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红小学班集体建设制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育红小学班集体建设制度
班级是学校教育活动的基本单位,也是学生学校生活的基本所在地,班级的状况直接影响到学生对于学校生活的感受和参与程度,影响到学生的个体社会化和个性发展水平,为保证学生的校园生活质量,提高学校教育的成效和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一、明确班集体建设方向,人人参与班集体建设。
1、根据班级特色,期初制定好班级计划,学期末认真做好总结工作。
2、班级学生全员参与,每学期初提出班级口号,设计班徽,强化对班风、学风的认知,体现班级奋斗目标和精神。
二、丰富班级角色,根据学生成长需要和特征开展系列主题活动
1、确立班级小岗位,做到人人有岗,并培养学生的岗位意识和岗位工作能力,根据岗位性质和学生的成长,形成多样化的岗位轮换制度,一年级重点强化岗位意识和岗位能力培养;
2、二年级加强小团队建设,以“同质异组”和“异质同组”的方式,促进学生在小范围不同团队内的交往、合作能力;
3、规范班组建委,以“动员准备—竞选演讲—投票选举—试用评议—正式任命”做好小干部的选拔,并以日常化的培养进行小干部队伍建设;
4、定期轮换小干部,二年级学生每学期可进行个体轮换,三年级可进行整体轮换,四年级起以“双班委”的形式进行班委轮换管理和自我评议监督,形成竞争合作的班委自主管理方式;
5、三年级起开展“校园小当家”活动,通过组织升旗仪式、广播操领操等方式,培养学生的主持能力、组织能力,让各层面的学生通过展示自我获得成长;
6、四年级起开展“大手牵小手”活动,高低年级根据小队或根据岗位一一结对,通过帮助低年级学生尽快适应学校生活、学会自我管理,培养高年级学生的情感交往能力、责任心,获得成功的感受;
7、五年级起开展“红领巾军校”系列活动,通过“为学校站好最后一班岗”、“为学校策划一项活动”,树立毕业班学生的自豪感,发挥高年级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为五年级学生创设自主成长的舞台。
三、创建良好的班级文化,优化育人环境。
1、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做好班级环境布置工作,做到有特色、富童趣:
1)、黑板报每月更换一期,在教师指导的基础上,由学生自主完成,低年级班级由高年级小辅导员协助;
2)、学习园地随学生动态及时更换,内容丰富,高年级学生参与设计、布置,做到每月至少一次;
3)、能根据班级实际情况设立评价类、展示类环境布置阵地,定期更换或丰富内容、记载评价;
2、建设班级“小书库”,充分发挥“小书库”功能:
1)、小书库内图书丰富,至少做到每人一册,有书库名。
2)、图书内容健康、有益,适合本年级学生阅读。
3)、爱护图书,书籍无破损、污迹,摆放整齐,有编号。
4)、“小书库”书籍受同学喜爱,有经常借阅的习惯,班内定期开展读书活动。
5)、“小书库”管理有序,有专职管理员,有出借归还的制度和记录。
四、关注学生成长需要,用好德育课程阵地,开展有系列的班级主题活动。
1、根据课表,上好每周的班会课,主要包含:
礼仪课——根据《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育红小学文明礼仪规范》,以行规训练为主,结合“讲文明,树新风”的主题,进行礼仪教育。
创爱教育——根据《创爱教育》校本教材,灵活使用教材,以丰富的形式开展“爱父母、爱老师、爱同学”教育活动。
健康教育——根据《健康教育》、《民防教育》校本教材,结合班内学生心理需要、生理变化、季节性流行病等,开展又针对性的教育。
新闻发布会——根据学生的年龄层次,以学生自我组织、教师指导的形式,开展读新闻、说新闻、交流对热点新闻的观点,学会关注社会、关注国内外重大事件,扩大视野。
红绿领巾广播——组织学生认真聆听集体广播,不组织其他教育教学活动或进行个别的辅优补差,教师不进行作业批改、调试课间等工作,抓住广播资源进行及时教育。
2、各年级抓住学生成长契机,及时召开符合年级学生年龄特征的班会课或系列活动。
3、根据学生成长需要和班级建设目标,巧用外部资源,开展符合本班个性的主题班会。
4、关注学生个体的成长需要,制定帮困措施,日常工作中关注特殊生的成长,做好个案记录帮助特殊生健康成长。
五、规范班级日常管理,
1、搞好班级教室、走廊及保洁区的卫生保洁工作,落实好值日及卫生监督工作。
2、管理好班级公共财物,损坏遗失要及时上报,根据实际情况承担相应赔偿责任。
3、学期做好报刊杂志的推荐、介绍、征订工作,并指导学生读好报,用好报。
4、落实好晨读、课间文明休息的组织和纪律监督工作,及时、科学地处理学生伤害事故。
5、认真组织好广播操、眼保健操和室内操,做到动作正确到位,广播操必须排好路队,做到静、齐、快。
6、每学期期中期末指导学生做好素质评价的自评、互评、评优工作,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认真为学生撰写“老师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