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导学案在教学中的运用效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提高导学案在教学中的运用效率
内容摘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起到引导的作用,如何才能提高导学案的有效性,导学案的应用是关键和基础。

教师通过精心设计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精讲提升、巩固练习等环节,提高导学案的使用效率,让导学案真真切切的做到为学生发展服务。

关键词:导学案教学环节运用效率
有些教师不太放心让学生自学,习惯性的详细讲解所有的知识点,有些教师一节课自己讲解的时间超过20分钟,导致教师讲得多,学生只能被动听,“导学案”中强调的教师的“导学”作用十分有限,与导学案设计相违背。

这样的教学过程比较机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因而,我们要关注好课堂教学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精讲提升、练习巩固、练习提升等每一个环节,提高“导学案”使用的有效性。

一、自主学习环节
自学是学生的一项基本技能,也是学生比较难做到的一个环节。

在导学案应用中,自主学习的环节是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导学案有效应用的关键。

第一,引导学生预习。

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学会预习,激发学生预习的兴趣,先对学习的
内容、重难点有一个大概的认识,提出自己的疑问。

第二,引导学生学会跟着导学案进行自主学习,养成利用彩色笔划出重难点,标出有疑惑的地方,并试着通过阅读教材自己解决问题。

把这些困难或者问题带入下一个“一对一”的对学或者群学的环节当中解决。

自主学习的时一般自主学习的时间设计为3到5分钟。

第三,引导学生学会通过导学案的课后练习设计,自主进行复习巩固,或者能力的提升。

1.
合作学习环节
教师根据班级学生自学的情况以及问题设置的难易度,灵活把握自主学习的
时间,及时调整教学进程,便于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展开小组合作学习。


组的合作学习方式可以分为两种:一为两名学习程度相当、能力接近的学生合作
学习“一对一”的对学,一为各小组内不同程度学生的合作学习的群学。

在学生
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积极走进学生之中,及时对各小组的学习情况进行适当
的引导。

不能完全置身事外,不闻不问,任其自然。

教师要起到“引导”的作用。

尤其是在“导学案”在课堂应用的初期阶段,由于小学生的身心特点以及初接触
新的学习方式,他们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意识、习惯与能力都比较缺乏,合
作学习十分低效,表面看着是热闹非凡,教学效果却不如人意。

此时,更需要发
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来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使得课堂学习实现高效,达成教
学的初衷。

全班交流(小组展示)环节。

这一环节的设置,教师一定要明确:展示绝不是
各小组对“导学案”上所设置的问题的答案进行重复性的讲解,得出统一答案,
而是在于提升学生的理解,完善问题思考的全面性以及巩固学生的思考收获。


而展示的内容可以考虑为对问题的五个层次的思考:问题解决的过程(怎么解决);对问题的思考过程(为什么会这么想);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教训、启发(总结延伸);接受别人的质疑、批判、否定,并进行答辩;有无不同解决方法。

教师可以从这
五个层次来加以引导,同时特别关注学生的反应,及时引导、启发,使课堂教学
效果升华;同时关注课堂生成,对于超乎教师预设的场景或课堂突发事件,教师
不能回避,不能嘲讽,更不能施以强压、甚至是打击,要善于对学生进行肯定、
评价、质疑和挖掘,呵护小学生独立思考成果和学习的热情、激情。

1.
精讲提升环节
“导学案”强调的“先学后教”,并不是“先学少教”甚至是“先学不教”。

有些教师的课堂上,学生们谈论问题热热闹闹,情绪高涨,成为了课堂的主宰者,而教师只是游离在学生的中间,虽然也与学生进行交流、探讨,整一节课下来,
都是学生在探讨、争论。

这样的课堂,只引导而不提升,效率不高。

我们应该牢
记学情:小学生的知识量是有限的,他们的理解能力还不够高,而且大部分学生
也没有养成多方面查阅资料的习惯,辨别、提升知识的能力不高。

因而我们教师
要在把握学生独立自主、合作学习情况的基础上,针对学习重、难点问题进行精讲,让学生把握重难点知识。

1.
巩固练习环节
针对课堂研讨的学习内容设计一些典型习题、贴近生活的应用性问题或者拓
展性问题。

这一环节可以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也可以适当的展开讨
论与交流,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理解、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果课堂时间较紧,这部分内容也可放在课外完成。

要注意及时检查,巩固所学知识和能力技巧。

1.
总结延伸环节
教师引导学生及时对本节教学内容进行知识、方法和能力的总结,巩固学生
的收获。

这一环节的设置,是为了使学生加深印象,能够做到“一课一得”,卓
有成效地积累知识、提高能力和技能。

导学案的运用,需要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通过精心设计导学案,
突出教师的“导”与学生的“学”利用导学案引导学生预习、自主学习、合作他
探究,经过教师的精讲精练,提升能力,最后通过练习的设计,巩固学习的成果。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考探究,学会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聂东洋. 导学案的应用对小学生数学学习效果的影响研究[D].沈阳师范
大学,2019.
[2]尹航. 基于导学案的翻转课堂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6.
[3]王贺. 导学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5.
[4]张琪雯. 小学数学学案导学的实践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