三句正面表现了词人的抱负,“白纶巾,扑黄尘”描写了词人白衣进京的风尘仆仆,“不知”句化用李白诗句,表现了词人对自己能否功成名就存在疑惑。

C . “衰兰送客”两句中,词人用兰花衰枯来衬托词人不被重用的内心愁绪。

“天若”句设想奇伟,意境高远,有力地烘托出词人艰难的处境和凄苦的情怀。

D . 这首词根据文意的需要,十分注重转韵,全词每两句转韵一次,加之词句长短参差,读来抑扬顿挫,节奏鲜明,音乐性强,使人有一咏三叹之感。

(2)词中上下阕多次出现“酒”,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你是怎样理解的。

五、默写 (共1题;共6分)
11. (6分) (2020高一下·池州期末)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蜀道人迹罕至,只有鸟儿可以飞越。

(2)白居易《琵琶行》中,作者听完琵琶女自述身世后,发出“________,________”感慨,展现了全文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