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呼吸康复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影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性呼吸康复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综合性呼吸康复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影响。

方法:将62例稳定期COPD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按照常规的治疗护理方法,康复组在常规方法的基础上应用综合性的呼吸康复治疗的方法。

比较两组呼吸困难、肺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年住院频次、住院天数。

结果:康复组呼吸困难、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年住院频次和住院天数较对照组减少,肺功能下降较对照组减缓。

结论:综合性呼吸康复治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呼吸困难、提高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年住院频次和住院天数,具有临床意义。

标签:呼吸康复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生活质量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组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其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与肺对香烟等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炎症反应有关。

COPD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COPD的治疗方法包括抗感染、解痉、平喘、祛痰、兴奋呼吸中枢治疗等。

2001年全球COPD控制策略(GOLD)指南中将呼吸康复治疗列为中重度COPD患者的主要治疗措施之一,肺康复治疗作为COPD非药物治疗方法已在临床工作和社区家庭康复中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我科自2013年以来对61例老年稳定期COPD患者进行了综合性的呼吸康复治疗,在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方面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科自2013年3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62例COPD患者,经患者本人同意随机分为康复治疗组31例,男23例,女8例,年龄59-82岁,平均年龄74±8.6岁,对照组31例,男25例,女6例,年龄60-79岁,平均年龄72±9.8岁,根据《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1]制定病情分级,两组在性别、年龄、病情程度经统计学分析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纳入标准
参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确诊为COPD,年龄在50-70岁之间,无严重心血管系统并发症,排除肺功能为Ⅳ级、有严重并发症、合并其他疾病、智力障碍不能完成康复治疗者。

1.3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给予抗生素使用、控制性氧疗、支气管舒张剂、糖皮质激素、祛痰剂等常规方法对症治疗以及随意的自我运动锻炼方法。

1.3.2 康复治疗组除常规的药物治疗和氧疗外同时针对患者的病情和接受程度进行循序渐进的肺康复治疗,具体方法如下:
1.3.
2.1 对患者进行早期的呼吸功能锻炼,包括腹式呼吸和缩唇式呼吸,根据患者病情取适当体位进行呼吸功能训练,逐渐增加锻炼的量和频次,在患者熟练掌握的基础上使之成为自然呼吸的方式,在此基础上进行对抗阻力的呼吸训练,使用三球训练仪增加吸气肌的耐力。

1.3.
2.2 呼吸操锻炼,进行深慢呼吸的锻炼,设置呼吸节律,使呼吸逐渐减慢,适当延长呼气过程,减少肺泡内的残气量。

进行上下肢的运动锻炼,上肢的上举外展和回收以及下肢的伸展、下蹲同时伴随吸气和呼气运动,进行室外的慢步、慢跑或登楼梯,训练强度以心率不超过110次,血氧饱和度达到90%以上[2]。

设目标心率和血样饱和度、呼吸困难程度较为简单易行,可作为大多数COPD 患者运动强度的良好指标[3]。

1.3.
2.3对COPD患者的戒烟教育。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戒烟计划,反复告知吸烟对疾病的危害,减少吸烟量和次数,逐渐达到完全戒烟,对戒烟困难的患者可动员患者的社会支持系统参与戒烟,必要时可配合使用戒烟药物进行治疗。

1.3.
2.4 多形式的健康教育
(1)胸部物理治疗:指导患者每日进行深呼吸训练及正确的咳嗽、排痰的方法,在深吸气的基础上用力屏气、咳痰,对患者进行有效叩背,或使用振肺排痰仪进行每日10-20分钟的胸背部震颤,使痰液松动易于排出。

(2)营养支持指导:增加蛋白质和减少含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保证每日的蛋白质摄入量达到0.8-1.0g/kg,减少糖类和盐类食物的摄入,防止水钠潴留及减少痰液的生成。

加强口腔护理,避免口腔感染。

(3)社会支持系统的参与:动员患者家属参加到患者的康复之中,对家属进行康复知识的培训,提高康复的实效,进行心理支持,增加患者康复的信心。

(4)针对出院的病人进行定期的出院指导,每周一次的电话回访,在电话回访中督促患者继续进行呼吸康复锻炼及全身运动,进行戒烟监督,对家庭氧疗的患者进行家庭吸氧流量、吸氧时间的指导,规范氧疗用具的消毒,家庭用药的指导及饮食指导等。

必要时进行上门回访,进行生命体征监测,及时调整康复计划。

每年两次开展COPD病友联谊会,采取集中授课与个体答疑相结合的形式。

进行网络平台的交流,通过QQ群定时发布COPD相关知识,在线解答出院患者健康问题等。

2 结果
观察对照组和康复治疗组呼吸困难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肺功能和年住院频次、住院时间、住院费用。

呼吸困难评分具体指标:无气促为0分;剧烈运动气促为1分;登楼或爬坡时气促为2分;与同龄人比较步行时感气促为3分,步行90m后因气促被迫停止活动为4分;不能离开房间或穿衣服时感气促为5分。

日常生活能力评估采用改良的Barthel指数,分值越高代表日常生活能力越好。

肺功能测定指标选取患者的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肺活量(FVC)
表1两组患者呼吸困难、日常生活能力、肺功能比较
表2两组患者平均年住院次数,住院时间比较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居目前所有疾病死亡原因的第四位,预计至2015年前死亡率将增加5倍[4]。

COPD患者在急性期症状得到缓解后,肺功能会持续恶化,患者会逐渐出现呼吸困难、活动耐力下降,同时伴发全身性炎症及骨骼肌肉萎缩,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时间。

呼吸康复治疗作为COPD的有效干预手段已成为COPD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研究在常规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配合综合性的呼吸康复治疗措施:有效的呼吸功能锻炼、个体化戒烟指导、营养支持指导、多形式的健康教育等,针对COPD患者老年患者居多,康复锻炼依从性较低,动员患者的家属的参与必不可少。

呼吸康复组的呼吸困难评分较前有显著下降,肺功能较康复前无明显差别,但对照组肺功能因疾病发展出现下降趋势,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较前上升明显,年急性发作次数较对照组减少,住院日缩短,住院费用均对照组减少。

呼吸康复提高了COPD 稳定期患者的生存质量,是常规治疗方法的同时一项科学、经济、有效的治疗手段,可在为住院患者建档的基础上向在门诊、社区、家庭中推广。

参考文献:
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30(1):8-17.
⑵吴敏学,林江涛,孙启良,等.多学科综合呼吸康复对老年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康复效果的研究〔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6,12(28):844-846
⑶吴艳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康复的护理进展.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11(7):23-24.
⑷Pamcel RA,Buist Calverley PM,et al.Global strategy for the diagnosis management,and preven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ly disease.NHLBI/WHO Global Summary〔J〕.Am J Respir Crlt Care Med,2009,163
(5):1256-127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