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个案分析与措施【三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语】婴幼⼉从出⽣到长⼤成⼈,是⼀个不断进步发展的过程,只有在幼⼉园⾥接受很好的教育,孩⼦们才能够更好地学习,并通过与幼⼉园⾥许多幼⼉的交流,去培养他们的语⾔表达能⼒、⼈际关系和社会融⼊⼒。

今天为您分享了幼⼉园⼩班个案分析与措施【三篇】,欢迎各位的参考学习。

【篇⼀】
⼀、案例背景:
⾃由活动时,⼤家都拿出了⾃⼰带来的玩具,最近⽐较“流⾏”魔尺,⼏乎每个男孩⼦⼿⾥都有⼀个。

这时⼀边出现了争吵声“你给我玩⼀会,我的跟你的交换好吗?”我⾛近⼀看,原来是诚诚和源源他们两个⼈在抢魔尺,谁都不肯让步。

最后诚诚还是抢不过轩轩,啪嗒⼀下摔在了地上,不停地哭着,嘴⾥还说着:“这是我的玩具呀,你还给我!”
⼆、案例分析:
鉴于诚诚的这⼀系列表现,我们从两⽅⾯来分析,⾸先从个性看诚诚是个性格内向、胆⼩、活动能⼒相对同龄⼉童要落后⼀点。

同时,说话拘谨、不愿与同伴交往、性格孤僻,依赖性较强,造成了⾃我保护意识过强;与⼈合作上,采取的孤⽴;交流上,采取的缺乏亲近感,积极性……;再次从家庭环境看诚诚家是典型的“溺爱型”的家庭,⽗母忙于⼯作,诚诚的⽣活起居等各⽅⾯的培养都是由爷爷奶奶包办代替的,要什么给什么,他的⼀切要求爷爷奶奶都会依他。

他们对孩⼦的任何要求百依百顺,看不到孩⼦的弱点,如果⼀发⽣特殊情况,便⽆法适应,形成紧张焦虑的情绪。

由于胆⼩,他不敢也不愿意把⾃⼰的想法与⼤家分享,同时也包括玩具,别⼈有的,他也要有,但是就是不肯和别⼈交换。

三、措施和⽅法:
针对诚诚的状况,我采取了⼀系列的措施:
(⼀)亲⼦交往
(⼆)家园合作
(三)榜样⽰范
⼉歌:《玩具带到幼⼉园,⾼⾼兴兴⼤家玩》
⼩⼩玩具花样多,每件都是我喜欢,
⼀⼈独玩真没劲,⼤家分享才有趣,
玩具带到幼⼉园,你交换来我交换,
⼤家都来换⼀换,⾼⾼兴兴⼤家玩。

【篇⼆】
案例描述:在我们班,有个名叫王天佑的⼩男孩,在操作活动时的表现较特殊,⽐如在美术活动中,每次我讲解完要求后,孩⼦们都兴致盎然地开始画了,只有王天佑呆坐在那⾥⼀动也不动。

当我上前询问他时,他总说:“⽼师,我不会。

”有好⼏次都是我⼿把⼿的教他,当我帮他⼀起完成⼀部分后跟他说“你看,你的⼩⼿多灵巧、画得多棒,接下来⾃⼰会画了”,可我的⼿刚停下来,他还是说“我不会”,结果就是以不画⽽告终。

我意识到他的⼀句“我不会”已成为⼝头禅,同时也成为他在操作活动中不动⼿的理由。

案例分析:⾯对王天佑的这种情况,我认为孩⼦⾃⾝的⼼理有⼀定的障碍,要帮助孩⼦改变这种不良的⼼理,⾸先要弄清孩⼦“我不会”的真正原因:是孩⼦不想做、不敢做,还是确实不会做。

只有了解了具体的原因后,才能给孩⼦提供适宜的⽀持和帮助,及时发现并挖掘王天佑感兴趣的事物与⾃⾝的闪光点,作为教育的切⼊⼝,让“我不会”不再成为王天佑学习活动的借⼝。

经过与家长的沟通,得知王天佑的⽗母都很忙,从⼩由爷爷和奶奶带⼤的。

长辈们的过分溺爱使王天佑养成了饭来张⼝、⾐来伸⼿的不良习惯。

有时王天佑的⽗母要他去尝试学做⼀些⼩事情时,他也总以“我不会”作为拒绝的理由。

当⽗母要批评和教育他时,他总以“哭闹、不吃饭”等⾏为胁迫家长妥协。

久⽽久之,王天佑在各⽅⾯的发展与同年龄的孩⼦相⽐慢了半拍。

因此,⼊学以来他因得不到同伴的认可、⼼⾥⼜害怕⽼师的批评⽽变得缺乏⾃信不敢做了。

案例反思及措施:我认为王天佑家长的教育观念是导致孩⼦“我不会”的原因之⼀。

为了改变王天佑的这种不良习惯,⾸先从我的爷爷、奶奶⼊⼿,改变他们的思想与教育观念。

我们利⽤现代科技⼿段把王天佑和⼩伙伴们在幼⼉园⼀⽇⽣活中⽐较有针对性、典型的事例⽤摄像机拍录下来,委婉地与王天佑的爷爷、奶奶进⾏讲解和分析,宣传⼀些科学育⼉知识,让家长意识到⾃⼰孩⼦的簿弱点,建议家长多放⼿,引导孩⼦做⼀些⼒所能及的事,在家中多和他交流、游戏,⼀同进⾏⼿⼯制作、绘画等活动。

只要孩⼦肯动⼿,就给予孩⼦⿎励和表扬,在⽇常⽣活中随时注意观察他的兴趣点,抓住他的兴趣爱好,给予积极的⽀持和帮助。

【篇三】
每次⼩朋友起床后,我们三位⽼师都要帮他们检查鞋⼦穿的对不对,每天都有⼩朋友穿反鞋⼦,⽽且有的叫他们换过来之后还是反的,这让我们三位⽼师很烦恼。

于是我想到了⼀⾸⼉歌《鞋宝宝》,我觉得⼉歌的内容很好,对⼩朋友是否穿对鞋⼦帮助很⼤,于是我把这⾸⼉歌运⽤到了⽣活中,每次⼩朋友起床后,我就叫他们⼀边把⼩脚并拢,⼀边念⼉歌:"两只鞋宝宝,⼀对好朋友,穿对了,⾼兴头碰头,穿反了,⽣⽓背对背。

"我让⼩朋友相互检查,看⼀看鞋宝宝是⽣⽓了还是⾼兴了,我看见⼩朋友都认真的检查起来,嘴⾥还说着:"⾼兴了""⽣⽓了",我对平时经常穿错鞋⼦的⼩朋友会单独讲解,教他们怎样检查⾃⼰的鞋⼦,怎样让鞋宝宝⾼兴起来,⼩朋友好像都很乐意。

慢慢的,我让⼩朋友当起了⼩⽼师,让⼩⽼师带着⼩朋友边念⼉歌边检查鞋⼦,特别是让平时常穿错鞋⼦的⼩朋友来检查,过了⼀段时间,我觉得穿错鞋⼦的⼩朋友越来越少了,让我们三位⽼师很惊喜。

我们知道这只是⼀个好的开始,以后还需我们⽼师继续正确的引导。

通过这件事,我觉得⽼师要懂得学以致⽤,其实平时⽼师⾝边有很多的⼉歌、歌曲、故事等,如果能把他们正确的运⽤到⽣活中,要⽐⽼师不厌其烦地反复讲解,效果要好的多,这样既有利于孩⼦们掌握知识,⼜能提⾼他们的⾏为习惯,⼀举两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