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七年级 语文综合性学习综合题解题方法和技巧及习题训练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综合性学习综合题解题方法和技巧及习题训练及答案
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综合性学习练习
1.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答。
广州市教育局在全市中小学开展了“校园经典诗文诵读”活动。
校园里总能传出郎朗读书声,全市中小学生在浓厚的文化氛围里,感受着中华经典美文的艺术魁力,经典诵读活动以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将经典美文演绎得淋漓尽致,为创建和谐校园再添亮点。
(1)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5字。
(2)仿照画横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句子,使之构成排比。
我爱古诗词,不仅仅因为她是汉语最美丽的珍珠,更因为她带给我无数瑰丽的梦想。
我梦想,驰骋于塞外辽阔的大漠,在夕阳的金黄中,感觉“长河落日圆”的雄浑;我梦想,置身于江南秀丽的小镇,在绵绵的细雨中,体味“水村山郭酒旗风”的情调;我梦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广州市中小学开展“校园经典诗文诵读”活动。
(2)登临上齐鲁秀美的泰山;在日出的辉煌中;体会“一览众山小”的气魄
【解析】【分析】(1)分析时,可以对新闻导语部分内容进一步的提炼概括即可,导语是:广州市教育局在全市中小学开展了“校园经典诗文诵读”活动。
要抓住主要的关键词:广州市、中小学、开展“校园经典诗文诵读”活动。
故可以概括为:广州市中小学开展“校园经典诗文诵读”活动。
(2)仿写句的类型看,大致可分为三种:以内容格式为主的仿写、从句式词性角度去仿写、以修辞为主的仿写。
本题属于内容格式为主的仿写,应注意仿写句要注意内容上的连惯性与延伸空间的关系。
结合“(动词)……,在……中,(动词)……”的句式进行仿写。
故答案为:⑴广州市中小学开展“校园经典诗文诵读”活动。
⑵登临上齐鲁秀美的泰山,在日出的辉煌中,体会“一览众山小”的气魄
【点评】⑴新闻标题是对新闻主体内容的高度概括,拟写新闻标题,注意从导语中概括即可。
标题往往不需要时间,但一般需具备两个要素:主体(人物或事物单位)、事件。
⑵本题考查了句子的仿写。
解答此题首先要考查所给的句子,分析其特点,然后根据分析结果仿写句子即可。
注意应在结构、字数、句式、修辞等方面一致。
2.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语境完成后面的题目。
朦胧中一个个虚点,茸毛与脉络那样纤细,在春天的调色板上,飘落雨水________下的痕迹,枝头抽出第一片嫩叶芽,幼儿微弱的呼吸,它胆(qiè)地试探着世界,测量着空间的距离,风是它永恒的保姆,钢琴等待着森林交响曲,生命,哪怕是细小到一片叶子,也在(wán)强地展示着自己的力。
(选自刘湛秋《绿叶》)(1)划线字“调”在文中的正确读音是()
A.diào
B.tiáo
(2)填入文中“________”最恰当的一项是()
A.流
B.留
(3)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qièwán
胆________________强
【答案】(1)B
(2)B
(3)怯;顽
【解析】【分析】(1)“调色板”:画油画﹑水粉画﹑水彩画时用以调和颜色的平板形画具。
“调”:调和。
读“tiáo”。
注意据义定音。
所以选B。
(2)留下:把东西搁下;停留下来。
流下:水从上往下流。
这里支配的宾语是“痕迹”,自然选“留下”。
所以选B。
(3)“怯”“顽”都是左右结构的字,造字法为形声字,可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来辨别字形。
本题还可根据句意推断词语的字形。
故答案为:(1)B;(2)B;(3)怯;顽
【点评】(1)本题考查对多音字读音的辨析能力。
多音字的读音不同,意思也不同,所以通过理解词语可以判断多音字的语境义,进一步确定多音字的具体读音即可。
(2)本题考查对同音字的理解辨析能力。
同音字读音相同,意思却不一样,所以可以在理解字义、词义的基础上选择正确的答案。
(3)本题考查对汉字的拼写能力。
先读一读音节,再读一读词语,看是什么意思,然后根据平时的积累就能先到字形是怎么写的。
注意形声字的偏旁与形声字的意义有关,可以据此辨析字形。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散文犹如中国文学园地中的一朵奇葩,在几千年的发展中,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经典名作,①养育着一代代炎黄子孙。
每一篇佳作都是历史的折射,②记录着历史的沧桑。
我们从中不仅能汲取文学的精髓;③还能了解时代的变迁。
(1)文段中加下划线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脍炙人口
B.养育
C.汲取
D.变迁
(2)文段中画线的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①
B.②
C.③
【答案】(1)B
(2)C
【解析】【分析】(1)B.“养育”改为“滋养”。
故选B。
(2)C.“不仅……还……”表示递进关系,分句之间应用逗号隔开。
故选C。
故答案为:⑴B;⑵C
【点评】⑴本题考查考生对词语和成语的运用和辨析的能力。
解答此题要正确理解词语、成语的意思,辨清词语、成语的感情色彩,还要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分析,做好此题离不开平时的积累。
⑵应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是语文学习的基本功之一,考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就要熟悉标点符号的种类,作文各种标点符号的用法、作用和书写位置,做到书写规范,使用正确。
4.读下面一段话,完成题目
生活中感动总是不期而至。
我们感动于白求恩同志对技术要求精益求精,始终保持着极端的热忱;感动于植树的牧羊人靠自己强大的yì_______________力把荒漠变成了绿洲;感动于莫顿·亨特在那个zhuó____________热的七月天,于畏惧中获得的成就感;感动于诸葛亮对儿子关于修身养德的zhūn zhūn____________教诲。
收藏这些感动,让我们成为生活的有心人。
(1)加下划线字忱的正确读音是()
A:chén B:zhěn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字词
①yì________② zhuó________③ zhūn________
【答案】(1)A
(2)毅;灼;谆
【解析】【分析】(1)中“忱”的正确读音是“chén”;
(2)中“谆”不要写成“淳”。
故答案为:⑴A;⑵毅;灼;谆。
【点评】⑴字音题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遇到多音多义字时,要先弄清楚它们在词语或句子中的意义,再根据音义对应的规律辨别读音,平时要注意积累,读准字音,标准调号,拿不准的字要查字典;
⑵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
这就要求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
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
5.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材料一:
鲁迅的“跳读”法:
鲁迅先生认为:“若是碰到疑问而只看那个地方,那么无论到多久都不懂的,所以,跳过去,再向前进,于是连以前的地方都明白了。
”
材料二:
老舍的“印象”法:
老舍说:“我读书似乎只要求一点灵感。
‘印象甚佳’便是好书,我没功夫去细细分析它……。
‘印象甚佳’有时候并不是全书的,而是书中的一段的最入我的味;因为这一段使我对全书有了好感;其实这一段的美或者正足以破坏了全体的美,但是我不管;有一段叫我
喜欢两天的,我就感谢不尽。
”
(1)请你任选材料中提到的一位作家,写出这学期我们品读了他所写的哪篇文章。
作家:________ 篇章名称:________
(2)请你就材料中的两种读书法任选一种,谈谈你的思考。
【答案】(1)【示例1】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老舍;《济南的冬天》)(2)如鲁迅的“跳读法”。
这样的读书方法可以节省时间,提高阅读速度,把精力放在原著的整体理解和最重要的内容上。
【解析】【分析】(1)鲁迅和老舍都是著名的作家,课本中也学到过他们的文章,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等,老舍的《济南的冬天》《猫》等。
根据自己的学习和积累作答即可。
(2)无论是“跳读法”还是“印象法”,说明其阅读中的优点,言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为:⑴1、【示例1】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老舍;《济南的冬天》)
⑵如鲁迅的“跳读法”。
这样的读书方法可以节省时间,提高阅读速度,把精力放在原著的整体理解和最重要的内容上。
【点评】⑴本题难度不大,考生在平时注意留心,注意积累,就能完成此题。
⑵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考生要结合材料的内容,结合自己的实际经验,进行回答,注意言之有理。
6.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好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长期以来形成并传(chéng)的道德操守和处世方法。
家风中(yùn)藏着先人所恪守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也包含着简单(pǔ)素的为人准则。
良好家风的形成并非一朝一昔,需要长期的熏陶与积(diàn)。
千百年来,家风在一个个家庭里传递、沿续,奠定了整个民族文明的基础。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chéng yùn pǔdiàn
传________________藏________素积________
(2)上面的文字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①________改为________;②________改为________
【答案】(1)承;蕴;朴;淀
(2)昔;夕;沿;延
【解析】【分析】(1)传承:泛指对某某学问、技艺、教义等,在师徒间的传授和继承的过程。
蕴藏:蓄积而未显露或未发掘。
朴素:意思是质朴,无文采(衣着);俭朴,不奢侈(生活)。
积淀:①长期积累沉淀(多指某种思想、文化、经验等);②积累沉淀形成的思想、文化、经验等。
(2)一朝一夕:一个早晨或一个晚上。
形容很短的时间。
延续:照原来样子继续下去。
注意区分字形。
故答案为:⑴承;蕴;朴;淀
⑵昔 - 夕;沿 - 延
【点评】⑴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解答时要读懂上下文,结合语境的意思,填写正确
的字形。
所以根据句意填写字形至关重要。
⑵本题考查易错字的把握,注意同音字的把握。
7.请你根据要求,在学校开展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完成下列相关任务。
材料1:教育部门将主导校园足球,通过设定足球为校园体育必修课、学生足球特长将计入档案供升学参考、发展2万所足球特色学校、打造完善四级院校联赛、扩大高校足球运动队招生规模等多项举措,夯实中国足球的基础。
根据教育部的目标,2017年,全国将建设2万所左右中小学足球特色学校和200个高校高水平足球队,并形成区域特色,拟建设30个左右校园足球试点区县。
并且,将按照校园足球竞赛方案,组织开展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四级联赛。
材料2:绍兴“足球进体育中考”的工作走在了全省的前列,舟山后来也把足球设置成了体育中考的内容。
2015年绍兴地区的体育中考足球考试是颠球,舟山则选择了运球绕杆,根据速度的快慢来确定考试的成绩。
杭州今年的体育中考中没有足球,但对于足球列入选考项目,很多体育老师都很支持。
材料3:位于杭州市中心的几所老牌小学的校长坦言,开足球课,是心有余而地不足。
学校首先考虑的是孩子安全问题,所以在没有合适场地的情况下,要开展足球运动有很多顾虑。
其次,学校配备的体育教师大多都不是足球专业教师,这使得足球课程开设质量不高。
第三,家长们认为从强身健体出发,赞成足球进校园,但不宜变成必修课。
足球进校园“一刀切”,挤掉传统的羽毛球、乒乓球、篮球、排球等体育项目;不管学生的个体差距、兴趣异同,全部赶到足球场踢球去;足球不但进校园还进考场,成为“应试足球”或中考、高考加分项目……这些都是走偏的表现。
(1)将材料1和2的信息概括成一句话新闻,不超过30字。
(2)你想要参加学校足球队的训练,但是妈妈担心你的安全问题,也怕踢球占用你的课余时间,你该如何劝说妈妈同意你参加?
(3)对于足球运动进考场的现象,你有何看法?
【答案】(1)①教育部将大力推进校园足球运动,浙江省已有部分地区足球进中考项目。
(2)妈妈,足球是很好的运动项目,可以强身健体,我一定会注意安全,也会合理安排好学习和活动的时间,劳逸结合。
(3)赞成,足球进考场可以使大家更加重视足球运动,从而推动我国足球发展。
反对,一是不能搞一刀切,应该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体育项目,功利化会让足球运动走偏。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材料探究和概括内容。
答题时应注意,审清题目,读懂材料。
先要抓住要点,审清题目的意思。
找出几则材料之间的共性(或者个性)。
根据材料一“全国将建设2万所左右中小学足球特色学校和200个高校高水平足球队,并形成区域特色,拟建设30个左右校园足球试点区县”,归纳为:教育部将大力推进校园足球运动。
材料二“绍兴足球进体育中考、舟山把足球设置成了体育中考的内容,杭州把足球列入选考项目”,归纳为:浙江省已有部分地区足球进中考项目。
(2)本题考查劝告类口语交际。
针对妈妈担心的安全问题,怕踢球占用你的课余时间的考虑,有的放矢加以解释和劝说。
理由:足球是很好的运动项目,可以强身健体,我一定
会注意安全,也会合理安排好学习和活动的时间,劳逸结合。
(3)本题考查针对现象谈看法。
采用“观点+理由”的格式,言简意赅地表述自己的观点,摆事实讲道理分条列举,语言要通顺,表意要明确。
比如赞成,足球进考场可以使大家更加重视足球运动,从而推动我国足球发展。
故答案为:(1)教育部将大力推进校园足球运动,浙江省已有部分地区足球进中考项目。
(2)妈妈,足球是很好的运动项目,可以强身健体,我一定会注意安全,也会合理安排好学习和活动的时间,劳逸结合。
(3)赞成,足球进考场可以使大家更加重视足球运动,从而推动我国足球发展。
反对,一是不能搞一刀切,应该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体育项目,功利化会让足球运动走偏。
【点评】(1)本题考查材料探究和概括内容。
答题时应注意,在比较分析几则材料的不同点和相同点(个性与共性)的基础上,进行甄别、筛选和提炼,把相同点加以保留,进而提炼出它们的共性。
写出探究结果在提炼出材料共性的基础上,即可以运用自己的语文知识概括归纳出自己的探究结果。
(2)本题考查劝告类口语交际。
答题时应注意,以下两方面要求:第一要在准确了解事情前因后果的基础上,有的放矢吐露心声,以理服人,以情动人,文明得体;第二要符合语体要求,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使用口语还是使用书面语。
本题注意讲明原因,达到劝说的目的。
(3)本题考查针对现象谈看法。
答题时应注意,这类题目属于探究性题型,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解答时,只需选取其中一个角度就可以了,不要面面俱到。
作答时首先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校园足球带来的安全、场地、师资力量、个体差距、兴趣异同等角度综合考虑来回答,语言要简洁,注意字数的限制。
8.余秋雨有一篇文章叫《读书的5个秘诀》。
书中说,读书是件很快乐的事,可现代人读书却很累、很痛苦。
读书的5个秘诀是:减肥(不要滥读)、抬头(读一流的书)、排序(对要阅读的书目排队)、“返己”(也就是返回,不喜欢读的书就不要读)、“脱敏”(对流行的书要谨慎选择,真正的好书不是那么容易流行的)。
余秋雨、培根和马南邨对读书都有自己精辟的见解。
现在九年级(1)班要开展关于读书的主题班会活动,请你参与:
(1)请你写出三种读书的方法介绍给同学们。
(2)传统阅读与网上阅读都有利有弊,同学们对此议论纷纷。
你认为哪种阅读方式好呢?为什么?
(3)活动即将结束了,请写一句关于“热爱读书”的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如: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高尔基)
【答案】(1)①要有选择性地读书;②读书时要根据自己的需求精读和略读相结合;
③读书时可以作摘要或写读书笔记。
(2)示例1:我认为传统阅读好。
因为:传统阅读可以让你触摸书本,感受书香,可以细细咀嚼品味,不伤眼睛,所以我认为传统阅读好。
示例2:我认为网上阅读好。
因为:网上信息量大,查阅方便快捷,生动形象直观,所以
我认为网上阅读好。
(3)读一本好书,就像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歌德)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综合性学习,围绕”读书”主题活动展开。
(1)考查读书方法的应用,要在熟悉的基础上来写。
比如“读书时要根据自己的需求精读和略读相结合”。
(2)考查观点看法,要有理有据,言之成文即可。
(3)考查对名言警句的积累,围绕读书的主要性回答即可。
如:读一本好书,就像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歌德)
故答案为:(1)①要有选择性地读书;②读书时要根据自己的需求精读和略读相结合;
③读书时可以作摘要或写读书笔记。
(2)示例1:我认为传统阅读好。
因为:传统阅读可以让你触摸书本,感受书香,可以细细咀嚼品味,不伤眼睛,所以我认为传统阅读好。
示例2:我认为网上阅读好。
因为:网上信息量大,查阅方便快捷,生动形象直观,所以我认为网上阅读好。
(3)读一本好书,就像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歌德)
【点评】表达观点题要做到:有理(有观点);有据(有内容)有序,(注意组织语言),语言表达要求简明、连贯、得体。
要注意积累名人名言,积累名言要做到准确无误,默写时不能出现错别字。
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无比美妙的大自然在不同的季节给我们带来不同的感受:春天是一个花团锦□(cù)的美丽世界,春草萌生,各种各样的花朵竞相开放,展示着春天□(péng)勃的生命;夏天,烈日高悬,酷热难耐,会让人产生晕□(xuàn)的感觉,但人们更加珍惜夏雨带来的丝丝清凉;秋天,金黄色的田野,洋溢着丰收的喜悦,犹如一副精致的油画,美不胜收。
冬天的田野中人迹罕至,别有一番静谧之美。
(1)根据拼音,在词语空缺处填写汉字。
①花团锦________(cù)②________(péng)勃③晕________(xuàn)
(2)给语段中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①罕________(hǎn hàn)②谧________(bì mì)
(3)下列对语段中画横线的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萌生”在句中是“植物发芽生长”的意思。
B.“竞相开放”在句中是“形容植物的花开放的过程,抢着绽放自己的姿彩,生怕自己落在别的花后面”的意思。
C.洋溢:充分流露、显示。
D.美不胜收:形容美好的事物非常多,无法一一观赏。
【答案】(1)簇;蓬;眩
(2)hǎn;mì
(3)C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形。
辨识拼音,首先要读准汉字,排除方言的干扰,不可读错,拼读时注意易混的声母与韵母。
注
意:“簇”不要写作“蔟”;“蓬”不要写作“篷”;“眩”不要写作“炫”。
(2)辨识拼音,首先要读准汉字,排除方言的干扰,不可读错。
注意:人迹罕至:罕:少。
人很少到的地方。
指偏僻荒凉的地方很少有人来过。
罕:读作“hǎn”;静谧:寂静;平静。
谧:读作“mì”。
(3)C. 洋溢:渗透着、弥漫、充满着。
故答案为:⑴① 簇;② 蓬;③ 眩
⑵① hǎn ;② mì
⑶ C
【点评】⑴根据拼音写词语,重点是对与同音字的辨析。
平时要规范汉字的书写,按正确的笔画顺序书写汉字,把字写规范、写整齐、写美观。
⑵此题考查学生的字音问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把握课文中的字词,踏踏实实地读、写,把握不准的要养成查字典的好习惯。
⑶本题考查词义的理解,注意结合语境和词语原义,把握词义
10.为创建“书香校园”,学校组织了“青春,因经典而精彩”的语文学习活动。
(1)(活动一:见字如面——书信中的家国情怀)
①不多时就“七七事变”,很快你就决定了,到西北去,做抗日军去。
②你走的那天晚上满天都是星,就像幼年我们在黄瓜架下捉着虫子的那样的夜,那样黑黑的夜,那样飞着萤火虫的夜。
③恰巧在抗战不久,我也到山西去,有人告诉我你在洪洞的前线,离着我很近,我转给你一封信,我想没有两天就可看到你了。
那时我心里可开心极了,因为我看到不少像你那样年轻的孩子们,他们快乐而活波,他们跑着跑着,工作的时侯嘴里唱着歌。
这一群快乐的小战士,胜利一定属于你们的,你们也拿枪,你们也担水,中国有你们,中国是不会亡的!
一班同学荐读了抗战时期的一封家信(节选)。
下列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第①段中的“到西北去,做抗日军去”运用排比,起强调作用。
B.第③段加点词语“他们”,指的是“像你那样年轻的孩子们”。
C.第③段中画线的三个短语的结构各不相同。
D.选文结尾句用了感叹号,表达坚定的信念和必胜的决心。
(2)(活动二:歌以咏志——青春有诗,还有远方)
春天的儿女
汪国真
为了明媚的春光
也为了不辜负你的美丽
挺起你的胸膛吧
春天的儿女
虽然远方的燕子还没有飞来
虽然北风的呼啸还显得凄厉
但春天终会来的
谁也不能阻挡那波涛一样的
啊春天的儿女
请不要再迟疑
晦暗的日子终究会成为过去
面对冰雪的欺凌
你该坚强忍耐
你要无所畏惧
向世界庄严的宣告吧
花的河流,必定要奔腾不息
帆的船队,必定要航行在晴朗的天宇
春天的儿女呵,必定要前进在春天的队伍
二组同学朗诵了诗人汪国真的这首诗,这首诗告诉我们:春天的儿女要具有________的品质。
【答案】(1)A
(2)积极向上(坚强忍耐、无所畏惧、勇往直前)
【解析】【分析】(1)A.有误。
“到西北去,做抗日军去”没有运用排比。
故选A。
(2)考查赏析现代诗歌主旨。
这是一首汪国真描写春天的诗歌,虽然题目为《春天的儿女》,我们却没有在字里行间看到千娇百媚的柔情,相反到是有一种磅礴的气势。
“挺起你的胸膛吧”“面对冰雪的欺凌/你该坚强忍耐/你要无所畏惧”“春天的儿女呵,必定要前进在春天的队伍”等句,告诉我们:春天的儿女要具有无所畏惧、勇往直前的品质。
故答案为:⑴A
⑵积极向上(坚强忍耐、无所畏惧、勇往直前)
【点评】⑴本题考查考生对语法知识的理解和辨析。
要求考生结合平时对语法知识的掌握,对选项进行逐项的理解和辨析。
⑵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主题的理解。
解答此题要求考生熟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内容,结合关键诗句进行归纳概括。
1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完成问题。
国外某城市开设了租车自驾旅游项目。
驾车人发动汽车时,车内自动放音装置就会放一段录音:“阁下,驾驶汽车时速不超过 30 英里,你就可以饱览本地的美丽景色;超过 60 英里,请你到法庭做客;超过 80 英里,欢迎光顾本地设备最新的急救医院;上了 100 英里,请君安息吧!”
(1)对当地规定的驾车最高时速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30 英里
B.60 英里
C.80 英里
D.100 英里
(2)若用简明的语言直截了当地表达录音的内容,在说“阁下,请您”后接续正确的一项是( )
A.饱览美景
B.不要超车
C.驾车慢行
D.热爱生命
(3)请结合生活实际,简要谈谈你对家乡交通情况的看法或建议。
80 字左右。
【答案】(1)B
(2)C
(3))我国每年因道路交通事故造成死亡的人数都在十万左右,中小学生的比例接近20%以上,这些每日数次往返于家庭、学校之间,以步行、自行车为基本交通方式的中小学生,极易诱发交通事故。
所以我建议应该加强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句意的理解。
(1)超过60 英里,请你到法庭做客”言外之意是,只要不超过60英里,就不会触犯法律,也就是驾车的最高时速是60英里,故选B。
(2)录音中的整句话的意思可以概括为:如果慢行,可以观赏风景,如果超速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甚至有生命危险,这就是提醒驾驶员谨慎慢行。
故选C。
(3)本题为开放性试题。
学生应该严格按照题干要求,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
示例:我发现家乡的司机在开车的时候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增加事故发生的机率。
所以我建议不开斗气车。
任何时刻都不开英雄车和斗气车,特别是避免和当地车辆斗气,礼貌行车,心平气和地驾驶车辆,,减少意外发生的机会。
故答案为:⑴B;⑵C
⑶我国每年因道路交通事故造成死亡的人数都在十万左右,中小学生的比例接近20%以上,这些每日数次往返于家庭、学校之间,以步行、自行车为基本交通方式的中小学生,极易诱发交通事故。
所以我建议应该加强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
【点评】⑴本题考查考生对句子意思的理解。
解答此题要求考生仔细阅读材料,理解材料的内容,结合重点语句进行理解。
⑵本题考查考生结合语境,补写语句的能力。
要求考生读懂文段,理解材料的内容,联系上下文,展开想象进行作答,注意主题一致,内容上要紧密衔接。
⑶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要求考生读懂要求,结合生活实际进行阐述。
12.综合性学习
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
关心、爱护、孝敬老人,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应有的美德。
班级开展“孝亲敬老”活动请你参与。
(材料一)新闻
2018年4月28日,荆州广播电视台《好人开讲》之“以孝传家”节目播出,最后开讲的是11岁的小妇联覃可欣。
去年5月,可欣的妈妈被诊断为急性髓系白血病。
需要造血干细胞移植,可遗憾的是,与家里成年人的多次配型都失败了。
这时候,可欣站了出来,希望能用自己的造血干细胞救妈妈。
可欣身高一米七,体重只有84斤,为了顺利移植,她5个月增重18斤,今年3月,可欣成动进行了造血干细胞采集。
4天的时间,每天都要采集三到四个小时左右,但坚强的可欣从没叫过一次苦。
可欣的故事感动了万千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