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调压室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r 0 / hw0
1 Q0 2 hr 0 ( ) 2 g S
hr0-全部流量Q0通过阻抗孔口时的水头损失。 φ-阻抗孔流量系数,由试验得出,初步计算 时取0.6~0.8。 S -阻抗孔断面面积,为压力引水道面积的 15%~50%。
(二)计算最低涌波水位
1、丢弃全负荷后波动第二振幅计算(z2) 第二振幅z2 :丢弃负荷后,调压室中水位先升 高至zmax,然后开始下降,至最低幅值zmin,用z2表 示,称为第二振幅。
(2)设计要点:
上、下室的底部应有不小于1%的坡度倾向竖 井,以便放空水流。 下室顶部做成背向竖井的不小于1.5%的斜坡, 使空气容易从下室逸出。
工程采用竖井与上室组合的情况较多,故又称
为水室式。
(3)适用:水头较高,要求稳定断面较小,水 库水位变化比较大的水电站。
4、溢流式调压室
由双室式调压室发展而成。 结构一:无上室,中间竖井顶部设溢流堰。 结构二:设上室,上室内竖井顶部设溢流堰, 底部与竖井相连处设出流孔口。即溢流双室调压室 (见P147图10-3(e))
其应近可能地靠近水轮机 。
(3)上下游双调压室系统:厂房的上、下游均布 置调压室。
适用:当采用中部地下厂房时,上下游都有较 长的压力水道。
(4)上游双调压室系统:上游有压引水道上布置 两个调压室。
适用:①上游引水道较长,一个调压室不能满 足要求时,设置副调压室以减小主调压室的尺寸。 ②引水道上有施工竖井可以利用,或电站扩建, 原有调压室容积不够而增加辅助调压室。
二、调压室水位波动计算内容
最高水位:决定调压室的顶部高程。
最低水位:决定底部高程及压力管道的进口 高程。
调压室波动 现象的基本 方程式
z—调压室水位,以库水位为0基准面,↑为正; hw—引水道内水头损失; hr—引水道末端至调压室水面的水头损失,包括 分岔、收缩和扩散等局部损失; f、F—分别表示引水道及调压室断面积; Q —水轮机的引用流量。
λ-“引水道-调压室”系统的特性系数 f、F分别表示引水道及调压室断面积。
hw0-流量为Q0(丢弃负荷前)上游库水位与调 压室水位之差,等于压力引水道的局部和沿程水头 损失之和再加上相应的流速水头。 v 0-流量为Q0时压力引水道的流速。
ln[1 (1 ) xmax ] (1 ) xmax ln[1 (1 ) x0 ] (1 ) x0 (10-11)
x 0 ln(1 x max ) x max (10-12)
x0 hw0 / ,xmax zmax /
圆筒式
阻抗式
x 0 ln(1 x max ) x max (10-12)
x0 hw0 / ,xmax zmax /
2 Lfv 0 2 gFhw0
二、调压室的基本类型
调压室设置的总的规律为:调压室与压力引水系 统接触面积越大,反射水锤效果越好,但发电水头损 失越大,调压室内水位波动振幅也越大。
1、简单圆筒式调压室
断面尺寸形状不变。 (1)特点:结构简单,反射水锤效果好,但水 位波动振幅较大,衰减较慢,水头损失大。 改进:可采用有联接管的圆筒式调压室,如图 10-3(b),联接管的断面积不小于引水道的断面积。 (2)适用:低水头小流量电站。
(3) 多设在临近山坡处,且避开不利地质条件。
10.3 调压室的布置方式及类型
一、调压室的基本布置方式
(1)上游调压室(引水调压室):调压室位于厂房 上游的有压引水道上。适用于厂房上游有压引水道 较长,应用最广泛。
(2)下游调压室(尾水调压室):调压室位于厂房 下游的尾水洞上。适用于尾水隧洞较长。
(4) 调压室与引水道连接处引水道水流的水头损 失小。为此与压力管道连接处的调压室底部断面小。
调压室的投资(土建投资) 几乎占引水系统投资 的1/4-1/5,因此是否设置调压室,必须在电站调节 保证计算及电站稳定运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并考 虑水电站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地形及地质条件、 压力管道的布置等因素,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分析。
H V yb H 0 H s (8 )m 2g 900 V
2 wj
HV—尾水管内压力水头,m; ΔH—尾水管入口处的水锤值,求解过程见第九 章,m; φ—末相水锤取0.5,第一相水锤取1.0;
二、调压室位置的选择
(1) 应尽可能靠近厂房。 (2) 考虑到结构安全可靠,宜设在地下。 受限制调压室需部分或全部设在地面时,需进 行综合技术经济比较,并满足机组调保计算要求。
2、阻抗式调压室
将圆筒式调压室底部改为阻抗孔口。阻抗孔口 面积为15%~50%压力引水道面积。 (1)适用:中水头和引水道长度不大的电站。
(2)特点:可有效减小水位波动的振幅,加快衰 减速度,水头损失小。
但因阻抗存在,水锤波不能完全反射,压力引 水道中可能受到水锤的影响。
3、双室式调压室
(1)组成:上室、下室、竖井。 ①上室:储水用,正常运行时是空的,底部高 程在水库最高静水位以上。 ②下室:补水用,正常运行时充满水,底部高 程在调压室中最低静水位以下。
顶盖:常设在调压井顶部。 主要为了防寒和防止外物落入。 当调压井内设快速闸门时,顶 盖上要放置启闭设备。
(2)特点:吸收了阻抗式和溢流式的优点。
图10-3(g)是差动式调压室的另一种形式,但这 种调压室结构复杂,造价高。
(3)适用:适用地形、地质条件不允许大断面 及距离地面较深的调压室时的中高水头水电站。它 是我国比较广泛采用的一种调压室。
5、差动式调压室
由两个直径不同的同心圆筒组成。 外面的圆筒称为大井;中间的圆筒顶部设有溢 流堰,称为升管,其底部以阻抗孔口与大井相通。
大井:岩石中开挖的直井,内壁作钢筋砼衬 砌。衬砌厚度一般50-120cm。注意防渗漏。 底板:设在弹性岩石地基上的钢筋砼圆板或 环形板,大井衬砌与底板通常采用刚性连接。 升管:孤立在大井内的钢筋混凝土小井筒, 升管与大井之间应设置横向支撑。
二、调压室的设置条件
1、上游调压室的设置条件 初步分析时,由水流加速时间(压力引水道的惯 性时间常数)Tw判断:
Tw
L V T
i i
gH p
w
(6-1)
Li—压力引水道(包括蜗壳和尾水管)各段之长度; Vi—上述各段水道相应的流速; g—重力加速度; Hp—水轮机的设计水头; [Tw ]—Tw的允许值,一般取2~4s。
死水位ZBiblioteka Zm曲线2Zn
V f L
Z
Z—调压室水位,以库水 位为0基准面,↑为正;
3、计算结果
(1) 阻抗式调压室(阻抗系数为η)
ln[1 (1 ) xmax ] (1 ) xmax ln[1 (1 ) x0 ] (1 ) x0 (10-11)
(2)圆筒式调压室(η=0)
2、下游调压室的设置条件
尾水调压室的功用是缩短尾水道的长度,减小 甩负荷时尾水管中的真空度,防止水柱分离。 以尾水管内不产生液柱分离为前提,条件为:
Lw 5Ts (8 Hs ) Vw0 900 2 g
2 Vwj
5Ts Lw (8 Hs ) Vw0 900 2 g
(1) 阻抗式调压室
ln[1 (1 ) xmax ] (1 ) xmax ln[1 (1 ) x2 ] (1 ) x2 (10-14)
(2)圆筒式调压室
xmax ln(1 xmax ) ln(1 x2 ) x2 (10-15)
x2 z 2 /
第十章 调压室
10.1 调压室的作用及工作原理
一、概念:所谓调压室实际上是一个具有自由 水面的筒式或井式建筑物。设置在地面上的称为调 压塔,地下的称为调压井。
调压井
调压塔
调压室的水位波动与压力管道中的水锤现象区别:
前者由水位的往复运动引起,振幅小,变化慢, 周期长,达几十至几百秒。后者振幅大、变化快, 往往在几秒钟内消失。 当调压室水位到达最高水位之前,水锤压力早 已衰减消失,两者最大值一般不会出现。 故分析水锤过程时,可不考虑调压室水位波动 的影响;而在求算调压室水位波动时,常忽略水锤 波穿过调压室传至引水道,即所谓“水锤穿室”影 响。
(1)Tw物理意义:在Hd作用下,不计水头损失时, 管道内水流速度从0增大到V所需的时间。 显然,Tw越大,水锤压力的相对值也越大,对 机组调节过程的影响也越大(开启阀门的情况)。
(2)[Tw] 我国调压室设计规范规定 ①水电站单独运行时,或容量在电力系统中所 占的比例超过50%时,[Tw]取1.5~2s。 ②水电站容量在电力系统中所占比重为 20%~50%时,[Tw]取2.5~3.5s。 ③当水电站容量在电力系统中 T LiVi T w w gH p 的比重小于20%时, [Tw]取3.5~5s。
6、气垫式或半气垫式调压室
(1)组成: 气垫式调压室:在压力隧洞靠近厂房的位置建 造一个大洞室,一般为圆形,狭而高。在密闭的室 中一部分充水,另一部分充满高压空气
半气垫式调压室:在气垫式调压室的基础上, 有一小断面的通气孔与大气相通。
气垫式 半气垫式
(2)特点:在水位波动过程中,通过气体压缩 或膨胀,促使压力隧洞中的水流减速或加速。
2 Vwj
Lw—压力尾水道长度; Ts—导叶有效关闭时间,s; Vw0—稳定运行时尾水道流速; Vwj—尾水管入口处流速; ▽—安装高程; Hs—吸出高,m 。
安装 高程
安装 高程
水轮机吸出高的安装高程示意图
最终通过调节保证计算,当机组丢弃全部负 荷时,尾水管内的最大真空度不宜大于8m水柱。 但在高海拔地区应作高程修正(见规范)。
调压室波动 现象的基本 方程式
解析法简单,可直接求出最高和最低水位,但 公式推导过程中引入了各种假定,故精度较差,不 能求出水位波动的全过程,在初步拟定调压尺寸时 采用。
(一)计算最高涌波水位
1、相应工况:最高库水位丢弃全负荷。 2、计算方法:假定瞬时突然丢弃全负荷,即 Q0瞬时降为0。
曲线1 正常高水位
当调压室水位到达最高水位 之前,水锤压力早已衰减消失, 两者最大值一般不会出现。
10.2 调压室的设置条件及位置选择
一、调压室的基本要求 (1)应有自由水面和足够的底面积。以保证水锤 波充分反射。 (2)内水位波动都是逐渐衰减的,且越快越好。
(3) 调压室内波动振幅小,频率低。可减小调压 室的高度,并有利机组运行。
这种形式可尽量靠近厂房布置,大大减小水锤 压力。由于反射水锤波有利,压力变化较缓慢,对 水轮机调节较容易。
气垫式
半气垫式
(3)适用:深埋于地下的引水道式地下水电站。 水头越高,经济性越好,目前我国尚未采用。
气垫式 半气垫式
气垫式与常规调压室的比较
10.4 调压室水位波动计算
一、目的
求出最高涌波水位和最低涌波水位以及水位波 动变化过程,从而确定调压室的尺寸和水位波动的 周期及衰减程度。
2 Lfv 0 2 / hw0 2 gFhw0
(10-15)
为无因次系数,表示“引 水道—调压室”系统特性。
z min hw0
1 ( 0.275 m 0.05 / 0.9)(1 m)(1 m / 0.62 )
目的是使问题简化,只有在必要的情况下才进 行联合分析。
二、调压室的功用(讲过了) 反射水锤波、 缩短了压力管道的长度、改善机 组运行条件。
调压室
三、调压室的工作原理
引水道-调压室水位波动现象的研究目的:确定 调压室的断面和高度。
引水道-调压室系统不稳定流的特点:大量水体 的往复运动,其周期较长,伴随着水体运动,引水 道内有不大的和较缓慢的压力变化,其特点与水锤 不同。
为简便计算,各种调压室的最高涌波水位计算 均可查规范中的曲线求得。
x0
x
2、增加负荷时的最低涌波水位zmin
设水电站的流量由mQ0增加到Q0(m<1,称为 负荷系数): (1) 圆筒式调压室:按照Vogt(福格特)公式计 算zmin:
z min hw0 1 ( 0.275 m 0.05 / 0.9)(1 m)(1 m / 0.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