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训练—— 热力环流--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力环流--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一、单项选择题
读某日部分城市天气预报表和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题。
1.该日昼夜温差最小的城市,上图中能反映其产生原因的是()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如图中甲、乙两地的纬度相同,读图回答2~3题。
2.a处气温比近地面气温低的主要原因是()
A.地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B.太阳辐射是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C.a处大气的散射作用比近地面强D.a处的太阳辐射比近地面弱
3.b处气温比同纬度平原地区低的主要原因是()
①到达b处的太阳辐射少②b处的地面辐射弱
③b处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少④b处大气的保温作用差
A.①③B.③④
C.①④D.②④
大湖湖泊与湖岸之间存在着局部环流,如图为我国某大湖西湖岸某时刻实测风速(m/s)垂直剖面图,读图完成4~5题。
4.形成大湖湖泊与湖岸之间局部环流的根本原因是()
A.湖、岸地形高低差异B.湖、岸热力性质差异
C.湖、岸太阳辐射差异D.湖、岸植被类型差异
5.图示环流最明显的时间可能是()
A.冬季晴天B.冬季阴天
C.夏季白天D.夏季晚上
由于建筑密度增加,城市内空气流动十分困难,因此加强对城市通风廊道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如图示意城市通风系统。
读图,完成6~7题。
6.城市通风廊道的主要作用是()
A.加快城郊热力环流B.降低城市热岛效应
C.减少风沙天气频率D.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7.城市通风廊道应()
A.远离主要道路B.靠近下风地带
C.限制汽车通行D.降低建筑密度
如图为2017年5月9日08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
读图完成下题。
8.图中①②③④四地()
A.①地气压大于1 010 hPa B.②地位于低压槽
C.③地雨雪交加D.④地风力最大
解析:选D据图分析可知,①地气压小于1 010 hPa,②地位于高压脊,③地位于冷锋的锋后,5月份不可能出现雨雪交加现象,④地等压线密集,风力最大。
二、双项选择题
如图为世界某区域海平面1月等压线图(单位:hPa)。
读图完成下题。
9.此时,同纬度甲、乙两地相比()
A.甲海区水温高于乙海区B.甲地气压高于乙地
C.甲、乙两地风向基本一致D.该日甲、乙地均日出东北
如图为亚洲部分地区不同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读图完成下题。
10.对比甲、乙两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A.北京市风向由东南风(或偏南风)转为东北风(或偏北风)
B.北京市风向由西北风(或偏北风)转为西南风(或偏南风)
C.渤海湾风速变大D.渤海湾风速变小
风切变是指大气中不同两点之间短时间内风速或风向的剧烈变化,包括水平风切变和垂直风切变,低空风切变对飞机的起降有严重威胁。
如图为某时刻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
读图完成11~12题。
11.图中A、B、C、D四地垂直风切变和水平风切变最显著的分别是()
A.A B.B
C.C D.D
12.若考虑飞机迎风起降,图中时刻最合理的降落地点和着陆方向是()
A.A地B.C地
C.自西向东D.自南向北
三、综合题
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因海洋和陆地受热不均匀而在海岸附近形成的一种有日变化的风系。
在基本气流微弱时,白天风从海上吹向陆地,夜晚风从陆地吹向海洋。
前者称为海风,后者称为陆风,所以合称为海陆风。
材料二随着矿物能源的大量消耗,大气中二氧化碳不断增多。
充分利用太阳能,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是工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1)根据材料一,我国南海一滨海城市的学校开展了“海陆风的现象及其影响”地理课题研究。
以下是这组学生的研究报告,请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协助他们完成这项工作。
《“海陆风的现象及其影响”研究报告》
①海陆风是滨海地区在一天之中,由于________的差异,风向以一天为周期,随昼夜交换而转换。
②在下图中完成海陆风气流(箭头)示意图。
③下面是调查获得的数据(完成下列数据分析,得出研究结论)。
各月平均海陆风的天数:
数据分析的结论:
一年中海陆风出现的天数,因季节而异。
从表中可知,________(季节)最少。
最少的原因是________强盛,从而“掩盖”了昼夜的海陆风。
④分析海风对该滨海城市气候带来的影响。
(2)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
二氧化碳增多,是如何加强大气“温室效应”的?
(3)利用“温室效应”原理,我国北方地区冬季采用大棚技术种植蔬菜、花卉等作物。
参考材料二中的图,分别说明大棚技术对农业生产光、热、水条件的有利影响。
答案:(1)①海陆热力性质②如图
③冬季冬季风
④海风从海上吹来,降低城市“热岛效应”,增加空气湿度,改善该城市的空气质量。
(2)更多地吸收了地面长波辐射,提高了大气温度;增加了大气逆辐射,补偿了地面损失的热量。
(3)使冬季的太阳光照得以充分利用;提高了大棚内的温度,使作物在冬季也可种植(可以减轻冻害,提高农业生产抗灾能力);有利于保持、调节大棚内空气和土壤的水分。
14.如图是某气象局绘制的某日10时近地面的气压与气流状况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有M、O、P三个气压中心,其中高压中心是______。
(2)图示地区位于________半球,说明判断依据。
(3)下列等压面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甲、乙沿线气压分布状况的是()
答案:(1)P(2)北水平气流向右偏转。
(3)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