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7.5第3课时 函数应用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课时函数应用题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对一次函数性质、一次函数与一次方程、一次不等式联系的探索,提高自主学习和对知识综合应用的能力.
2.让学生用简单的已知函数来拟合实际问题中变量的函数关系.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体会“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回顾拓展”这一数学建模的基本思想,感受函数知识的应用价值
【情感态度】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历,模仿尝试解决一些身边的函数应用问题
【教学重点】应用函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应用函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
问题:为了研究某合金材料的体积V(cm3)随温度t(℃)变化的规律,对一个用这种合金制成的圆球测得相关数据如下:
能否据此求出V和t的函数关系?
【教学说明】通过实际问题的引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
对于上面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将这些数值所对应的点在坐标系中作出.我们发现,这些点大致位于一条直线上,可知V和t近似地符合一次函数关系.我们可以用一条直线去尽可能地与这些点相符合,求出近似的函数关系式.如下图所示的就是一条这样的直线,较近似的点应该是(10,1000.3)和(60,1002.3).
设V=kt+b(k≠0),把(10,1000.3)和(60,1002.3)代入,可得k=0.04,b=999.7.V=0.04t+999.7.
你也可以将直线稍稍挪动一下,不取这两点,换上更适当的两点.
【归纳结论】
我们曾采用待定系数法求得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关系式.但是现实生活中的数量关系是错综复杂的,在实践中得到一些变量的对应值,有时很难精确地判断它们是什么函数,需要我们根据经验分析,也需要进行近似计算和修正,建立比较接近的函数关系式进行研究.
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
1.为了学生的身体健康,学校课桌、凳的高度都是按一定的关系科学设计的.小明对学校所添置的一批课桌、凳进行观察研究,发现它们可以根据人的身长调节高度.于是,他测量了一套课桌、凳上相对应的四档高度,得到如下数据:
(1)小明经过对数据探究,发现:桌高y是凳高x的一次函数,请你求出这个一次函数的关系式(不要求写出x的取值范围);
(2)小明回家后,测量了家里的写字台和凳子,写字台的高度为77cm,凳子的高度为43.5cm,请你判断它们是否配套?说明理由.
解:(1)设一次函数为y=kx+b(k≠0),将表中数据任取两组,不妨取(37.0,70.0)和(42.0,78.0)代入,得解得
一次函数关系式是y=1.6x+10.8.
(2)当x=43.5时,y=1.6×43.5+10.8=80.4≠77.
答:一次函数关系式是y=1.6x+10.8,小明家里的写字台和凳子不配套.
2.某公司到果园基地购买某种优质水果,慰问医务工作者.果园基地对购买量在3000千克以上(含3000千克)的有两种销售方案,甲方案:每千克9元,由基地送货上门;乙方案:每千克8元,由顾客自己租车运回.已知该公司租车
从基地到公司的运输费为5000元.
(1)分别写出该公司两种购买方案的付款y(元)与所买的水果量x(千克)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2)当购买量在什么范围时,选择哪种购买方案付款最少?并说明理由.
解:(1)y

=9x(x≥3000);
y乙=8x+5000(x≥3000).
(2)当y甲=y乙,即9x=8x+5000时,解得x=5000.
所以当x=5000时,两种付款一样;
当y
甲<y

时,有
解得3000≤x<5000.
所以当3000≤x<5000时,选择甲方案付款最少;
当y
甲>y

时,有9x>8x+5000.解得x>5000.
所以当x>5000时,选择乙方案付款最少.
【教学说明】应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存在哪些疑惑?
1.布置作业:教材“习题17.5”中第6、7题.
2.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
1.现实生活中的数量关系是错综复杂的,在实践中得到一些变量的对应值,有时很难精确地判断它们是什么函数,需要我们根据经验分析,也需要进行近似计算和修正,建立比较接近的函数关系式进行研究;
2.把实际问题数学化,运用数学的方法进行分析和研究,是常用的、有效的一种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