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高二高中化学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甘肃高二高中化学月考试卷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a mol H 2和2a molHe 具有相同的 A .分子数 B .原子数
C .质子数
D .质量
2.0.5L 1mol/L 的FeCl 3溶液与0.2L 1 mol/L 的KCl 溶液中,Cl -
浓度比为 A .15∶2 B .1∶1 C .3∶1
D .1∶3
3.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的是 A .蒸馏水 B .稀H 2SO 4
C .CuSO 4溶液
D .Fe(OH)3 胶体
4.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 )
5.N A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在H 2O 2+Cl 2=2HCl+O 2反应中,每生成32g 氧气,则转移2N A 个电子
B .10mL 质量分数为98%的H 2SO 4,用水稀释至100mL ,H 2SO 4的质量分数为9.8%
C .一定温度下,1molFeCl 3水解生成N A 个Fe(OH)3胶体颗粒
D .在标准状况下,2.24L 苯中所含分子数约为N A
6.在a LAl 2(SO 4)3和(NH 4)2SO 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b mol 的BaCl 2,恰好使溶液中的SO 42-完全沉淀;如加入足量强碱并加热可得到c molNH 3,则原溶液中的Al 3+的浓度(mol/L)为 A .
B .
C .
D .
7.下列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① ② ③ ④
A .①吸收氨气制氨水
B .②制取少量蒸馏水
C .③转移溶液
D .④除去杂质气体CO 2
8.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某溶液,下列情况会使配制结果偏高的是 A .将溶质用蒸馏水溶解后,未冷却即转移至容量瓶中并定容 B .未洗涤溶解溶质用的烧杯及玻璃棒 C .定容时仰视刻度线观察液面 D .容量瓶中原来含有少量蒸馏水
9.在标准状况下,n L NH 3溶于m mL 水中,得到密度为的氨水,则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A . B . C .
D .
10.一定量14%的氢氧化钾溶液,若将其蒸发掉50 g 水后,其溶质的质量分数恰好增大一倍,体积变为62.5 mL 。
则浓缩后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 .2.2 mol / L B .4 mol / L C .5 mol / L D .6.25 mol / L
11.下列各溶液中,Na +浓度最大的是 A .0.8L0.4mol/L 的NaOH 溶液 B .0.2L0.15mol/L 的Na 3PO 4溶液 C .1L0.3mol/L 的NaCl 溶液
D .4L0.5mol/L 的NaCl 溶液
12.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
、
、
三种溶液,分别与体积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
溶液恰好
完全反应,消耗的这三种溶液的体积比是
A .
B .
C .
D .
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1 mol·L -
1的NaCl 溶液是指此溶液中含有1 mol NaCl
B .从1L 0.5mol·L -1的NaCl 溶液中取出100mL 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变为0.1mol·L -1
C .0℃时,1 mol Cl 2的体积约为22.4 L
D .1 mol·L -1的CaCl 2溶液中,Cl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 mol·L -
1
14.由Na 2SO 4和NaNO 3组成的混合物88g 溶于水配制成1L 溶液,此溶液中Na +的浓度为1.2mol/L ,则原混合物中NaNO 3的质量为 A .17g B .34g C .25.5g D .51g
15.在体积为VmL 、密度为dg·cm -3的溶液中,溶有式量为M 的溶质mg ,其物质的量浓度为cmol·L -1,质量分数为w%,则下列表示式中正确的是 A .c= B .m=Vd C .w%=
D .c=
16.将Cu 片放入0.1mol·L -
1 FeCl 3溶液中,反应一定时间后取出Cu 片,溶液中c (Fe 3+)∶c (Fe 2+)=2∶3,则Cu 2+与Fe 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 3∶
2 B 3∶5 C 4∶
3 D 3∶4
二、填空题
1.(10分)用20g 烧碱配制成500mL 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 ;从中取出1mL ,其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 ;含溶质 g 。
若将这1mL 溶液用水稀释到100mL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 ,其中含Na + g 。
2.(10分)用质量分数为37.5%的浓盐酸(密度为1.16 g / cm 3)配制成1 mol / L 的稀盐酸。
现实验室仅需要这种盐酸220 mL 。
试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稀盐酸时,应选用容量为 mL 的容量瓶;
(2) 经计算需要 mL 浓盐酸,在量取时宜选用下列量筒中的 。
A .5 mL B .10 mL C .25 mL D .50 mL (3) 在量取浓盐酸后,进行了下列操作:
①等稀释的盐酸其温度与室温一致后,沿玻璃棒注入250 mL 容量瓶中。
② 往容量瓶中小心加蒸馏水至液面接近环形标线2~3 cm 处,改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使溶液的凹面底部与瓶颈的环形标线相切。
③ 在盛盐酸的烧杯中注入蒸馏水几十毫升,并用玻璃棒搅动,使其混合均匀。
④ 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至3次,并将洗涤液全部注入容量瓶。
上述操作中,正确的顺序是(填序号) 。
(4) 在上述配制过程中,用刚刚洗涤洁净的量筒来量取浓盐酸,其配制的稀盐酸浓度是
(填“偏高”、“偏低”、“无影响”)。
若未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或未将洗涤液注入容量瓶,则配制的稀盐酸浓度是 (填“偏高”、“偏低”、“无影响”)。
三、实验题
1.(12分)三氧化二铁和氧化亚铜都是红色粉末,常用作颜料。
某校一化学实验小组通过实验来探究一红色粉末是Fe 2O 3、Cu 2O 或二者混合物。
探究过程如下:
查阅资料:Cu 2O 是一种碱性氧化物, 溶于稀硫酸生成Cu 和CuSO 4, 在空气中加热生成CuO 提出假设 假设1:红色粉末是Fe 2O 3 假设2:红色粉末是Cu 2O 假设3:红色粉末是Fe 2O 3和Cu 2O 的混合物
设计探究实验 取少量粉末放入足量稀硫酸中,在所得溶液中再滴加 KSCN 试剂。
(1)若假设1成立,则实验现象是 。
(2)若滴加 KSCN 试剂后溶液不变红色,则证明原固体粉末中一定不含三氧化二铁。
你认为这种说法合理吗? 简述你的理由(不需写出反应的方程式 )
(3)若固体粉末完全溶解无固体存在 , 滴加KSCN 试剂时溶液不变红色 , 则证明原固体粉末是 ,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 。
探究延伸 经实验分析,确定红色粉末为Fe 2O 3和Cu 2O 的混合物。
(4)实验小组欲用加热法测定Cu 2O 的质量分数。
取a g 固体粉末在空气中充分加热,待质量不再变化时,称其质量为bg (b > a ),则混合物中Cu 2O 的质量分数为 。
2.(14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将一定浓度Na 2CO 3溶液滴入CuSO 4溶液中得到蓝色沉淀。
甲同学认为两者反应生成只有CuCO 3一种沉淀;
乙同学认为这两者相互促进水解反应,生成Cu(OH)2一种沉淀;
丙同学认为生成CuCO 3和Cu(OH)2两种沉淀。
(查阅资料知:CuCO 3和Cu(OH)2均不带结晶水) Ⅰ.按照乙同学的理解Na 2CO 3溶液和CuSO 4溶液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在探究沉淀物成分前,须将沉淀从溶液中分离并净化。
具体操作为①过滤②洗涤③干燥。
Ⅱ.请用下图所示装置,选择必要的试剂,定性探究生成物的成分。
(1)各装置连接顺序为 。
(2)装置C 中装有试剂的名称是 。
(3)能证明生成物中有CuCO 3的实验现象是 。
Ⅲ.若CuCO 3和Cu(OH)2两者都有,可通过下列所示装置进行定量分析来测定其组成。
(1)装置C 中碱石灰的作用是 ,实验开始时和实验结束时都要通入过量的空气其作用分别是
(2)若沉淀样品的质量为m 克,装置B 质量增加了n 克,则沉淀中CuCO 3的质量分数为 。
四、计算题
(6分)臭氧层是地球生命的保护神,臭氧比氧气具有更强的氧化性。
实验室可将氧气通过高压放电管来制取臭氧:3O 22O 3。
(1)若在上述反应中有30%的氧气转化为臭氧,所得混合气的平均摩尔质量为多少?(保留一位小数)。
(2)将8 L 氧气通过放电管后,恢复到原状况,得到气体6.5 L ,其中臭氧的体积为多少升?
(3)实验室将氧气和臭氧的混合气体0.896 L(标准状况)通入盛有20.0 g 铜粉的反应器中,充分加热后,粉末的质量变为21.6 g 。
则原混合气中臭氧的体积分数为多少?
甘肃高二高中化学月考试卷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
1.a mol H 2和2a molHe 具有相同的 A .分子数 B .原子数
C .质子数
D .质量
【答案】B
【解析】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同,所以分子数不同,分子数之比是1︰2的。
由于氢气是双原子的,所以二者的原子数是相同的。
质子数和质量数之比分别是1︰2和1︰4。
答案选B 。
2.0.5L 1mol/L 的FeCl 3溶液与0.2L 1 mol/L 的KCl 溶液中,Cl -
浓度比为 A .15∶2 B .1∶1 C .3∶1 D .1∶3
【答案】C
【解析】根据化学式可知,前者氯离子浓度是1mol/L×3=3mol/L ,后者是1mol/L ,所以答案选C 。
3.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的是 A .蒸馏水 B .稀H 2SO 4 C .CuSO 4溶液 D .Fe(OH)3 胶体
【答案】D
【解析】胶体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D 正确。
A 是纯净物,B 、C 是溶液,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答案选D 。
4.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 )
【答案】D
【解析】A 中氯气是单质,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氨水是混合物,不是碱。
B 中Cu 2(OH)2CO 3是碱式盐,明矾是复盐。
C 中胆矾是纯净物,纯碱是盐,氯化铵是正盐。
所以正确的答案选D 。
5.N A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在H 2O 2+Cl 2=2HCl+O 2反应中,每生成32g 氧气,则转移2N A 个电子
B .10mL 质量分数为98%的H 2SO 4,用水稀释至100mL ,H 2SO 4的质量分数为9.8%
C .一定温度下,1molFeCl 3水解生成N A 个Fe(OH)3胶体颗粒
D .在标准状况下,2.24L 苯中所含分子数约为N A
【答案】A
【解析】A 中双氧水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是-1价的,所以正确。
B 中溶液体积稀释10倍,质量分数不是原来的10倍,不正确。
氯化铁水解是可逆的,不可能都转化为胶体,C 不正确。
在标准状况下,苯不是气体,不适用于气体摩尔体积,D 不正确。
答案选A 。
6.在a LAl 2(SO 4)3和(NH 4)2SO 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b mol 的BaCl 2,恰好使溶液中的SO 42-完全沉淀;如加入足量强碱并加热可得到c molNH 3,则原溶液中的Al 3+的浓度(mol/L)为 A .
B .
C .
D .
【答案】C
【解析】根据反应式SO 42-+Ba 2+=BaSO 4↓、NH 4++OH
-
NH 3↑+H 2O 可知,溶液中SO 42-和NH 4+的物
质的量分别是bmol 和cmol ,所以根据溶液呈电中性可知,Al 3+的物质的量是,因此浓度是
mol/L ,所以答案选C 。
7.下列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① ② ③ ④
A .①吸收氨气制氨水
B .②制取少量蒸馏水
C .③转移溶液
D .④除去杂质气体CO 2
【答案】B
【解析】氨气极易溶于水,①中容易倒吸,不正确。
配制溶液转移时应该用玻璃棒引流,③不正确。
除去CO 中的CO 2气体时,应该是长进短出,④不正确,所以正确的答案选B 。
8.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某溶液,下列情况会使配制结果偏高的是 A .将溶质用蒸馏水溶解后,未冷却即转移至容量瓶中并定容 B .未洗涤溶解溶质用的烧杯及玻璃棒 C .定容时仰视刻度线观察液面
D .容量瓶中原来含有少量蒸馏水
【答案】A
【解析】由于大部分物质溶解是放热的,所以如果不冷却,则根据热胀冷缩可知,溶液的体积偏小,测定结果偏高,A 正确。
B 中溶质减少,结果偏低。
C 溶液体积偏大,结果偏低。
D 中不影响,答案选A 。
9.在标准状况下,n L NH 3溶于m mL 水中,得到密度为的氨水,则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A . B . C .
D .
【答案】B
【解析】标准状况下,n L NH 3的物质的量是,其质量是。
所以溶液的质量是
,则溶
液的体积是
,所以其物质的量浓度是。
答案选B 。
10.一定量14%的氢氧化钾溶液,若将其蒸发掉50 g 水后,其溶质的质量分数恰好增大一倍,体积变为62.5 mL 。
则浓缩后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 .2.2 mol / L B .4 mol / L C .5 mol / L D .6.25 mol / L
【答案】B
【解析】设蒸发后的溶液质量是x ,则(50+m )×14%=m×28%,解得m =50g 。
即溶液中含有的溶质质量是50g×28%=14g ,其物质的量是14g÷56g/mol =0.25mol 。
溶液的体积是0.0625L ,所以浓度是0.25mol÷0.0625L =4mol/L ,答案选B 。
11.下列各溶液中,Na +浓度最大的是 A .0.8L0.4mol/L 的NaOH 溶液 B .0.2L0.15mol/L 的Na 3PO 4溶液 C .1L0.3mol/L 的NaCl 溶液 D .4L0.5mol/L 的NaCl 溶液
【答案】D
【解析】根据溶质的浓度即化学式可知,溶液中钠离子的浓度分别是0.4mol/L 、0.3mol/L 、0.4mol/L 、0.5mol/L ,所以答案选D 。
12.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三种溶液,分别与体积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消耗的这三种溶液的体积比是
A .
B .
C .
D .
【答案】B
【解析】设硝酸银是1mol ,则根据反应式Ag ++Cl -
=AgCl↓可知,消耗氯化钾、氯化镁和氯化铝的物质的量分别都是1mol 。
又因为三种溶液的浓度相同,即cV 1=2cV 2=3cV 3,所以消耗的这三种溶液的体积比是,答案选B 。
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1 mol·L -
1的NaCl 溶液是指此溶液中含有1 mol NaCl
B .从1L 0.5mol·L -1的NaCl 溶液中取出100mL 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变为0.1mol·L -1
C .0℃时,1 mol Cl 2的体积约为22.4 L
D .1 mol·L -1的CaCl 2溶液中,Cl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 mol·L -
1
【答案】D
【解析】A 不正确,应该是指1L 溶液中含有1 mol NaCl 。
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所以B 中取出的溶液浓度仍然是0.5mol/L 的,B 不正确。
在标准状况下,1mol 氯气的体积是22.4L ,C 不正确。
氯化钙中阴离子和阳离子的个数
之比是1︰2,D 正确。
答案选D 。
14.由Na 2SO 4和NaNO 3组成的混合物88g 溶于水配制成1L 溶液,此溶液中Na +的浓度为1.2mol/L ,则原混合物中NaNO 3的质量为 A .17g B .34g C .25.5g D .51g
【答案】A
【解析】设原混合物中Na 2SO 4和NaNO 3的物质的量分别是a 和b ,则142a +85b =88、2a +b =1.2,解得b =0.2mol ,所以质量是0.2mol×85g/mol =17g ,答案选A 。
15.在体积为VmL 、密度为dg·cm -3的溶液中,溶有式量为M 的溶质mg ,其物质的量浓度为cmol·L -1,质量分数为w%,则下列表示式中正确的是 A .c= B .m=Vd C .w%=
D .c=
【答案】B 【解析】根据
可知,A 、C 不正确。
D 中应该是
,所以正确的答案选B 。
16.将Cu 片放入0.1mol·L -
1 FeCl 3溶液中,反应一定时间后取出Cu 片,溶液中c (Fe 3+)∶c (Fe 2+)=2∶3,则Cu 2+与Fe 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 3∶
2 B 3∶5 C 4∶
3 D 3∶
4 【答案】D
【解析】设溶液中c (Fe 3+)和c (Fe 2+)分别是2a 和3a ,根据反应式2Fe 3++Cu=2Fe 2++Cu 2+可知生成的铜离子浓度是1.5a ,所以Cu 2+与Fe 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5a ∶2a =3∶4,答案选D 。
二、填空题
1.(10分)用20g 烧碱配制成500mL 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 ;从中取出1mL ,其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 ;含溶质 g 。
若将这1mL 溶液用水稀释到100mL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 ,其中含Na + g 。
【答案】(10分)1, 1, 0.04, 0.01, 0.023g 【解析】20g 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是20g÷40g/mol =0.5mol ,所以其浓度是0.5mol÷0.5L =1.0mol/L 。
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所以取出的这1mL 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仍然为1.0mol/L 。
含有的溶质是20g÷500=0.04g 。
体积是用来的100倍,则稀释后的溶液体积是1.0mol/L÷100=0.01mol/L ,其中钠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也是0.01mol/L ,所以其质量是0.01mol/L×0.1L×23g/mol =0.023g 。
2.(10分)用质量分数为37.5%的浓盐酸(密度为1.16 g / cm 3)配制成1 mol / L 的稀盐酸。
现实验室仅需要这种盐酸220 mL 。
试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稀盐酸时,应选用容量为 mL 的容量瓶;
(2) 经计算需要 mL 浓盐酸,在量取时宜选用下列量筒中的 。
A .5 mL B .10 mL C .25 mL D .50 mL (3) 在量取浓盐酸后,进行了下列操作:
①等稀释的盐酸其温度与室温一致后,沿玻璃棒注入250 mL 容量瓶中。
② 往容量瓶中小心加蒸馏水至液面接近环形标线2~3 cm 处,改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使溶液的凹面底部与瓶颈的环形标线相切。
③ 在盛盐酸的烧杯中注入蒸馏水几十毫升,并用玻璃棒搅动,使其混合均匀。
④ 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至3次,并将洗涤液全部注入容量瓶。
上述操作中,正确的顺序是(填序号) 。
(4) 在上述配制过程中,用刚刚洗涤洁净的量筒来量取浓盐酸,其配制的稀盐酸浓度是
(填“偏高”、“偏低”、“无影响”)。
若未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或未将洗涤液注入容量瓶,则配制的稀盐酸浓度是 (填“偏高”、“偏低”、“无影响”)。
【答案】(10分) (1) 250 (2) 20.8; C (3) ③①④② (4) 偏低;偏低 【解析】(1)由于没有220ml 规格的容量瓶,所以需要配制250ml 。
(2)所需要的盐酸体积是。
根据规格相近的原则可知,选项C 正确。
(3)考查一定物质的量是溶液的配制过程,根据配制过程可知,正确的顺序是③①④②。
(4)用刚刚洗涤洁净的量筒来量取浓盐酸,相当于稀释浓盐酸,所以结果偏低。
没有洗涤,则溶质的量减少,测定结果偏低。
三、实验题
1.(12分)三氧化二铁和氧化亚铜都是红色粉末,常用作颜料。
某校一化学实验小组通过实验来探究一红色粉末是Fe 2O 3、Cu 2O 或二者混合物。
探究过程如下:
查阅资料:Cu 2O 是一种碱性氧化物, 溶于稀硫酸生成Cu 和CuSO 4, 在空气中加热生成CuO 提出假设 假设1:红色粉末是Fe 2O 3 假设2:红色粉末是Cu 2O 假设3:红色粉末是Fe 2O 3和Cu 2O 的混合物
设计探究实验 取少量粉末放入足量稀硫酸中,在所得溶液中再滴加 KSCN 试剂。
(1)若假设1成立,则实验现象是 。
(2)若滴加 KSCN 试剂后溶液不变红色,则证明原固体粉末中一定不含三氧化二铁。
你认为这种说法合理吗? 简述你的理由(不需写出反应的方程式 )
(3)若固体粉末完全溶解无固体存在 , 滴加KSCN 试剂时溶液不变红色 , 则证明原固体粉末是 ,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 。
探究延伸 经实验分析,确定红色粉末为Fe 2O 3和Cu 2O 的混合物。
(4)实验小组欲用加热法测定Cu 2O 的质量分数。
取a g 固体粉末在空气中充分加热,待质量不再变化时,称其质量为bg (b > a ),则混合物中Cu 2O 的质量分数为 。
【答案】(1)溶液变为血红色(1分)
(2)不合理(1分) Cu 能将Fe 3+还原为Fe 2+(1分)
(3)Fe 2O 3和Cu 2O 的混合物 Fe 2O 3+6H + = 2Fe 3++3H 2O ; Cu 2O+2H + =" Cu" + Cu 2+ + H 2O 2 Fe 3+ + Cu =" 2" Fe 2+ + Cu 2+(每个2分,共8分) (4)
(2分)
【解析】(1)若假设1成立,则溶液中含有铁离子,所以溶液会变为血红色。
(2)由于铁离子能氧化单质铜,而生成亚铁离子。
因此如果混合物中含有氧化亚铜,则也可能不会出现血红色。
(3)根据(2)中分析可知,此时应该是Fe 2O 3和Cu 2O 的混合物,有关的方程式为Fe 2O 3+6H + = 2Fe 3++3H 2O 、Cu 2O+2H + =" Cu" + Cu 2+ + H 2O 、2 Fe 3+ + Cu =" 2" Fe 2+ + Cu 2+。
(4)根据反应式2Cu 2O +O 24CuO 可知,氧化亚铜的质量是,所以混合物中
Cu 2O 的质量分数为
2.(14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将一定浓度Na 2CO 3溶液滴入CuSO 4溶液中得到蓝色沉淀。
甲同学认为两者反应生成只有CuCO 3一种沉淀;
乙同学认为这两者相互促进水解反应,生成Cu(OH)2一种沉淀;
丙同学认为生成CuCO 3和Cu(OH)2两种沉淀。
(查阅资料知:CuCO 3和Cu(OH)2均不带结晶水) Ⅰ.按照乙同学的理解Na 2CO 3溶液和CuSO 4溶液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在探究沉淀物成分前,须将沉淀从溶液中分离并净化。
具体操作为①过滤②洗涤③干燥。
Ⅱ.请用下图所示装置,选择必要的试剂,定性探究生成物的成分。
(1)各装置连接顺序为 。
(2)装置C 中装有试剂的名称是 。
(3)能证明生成物中有CuCO 3的实验现象是 。
Ⅲ.若CuCO 3和Cu(OH)2两者都有,可通过下列所示装置进行定量分析来测定其组成。
(1)装置C 中碱石灰的作用是 ,实验开始时和实验结束时都要通入过量的空气其作用分别是
(2)若沉淀样品的质量为m 克,装置B 质量增加了n 克,则沉淀中CuCO 3的质量分数为 。
【答案】ⅠNa 2CO 3 +CuSO 4 +H 2O=Cu(OH)2↓+Na 2SO 4+CO 2↑(2分);
Ⅱ(1)A→C→B (1分)(2)无水硫酸铜(1分)(3)装置B 中澄清石灰水变浑(2分)
Ⅲ(1)吸收空气中的H 2O 蒸汽和CO 2(2分),开始时通入处理过的空气可以将装置中原有的含H 2O 蒸汽和CO 2的空气赶出;结束时通入处理过的空气可以将装置中滞留的H 2O 蒸汽和CO 2赶出。
(2分)(2)1-(49n/9m )(2分)
【解析】Ⅰ.根据乙的理解,应该是水解相互促进引起的,所以方程式为Na 2CO 3 +CuSO 4 +H 2O=Cu(OH)2↓+Na 2SO 4+CO 2↑。
Ⅱ。
(1)由于碳酸铜分解生成物有CO 2,而氢氧化铜分解会产生水,据此可以通过检验水和CO 2的方法进行验证。
由于通过澄清的石灰水会带出水蒸气,所以应该先检验水蒸气,因此正确的顺序是A→C→B 。
(2)检验水蒸气一般用无水硫酸铜。
(3)如果含有碳酸铜,则分解会生成CO 2气体,因此装置B 中澄清石灰水变浑。
Ⅲ.(1)由于要通过空气将装置中的气体完全排尽,而空气中也含有水蒸气和CO 2,所以装置C 中碱石灰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H 2O 蒸汽和CO 2。
(2)开始时通入处理过的空气可以将装置中原有的含H 2O 蒸汽和CO 2的空气赶出;结束时通入处理过的空气可以将装置中滞留的H 2O 蒸汽和CO 2赶出。
从而减少实验误差。
(3)装置B 中增加的质量是水,所以氢氧化铜的质量是,所以沉淀中CuCO 3的质量分数为1-
(49n/9m )。
四、计算题
(6分)臭氧层是地球生命的保护神,臭氧比氧气具有更强的氧化性。
实验室可将氧气通过高压放电管来制取臭氧:3O 22O 3。
(1)若在上述反应中有30%的氧气转化为臭氧,所得混合气的平均摩尔质量为多少?(保留一位小数)。
(2)将8 L 氧气通过放电管后,恢复到原状况,得到气体6.5 L ,其中臭氧的体积为多少升?
(3)实验室将氧气和臭氧的混合气体0.896 L(标准状况)通入盛有20.0 g 铜粉的反应器中,充分加热后,粉末的质量变为21.6 g 。
则原混合气中臭氧的体积分数为多少? 【答案】(1)35.6g/mol (2)3L (3)0.5
【解析】(1)设氧气的物质的量是1mol ,则根据反应式3O 22O 3可知,生成臭氧是0.2mol ,所以混合气的平均摩尔质量为。
(2)3O 22O 3 △V 3 2 1 3 (8-6.5)
即臭氧的体积为3L 。
(3)n (混合气体)==0.04 mol
设臭氧的体积分数为a ,根据氧原子守恒 0.04 mol×a ×3+0.04 mol×(1-a )×2= 解得a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