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音乐说课稿-7《铁匠波尔卡》人音版(五线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下册音乐说课稿-7 《铁匠波尔卡》人音版(五线谱)
一. 教材分析
《铁匠波尔卡》是人音版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材中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具有明
显的奥地利的民间音乐风格,歌曲节奏欢快,旋律简单易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歌曲以描述一个铁匠工作中的情景为主题,展现了铁匠们辛勤劳作的情景。
歌曲的结构简单,旋律重复,节奏明显,非常适合一年级的学生学习和演唱。
二. 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充满了好奇心和热情,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
基础,能够识谱和简单的演唱。
但同时,他们对于音乐的理解和表现力还不够成熟,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培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力,提高他们的音乐表现力,让他们在享受音乐的同时,也能够理解和欣赏音乐。
三. 说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生能够理解《铁匠波尔卡》的旋律和节奏,认识歌曲中
的基本音符和休止符。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用正确的姿势和呼吸方法演唱歌曲,培养良好的
歌唱习惯。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铁匠波尔卡》,学生能够体验到音乐带来的快
乐,激发他们对音乐的热爱和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铁匠波尔卡》的旋律和节奏的学习。
2.教学难点:歌曲中的一些特殊音符和节奏的演唱。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情境教学法、分组教学法和示范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以生动活泼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
同时,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音频、视频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音乐。
六. 说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播放《铁匠波尔卡》的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
和节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教学新歌:引导学生认识歌曲中的基本音符和休止符,教授歌曲的旋
律和歌词。
3.示范演唱:我为学生示范演唱,让学生跟唱,纠正他们的发音和姿势。
4.分组练习: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分组练习,鼓励他们互相学习和帮
助。
5.创意表现: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现歌曲,如舞蹈、绘画等。
6.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七. 说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主要包括歌曲的旋律和歌词,以及一些特殊的音符和节奏的说明。
通
过板书,学生可以清晰地了解歌曲的结构和演唱要求。
八. 说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主要通过学生的演唱、课堂参与度和创意表现来进行。
我将根据学生
的表现,给予积极的评价和鼓励,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兴趣。
九. 说教学反思
在课后,我将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不断改进教
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果。
知识点儿整理:
1.《铁匠波尔卡》的背景与文化意义
–奥地利的民间音乐风格
–铁匠波尔卡的起源与发展
–歌曲描绘的铁匠工作情景
2.音乐理论知识
–音符、休止符的识别与演唱
–简单的节奏和旋律的认知
–音高的认识与唱名体系
3.歌唱技巧与实践
–正确的歌唱姿势与呼吸方法
–音准、节奏的掌握与练习
–合唱协作的基本原则与技巧
4.音乐欣赏与表现
–音乐的情感表达与感受
–创造性表现音乐的方式(如舞蹈、绘画)
–音乐与生活、文化的联系
5.教学方法与策略
–情境教学法的应用
–分组教学法的实践
–示范教学法的效果
6.课堂与管理
–小组活动的与指导
–学生参与度的提高与激励
–课堂纪律与安全注意
7.教学评价与反思
–学生演唱、课堂参与度的评价标准
–教学效果的自我评估与改进
–学生反馈与家长沟通的重要性
8.教学资源与工具
–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如音频、视频)
–乐谱、教材的选择与使用
–教学辅助工具的准备与调整
9.课程设计与实施
–教学目标的设定与达成
–教学重难点的攻克策略
–教学过程的流畅性与连贯性
10.学生个性化关注
–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个性化教学
–学习困难的学生的特别关注与辅导
–学生兴趣与特长的发掘与培养
11.跨学科整合
–音乐与其他学科(如语文、数学)的关联
–综合性学习的与实施
–跨学科教学的目标与意义
12.家校合作
–家长的参与与支持
–家庭作业的布置与反馈
–家长会的与沟通
13.安全教育
–课堂安全规则的讲解与实践
–紧急情况下的应对措施
–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培养
14.社会实践与活动
–音乐外出活动的安排与指导
–音乐比赛、演出的参与与准备
–社会实践对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
15.音乐教育理念
–音乐教育的目的与意义
–音乐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
–音乐教师的职业素养与成长
同步作业练习题: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
1.《铁匠波尔卡》是_______国家的民间音乐风格。
答案:奥地利
2.音乐中的基本音符包括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答案: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
3.歌曲《铁匠波尔卡》描绘了_______工作中的情景。
4.正确的歌唱姿势应保持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答案:站立直立、放松肩膀、腹部用力
5.音准、节奏的掌握与练习是提高学生_______能力的重要方法。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下列哪个不是奥地利的民间音乐风格?
2.下列哪个音符的时值是全音符的2倍?
A. 二分音符
B. 四分音符
C. 八分音符
D. 十六分音符
3.在歌曲《铁匠波尔卡》中,铁匠们的工作情景是通过_______来表现的?
4.下列哪种方式不是创造性表现音乐的方式?
C. 演奏乐器
D. 朗读诗歌
5.下列哪个不是音乐与生活、文化的联系?
A. 反映生活场景
B. 表达情感
C. 传承文化
D. 创造生活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
1.请简要描述《铁匠波尔卡》的旋律和节奏特点。
答案:《铁匠波尔卡》的旋律欢快,节奏明显,具有奥地利的民间音乐风格。
旋律简单易学,重复性强,节奏规律清晰。
2.请阐述正确的歌唱姿势与呼吸方法对歌唱的重要性。
答案:正确的歌唱姿势与呼吸方法对于歌唱至关重要。
正确的姿势可以帮助学
生保持良好的气息流动,使声音更加稳定;而正确的呼吸方法则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控制声音的力度和音色,提高歌唱表现力。
3.请举例说明情境教学法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答案:情境教学法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可以通过模拟生活场景、创造特定的情
感氛围等方式来实现。
例如,在教授《铁匠波尔卡》时,教师可以设置一个铁匠工作场景,让学生们穿着相关服装,模拟铁匠的动作和声音,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表现歌曲。
四、案例分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
1.请分析《铁匠波尔卡》这首歌曲在一年级音乐教学中的教学价值。
答案:《铁匠波尔卡》作为一首具有奥地利民间音乐风格的歌曲,在一年级音
乐教学中具有很高的教学价值。
歌曲的欢快节奏和简单旋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同时,歌曲的学习也有助于学生了解不同国家的音乐文化,拓宽他们的视野。
2.请分析在教授《铁匠波尔卡》这首歌曲时,如何运用分组教学法提高
学生的学习效果。
答案:在教授《铁匠波尔卡》时,分组教学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进行歌曲学习和演唱。
通过小组内的合作与互动,学生可以互相学习、互相激励,提高他们对歌曲的理解和表现力。
同时,分组教学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