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语文试题第十五周测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十五周测试卷(适用于云南地区)
一、基础训练
1.读拼音,写词语
xiǎo tǐng chén jìjiāo chāgù dìng dǎo gào bǎo mǔ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辨字组词________ 姹________ 莞________
裁________ 咤________ 完________
暇________ 颇________ 锦________
假________ 顽________ 棉________
3.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
_______的景色 ________的民族 ________的桥梁
________的街道 ________的影子 ________的声音
________的交通工具________的水上城市
4.给下列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闻:A.听见 B.有名望的 C.用鼻子嗅
①威尼斯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
________
②一进公园,我便闻到一股花的幽香。
________
快:A.速度高 B.灵敏 C.痛快。
③小艇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________
④在河上行船的时候,速度极快。
________
5.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秩序程序次序
①工人严格按照一道道________加工卤肉。
②码头上船只虽多,但________井然。
③他们一个接一个地按照________从小艇上走下来。
二、能力提升
6.按要求写句子
①家家户户的窗口中都开满了美丽的鲜花。
(缩句)
②我对德国人爱花之真切不能不感到吃惊。
(改成肯定句)
③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仿写)
④小艇行动轻快灵活,像崇山峻岭之间的一条长龙。
(修改病句)
7.选择你认为正确的理解
(1)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
()
A. 沿街奇丽的风景依然没有改变。
B. 德国人那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风俗习惯依然美好。
(2)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①“奇丽的景色”是指________
A.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
B.异国独特的建筑风貌。
②“奇特的民族”是________
A.中国 B.德国
8.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季羡林先生早年在德国留学时亲身感受到德国是一个________的国度,家家户户
________都开满鲜花,他不由心至感慨:“________,________”这种境界颇耐人寻味。
这一意味深长的哲理告诉了我们:________。
(2)威尼斯的小艇介绍了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作者是美国作家________,这学期我们还学过他写的________。
三、阅读乐园
9.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正是这样,也确实不错。
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
(1)从文中找出表示以下意思的词语。
①形容人或事繁多,接待应付不过来。
________
②形容各种花娇艳美丽。
________
(2)找出事段中的一个比喻句,________这句话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
(3)选择正确答案。
①联系前文,“正是这样”是指________
A.德国养花的人很多。
B.德国人养花是给别人看的。
C.女房东养花是给别人看的。
②“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意思是________
A.别人为我服务,我就为别人服务。
B.每个人心中有他人,为大众着想,就会产生人人服务于我的结果。
C.只有为别人服务了,别人才会来为我们服务。
10.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读懂德国人
曾经看到一则报道:一群大学生在德国街头做了个试验,把“男”“女”两字分别贴在并列的电话亭上。
过了一会儿,他们看到“男人电话亭”外站着一排等候打电话的男人,而“女人电话亭”却空着。
迈克是我的德国同学,一次聚会上我随口对他说:“你们德国的啤酒很有名,哪天请我们尝尝怎么样?”第二个周末,他真的驾车越过德法边境,行驶了几百公里,把一大箱啤酒挨门挨户送给同楼的每一个人。
一次,我请史蒂芬晚饭后来我宿舍喝咖啡。
他要我告诉他一个精确时间,因为“晚饭后”太模糊了。
我说:“那就六点半吧。
”六点半左右,我打开房门,看见他像卫兵一样在我门前站着。
我问他为什么不敲门,他说还差两分钟。
喝咖啡时,他说起他的祖父“二战”时当过纳粹士兵,并在战争中失去了一条腿。
出于对“二战”的兴趣,我提出以后去德国见见他祖父,他答应了。
几天后我已忘了这事,他却郑重其事地跑来向我提出一个请求:见面后不要谴责他的祖父。
他说为了提这个请求,他已思考了好几天。
我说:“你完全可以不让我去见你的祖父。
”他说:“那怎么行?信守诺言是一个德国男人至高无上的原则。
”
在德国所到之处,我从未看到一辆闯红灯的汽车;_______在深更半夜、空寂无人的街头,德国人_______依旧沿着横道线看着红绿灯过马路。
德国人从一年的工作到当天晚上吃什么,都按预先计划去做。
德国孩子_______总是把自己的书包和房间收拾得整整齐齐,_______让这个习惯陪伴他一生;德国老人喜欢向别人炫耀的是,在几十年的驾车史中,违章记录栏内始终是一片空白。
生性懒散的我向来认为无拘无束、随心所欲是一种最轻松的活法。
德国朋友却认为循规蹈矩、一丝不苟是一种最轻松的活法.而凡事无章可循才会让人疲惫不堪。
与德国人交往多了,便可透过他们刻板、固执的外表,读出那份认真、踏实和可靠来。
(1)在短文中的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在德国所到之处,我从未看到一辆闯红灯的汽车;________在深更半夜、空寂无人的街头,德国人________依旧沿着横道线看着红绿灯过马路。
德国人从一年的工作到当天晚上吃什么,都按预先计划去做。
德国孩子________总是把自己
的书包和房间收拾得整整齐齐,________让这个习惯陪伴他一生;德国老人喜欢向别人炫耀的是,在几十年的驾车史中,违章记录栏内始终是一片空白。
(2)连线,搭配词语。
信守________ 秘密精彩的________ 安排
坚守________ 规定精心地________ 仪器
保守________ 诺言精密的________ 时间
遵守________ 岗位精确的________ 表演
(3)短文的结构属于()
A. 总一分
B. 分一总
C. 总一分一总
(4)找出说明作者读懂德国人的句子。
(5)你认为德国人的优点是什么?
四、妙笔生花
11.《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中说“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
”其实,在我们身边,也可以发现许多这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现象。
把你发现的“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事写下来,也可以写写自己的感受。
答案解析部分
一、<b >基础训练</b>
1.【答案】小艇;沉寂;交叉;固定;祷告;保姆
【考点】拼音,词形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本课生字的掌握情况,学生应在理解的基础上认读生字,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
书写时要注意“艇、寂、祷、姆”容易写错。
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
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
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
2.【答案】栽培;诧异;莞尔;裁缝;叱咤;完好;闲暇;偏颇;锦旗;假期;顽强;棉花【考点】字形,字义,词形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形近字的辨析,通过比较部首、字义、组词记忆生字。
还有些形近字的读音有的也是相近或相同的,需要平时学习积累的时候细心区分记忆。
故答案为:栽培、诧异、莞尔、裁缝、叱咤、完好、闲暇、偏颇、锦旗、假期、顽强、棉花。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形近字的掌握,从读音、结构、字义三方面加以区别,通过比较组词记忆生字。
3.【答案】美丽;辉煌;独特;宽阔;长长;洪亮;轻快;美丽
【考点】语言表达
【解析】【分析】词语搭配就是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得当,能将意思表达得更好,更准确。
这道题从结构上看是“形容词(或限制词)+的+名词”,应按照语言习惯合理搭配即可。
故答案为:美丽的景色、辉煌的民族、独特的桥梁、宽阔的街道、长长的影子、洪亮的声音、轻快的交通工具、美丽的水上城市。
【点评】从给出的词语中找规律,掌握词语的结构,做题就容易了。
平时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积累好词好句。
增加词汇量。
4.【答案】B;C;B;A
【考点】字义
【解析】【分析】这是一道“一字多义”的练习题。
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可以表达不同的意思。
①威尼斯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
闻:有名望的。
②一进公园,我便闻到一股花的幽香。
闻:用鼻子嗅。
③小艇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快:灵敏。
④在河上行
船的时候,速度极快。
快:速度高。
【点评】一字多义是一种语言现象,正确理解词语的语境意义需要在积累的基础上仔细揣摩。
5.【答案】程序;秩序;次序
【考点】字义
【解析】【分析】选词填空中的备选词语大多数都是同义词或近义词,通过分析、比较,会发现它们之间会有细微差别。
因此,选择时我们必须结合词语所在的语言环境,体会词语的区别,认真选择恰当的词语。
程序:①事情进行的先后次序。
②指示计算机按解决问题的步骤,实现预期目的而进行操作的一系列语句和指令。
如①。
秩序,又称有序,与混乱、无序相对应。
秩序总是与一致性、连续性和确定性等特征相联系,表现为有序的状态。
先有顺序或次序,才能有秩序。
如②。
次序,一种特殊的顺序,按地位、重要性、等级高低排列数的顺序。
新闻中报道国家大事时,领导人的排名就是次序。
如③。
【点评】说话和写作时要正确使用词语,注意词语的搭配和组合;正确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注意词语使用过程中的感情色彩的变化;加强对教材注释和课文后列出的字词背诵积累等。
二、<b >能力提升</b>
6.【答案】①窗口开满花。
②我对德国人爱花之真切感到吃惊。
③嫩绿的小枝条也失落地低下头。
④“像”后面的改成“田沟里的水蛇”。
【考点】修改病句,句子排序、仿写,扩写、缩写句子,句式转换
【解析】【分析】①考查学生缩句的能力。
缩句就是去掉句子中的修饰限制成分,保留句子的主干使它更简洁即可。
故:窗口开满花。
②双重否定句变肯定句的方法:找到双重否定词,然后改成带肯定的词语。
①“不得不”带有“无奈、勉强、不情愿”等语义,改写成肯定句时,通常加上“只能”或“只好”、“只得”等词。
②“不能不”“不要不”“ 非……不可”等语气强烈,改写时可以加上“必须”“肯定”或“当然”“一定”等词。
故:我对德国人爱花之真切感到吃惊。
③本题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明白拟人这一修辞手法以及其作用。
所谓“拟人”,就是把“物”当作人来写,使“物”具有人的情感与行为,从而达到化抽象为具体的目的。
故:嫩绿的小枝条也失落地低下头。
④修改病句,指对一句有语病的句子进行修改,使其不改变原意,句子更通顺,有一定条理。
常见的病句有以下几种情况:A成分残缺;B前后矛盾;C用词不当;D词序颠倒;E搭配不当;F语义重复;G不合逻辑;H句
式杂糅;I表意不明等。
此题是用词不当,故:“像”后面的改成“田沟里的水蛇”。
【点评】①主要测试学生对缩句的方法掌握。
认真阅读原句,弄清原句中心。
平时多做练习。
②掌握双重否定句变肯定句的方法。
平时多练,做这道题不难。
③考查学生对拟人修辞手法的掌握。
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④修改病句是一项综合能力训练,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分析判断能力。
注意句子的病因。
改病句时要对症下药。
7.【答案】(1)B
(2)A;B
【考点】课文内容理解
【解析】【分析】理解文章语句的含义,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二要结合文中人物的情感。
根据词句原本意义,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分析、推断词句的不同含义,去深入理解词句的真正含义。
(1)德国人那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风俗习惯依然美好。
(2)①“奇丽的景色”是指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
“奇特的民族”是德国。
【点评】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
8.【答案】(1)爱花;的窗台上;他们的花不像中国那样养在屋子里;而是把花栽种在临街的窗台上;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2)小艇的样子;船夫驾驶小艇的高超技术;小艇的重要作用;马克·吐温;《金钱的魔力》【考点】课文内容理解
【解析】【分析】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
概括性比较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书写时一定注意不要写错别字,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
要注意“倾、艰、喘、茫”容易写错。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熟悉和理解程度,锻炼了学生阅读和综合能力,特别是语言表达能力。
三、<b >阅读乐园</b>
9.【答案】(1)应接不暇;姹紫嫣红
(2)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一个花的海洋。
;窗子;海洋
(3)B;B
【考点】语段阅读
【解析】【分析】(1)此题是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熟练掌握词语和意思。
单就根据意思写词语来说会有很多近义词,但结合课文内容来分析,
词语就锁定在课文中了。
①形容人或事繁多,接待应付不过来。
——应接不暇。
②形容各种花娇艳美丽。
——姹紫嫣红。
(2)本题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明白比喻这一修辞手法以及其作用。
所谓“比喻”,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
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
故: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一个花的海洋。
这句话把窗子比作海洋。
(3)词语理解的考查。
认真阅读短文,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词义、句意。
①联系前文,“正是这样”是指德国人养花是给别人看的。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意思是每个人心中有他人,为大众着想,就会产生人人服务于我的结果。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
可结合语境、课后注释或查字典理解词义。
(2)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
要注意本体和喻体特点的一致性。
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3)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
熟读课文,可结合语境、理解词义。
10.【答案】(1)即使;也;不但;而且
(2)信守诺言;精彩的表演;坚守岗位;精心地安排;保守秘密;精密的仪器;遵守规定;精确的时间
(3)B
(4)与德国人交往多了,便可透过他们刻板、固执的外表,读出那份认真、踏实和可靠来。
(5)认真、踏实、可靠。
【考点】记叙文
【解析】【分析】(1)考查关联词的运用。
解答时要先理解分句前后表示的是何种关系,再根据句子的意思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写。
①分句前后是转折关系。
故选“即使……也……”;②分句之间是递进关系。
故选“不但……而且……”;
(2)词语搭配就是前一个词语和后一个词语搭配得当,能将意思表达得更好,更准确。
从结构上看是“形容词(或限制词)+的+名词”或“动词+得+形容词(或补充成分)”或“动词+名词“。
故:精彩的表演、精密的仪器、精确的时间、精心地安排、信守诺言、坚守岗位、保守秘密、遵守规定。
(3)分析作品结构,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入手分析。
先总述对每件事都非常认真、信守诺言,再分述。
(4)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
答案。
(5)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语的使用。
理解句子,分清分句前后之间的关系。
然后再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使句子连贯。
(2)从给出的词语中找规律,掌握词语的结构,做题就容易了。
平时学生还应对这类词进行积累,增加词汇量。
(3)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的能力。
(4)此题考查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5)此题考查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四、<b >妙笔生花</b>
11.【答案】略
【考点】叙事
【解析】【分析】从文章的题目看,这是一篇写事的作文,写事的文章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要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交代清楚;②一般可以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写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③要突出重点,不要平铺直叙,重点的场面或过程要详写,写具体;④环境描写对反映文章的中心很有作用,所以在叙事时,有时也要注意写清楚环境。
【点评】选定题目后,我们就根据所选内容进行写作,注意内容具体,结构清晰,语句通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