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实事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精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实事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精髓
论实事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精髓
摘要: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实事求是”具有全面、深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内涵,它不仅具有方法论意义,而且具有唯物论、辩证法和认识论意义。
全面认识和深刻理解“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内涵,有利于我们更加坚定地坚持正确的思想路线和政治路线,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关键词:实事求是理论精髓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实事求是,指从实际对象出发,探求事物的内部联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事物的本质。
通常指按照事物的实际情况办事。
实事求是在政治中指的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这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具有深刻的哲学内涵。
(一)“实事求是”的唯物论内涵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彻底的唯物主义。
毛泽东对“实事求是”的诠释,继承和发展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具有深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论内涵。
(二)“实事求是”的唯物辩证法内涵
首先“,实事”和“是”的矛盾体现了物质和意识的对立统一其次“,实事”和“是”体现了现象与本质的对立统一。
第三“,求是”就是探求和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第四“,实事求是”体现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辨证统一。
(三)“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内涵主要包含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实事求是”隐含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认识和实践关系的基本原理。
其二“,实事求是”隐含了认识过程的两个基本阶段、“两次飞跃”和认识辨证过程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原理。
(四)“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内涵
“实事求是”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方法
论,现实基础是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而“实事求是”的最重要的落脚点,则是认识、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方法。
这个方法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使主观与客观、认识和实践达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须旗帜鲜明地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思想方法,切实警惕和反对主观主义,否则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就会遭受挫折和失败
实事求是在中国的发展
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批判地继承了历史上的“实事求是”,进行了新的科学解释,使马克思主义更适合中国(一)毛泽东论实事求是: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的实践中,反对主观主义,尤其是反对教条主义,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毛泽东论实事求是首先,在反对主观主义斗争中,强调一切从实际出发,奠定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基础。
其次,在延安整风运动中,系统地阐释了实事求是的具体内容。
使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得到普及,使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深入人心,实现了中国共产党的空前团结,迎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二)邓小平论实事求是:
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时期,坚持和发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邓小平针对“两个凡是”,提出准确完整地掌握毛泽东思想体系,在根本否定“文化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的同时,坚决顶住了否定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错误思潮。
全面阐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这一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不仅指导了拨乱反正,而且有力地推动和保证了全面改革的进行。
坚持实事求是,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创立了中国特色
的社会主义理论。
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共产党人所提出的创造性理论,都贯穿着实事求是的思想。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的确立,都遵循了这一精髓。
包括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都坚持贯彻了这个精髓。
把握这个精髓,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从中国国情出发,建设有中
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并在此基础上,开拓创新,发展。
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使其得到检验丰富,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为人民服务。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意义
第一,它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过程中的运用、丰富和发展。
马克思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将思维的客观性和能动性统一起来,阐明了人类意识和社会生活的本质:人类意识是社会生活的反映,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类思维的真理性应该由实践来证明,等等,从而实现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结合。
第二,它是制定并贯彻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的思想基础。
政治路线是党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奋斗目标而制定的总路线和总政策,它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人民的根本利益。
然而,正确的政治路线不是凭空产生的,它必须建立在对客观情况的深刻了解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必须以正确的思想路线为指导。
我们取得一切胜利都是因为坚持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才制定出并贯彻执行了正确的政治路线,从而推进了党的事业的发展和党本身的成熟。
第三,它是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和提高领导能力的重要内容。
毛泽东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概括为中国共产党新的工作作风。
在这三大作风中,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是最根本的,强调的就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要自觉地深入群众,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而不会浮在上空、脱离群众;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要老老实实做人和老老实实办事,严于律己,接受群众的批评,勇于自我批评,而不能夸夸其谈、哗众取宠。
实事求是还是党的基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无论是在革
命、建设还是改革中,我们都必须坚持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精髓
一方面,正是由于把握和运用了这个精髓,才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立和发展,才有十六大以来的理论创新;另一方面,这个精髓,又体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起点,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的逻辑起点,所以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
的精髓。
参考文献:百度百科/doc/303398740.html,/view/10424.htm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第2卷,人民出版社
199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