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用雷贝拉唑和替普瑞酮治疗慢性胃炎的药学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药科研联用雷贝拉唑和替普瑞酮治疗慢性胃炎的药学分析
黄明霞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良渚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械科,浙江杭州 311113)
摘要:目的:讨论联用雷贝拉唑和替普瑞酮治疗慢性胃炎的药学分析。
方法:抽取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治疗的80例慢性胃炎患者,回顾患者资料,按不同疗法分为对照组、实验组。
对照组40例给予雷贝拉唑治疗,实验组40例联用雷贝拉唑和替普瑞酮治疗,对比效果。
结果:实验组临床疗效、胃黏膜修复效果优于对照组,EGFR阳性细胞百分比高于对照组。
结论:联用雷贝拉唑和替普瑞酮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促进患者胃黏膜恢复。
关键词:雷贝拉唑;替普瑞酮;慢性胃炎;药学分析
慢性胃炎指不同病因引起的各种慢性胃黏膜炎性病变,是一种常见病,发病率在各种胃病中居首位[1]。
随着纤维内镜的广泛应用,对慢性胃炎的认识有明显提高。
常见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糜烂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
后者黏膜肠上皮化生,常累及贲门,伴有G细胞丧失和胃泌素分泌减少,也可累及胃体,伴有泌酸腺的丧失,导致胃酸,胃蛋白酶和内源性因子的减少。
本研究讨论联用雷贝拉唑和替普瑞酮治疗慢性胃炎的药学分析。
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我院治疗的80例慢性胃炎患者,回顾患者资料,按不同疗法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
对照组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龄35~55岁,平均年龄(45.65±3.31)岁。
实验组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龄34~54岁,平均年龄(45.40±3.40)岁。
比较两组基本资料,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在接受研究前1周停用所有对治疗结果可能产生影响的药物。
对照组给予雷贝拉唑肠溶片(国药准字J20080040)治疗,每次2片,1次/d,早餐前服用,连续用药3周。
实验组联用雷贝拉唑和替普瑞酮(国药准字H20093656)治疗,雷贝拉唑同对照组,替普瑞酮每次1粒,3次/d,餐后服用,连续用药3周。
1.3 观察指标
治疗效果。
显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胃镜及病理复查显示胃黏膜基本恢复正常,炎性浸润明显减轻。
有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显著改善,胃镜及病理复查显示胃黏膜有所恢复,炎性浸润减轻。
无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无变化甚至加重,胃镜及病理复查显示胃黏膜、炎性浸润无变化甚至加重。
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比较胃黏膜修复效果及EGFR表达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处理采用SPSS24.0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进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90.0%,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72.5%,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1。
2.2 两组胃黏膜修复效果及EGFR表达情况比较
治疗后,实验组胃黏膜修复效果优于对照组,EGFR阳性细胞百分比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达情况比较(±s)
3讨论
雷贝拉唑是质子泵抑制剂,主要是作用于胃黏膜泌酸的B细胞的氢钾ATP酶,从而抑制酸的分泌,降低胃内酸的程度[2]。
雷贝拉唑作为抑酸药,主要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相关疾病,如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的反酸,胃食管反流病、溃疡病引起的出血等。
此外,雷贝拉唑还可以与铋剂抗生素组成四联标准疗法,用以治疗幽门螺杆菌。
替普瑞酮是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药物,具有抗溃疡的功效。
临床研究资料表明,替普瑞酮具有比较强的抗溃疡作用,可以对抗由药物以及其它各种原因所导致的胃溃疡。
除此之外,替普瑞酮对胃黏膜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以增加胃黏液的合成以及分泌,从而保护胃黏膜,还可以改善胃黏膜的血流,保证胃黏膜有充足血流,进而改善胃黏膜的修复功能。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111
医药科研
注射用核糖核酸Ⅱ致过敏性休克临床特点分析冉海龙,杜倩,陈诚,奚鑫#(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捷尔医院>药剂科,重庆 404100)
摘要:目的:了解注射用核糖核酸Ⅱ致过敏性休克的规律和特点,以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用药。
方法: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研究医院和个案报道的注射用核糖核酸Ⅱ致过敏性休克的病例特点。
结果:分析纳入的21例相关病例,发现注射用核糖核酸Ⅱ致过敏性休克的发生与性别无显著关系,多发生于50岁以上的肿瘤患者,且过敏性休克均发生在给药后30 min内。
结论:临床应高度重视注射用核糖核酸Ⅱ引起的过敏性休克,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用法用量,用药期间密切监测,注意早期征兆,及时处置。
关键词:核糖核酸Ⅱ;过敏性休克;不良反应
注射用核糖核酸Ⅱ(Ribonucleic Acid for InjectionⅡ)是一种免疫调节药,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和抑瘤作用[1]。
自上市以来,目前已有多篇文献报道核糖核酸Ⅱ引起的过敏性休克,需引起临床重视。
结合我院2018年1月~2020年8月发现的3例注射用核糖核酸Ⅱ致过敏性休克,和发生在国内外的其他18例关于用注射用核糖核酸Ⅱ致过敏性休克的不良反应报道,研究发生规律,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现报道如下:
1病例资料
1.1病例1
患者,女,64岁,诊断:肝硬化失代偿、肝内胆管结石。
患者既往无食物、药物过敏史。
2018年7月12日12:26输注5%葡萄糖100 ml+注射用核糖核酸Ⅱ100 mg时,患者出现全身瘙痒、眼睑水肿、呼吸困难、流泪、流延,心率120次/分,呼吸30次/分,血压60/33 mm Hg,在吸氧下SpO2100%,双肺可闻及哮鸣音,考虑注射用核糖核酸Ⅱ引起过敏性休克,立即停药,给予0.9%氯化钠100 ml输注,0.9%氯化钠10 ml+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5 mg静推,10%葡萄糖 20 ml+10%葡萄糖酸钙1 g静推,10 min后患者可对答,呼吸困难症状缓解。
1.2病例2
患者,男,85岁,诊断: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胰头癌伴肝转移。
患者既往无食物、药物过敏史。
2020年4月15日17:00左右开始静推0.9%氯化钠10 ml+注射用核糖核酸Ⅱ 300 mg,静推时患者感全身瘙痒,面色潮红,眼睑水肿,血压下降,心率减慢,氧饱和度下降,无发热、皮疹、呼吸困难等不适,期间正在静滴艾司奥美拉唑和生长抑素,考虑药物致过敏性休克可能性大,立即停所有可疑药物,先后给予肾上腺素0.5 mg皮下注射2次,异丙嗪25 mg肌肉注射、葡萄糖酸钙2 g及甲泼尼龙40 mg静脉推注,小剂量去甲肾上腺素维持血压,患者症状逐渐好转,之后续继用艾司奥美拉唑
和生长抑素未再出现不适,考虑核糖核酸Ⅱ引起过敏性休克。
1.3病例3
患者,男,44岁,诊断: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急性肝衰竭,肝脓肿,感染性休克。
患者既往无食物、药物过敏史。
2020年7月16日11:20开始静推0.9%氯化钠10ml+注射用核糖核酸Ⅱ 300 mg,于11:25患者出现心率减慢(39次/min),血压下降(71/32 mm Hg),无发热、皮疹等不适,考虑核糖核酸Ⅱ过敏性休克可能性大,立即予以葡萄糖酸钙注射液2 g 及甲泼尼龙40 mg静推,去甲肾上腺素维持血压,后患者血压及心率逐渐回升正常。
2文献资料
以“核糖核酸”“过敏性休克”“不良反应”“ribonucleic acid”“anaphylactic shock”“drug adverse reaction”等为关键词。
检索建库以来至2020年8月公开发表在中国知网(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Medline等数据库关于注射用核糖核酸Ⅱ导致过敏性休克的文献报道。
检索结果经过筛选,共纳入18例病例,无外文文献纳入[2~18]。
3分析方法
用Microsoft Excel 2007软件进行分类统计医院病案3例和文献报道的18例病例中患者的年龄、性别、过敏史、临床诊断、用法用量、合并用药情况、过敏性休克发生的时间、临床表现、治疗措施和转归等情况,用描述性分析法进行分析。
4结果
4.1性别及年龄分布
21例患者中,男12例(57.14%),女9例(42.86%);年龄27~90岁,其中≥70岁4例(19.05%),60~69岁8例(38.10%),50~59岁4例(19.05%),40-49岁3例(14.29%),≤39岁2例(9.52%)。
#通信作者: 奚鑫,enaering@。
对雷贝拉唑和替普瑞酮两种药物的药理作用进行分析,发现两种药作用存在一定的互补,若联合使用雷贝拉唑和替普瑞酮治疗慢性胃炎,能够在保护患者胃黏膜免受损害的同时,对已经受损的胃黏膜进行快速修复。
综上所述,联用雷贝拉唑和替普瑞酮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地促进患者胃黏膜的恢复,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进一步推广和研究。
参考文献
[1] 陈文炳.雷贝拉唑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现代诊断
与治疗,2014,25(5):1058-1059.
[2] 关亚芬.联用雷贝拉唑和替普瑞酮治疗慢性胃炎的效果分析[J].
当代医药论丛,2016,14(15):99-101.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