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所有计算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来宾电厂改扩建2*300MW
燃煤火电组工程第五批辅机设备采购项目名称:220kV电缆及辅助设备采购
招标编号:JC(2)2005152
技术资料文件
宝胜比瑞利电缆有限公司
二00五年十一月
附录 B:电缆载流量的计算
220 kV 800 mm2 single-core XLPE cable
Cu Milliken conductor
Corrugated seamless aluminium sheath
PVC serving
Trefoil touching, XB/SPB bonding
Air rating in open trough of 4 circuits shielded from solar radiation
Max DC resistance at 20℃ 22.10 μΩ/m Conductor outside diameter 34.8 mm
Conductor screen diameter 39.2 mm
Insulation outside diameter 89.2 mm
Insulation screen outside diameter 91.2 mm
Core binder outside diameter 98.60 mm
Sheath inside diameter 99.60 mm
Sheath trough outside diameter 104.4 mm
Sheath crest outside diameter 116.4 mm
Serving crest outside diameter 126.4 mm
Insulation TR 3.5 K.m/W
Relative permittivity 2.5
Tan delta 0.0010
Sheath clearance TR 10.0 K.m/W
Serving TR 6.0 K.m/W
Frequency 50 Hz
2-1 Table 2 Air T4 constants Z, E, g 0.960 1.250 0.200
2-1 2.2.6.2 Effective length of trough perimeter 3500 mm
Air temperature 40.0 ℃
Maximum conductor temperature 90.0 ℃
IEC 287 1994-5
1-1 2.1.1 DC resistance at rating 28.180 μΩ/m 1-1 2.1.2 Skin effect ks, ys 0.4125 0.0174
1-1 2.1.4.1 Proximity effect kp, yp 0.3500 0.0040
1-1 2.1 AC resistance at rating 28.782 μΩ/m 1-1 2.2 Nominal capacitance 168.92 pF/m
1-1 2.2 Dielectric loss per circuit 2.57 W/m
2-1 2.1.1.1 Thermal resistance T1 0.6893 K.m/W
2-1 2.1.3 Thermal resistance T3 0.1292 K.m/W
1-1 2.4.1 Sheath/non-magnetic layers resistance 42.92 μΩ/m 1-1 2.3.6.1 'Sheath' loss factor (all metal layers) 0.3232
2-1 2.2.1.1 T4 0.4973 K.m/W
2-1 2.2.6.2 Air temperature rise within trough 28.4 K
Sheath temperature 77.2 ℃
Cable surface temperature 74.0 ℃
Conductor loss per circuit 54.33 W/m
'Sheath' loss per circuit 17.56 W/m
Total losses per circuit 74.5 W/m
1-1 1.4.1.1 Rated current 854 A
附录C 电缆蛇形敷设时轴向推力及径向位移的计算 C1、根据GB50217 轴向应力的表达式
这里式中: B -蛇形敷设正负波幅总幅宽(mm ) B=1.2D L -蛇形半个节距(mm) n -蛇形幅宽的变位量(mm ) EI -电缆的弯曲刚性(kg.m 2) α-电缆的线膨胀系数(1/℃) 16.5×10-6 t -温升(℃)
取40℃ μ-电缆的摩擦系数 1 W -电缆单位重量(kg/m ) 18.4 D -电缆外径(mm)
126.4
E -金属护套的有效系数MN/m 2 取15750 d 0-铝护套波峰外径(mm ) 116.4 d i -铝护套波谷内径(mm ) di= d 0-2t n t n -铝护套标称厚度(mm )
t n =2.4
将上述有关数据代入得: F =1061.05 kg
C2、电缆蛇形敷设时的偏移距离
()
()()kg n B WL n B t EI B t EI F +++-=28.028282
2
2μααB tL B n -+=22
6.1α2
1
000244.0⎪⎪⎭
⎫
⎝
⎛=W
d EI
L ()()44
4
064mm d d I i ⎪⎪⎭
⎫ ⎝⎛-=π
g
g c c c c T T D T f ∆⋅-∆⋅-∆⋅⋅∆⋅⋅≥
-ααεαmax 30102
式中: c α
=导体热膨胀系数,1/K ;(0.5×10-4)
c T ∆ =导体温度变化,取70︒C
g α
=金属护套热膨胀系数,1/K ;(0.7×10-4)
g T ∆ =金属护套温度变化,取70︒C ;
D =金属护套平均外径,mm ;
m ax ε∆ =金属护套最大允许的应力变化,铝护套取0.45%;
计算得:0f ≥ 0.26(m)
附录 D 电缆金属护套感应电压计算
D1根据招标文件附图电缆在电缆沟中三相呈三角形敷设,且紧密接触故根据感应电压公式计算: Xm= 2ωln(2S/D)×10-7
=0.871×10-4(Ω/m)
S:相间距为2D
D:电缆金属护套外径
金属护套上的感应电压数值为:
E=Us1= Us2=Us3= I × Xs
I 为电缆中流过的电流,考虑电缆系统要求通过的最大负荷电流415A,则
Us1= Us2=Us3=0.036(V/m)
根据招标文件所述最长电缆通道400m,另加电缆两端终端高度(假设10米高)20米,制作附件所需两端各5米,则总长为430米,裕量按10%计,则电缆最大长度为473m,则电缆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最大感应电压0.036× 473=17 V:
D2 当电缆三相短路时,根据招标文件中53KA/3S的要求:
则产生的感应电压为E=I×0.871×10-4×473=53000×0.435×10-4×473m
=2181(V)
D3 当电缆单相短路时,根据招标文件中25KA/3S的要求:
则产生的感应电压为E=I×0.435×10-4×473=25000×0.871×10-4×473 m
=1028.8(V)
附录E电缆的敷设和安装注意事项
1.最小弯曲半径
皱纹铝护套220kV交联电缆的最小弯曲半径为:
安装时20 Dc
安装后15 Dc
注:其中Dc为电缆外径
2.侧壁压力
在安装时,允许的侧壁压力是5000N/m (500kg/m),
SWP=F/R
其中SWP ──侧壁压力,为N/m(或kg/m)
F ──拉力,为N(或kg)
R──弯曲半径,为米
3.最大允许拉力
铜芯电力电缆在安装时承受的最大拉力不许超过导体截面的70N/mm2.
4.最低允许安装温度
电缆安装时的最低温度取决于电缆所用外护套材料,应遵循下列原则:PVC 最低环境温度0℃
PE 最低环境温度-15℃
如需在更低环境温度下敷设时,请与电缆制造商商议。
5.电缆盘处埋
吊运电缆时,应起吊通过电缆盘轮缘的专用绳或穿过电缆盘中心孔的轴。
当使用吊车或叉车吊运电缆时,要保证有足够的起吊能力。
6.吊装电缆盘时不得磕碰、吊斜,起吊点要正确,要轻吊轻放,电缆盘放置的位置要平整,不
得有大于5度的斜面。
电缆盘侧板上标有“放线方向”或“收线方向”的箭头,在放置电缆盘前确认好。
电缆拆包装时要注意不要碰伤电缆,要尽量避锡免大风大雨天气。
电缆盘不允许平放。
如果电缆盘需要滚动时,必须按照鼓轮上的箭头方向滚动,当顶起来以便拉电缆时,鼓轮应向反方向旋转。
7.电缆敷设
a.先确认电缆及电缆盘总重,选择合适的放线架,放线架要牢固固定,不得倾斜。
电缆
放线时应采上放线,更不得无放线架放线,更不允许电缆盘平放
b.整个敷设电缆路径中不得有凸起,大的或尖的石头及含有钉子的木板,不得存在有问
题的弯曲部位,为了保证足够的弯曲,在拐弯处要排放至少三组滑轮组(足够的导轮)。
在直埋的情况下,敷设前要将沙土整实,敷设后再填入适量的土。
其后进行加固。
c.敷设过程中要在绞车上安装张力计,对电缆张力进行严格控制。
放线速度应平稳且保
持匀速不超过6m/mim。
d.在电缆附件安装前,电缆的两端应保持完好,无论何种原因切断电缆或电缆头封帽损
坏,必须将电缆端头进行封头,严防电缆端头进行水,两根电缆对接处要留有足够的长度,且接头处电缆要校直。
敷设后,电缆两端在举起超出沟槽,确保电缆端不泡在电缆沟内的水中。
e.直埋前应检查电缆有无损伤,填土或填砂中不得有目力可见的石块、玻璃碴等杂物,
电缆露出部位要加以保护,防止受到外伤。
f 敷设电缆常用设备
卷扬机
测力计(张力机)
电缆支架(带制动系统)
千斤顶
100*20*1500木板
直导轮(滑轮)
转角导轮组
管口喇叭(非金属)
对讲机(三到四个)
防火堵料
绳索
防捻器
石墨粉
其它常用的施工工具和材料
h 牵引
牵引头安装于电缆盘上电缆的外端。
当用牵引方式敷设电缆时,牵引绳应接到安装在电缆外端头的牵引头上。
附录F 电缆线路的运行维护注意事项
电缆的运行工作包括对电缆线路运行情况的监视、巡查等.等。
一、电缆线路运行的监视
1.1应定期检查并记录电缆的表面温度及其周围温度(包括电缆、土壤、接头和大气温度
等,以确定电缆是否过载。
电缆要经常温度检查,一般每月检查一次。
当测得电缆温度不正常时,应研究其原因,并采取适当措施。
同热力管道接近或交叉的电缆,对其周围土壤应进行特殊温度监视,一般每月检查二次。
1.2测定负荷,可用配电缆盘式电流表、记录电流表或钳式电流表,由专人进行测定。
无
人值班的变电所电缆负荷测定,每年应进行2 到3次,1次在夏季,1到2次在秋冬高峰负荷期间,根据预先选定的最有代表性的一天进行。
根据测量结果,进行系统分析,以便采取措施,保证电缆安全经济运行。
1.3电缆接地电阻的测量,要求对电缆接地电阻每年测量一次;当单芯电缆在一端接地
时,应每年测量对地的电压差。
测量电缆的电流及电压,应在电缆负荷最高时进行。
二、电缆线路运行的巡查
2.1巡期检查
2.1.1敷设在土壤中、隧道中以及沿桥梁架设的电缆,每3个月至少一次。
当地面覆
盖物有可能被破坏时(如洪水、暴雨等),应进行专门的巡查。
2.1.2电缆竖井内的电缆,每年至少一次。
2.1.3水底电缆线路,由现场情况决定。
2.1.4发电厂、变电所的电缆沟、隧道、电缆井、电缆架及电缆线段等的巡查,至少
每3个月1次。
2.1.5电缆终端头,每1 到3 年停电检查一次,户外电缆终端头每三个月巡视一次,
每年应有不小于一次的夜间巡视,并应选择细雨或初雪的日子进行。
邻近污秽
地区的电缆终端头的巡视与清扫的期限,可根据当地的污秽程度决定。
发电厂、变电所的户内终端头的巡视与检查,可与其他设备同时进行。
2.1.6技术人员对电缆线路,每隔6 个月应有重点地进行一次监督性的巡查。
2.2巡查的注意事项
2.2.1对敷设在地下的每一段电缆线路,应查看路面是否正常,有无堆集瓦石、矿渣、
建筑材料、笨重物件、酸碱性排泄物或砌堆石灰坑等;有无挖掘痕迹及线路标
桩是否完整无缺。
2.2.2对于通过桥梁的电缆,应检查是否拉的过紧,保护管或槽有无脱开或锈烂现
象。
2.2.3电缆终端头接地线必须良好,无松动断股现象。
2.2.4电缆隧道及电缆沟内不应有积水或堆积污物。
2.2.5所有电缆支架、吊架、过桥、分支箱底脚等,无松动或锈蚀腐烂现象。
2.2.6如发现排管有白蚁,应立即排除。
2.3巡查结果的处理
2.3.1巡线人员应将巡视电缆线路的结果记入巡线记录簿中。
运行部门应根据巡视结
果采取对策消除缺陷。
2.3.2对于必须立即处理的缺陷,除作好记录外,还必须向主管负责人提出报告。
2.3.3对巡视中发现的零星缺陷和普遍性缺陷,由主管部门借以编制月季度不修计划
和年度大修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